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只得向黑田如水求援。但没过多久,西军在关原战败的消息传来,相良家马上转投东军,从佐敷城撤了兵。黑田如水听说之后对加藤的使者说:“现在天下已定,相良家已经降服,佐敷城之围不日可解,我军已经没有出兵援助的必要了,也请你家将军安心……”然而,岛津军的攻势却从未减缓,佐敷城下的激战每日不断。加藤清正想到此前自己曾无私的援助黑田如水,派兵与大友义统交战,此刻黑田家却推三阻四,不由得十分恼怒,回信道:“从9月24日以来,佐敷城的激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今后必将证明给您老人家看……而且,相良家全无义理的做法根本无关乎战场的成败。”
'注七':当时的岛津家实际上是三头政治——岛津忠恒是名义上的家督,岛津义弘以及前家督义久也都有相当大的实权。关原战后,岛津家面对德川幕府的责难提出了许多辩解理由,从各种资料上综合起来看有以下三点:
1、参加关原之战实际上岛津义弘的个人行为,并非岛津家全体的意愿,因而处罚岛津家是不正确的(岛津义弘回国后便自行谨慎谢罪,做出反省的姿态)。
2、岛津军本来也向参加东军,但由于在进入伏见城时遭到家康家臣鸟居元忠的拒绝,才不得已加入了西军。
3、岛津军在关原战场上实际上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没有主动向东军进攻。
再加上岛津家采取了有力的外交手段,竟然说服井伊直政为其求情,终于免于改易的处罚。
三方原合战作者:皆元未央'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6:35)
迟到的上洛
永禄十一年(1568)秋,九月二十六日,织田信长拥足利义昭上洛。十月十八日,义昭就任将军职,再兴室町幕府。但是不久,信长对守旧势力权威地蔑视,使得不甘做傀儡将军的义昭于元龟元年(1570),开始向诸大名派出密使鼓动诸国讨伐信长,组织了第一次信长包围网。其中包括摄津石山本愿寺、越前的朝仓义景、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美浓原国主斋滕龙兴、南近江原国主六角承祯、三好一族的残党、大和的松永久秀、拥立三好义贤的遗子长治的阿波篠原长房等,当然,包围网中最重量级的人物还是甲斐的武田信玄。“就让同为源氏名门的甲斐之虎上洛来对付信长吧”,义昭这样盘算着。
也许早就有了上洛的打算,信玄早在永禄十年就已和甲骏相三国同盟中的的骏河今川氏断交,并于永禄十一年十二月与德川相约瓜分今川领土,侵攻骏河。但同时,武田对今川的侵攻也遭致了三国同盟中的相模北条氏的不满,并加入了今川侧,这直接导致了武田氏的骏河攻略花费了三年的时光。并且,由于占领骏河后的信玄派遣秋山伯耆守信友侵攻远江,和德川家康抢起了地盘,也使得家康对信玄产生了警惕,并和信玄的宿敌上杉谦信缔结了同盟。
就在这时,义昭派来密使请信玄上洛,其内含的意思就是要信玄出兵对付信长。当时的织田信长领有尾张、美浓、伊势三国和近江南半国,与信玄支配的甲斐、信浓、骏河和上野西部从土地的大小上来讲虽然不分伯仲,但人口密度高的信长领国动员力明显大于信玄领国。在影响力所及的山城、大和、若狭、摄津、河内、和泉等近畿诸国,信长虽然不能直接进行动员,但出阵要请还是能够做到。所以信玄想要取代信长建立一个新的军事政权,不经过一段精心的准备是不行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需要设法使得信长的敌对势力牵制信长的行动,加重其庞大势力圈的防守负荷。正好,信长包围网中的诸大小势力的联合,使得信玄可以轻松地利用这股力量使信长处处掣肘,为上洛扫清障碍。但除此之外,信玄本身还有着后顾之忧,在信玄的势力圈周围,南有德川、东有北条、北有上杉,无论哪个都比牵制信长的诸大小势力强大,这对于信玄来讲是相当不利的。然而,元龟二年(1571),北条氏康亡故,娶了信玄女儿波瑠姫并早已继任家督,但不得不听命于父亲氏康的北条氏政终于掌握了北条家的实权。武田同本已敌对的相模北条氏再次缔结了同盟,另外信玄的正室是公家三条公赖的次女,三条夫人之妹又是本愿寺显如的正室,这使得信玄能够利用北条家及加贺一向一揆的力量达到牵制越后上杉氏的目的。
需要对付的只剩下了德川。
上洛作战第一阶段
要上洛要先打倒信长,要打倒信长先要打倒家康。而家康最大的弱点就是势力发展太快,虽然吞并了今川氏的远江一国,但远没有将其消化,德川的谱代众被分布在以冈崎、吉田、浜松、挂川为中心的交通网上,成为贯穿德川领地东西的一条纽带,与此相对的是其北面的防线却显得相当脆弱。并且如果当地新参的国人众被敌对势力寝返,那在各地的谱代众无疑会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作为名将的信玄当然不会没有看见这一点,但说归说,做起来并不是这么简单。调略三河、远江的国人众,沿天龙川和丰川隔断德川东西的联络,以达到孤立浜松的目的,要做到以上这些至少需要花上数年的时间。而消灭家康所需的时间越长,信长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镇压各地的敌对势力以安定织田氏的领地。换言之,和家康的战斗就是和时间的战斗。
永禄十三年(1570)三月,信玄从骏河进入远江攻略高天神城,将家康的注意力引往东方。紧接着,四月,胜赖从信浓攻入三河北部,侵攻奥三河,攻略足助城和野田城,从北面威胁家康。元龟二年(1571)三月,信玄以山县昌景和小笠原信岭为先锋,从伊奈口再次侵攻奥三河,奥三河的国人山家三方众(田峰菅沼氏、长篠菅沼氏以及作手奥平氏)相继被武田氏寝返。四月十五日,足助城落,守将铃木越后守重直、兵库助信重父子败往冈崎。随即,降安利城主原田弥五郎、八桑城主铃木甚五左卫门、大沼城主木村信基、信重父子等,以作手的奥平贞能、田峰菅沼定忠为向导进入东三河。四月二十八日,沿丰川攻击要冲野田城,第二天午前四时城落。一路南下直迫吉田城。二十九日家康出阵,但在吉田城外的二连木被击破,逃入吉田笼城。武田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对于强攻吉田城的准备不足,不得已返回领国。
即使这样,武田氏的这次远征也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不但山家三方众,连在义元时代便是远江北部最大的国人的天野宫内右卫门景贯也被寝返,这意味着当地更多的国人不战而降的可能性大增。而且远江和三河北部归属武田的结果直接导致武田氏在远江国内从浜松至挂川的德川势力圈内形成了一个细长的凸出,在三河国内也形成了直接威胁到冈崎和吉田城的局面。在短短的数月间,信玄给予了家康重重的一击。
当然;家康对此也不能熟视无睹,在信玄归国后不久开始反攻并夺回了野田城,加强了对新参国人众的控制。以能忍著称的家康不止能忍,在忍受切肤之痛后最大限度地予以对手打击也是家康的拿手好戏。可是,家康这次的对手是信玄,无论如何挣扎,陷入绝境似乎是家康唯一的命运。
东美浓情势的遽变
至此,信玄的目的已经可以想见,在第一阶段作战使家康陷入苦斗的情况下,在第二阶段作战中要么消灭要么降服家康。具体说就是从三河东部和远江中部同时发起攻势,如果家康出城迎战就寻求主力决战将其一举击溃,如果不出城就将德川领分割孤立,各个击破。说到主力决战就要说说双方的实力对比。信玄和北条的结盟减轻了来自上杉方的压力。虽然与上杉领地接壤的北信浓及西上野不能完全动员,但所能动员的兵力也当在三万左右。反观家康,虽然拥有三河和远江的大半,但其最大的机动兵力也不到一万。况且由于和武田领地的边界线漫长,不得不加强各地的守备,这使得双方的实力对比明显倾向武田方。
信玄并不把家康放在眼里,他所在意的是作为家康同盟的信长能够给予家康多大的支援。需要尽可能地把信长牵制在北近江。最低限度也不能使之越过美浓,这样可以使得自己的兵力处于绝对优势,信玄是这样认为的。当然,作为当时的日本屈指可数的名将,手握号称战国最强的武田军团,信玄并不是害怕和信长直接对决。但出于对胜利的渴望及担心战事陷入长期化,小心谨慎的信玄还是选择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碰撞,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催促响应义昭一起讨伐信长的诸大名尽快出阵,如果朝仓义景出阵近江、三好一族等威胁畿内,将大幅减少信长能够给予家康的支援。其次,拉拢美浓的远山一族。远山氏自永禄年间便和信玄通谊,武田和织田之间的同盟也是远山氏的穿针引线。在信玄眼中看来,远山氏和织田之间只不过是同盟关系,与其他从属织田的美浓众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能将远山氏拉入自己的阵营,将可以直接威胁岐阜,进一步削弱信长对家康的支援。元龟元年(1570)十二月,信玄派遣秋山伯耆守信友侵攻东美浓,信友在上村之战中给予了远山一族沉重的打击。岩村城主远山景任负重伤,明知城主远山相模守景行父子败死。经此一战,远山一族大半屈服于信玄,这样一来美浓和三河的联络被完全隔断。
但信玄本身的身体健康却是第二阶段作战的最大问题。信玄自永禄年间末期以来便身染沉疴(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胃癌,也有肺癌和结核两种说法),此时更进一步恶化,不得不加以休养,自元龟二年后半起至元龟三年前半,信玄对信长开展的怀柔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以便于第二年初秋的出阵所作的准备。
但就在作战开始前不久,东美浓的情势遽变,远山景任和苗木城主远山左近佐直廉相继亡故,织田信长的四男坊丸继任岩村城主,信长属下的饭场城主远山右卫门佐继任苗木城主。这使得信玄在此之前所做的工作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这不单单是城主的交替,而是包括各城城主在内的远山一族领导层的更换。
为了从侧面支援三河攻略,并达到将织田势牵制在美浓的目的,信玄不得不变更计划,将本来应该和山县三郎兵卫昌景一起攻略三河的秋山伯耆守信友派往美浓,大幅缩减了配置在三河的作战兵力,并且把三河攻略的主要目标--扼守吉田城咽喉的野田城攻略放置在远江作战终了之后进行。虽然及时地加以了应对,但也使得作战计划的时间表落后原计划少许,对于想在信长主力东向之前便解决战斗的信玄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
此时,远在京都的信长向义昭递交“异见十七条”,其中历数义昭之非,例如对朝廷不敬等事,意在警告义昭在此非常时刻不要轻举妄动。“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义昭对着这“十七条”笑了。似乎,双方都已经知道,信玄的上洛已越来越近。
第二阶段作战--信玄出阵
出阵日予定在十月一日,但由于信玄的身体情况,不得不推迟,可以想见,当时的信玄已是病入膏肓,十月三日,终于,西上野众、信浓众及齐集甲府的诸队,一起兵发高远城。在高远城集结的武田势从伊奈郡兵分两路南下,分别扑向三个战域。沿天龙川旨在分断远江东西联络的主力部队南下经分杭峠、地藏峠,以最短距离进入远江。担当三河作战指挥的山县三郎兵卫尉渡过天龙川直扑饭田,信玄及旗本众、保护运输队的甘利众紧随其后,并于经过饭田城后转向青崩峠与兵发远江的主力军汇合。随后攻略远江的主力部队分成几个纵队越过青崩峠和青崩峠以东的兵越峠。早已臣服武田的天野宫内右卫门尉出降。而山县支队在饭田和信玄分手后进入三河,留在饭田的秋山支队则开始为东美浓攻略作准备。
进入远江的武田势离开天野宫内的居城犬居城南下,途中分出一小队攻略只来城,这支小队在攻克只来城后,推进至二俣城,但由于无力独自攻略二俣城,停在二俣城北方进行监视,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另一面,信玄率领的主力部队继续南下,在十月中旬,将天方、一宫、饭田、各和、向笠等诸城逐个攻落。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城的城主们早就因为天野家降服武田一事开始摇摆不定,突然见到如此大军压境,当然第一想到的就是开门出降。于是乎武田势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但其中也有例外,久能城城主久野三郎佐卫门宗能率众进行了顽强抵抗。
一方面为了出兵救援久能城,另一方面也为了察探武田军的虚实,家康派遣内藤信成等率众抵达离久能城约五公里的三箇野川(太田川的一条支流)西岸,准备伺机支援久能城。不想与武田军前锋遭遇,眼看武田势众,德川军慌忙撤退,但在三箇野高地以西被武田势追上,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当时担任殿军的是本多平八郎忠胜,急中生智的忠胜放火焚烧见付町的房屋,使得武田军不得不绕道追击。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见付町的町众为了掩护德川军的撤退,自己放火烧屋。不管怎么说,德川总算暂时摆脱了武田的追击。从见付高地到天龙川的最短路线是经一言坂(也被称为待合坂或见付坂)往西,当时德川势分成两路纵队,分别经一言坂及以南的水汲坂撤退。逐渐赶上的武田势对从一言坂撤退的德川军展开了强攻。但由于见付町的火势,使得附近烟雾弥漫。视线受到影响的武田军前后脱节,队形散乱,本来占据优势的武田军反而遭到了本多忠胜的反击,不久武田军撤退。此战后,在武田军中盛传“德川仗恃有两物,唐头和本多平八”。唐头,是用牦牛的尾巴毛作装饰的头盔,牦牛的尾巴毛在当时属于舶来品,非常贵重。将本多忠胜和唐头并列,也算是对忠胜拔群武力的一种褒美。
二俣城攻防战
虽然被德川军逃脱,信玄对此却并不在意,在横扫天龙川以东的德川诸城后,率主力北上攻略二俣城。二俣城位于分割东西远江的天龙川的东岸山丘上,硫经城东侧的二俣川流入流经城西城南的天龙川,使二俣城的东西南三方被河水包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二俣城的城兵在城北面这个唯一的出入口挖壕沟据守。城虽小但由于地形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同时,在战略意义上,由于天龙川分隔东西远江,坐落在天龙川的二俣城等于是武田军进入西远江的大门。
至于信玄为什么起先置这样的要冲于不顾呢?完全是出于其战术考虑。信玄的目的首先是制压天龙川以东,切断浜松到挂川的联络,将家康孤立在浜松。其后才是攻略天龙川以西的西远江。而此时首要目的已经达成,攻略二俣城正是其时。完成二俣城攻略的话,不但进一步强化了信玄在天龙川东岸攻略至今形成的凸出部,更可以和三河国内的凸出部一起,象两只大手遥遥地对浜松形成了包围态势。
信玄率领主力的半数在二俣城前的合代岛布阵,本阵设在合代岛南端的社山城。深志众(马场美浓守信春的手势)七百及北条势一千驻扎在社山以西的神增,旗本众被分布在北至龟井户城的合代岛一带。也许是出于轻视,信玄并没有在二俣攻略中投入很多兵力。除去沿途占领各城的城兵、天龙川沿岸的诸据点、以及合代岛本阵的兵力,大约还剩万余武田军。而在这支部队中还需要分出一部分来防备德川势的支援。最后用于攻城的兵力只是五千左右。绕是如此,由于二俣城的守备兵力只有数百,故此,武田侧的诸将无不认为以这些兵力攻落二俣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但是,从十一月上旬开始的由胜赖和武田左马助信丰主持的二俣攻城战并不象武田军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攻击开始半月后的十一月十九日,信玄写给朝仓义景的信中虽然写着,二俣城不久即将攻落。但事实却截然相反。以三河谱代众二俣城将中根平左卫门正照为首的城守军士气依然高涨,没有一丝即将落城的迹象。
而此时的家康却尚在集结兵力。当时集结在浜松城中的家康旗本众和远江众总共只有五、六千左右。由于不得不在挂川和高天神城预留一部分守备兵力。三河众则被侵攻奥三河的武田势牵制,冈崎城和吉田城的兵力也因此不能轻举妄动。五千军势要同时对付二俣城攻略队和合代岛的武田本阵显然是不够的,万一在救援二俣城的同时,背后遭到合代岛武田军的袭击,三箇野川、一言坂的窘状无疑又将重演。此时的家康正是进退两难,
虽然二俣城还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战局整体的走势毕竟还是朝着信玄预想的方向进行着。就在这种情势下,信长的援军终于到达。虽然兵数不过三千,但对未来战局的趋势却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