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投资指南-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均未提取跌价损失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当期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如果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大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跌价损失准备;如果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小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如果当期短期投资市价高于成本,应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范围内冲回。例如,A企业1997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为5000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4600元,则当年应提取的跌价准备为400元(5000-4600);如果A企业1997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为4500元,则当年应冲回的跌价准备金额为100元(4600-4500);如果A企业1997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的市价高于成本的金额为2000元,应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范围内冲回,即当年应冲回跌价准备金额为4600元。 
    4.短期投资的处置 
    处置短期投资时,按所收到的处置收入与短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处置短期投资时,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单项投资计算提取外,不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待期末时再予以调整。 
    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处置部分的成本。例如,A企业购买某股票5000股,其投资成本为30000元,每股成本为6元,二个月后又购入该相同股票5000股,每股成本为5元。假如A企业出售该股票的40%,其出售该项股票的成本为22000元〔(5000×6+5000×5)×40%〕。 

    (四)关于长期债权投资 
    1.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长期债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债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取得的分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起至取得日止的利息,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取得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起至取得日止的利息,在长期债权投资中单独核算。 
    例如,A企业1997年7月1日,以520000元的价格购入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债券年利率8%,债券面值500000元。则A企业购买债券的投资成本为500000元(520000-500000×8%÷2);债券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应收利息为20000元(500000×8%÷2)。 
    2.长期债权投资的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利息按以下规定处理: 
    (1)长期债权投资应当按期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按债权面值以及适用的利率计算,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假如不考虑溢价或折价)。 
    (2)持有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增加投资的帐面价值;分期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增加投资的帐面价值。 
    (3)实际收到的分期付息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冲减已计的应收利息;实际收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权利息,冲减长期债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3.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 
    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债券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债券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应收利息)-债券面值 
    例如,A企业1997年7月1日,以535000元的价格购入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债券年利率8%,债券面值500000元。则A企业购买该债券的溢价为15000元(535000-500000×8%÷2-500000);债券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应收利息为20000元(500000×8%÷2)。 
    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按以下规定处理: 
    (1)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 
    (2)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应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同时进行,并作为计提的应收利息的调整。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扣除当期摊销的益价,或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与摊销的折价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4.债权投资相关费用的处理 
    企业为取得债权投资所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按以下规定处理: 
    (1)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数额不大的,可采用一次摊销方法,于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数额较大的,可采用分次摊销方法,于债券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计入投资收益。未摊销的相关费用,应在〃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单独核算。 
    5.长期债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债权投资时,按所收到的处置收入与长期债权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处置长期债权投资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部分处置某项长期债权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处置部分的成本,并按相应比例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五)关于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例如,A企业购入B企业股票以备长期持有,支付购买价格9000000元,另支付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00元,则A企业取得B企业股权的投资成本为9040000元。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2)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 
    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其投资成本应当以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两者均能合理地确定,则应以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股权投资成本,例如,A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价对外投资以取得B企业的股权,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58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40000元,则A企业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为44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假如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取得B企业股权每股市价为6元,A企业共计取得B企业65000股股份,则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90000元(6×65000),作为该项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为39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以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其应交纳的相关税费,也应作为股权投资的成本。 
    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反之,则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上述以固定资产换B企业的股权,如按所放弃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440000元确认为投资成本,则投资成本大于固定资产帐面净值的差额10000元〔440000-(580000-150000)〕,作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假如上述以固定资产投资,按390000元作为投资成本,则投资成本小于固定资产帐面净值的差额40000元〔(580000-150000)-390000〕确认为投资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或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时,按原投资帐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②不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这种情况是指,投资企业在投资时不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③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控制和影响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调度和使用资金。 
    例如,被投资单位在国外,外汇受所在国管制,其外汇汇出受到限制。 
    (2)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②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清算股利,冲减投资的帐面价值。通常投资企业获得投资年度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每股盈余× 投资企业所持股份×当年投资持有月份 /全年月份(12)
    或: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应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的投资成本;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等于或小于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则不需要计算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以后年度,投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投资成本,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如果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则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等于或小于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则被投资单位当期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中应由投资企业享有的部分,应于当期确认为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1)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这种情况包括: 
    ①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仍部分或全部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虽然还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但所拥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已不再具有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的能力。例如,D企业由A企业、B企业和C企业出资设立,A企业的投资占D企业表决权资本的35%,B企业的投资占D企业表决权资本的25%,C企业的投资占D企业表决权资本的40%,假如A企业将其拥有的35%的表决权资本中的20%转让给F企业; 则A企业转让股权后实际拥有D企业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为15%,A企业虽然还拥有D企业15%的表决权资本,但已不能再对D企业实施重大影响。 
    ②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这种情形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仍然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比例,但由于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其控制和影响的能力受到限制,投资企业已不能依其所拥有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 
    ③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原准备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但由于改变投资目的,企业不打算长期持有而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已不重要,再按权益法核算已无意义。 
    ④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长期性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这种情形是指,原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的资金转移能力等并未受到限制,但其后由于各种因而使被投资单位处于严格的各种限制性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和影响的能力受到限制,投资企业不应再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中止采用权益法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仍应按权益法调整投资的帐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损益。 
    (2)权益法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②投资后,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并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第一、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所持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时,不包括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如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某些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这部分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投资企业不能享有,因此,在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时,应扣除不能由投资企业享有的净利润的部分。 
    第二、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所持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其他额外的责任(如提供担保)以外,一般以投资帐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这里的投资帐面价值是指该项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减去该项投资已提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包括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等;如果以后各期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帐面价值。例如,A企业对B企业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其投资占B企业表决权资本的30%,并对B企业具有重大影响。 
    A企业对B企业的投资成本为110000元,投资第一年(假如A企业在投资年度的1月1日投资),B企业实现净利润100000元,第二年B企业发生净亏损500000元,第三年B企业实现净利润200000元。则A企业投资第一年年末对B企业投资的帐面价值为140000元(110000+100000×30%),确认投资收益30000元(100000×30%);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