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菲的世界(完整版)-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知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
  二元论“那么,他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三件事: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二、上帝是存在的,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
  “嗯,但基本上这个外在的真实世界还是与我们思想的真实世界不同。笛卡尔宣称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则称为‘扩延’(Ex—tension),或称物质。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反之,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
  “这么说他将上帝的造物一分为二。”
  “确实如此。所以我们说笛卡尔是二元论者,意思就是他将思想的真实世界与扩延的真实世界区分得一清二楚。比方说,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动物则完全属于扩延的真实世界,它们的生命和行为都是机械化的。他将动物当成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在谈到扩延的真实世界时,他采取十足的机械论观点,就像是一个唯物论者。”
  “我不太相信汉密士只是一部机器或一种机械装置。我想笛卡尔一定不是很喜欢动物。那么我们人类又如何呢?我们难道也是一种机械装置吗?”
  “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笛卡尔的结论是: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因此人既有灵魂,也有一个扩延的身体。圣奥古斯丁与圣多玛斯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们同样认为人有一个像动物一般的身体,也有一个像天使一般的灵魂。在笛卡尔的想法中,人的身体十足是一部机器,但人也有一个灵魂可以独立运作,不受身体的影响。至于人体则没有这种自由,必须遵守一套适用于他们的法则。我们用理智所思考的事物并不发生于身体内,而是发生于灵魂中,因此完全不受扩延的真实世界左右。顺便一提的是,笛卡尔并不否认动物也可能有思想。不过,如果它们有这种能力,那么有关‘思想’与‘扩延’的二分法必定也适用于它们。”
  “我们曾经谈过这个。如果我决定要追赶一辆公车,那么我的身体这整部‘机械装置’都会开始运转。如果我没赶上,我的眼睛就开始流泪。”
  “连笛卡尔也不能否认灵魂与身体之间时常相互作用。他相信只要灵魂存在于身体内一天,它就与会透过一个他称为松桌腺的脑部器官与人脑连结。‘灵魂’与‘物质’就在松果腺内时时相互作用。因此,灵魂可能会时常受到与身体需要有关的种种感觉与冲引的影响。不过,灵魂也能够挣脱这种‘原始’冲动的控制,而独立于身体之运作。它的目标是使理性获得掌控权。因为,即使我肚子痛得很厉害,一个三角形内所有内角的总和仍然会是一百八十度。所以思想有能力超脱身体的需求,而做出‘合乎理性’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灵魂要比身体高尚。我们的腿可能会衰老无力,我们的背可能变驼,我们的牙齿会掉,但只要我们的理性存在一天,二加二就永远是四。理性不会变驼、变弱。老化的是我们的身体。对笛卡尔而言,理性事实上就是灵魂。诸如欲望、憎恨等原始的冲动与感情与我们的身体功能关系较为密切,所以与扩延的真实世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我还是没办法接受笛卡尔将人体比做一部机器或一种机械装置的说法。”
  “这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对于那些似乎能够自行运转的机器及钟表非常着迷。‘机械装置’指的就是一种能够自行运转的东西。不过这显然只是一个幻觉,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能够自行运转。举例来说,一座天文钟不但是由人类制造的,而且必须有人来上发条。笛卡尔强调,这类巧妙的发明事实上是由一些零件以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而组成人类与动物身体的各种骨骼、肌肉、神经、静脉与动脉也可以说是一种零件,只是数量较为庞大而已。上帝为什么不可能依照机械定律来创造动物或人类的身体呢?”
  “现代有很多人谈到所谓的‘人工智慧’。”
  “没错。这些都是现代的机械装置。我们已经创造一些有时看起来似乎很有智慧的机器。类似这样的机器将会使笛卡尔吓破胆。
  他也许会开始怀疑人类的理性是否真的像他所说的那么独立自主。现代也有一些哲学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并不比身体各官能要自由。当然人的灵魂确实是比任何数据程式都要复杂得多,但有些人认为基本上我们就像这些数据程式一样是不自由的。现在,苏菲,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
  艾伯特指着位于房间另一头的一张大书桌。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脑。他走过去,苏菲也跟着他。
  会面艾伯特将电脑打开,荧屏的上方很快显示出一个C:符号。他键人“莱拉”这个字,并向苏菲解释这是一个很先进的对话程式。
  荧屏上方马上出现一行字:
  “嗨,我的名字叫莱拉。你现在坐得舒服吗?”
  虽然苏菲还没有坐下,但她仍键入:
  “是的。”这时,艾伯特拿了一张椅子给她。
  “你叫什么名字?”荧屏问道。
  “苏菲。”苏菲键入这几个字。电脑回答道:
  “苜蓿巷三号。很高兴见到你,苏菲。你是不是很盼望在十五日那天过生日?”
  苏菲吓了一跳。艾伯特将一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说道:
  “我只不过是输进你的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而已。就像你要被介绍给一个新朋友一样,能够事先对对方有点了解总是比较好。”
  “还好。”苏菲写道。
  “喔,苏菲,我希望你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你必须要写完整的句子才行。”
  “谢谢你,我很好,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我很高兴你没事。有什么事你就问吧!”
  “你几岁?”苏菲写道。
  “我是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在亚特兰大制造的,一九九O年三月二十八日被挪威理工学院译成挪威文。”
  “天哪(Gosh)!”
  “我说过你必须输进完整的句子。”
  “我只说天哪。”
  “我不懂俚语。我的字库里有十多万字,但我所能找到最接近‘Gosh'的字是Gospel(福音)。”
  “那是指有关耶稣的故事。”
  “你是一个基督徒吗?”
  “我也不知道。”
  “照道理,承认自己不知道乃是获得新知识的一步。”
  “苏格拉底很可能也会这样说,笛卡尔也是。”
  “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家,生于公元前四七O年到公元前三九九年。如果你希望知道得更多,请按F7键。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生于公元一五九六年到一六五O年间。如果你希望知道得更多,请按F8键。”
  “谢谢你,这样就够了。我可以问你别的事吗?”
  “我很高兴这样就够了。请问吧!”
  艾伯特悄悄地笑了一下。苏菲写道:
  “席德是谁?”
  “席德住在黎乐桑,跟苏菲同年。”
  “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我在硬碟上找到她的资料。”
  苏菲感觉有一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
  “我已经把我们所知道的一点关于席德的资料输进这个程式。”艾伯特说。
  “关于席德,你还知道些什么?”
  “席德的父亲是一位联合国驻黎巴嫩的观察员。他的军阶是少校,并且不断寄明信片给他女儿。”
  “我希望你能找到关于他的资料。”
  “我不能。他不在我的档案里,而且我也没有和其他的资料库连线。”
  “我要你找到他!! !!!!”
  “你生气了吗?苏菲。这么多惊叹号是显示一种强烈感情的符号。”
  “我要和席德的父亲说话。”
  “你好像很难控制自己。如果你想谈谈你的童年,请按F9键。”
  艾伯特再度把手放在苏菲的肩上。
  “电脑说得没错。它不是一个水晶球,莱拉只是一个电脑程式。”
  “闭嘴!”苏菲写道。
  “好吧!苏菲。我们只认识了十三分五十二秒。我会记得我们所说的每一件事情。现在我要结束这个程式了。”
  之后,C这个符号再度出现于荧屏。
  “现在我们可以再坐下来了。”
  但苏菲已经按了其他几个键。
  “艾勃特。”她写。
  下面几行字立刻出现在荧屏上:
  “我在这里。”
  现在轮到艾伯特吓一跳了。
  ”“你是谁?”苏菲写道。
  “艾勃特少校向你报到。我直接从黎巴嫩来,请问我的女士有何命令?”
  “再没有比这个更过分的了!”艾伯特喘气道,“这个鬼鬼祟祟的东西居然偷溜到硬碟里来了!”
  他把苏菲推离椅子,并且坐到键盘前。
  “你是怎么跑进我的个人电脑里面的?”
  “小事一桩,我亲爱的同仁。我想在哪里,就在哪里。”
  “你这个可恶的电脑病毒!”
  “此时此刻我可是以生日病毒的身分来到这里。我可不可以说一些特别的贺词?”
  “不,谢了,我们已经看得够多了。”
  “我只花一点时间:亲爱的席德,这都是因为你的缘故。让我再说一次,祝你十五岁生日快乐。请你原谅我在这种场合出现。不过我只是希望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我写给你的生日贺词,我很想好好地拥抱你一下。爱你的爸爸。”
  在艾伯特还没有来得及键入什么字之前,C这个符号已经再度出现在荧屏上。
  艾伯特键人〃dir艾勃特,.x”,结果在荧屏上现出了下列资料:
  艾勃特1il147,64306/15—9012:47
  艾勃特lil326,43916—23—9022:34
  艾伯特键人“清除艾勃特x.x”,并关掉电脑。
  “现在我可把他给消除了。”他说。“不过很难说他下次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他仍然坐在那儿,盯着电脑看。然后他说:
  “最糟糕的部分就是名字。艾勃特……”
  苏菲第一次发现艾勃特和艾伯特这两个名字是如此相像。可是看到艾伯特如此生气,她一句话也不敢说。他们一起走到茶几那儿,再度坐下来。
















                史宾诺莎
    ……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他们坐在那儿,许久没有开口。后来苏菲打破沉默,想让艾伯特忘掉刚才的事。
  “笛卡尔一定是个怪人。他后来成名了吗?”
  艾伯特深呼吸了几秒钟才开口回答:
  “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重大,尤其是对另外一位大哲学家史宾诺莎。他是荷兰人,生于一六三二到一六七七年间。”
  “你要告诉我有关他的事情吗?”
  “我正有此意。我们不要被来自军方的挑衅打断。”
  “你说吧,我正在听。”
  “史宾诺莎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他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近代很少有哲学家像他这样因为个人的学说而备受毁谤与迫害,原因在于他批评既有的宗教。他认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完全是透过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
  “请你说得更详细一些。”
  “他否认整本圣经都是受到上帝启示的结果。他说,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必须时时记得它所撰写的年代。他建议人们对圣经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如此便会发现经文中有若干矛盾之处。不过他认为新约的经文代表的是耶稣,而耶稣又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耶稣的教诲代表基督教已脱离正统的犹太教。耶稣宣扬‘理性的宗教’,强调爱甚于一切。史宾诺莎认为这里所指的‘爱’代表上帝的爱与人类的爱。然而遗憾的是,后来基督教本身也沦为一些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
  “我想无论基督教或犹太教大概都很难接受他这些观念。”
  “到事态最严重时,连史宾诺莎自己的家人也与他断绝关系,他们以他散布异端邪说为由,剥夺他的继承权。这点令人备感讽刺,因为很少人像史宾诺莎这样大力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由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史宾诺莎最后决定过清静隐遁的生活,全心研修哲学,并靠为人磨镜片煳口。其中有些镜片后来成为我的收藏晶。”
  “哇!”
  “他后来以磨镜片维生这件事可说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一个哲学家必须帮助人们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史宾诺莎的主要哲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
  水但削观点?”
  “是的,苏菲。你想你可以用宇宙的观点来看你自己的生命吗?你必须试着想象此时此刻自己在人世间的生活……”
  “嗯……不太容易。”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我想我了解你的意思……”
  “你能试着去感觉吗?你能一下子看到整个大自然(应该说整个宇宙)吗?”
  “我不确定。也许我需要一些镜片。”
  “我指的不仅是无穷的空间,也包括无限的时间。三万年前在莱茵河谷住着一个小男孩,他曾经是这整个大自然的一小部分,是一个无尽的汪洋中的一个小涟漪。你也是,苏菲。你也是大自然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你和那个小男孩并没有差别。”
  “只不过我现在还活着。”
  “是的。但这正是我要你试着去想象的。在三万年之后,你会是谁呢?”
  “你说的异端邪说就是指这个吗?”
  “并不完全是……史宾诺莎并不只是说万事万物都属于自然,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他说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这么说他是一个泛神论者。”
  一元论“没错。对史宾诺莎而言,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要置身其外。不,上帝就是世界,有时史宾诺莎自己的说法会有些出入。
  他主张世界就在上帝之中。这里他乃是引用保罗在雅典小丘上对雅典人说的话:‘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不过我们还是追随史宾诺莎的思想脉络吧。他最重要著作是《几何伦理学》(EthicsGeometricaUyDemonstrated)。”
  “依几何方式证明的伦理学?”
  “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在哲学上,伦理学研究的是过善良生活所需的道德行为。这也是我们提到苏格拉底或亚理斯多德的‘伦理学’时所指的意思,可是到了现代,伦理学却多多少少沦为教导人们不要冒犯别人的一套生活准则。”
  “是不是因为时常想到自己便有自我主义之嫌?”
  “是的,多少有这种意味,史宾诺莎所指的伦理学与现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
  “可是……怎样用几何方法来展现生活的艺术呢?”
  “所谓几何方法是指他所有的术语或公式。你可能还记得笛卡尔曾经希望把数学方法用在哲学性思考中,他的意思是用绝对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史宾诺莎也禀承这种理性主义的传统。他希望用他的伦理学来显示人类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挣脱自我的感觉与冲动的束缚。他相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满足与快乐。”
  “我们不只受到自然法则的规范吧?”
  “你要知道,史宾诺莎不是一位让人很容易了解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得慢慢来,你还记得笛卡尔相信真实世界是由‘思想’与‘外扩’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所组成的吧?”
  “我怎么可能忘记呢?”
  “‘实体’这个词可以解释成‘组成某种东西的事物’或‘某种东西的本质或最终的面貌’。笛卡尔认为实体有两种。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
  “你不需要再说一次。”
  “不过,史宾诺莎拒绝使用这种二分法。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他称为‘实体’的真实事物。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史宾诺莎并不像笛卡尔那样对真实世界抱持二元的观点。我们称他为‘一元论者’。也就是说,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那么他们两人的论点可说是完全相反。”
  “是的。但笛卡尔与史宾诺莎之间的差异并不像许多人所说的那么大。笛卡尔也指出,唯有上帝是独立存在的。只是,史宾诺莎认为上帝与大自然(或上帝与他的造物)是一体的。只有在这方面他的学说与笛卡尔的论点和犹太、基督两教的教义有很大的差距。”
  “这么说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只此而已。”
  “可是史宾诺莎所指的‘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