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高处何处有赠给毕业同学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
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的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我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
你回去吧!”一周以后,第二个年轻人也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我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
“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的安危担心,他却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
“你难道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难道连蝴蝶也没有一只吗?”
“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孩子,你到的是真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天意要立你做新酋长,祝福你。”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
境由心造
罗兰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己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己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
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己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图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静静伸出你的手
大学生
许肃
记得小时候,我胆小得很,最怕街上那些疾驶的汽车和叫我“漂亮娃娃”的陌生人。那时候,每逢外出,妈妈总是轻轻地伸出她的手,我便顺从地把自己的小手放进去,让她领着我走出家门。我从妈妈温暖的手中体味到安全,妈妈从我娇小的手中感受到信任。
渐渐长大了,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小姑娘,于是手便成了“禁区”,再不许旁人随意挽起。
在我17岁的一天,哥哥把我介绍给他的好朋友。他的朋友——一位比我大7岁的大哥哥,热情地向我伸出右手:“你好,小妹妹!”我稍一迟疑,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尽管我的脸在发烧。
两只手握在一起,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记忆中那只属于大人的握手礼,也开始属于我。
上大学后第一次参加校内的周末舞会,邀我跳舞的是一个清秀可爱的男孩子,一曲终了,在他向我道谢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更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我竟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随即郑重地握了我的手。
过后,好心的朋友提醒我:“你太冒失了!”冒失?也许有一点儿。但我相信,我的真诚与友好已经通过我的手传给了他。
当甜蜜的初恋画上句号时,我们没有争吵,没有相互抱怨,只是相顾无言。公共汽车快进站时,他静静地伸出手来:“我们还是好朋友,好吗?”我微笑着点点头,连忙转身冲上车去,不想让他看到我夺眶而出的眼泪。
车驶出好远,我才转过头去。透过泪眼,发现他还站在车站上,轻轻挥动着那只我不肯握的手。
回到家中,一丝遗憾隐隐缠绕在心头,那静静伸出的手不应该只有他的,还应该有我的。于是不顾一切地抓起电话打给他。
“是你?”电话里是他充满惊讶的声音。
“对,是我,想握握你的手!”
直到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他,身边多了一个她。他把她介绍给我,我微笑着伸出自己的手。
她也友好地伸出了自己的手。
还有他的手。
三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不知为什么,有点儿不是滋味,急忙与他们告别,向着自己该走的方向走去。
静默的薄暮
《解放日报》
何叶
我静静地候着,晚点的车。站处飘着细细的雨,轻泛微微的冷意,只是那份缠绵,留存在心之深处的一方角落,很久了。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了,车还没来,却没了刚错过钟点的那份烦躁与不安。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出来,归去时,总搭不上准时的车,仿佛是命定的,于是,平静了许多,就如同悟道一样。
虽然,我是多么急切地盼着回去。
我竟然没有长大,无论是远涉千里之外,还是就近走一走,只要出来,就惦惦切切,思思念念放不下回家的念头。葡萄是否生出了藤蔓?白色的蔷薇是否凋零了?可爱的小猫咪是否又胖了一点?尽管一切依旧,甚至连我放在桌上的稿纸还是那个样儿,卷着一个角,而我还是匆匆地来去。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牵挂,平日的那些潇洒哪去了?是否化成秋叶,一片片,一片片托付给风了?雨了?想想自己有时一遇到烦恼的事,不舒心时,就希望一个人跑得远远的。找一间屋子,一个人住着,拥有一个怡然真实的自我。就像满山随意而生的小草一样,无论多么的卑微,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席土地。但我真的能做到这样吗?车依然没来,但我知道,它在远远的那个地方,正勉力地接近我。它也一定知道,在前面的那个车站,我正等待着它,在经历之后,在浮躁之后,默默地立在站牌下。
尽管雨路泥泞。
站久了,小腿很酸,变换一下姿势,突然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从容,一种言语传不出的闲适。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忙,晨昏,日夜,忙得很疲倦,很乏力,很讨厌,似乎有许多事来不及做,非赶着点不可。
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能人对一个庸人说:“我很累,什么事都必须自己去做,真不知我死后他们会乱成什么样子?唉!”庸人对这个能人很同情,却分担不了什么能人永远躺着了。
真的,我们中间许多人都太高估了自己,其实,生时就应该以生的立场去享受生的烦恼,生的美妙,人生最可贵的是生的过程,是忙碌与安闲掺和的旅行。现在,我竟然有了这一空隙,可以什么都不必做,什么都不必忙,这又是何等的神怡惬意呢?望着焦躁的同行者,我多希望能将我所要想说的告诉他们,不要错过这静默的薄暮,珍惜这难有的平和安宁的美丽。然而,一向孤独的我,只能轻轻地摇一下头,再摇一下头。
就怕你笑
陈治治
你冷吧!你爱理不理,冷若冰霜,怎么样都行。奈何我练就一副铁石心肠,无*衷漠然视之。
你急吧!你唇焦口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嬉皮笑脸一套接一套,只是我闭目塞听充耳不闻与我何干!
你气呀!你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摔盘子跺脚跺得“咚咚”响,我冷眼旁观看马戏团表演,气死你活该!
你哭呀!你抽抽嗒嗒,我呜呜咽咽;你涕泪交流我花容带泪;你若丧考妣我嚎啕大哭,来而不往非礼也。
任你用尽三十六计七十二般变化,我却泰山青松般岿然不动。
忽而你笑了,笑得阳光灿烂,春光明媚!让我乖乖缴械投降,重新投进你的怀抱。
一生何怕?就怕你笑。
君子兰
文汇月刊
李昆纯
冷却了的君子兰热,却冷却不了我的情感。
一颗小小的种子,裹着情谊和北国的风雪,远涉山山水水,而后落在我的案头,沐着江南的阳光。从稚弱的幼苗开始,历经两个年头,眼下已经互生着四对叶片。那宽宽的叶身,密密的叶纹,蕴含着我的多少期冀和喜悦。
可是,它却生长得太慢。我默默期待,何时才是它的花期?
前几天,在叶片的底部,又萌出了爱的热点,预示着将长出一片新叶。可是,君子兰却像紧闭着嘴唇,怎么也不肯吐露出来,我等待和观察着,几天后还是那么青青的一线。
失望之中突然领悟,我是否少了一些情爱?!
君子兰也在观察我啊!
于是,我翻换了熟透的土层,荫灌了血一样浓的肥水,从渴望的眼神中,君子兰像领会了我的心意,爽快地将新叶吐了出来,嫩生生的,鲜活活的,像灵巧的舌头,舔着葱绿的嘴唇。
花期尚远。
花期在望。
我坚信,那一朵需孕育几年的高洁的花朵,终将以色泽和芬芳,呈现在面前,给我以慰藉。
看着湖
相思树
许达然
一大早沁凉的风就暗暗催送时间拨弄湖水的声音,恍惚熟悉却难理解的唏嘘;雨若也加入,把湖搅得不宁,我们也不来了。湖上溟,假如是雾,可把湖罩得凄迷。
迷糊或清醒,我们任何时候来,湖都慷慨招待。
心境晴朗,我们又到湖旁。总是晚起的日头答应在五点一刻醒来。日头比谁都爱水,昨天黄昏我们还上班它就一声不响坠入湖的另一边睡了。现在要起来,惟恐着凉,先点点火烧几片云衔接天跟湖。水不害怕滚,都尽量保持冷静。看来五点十分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它却还缠着水。赖了两三分钟后才眯着眼抛出橘色的染发,浮散在水平线上;摊开成彩绘溶释后,才冉冉探头露脸。开始还矜持绯红,越往上升越不害臊,装模作样,竟奢丽起来了。脸全都亮出时,圆润闪耀得刺目。一霎眼,几只水鸟惊叫起来,飞入风浪的和声里;高亢、清脆、优柔三重奏,婉婉转转送给日头听,渐远渐稀。
漾漾传来湖水和日头的交谈。谈的究竟是什么,习习推挤着阳光又和湖水厮混在一起的微风不见得懂,徒填满我们的耳朵,还自作主张约定湖水向沙滩涌来韵律。湖水朝石灰石岸冲,冲不动,冒出白厉厉的獠牙,噬不裂,自己却碎了。石灰石是多年前从远地运来的,久已附生着水藻引诱鱼给人钓。人就是这样,口口声声说爱湖,却不准水扩展,围造岸按捺住湖。人占领了这里后无端替湖担忧,甚至安排些柳,风吹都不走。也不知是湖依依挽留,还是柳婀娜拖曳湖,互相体贴正够幽美的,却还嫌单调;既造桥又摆亭,简直把庭园都搬来了;非但要给人瞧不停,而且故意和鱼过不去,养些天鹅、鸳鸯之类,滋扰得湖都不能悠闲。
有空却闲不住的日头已豪放亮相了,烧不灼,就光临湖上潋滟泛着光波,波动我们的思绪。
思潮中浮起法国精神分析学者拉康说的:并无单纯的观看;我们观看的永远不是我们要见的,因为每个凝视都隐含欲望,带着遐想,然而我们只单纯想看我们见得到的湖而已。不必想就都存在的是纷争的人间,挤满诡谲,一凝视就感到恐怖。
面对坦荡的湖,我们呼吸清爽,可各自掬捧思想的浪花,或交换情愫的亮光。有许多话可说时,湖盈盈和谐配音。有话不说时,湖盈盈填补沉默的旋律。旋律过去不必我们思虑。我们不想探究湖的性格,毕竟娴静和粗犷都是自然的,自然就好。不想湖水洗涤阳光,还是阳光喜欢晃荡;不想风嬉戏湖,把水撩弄得痒个不住,还是湖和风有缘相会,无缘平静;也不想风找湖胡闹,还是湖糊里糊涂起哄;更不想鱼游得累不累,只要不被诱惑,自然不咬着钩不放而可活久些。反正我们不愿用人的观点翻译湖景。湖总是无谓地操练不懈,我们只是边漫步边舒展筋骨,感到恬适自在。
自然,为了生存鸟常来盘旋。一只水鸟不愿随波漂摇,快到沙滩时就飞离了。
沙滩上还散布着很多没被我们践踏的鸟爪印,湖水忙着和阳光打交道,也不来扫;而我们又莫名其妙赖在这里,水鸟宁可调侃浪也不肯来歇歇。偶尔踩到小贝壳,不知潮汐何时送来的。拾回去可当做湖凝固的声音欣赏,但留着或许还可给一些不相识的小生物当家。什么都不取最清爽了,我们拿不起阳光,就留在沙滩上瞩望。
见到救生看台上写着:“救生员不在此,游泳责任自负。”看出摆在这里很多年了,但不管什么时候来,我们从未看见过救生员。有一次它被暴风雨推倒,还是我们扶起的,无人守着的看台早已发呆成了多余的风景,只因是政府所有,我们一搬动就犯法,徒让它阻碍自然的视界。其实自然生死自负,鱼游泳最怕救生员了。
不会游泳的日头也不要人救,径自升得比看台还高。一只乌鸦聒聒叫着,要烦死高高在上的日光。我们踩到自己的脚印时,已快六点了,想起也该去工作了。我们一离开,两只水鸟就飞到看台,默默看着湖。□
考验
《新民晚报》
素素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最高点,或是事业上功成名就,或是感情上美满幸福,但你想到没有,每个人都注定要从这一点降落。人们往往难以承受这种心理落差,本能地渴望生命永远绚烂。
由绚烂归于平淡实在是人人必经的考验,也是对人而言最难战胜的考验。
并非服不服输的问题,盛与衰的转换本是自然的更替。
既然如此,就应该泰然处之,并不是消极地承认现实,从此沉沦;而是真正了悟到:绚烂是我,平淡同样是我。事实上,绚烂与平淡都只是外界的一种评判,而做人的意义与乐趣并不会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变质。
可爱的九月
独特的风采
9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絮越过山谷离开。它坐在小山顶上,在暮色中像只10月的猫头鹰那样枭叫。它和小风玩捉迷藏。9月是个善变者,它时而忙碌得像山胡桃树上的松鼠,时而懒惰得像宁静的小溪。它是夏日的成熟与富饶。
在9月里,有几天是一年中最罕有的日子,既凉爽舒适,又令人精神振奋;碧空如洗,空气清新,微风中并不夹杂沙尘。草原上仍有干草的气息和刈草的芳香。
9月的花卉不像5月那样种类繁多,但长得却非常茂盛,使9月也成了一个多花的月份。金菊于8月中旬开花,但到9月上旬才达到盛开的巅峰。晚蓟形成了一片片特别显眼的紫色。紫莞则到处绽放——在路边,在草地,在山顶,甚至在城市的空地里——彩色缤纷,有纯白色的、深浅不同的淡紫色的,以至深蓝紫色的。
把明天收藏在果实里春天是个神奇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蓓蕾初展,新叶吐芽,显示出生命的持续。但在9月却是个用比较微妙的方式显示生命奇迹的季节。这时,一年的生长已经大功告成,另一年另一代的生长亦已作好准备。橡实已结好,山胡桃核已成熟。
植物把它的将来寄希望于种籽和根茎。昆虫把明天收藏在卵里和蛹里。生命的冲动即将结束,步调开始放慢。绿意盎然的盛年逐渐过去。树木开始露出了变化。不久,树叶将会脱落,青草将会枯萎。但是生命的奇迹依然存在,神秘的生长与复苏胚胎已经藏在种籽里。
这是个虚无缥渺的季节。晨曦照射在蛛丝上,证明晚生的一批小蜘蛛有旅行的本领。就是靠着柔弱的蛛丝,纤小的蜘蛛曾经旅行到北极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