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55 “我不是婆罗门,不是王子,也不是吠舍,什么也不是。看透了俗人的门第出身,我这个智者一无所有,在这世上游行。
456 “身穿袈衣,离开家庭,四处游行,剃去头发,心境平静,不与世人交往。婆罗门啊,你询问我的种姓出身是不合适的。”
457 “婆罗门与婆罗门相遇时,总要问:你是婆罗门吗?”“如果你说你是婆罗门,说我不是婆罗门,好我要问你三音步,二十四音节的萨维蒂韵律。”
458 “为什么这世上的仙人、刹帝利、婆罗门都要祭供天神?”“我说,谁在祭祀时,精通知识、达到终极的人获得他的祭品,那么,他的祭供会有成效。”
459 婆罗门说道:“确实,这个祭供会有成效,因为我们见到你这样精通知识的人。如果没有见到你这样的人,别的人便会享用祭品。”
460 “因此,你来这里是有所求的,婆罗门啊,你提问吧!你或许能在这里找到一位平静、无恨、无恼、无欲的智者。”
461 “我喜欢祭祀,乔达摩啊!我愿意举行祭祀,但我不理解祭祀。你教教我吧!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祭供,才有成效?”“那么,婆罗门啊!你听着,我来教你此法。”
462 “不问出身,但问品行,正如火从木头中产生,一个坚定的牟尼即使出身微贱,也能成为有廉耻感的高贵者。
463 “诚实,忍耐,精通知识,恪守梵行,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4 “抛弃爱欲,出家游行,控制自我,像梭子一样正直,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5 “摒弃贪欲,调伏感官,像月亮摆脱罗候的控制,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6 “在这世上游行,无所执着,富有思想,摒弃自私,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7 “抛弃爱欲,超越一切,理解生死的终极,像清凉的湖水那样平静,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68 “接近正直者,远离虚伪者,智慧无边,不受今世或彼世的玷污,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69 “不虚妄,不骄傲,不贪婪,不自私,不渴求,摒弃忿怒,心境平静,清除悲哀的污染,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0“驱除思想的执着,没有任何财物,在今世或彼世无所贪求,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1“凝思静虑,越过水流,洞悉正法,灭寂烦恼,持有最后的身体,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2“生存的烦恼和粗鲁的言语都被灭除,不复存在;精通知识,在一切方面都获得解脱,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3 “束缚被摆脱,不复存在;在骄傲者中间不骄傲;理解痛苦及其领域和内容,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4 “不追逐欲望,善于辨别,摆脱他人的观点,不依赖任何感觉对象,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5 “通过理解,各种事物被灭除,不复存在;平静,摒弃贪求,获得解脱,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6 “洞悉束缚的产生和毁灭,避开一切贪欲之路,纯洁、无过失、无污垢、无瑕疵,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7 “不考虑自己,凝思静虑,正直坚定,无欲望,无障碍,无疑虑,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8 “没有任何内在的痴迷,洞察一切事物,持有最后的身体,达到最高的智慧和无上的幸福,以至能净化夜叉,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9 “让我的祭品成为真正的祭品吧!因为我遇上了这样一位精通知识的人,梵天已经亲证。请世尊接受我的祭品吧!请世尊享用我的祭品吧!”
480 “由吟诵偈颂而得到的食物,我是不能吃的,婆罗门啊!那样做,对智者是不合正法的的。佛陀们拒受由吟诵偈颂而得到的食物,婆罗门啊!只要正法存在,这就是一条准则。
481 “对于灭寂烦恼、摒弃恶习,获得圆满的大仙,你应该提供另一种食物和饮料,因为这是渴求功德得的福地。”
482 “好极了,世尊!听了你的教诲,我懂得在祭品祀时应该找怎样的人享用我的布施。”
483“摆脱争执,思想平静,摒弃爱欲,驱除懒惰,
484“教诲受束缚的人,懂得生与死,这样的品行完美的牟尼在祭祀的时候应该来到,
485 “你应该驱除傲慢,双手合十,向他致敬,供奉他的食物和饮料,这样的布施会有成就。”
486 “佛陀你值得享用祭品,你是最高的功德之地,全世界的供奉对象。向你布施会带来大功果。”
然后,孙陀利迦婆罗德婆诸婆罗门对世尊说道:“妙极了!妙极了!乔达摩!正象
一个人,乔答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能看到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我要在世尊乔答摩面前出家,我要得到具足戒。”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德婆诸婆罗门果真在世尊面前出了家,果真得到了具足戒。在得到具足戒之后不久,可尊敬的孙陀利迦婆罗德婆诸独自过隐居生活,凝思静虑,精进努力,不久,便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世亲证和达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是为此目的,善男子们才正确地离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经灭寂生存,完成梵行,做了该做的事,在这世上再无别事,这样,可尊敬的孙陀利迦婆罗德婆诸成为了又一个阿罗汉。
第五章 摩伽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王舍城鹫峰山,青年摩伽来到世尊那里。到了那里,与世尊互致问候。问候之后,又互相寒暄,然后,青年摩伽坐在一旁。坐在一旁之后,他对世尊说道:“世尊啊!我是个慷慨大度的施主,乐于施舍。我合法地寻求财富,在合法地获得财富后,我把它们施舍给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七个人,八个人,九个人,十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四十个人,五十个人,一百个人,乃至更多的人,乔达摩啊!我这样的施舍,这样的祭祀,会产生许多功德吧!”世尊说道:“确实,年轻人啊!你这样的施舍,这样的祭祀,会产生许多功德的。年轻人啊!一个慷慨大度的施主,合法地寻求财富,在合法地获得财富后,把它们施舍给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七个人,八个人,九个人,十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四十个人,五十个人,一百个人,乃至更多的人,会洋生大功德的。”于是,青年摩伽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487 “请问身著袈裟、出家游行、仁慈的乔达摩: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上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这样供奉的祭品给谁带来纯洁?”
488 世尊说道:“摩伽啊,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上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由于施舍值得施舍的人,这样的人会获得成功。”
489 青年摩伽说道:“我就是这样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上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世尊啊,请告诉我:什么人值得施舍?”
490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在这世上游行,无所执着,无所占有,完美,自制。
491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斩断一切束缚和桎梏,自制,超脱,无烦恼,无贪求。
492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摆脱一切束缚,自制,超脱,无烦恼,无贪求。
493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摆脱贪欲,忿怒和痴迷,灭寂烦恼,恪守梵行。
494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虚妄,不骄傲,不贪婪,不自私,不渴求。
495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沉溺贪欲,越过水流,无私地游荡。
496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贪求世上的一切,也不贪求今世或彼世的生死存亡。
497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摒弃爱欲,出家游行,控制自我,像梭子一样正直。
498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驱除贪欲,调伏感官,像月亮摆脱罗候的控制。
499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完全平静,排除贪欲,消除忿怒,离开这世后,毫无踪迹。
500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彻底摆脱生死,完全消除疑虑。
501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在世上游行,以自我为灯,无所占有,在一切方面都获得解脱。
502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真正懂得这是最后一次,不再转生。
503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精通知识,喜欢修禅,富有思想,达到最高智慧,疵护众生。”
504 “确实,我的问题没有落空,世尊啊!你告诉了我什么人值得施舍,因为在这世上,你真正知道这个事情,懂得这个法则。”
505 青年摩伽说道:“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人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世尊啊,请告诉我怎样祭祀才以能取得功果?”
506 世尊说道:“摩伽啊,你祭祀吧!在祭祀时,始终保持思想纯净;祭礼者所依赖的是施舍;坚持这样做,便能消除过失。
507 “驱除贪欲,消除仇恨,使仁慈之心广大无边;日日夜夜精进努力,使仁慈之心遍布四面八方。”
508 “谁获得纯洁、解脱和觉醒?凭什么,一个人能自己达到梵界?我不知道。牟尼啊!
我问你,请告诉我!我今天见到世尊,梵天已经亲证,国灰对我们来说,你确实与梵天相同。光辉的人啊!怎样才能进入梵界?”
509 世尊说道:“摩伽啊!我说一个人成功地举行三重祭祀,这样的人由于施舍值得施舍的人,便会达到目的。因此,乐于施舍的人正确地举行祭祀,便能进入梵界。”
青年摩伽听后,便对世尊说道:“妙极了,乔达摩!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个人,乔答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能看到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请世尊乔答摩接受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我将终生寻求庇护。”
第六章 娑毗耶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王舍城壮大陀竹林。那时,有位前生与娑毗耶游方乘车有血缘关系的神灵对娑毗耶提出一些问题,并说道:“娑毗耶啊!哪个沙门或婆罗门能解答这些问题,你就在他身边过梵行生活。”娑毗耶游方僧从神灵那儿得知这些问题后,他前往沙门、婆罗门那里。这些沙门、婆罗门都是有团体,有信徒,闻名的教派寻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延、珊诸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婆毗耶游方僧向他们提出这些问题。他们都不能解答娑毗耶游方僧提出的问题。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心想:“这些沙门、婆罗门都是有团体,有信徒,闻名的教派导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延、珊诸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他们都不能解答我的问题。由于不能解答而恼羞成怒,反问我问题。现在,,我还是回到世俗去享受感官快乐。转而,娑毗耶游方僧又想:”沙门乔答摩有团体,有信徒,是闻名的教派导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我现在还是到沙汴乔答摩那里去问这些问题吧!”接着,娑毗耶游方僧又想:“那些沙门、婆罗门年迈,高龄,衰老,是早己出家的长老,有团体,有信徒,是闻名的教派导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延、珊诸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他们都不能解答我的问题。由于不能解答而恼羞成怒,反问我问题。那么,沙门乔答摩能解答我问的这些问题吗?因为沙门乔达摩年轻,新近出家。”转而,娑毗耶游方僧又想:“不能因为沙门年轻便轻视他;即使沙门年轻,也有伟大的潜力和威严。现在我还是到沙门乔答摩那里去问他这些问题。”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前往王舍城。他一路行乞,渐渐到达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他来到世尊那里,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之后,互相寒喧。寒暄之后,他从在一旁。坐在一旁后,娑毗耶游方僧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510 “我怀着惶惑和疑问而来,我渴望询问一些问题,请你回答我询问的问题,正确地解答这些问题。”
511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你远道而来,渴望询问一些问题。我会回答你询问的问题,正确地解答这些问题。
512 “娑毗耶啊,你问吧!你心里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吧!我会为你作出解答。”
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心想:“奇妙啊。真奇妙!我在其他的沙门、婆罗门中都徜有得到机会,乔答摩沙门却给了我。”他欢喜满怀,兴高彩烈,向世尊提问:
513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比丘?怎样才被称作仁慈者?怎样才被称作自制者?怎样才被称作佛陀?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14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沿着自己铺设的路,达到涅磐,消除疑惑,摒弃生死存亡,达到圆满,灭寂再生,这样的人是比丘。
515 “超然一切,富有思想,在一切世上不伤害任何生灵,这少门越过水流,没有烦恼,不傲慢。这样的人是仁慈者。
516 “在一切世上,控制自己外部和内部的感官,洞悉这世和彼世,等待时间,这样的人是自制者。
517 “明察一切动劫波和生死轮回,涤除尘垢,没有污点,纯洁,灭寂再生,人们称这样的人为佛陀。”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18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婆罗门?怎样才被称作沙门,怎样才被称作洁净者?怎样才被称作无罪者?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19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摒弃一切罪恶,去除污垢,凝思静虑,控制自我,超越轮回,达到圆满,毫无执着,这样的人被称作婆罗门。
520 “平静,摒弃善恶,涤除尘垢,懂得今世和彼世,超脱生和死。这样的人被称作沙门。
521 “在一切世上,涤除内部和外部的一切罪恶;在隶属于劫波的神界和人界,不进入劫波,人们称这样的人为洁净者。
522 “在这世上不犯任何罪恶,摒一切束缚和桎梏,没有任何执着,获得解脱,这样的人被称作无罪者。”
娑毗耶游方僧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23 “佛陀们称什么人为战胜领域者?怎样才被称作通达者?怎样才被称作智者?怎样才被称作牟尼?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24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洞察神、人和梵的所有领域,彻底摆脱一切宝藏的束缚,这样的人被称作战胜领域者。
525 “洞察神、人和梵的所有宝藏,彻底摆脱一切宝藏的束缚,这样的人被称作通达者。
526 “洞察内部和外部的感觉,智慧纯净,超脱善恶,这样的人被称作智者。
527 “洞察内部和外部的善恶,受到神和人崇敬,越过束缚的罗网,这样的人是牟尼。”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28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精通知识者?怎样才被称作觉察者?怎样才被称作精进者?怎样才被称作优秀者?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29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洞悉沙门、婆罗门的所有知识,摆脱对一切知识的贪求,超越一切知识,这样的人是精通知识者。
530 “觉察虚妄的名色是内部长外部的贪欲之根,彻底摆脱一切贪欲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