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刺 作者:月黑杀人夜(晋江金推vip2014.01.02完结)-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8第四十八章

  门里冲出一位缁衣女尼;大约四十多岁,合中身材;虽然已受剃度;头上戴着青帽;但轮廓分明,五官仍是清丽;肤色白若凝脂;自有一股不俗的气度,想必年轻时必然是十分出众的;此女大约便是温简的母亲净安师太了。
  净安师太踏出了门便愣住了;一来是曾下定了决心不再见儿子的,这会儿一时冲动就冲出来了,颇为懊恼;二来是时隔五年;儿子的模样略有改变,比印象中的黑了又瘦了,这一身风尘仆仆,看得着实令她心疼;三来是刚刚明明听到说他磕破了头,这会儿见他额上泛青沾有尘土,却不见血色,就知道是有人糊弄了自己。
  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净安师太站在门下不知该是进是退,然好容易让她出来,温简又怎么会肯让她掉头走掉呢,于是从门外的石阶之下,一路跪行,艰难的爬上阶梯,跪倒了他母亲的脚下,匍匐在地。
  净安师太望着脚下的儿子,已是挥泪如雨,泣不成声,她缓缓抽了几口气,抹了眼泪,就开始责备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这样不爱惜自己,究竟是伤你还是在伤我。”
  原来为了以示虔诚,方才温简重重磕在地上的时候撤去了内力,额头上虽不至于破皮流血,可是额上的淤青是跑不掉的,他仰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来来回回也只有一句:“儿子知错,望母亲大人息怒。”
  这时住持师太从里面也出来了,见这一母一子相见也替他们高兴,便说道:“温施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明明知道净安师太不忍见你不爱惜自己,还跪在冰冷的地上做什么,还不扶着净安师太进去?有话也好在屋子里说,站在外面像什么样子。”
  得了这句话,温简连忙望向净安师太,见她犹豫再三最终点了头,他才站了起来搀扶在她身边,净安师太正要转身进去,温简突然想起还一直跪在石阶下的阮红娇,垂首道了一句:“母亲,石阶下面的便是儿子的未婚妻……”
  虽说母子相见分外激动,可净安师太早就看见了这个女子也猜到了她的身份了,只不过她方才将自己哄了出来,令她不快意,这才故意忽略了她,此时听到儿子这样说便淡淡道:“石阶下的女子,贫尼与你非情非故,倒是不敢受此大礼,还请起身吧。”
  虽然语调平缓,可是话里的意思未免疏远,是了,那是人家的娘又不是她的娘,她再跪也好没意思,阮红娇便只好起来,又再看了温简一眼,温简目含感激的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介意,她也轻轻点头表示她明白。
  两个人的小举动看在净安师太的眼里,净安师太垂了垂眼,而后转身进了屋子,温简便跟着进去了。
  阮红娇站在阶下,住持师太走了过来对她安慰道:“净安他们母子多年未见,难免有些体己话要说,你别介意,不如跟贫尼一起走走,贫尼将你送回去休息休息,有事再派个小僧尼支会你,就不要等他们娘俩了。”
  住持师太一番好心,阮红娇无不从命,跟着住持师太一起出去了。
  佛堂里只余下了母子二人,净安师太坐在凳上,温简半跪在地,母亲捧着儿子的脸,忍不住又是一阵啼哭。
  温简心里难受又高兴,对母亲更是百般劝慰,不多时净安师太将他拉到了旁边的凳上坐着,就开始叙话起来。
  温简将这五年来的总总有条不紊的慢慢道来,净安师太细细听着,又问了好些人好些事,独独不问丈夫。她独不问,正说明心里仍是在意,只是拉不下脸来,于是温简就自发自动的将父亲的情况说了起来,说这些年,其父温正川留在西闵三地,统领抓捕刑狱台,因公缘故四处奔波,甚少回京,只在年前得见一面,身体尚好,只是两鬓已经微微有些泛白云云。
  听到这些净安师太未免心里有些发酸,知道那人还好就好,多的她也不想在听,于是又问了一些琐事,温简一一答了。
  分隔五六年,自有说不完的体己话,一晃眼的功夫,已经从日中到了日落,到了快用晚膳的时候了。
  净安师太自然吩咐小僧尼将晚膳摆在房里,她们母子俩好一道用膳,而温简想起了阮红娇,便对母亲道:“母亲,儿子带来的那女子,母亲……可还中意?”
  中意……怎么可能会中意!谁家养出个武功出众兼之玉树临风的儿子,愿意配个失婚寡妇的?
  不要说玉树临风这个词牙酸,在当娘的眼里,什么玉树临风芝兰玉树这种词都是给自家儿子量身造的。
  虽然只是匆匆一眼,净安师太未必发现阮红娇身有残疾,可是寡妇之相是看在眼里了的,这么好的儿子不说配个公主郡主,不说配个大家闺秀,不说配个武林世家的小姐,可好歹配个身家清白的小碧玉呀?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对方就骗了她,这叫净安师太怎么中意得起来。
  所谓自古婆婆看媳妇,就是一千一百个不满意,尽管净安师太已经出了家,仍是免不了俗。
  净安师太没有说话,温简也知道恐怕母亲是看不上的,于是又道:“娇娘虽然未必能入母亲法眼,然而只有一件,她对儿子是极好的,性命攸关之时,想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儿子,为了儿子还断送了一只手。”
  听到这里净安师太一惊,这人不止是寡妇,还有残疾?
  温简便将当初刘白凤为了胁迫自己私斗而绑架了阮红娇,然后自己怎么去救她,她怎么不顾自己性命的叫自己离开,又怎么断送了一只手的事细细的道来,当然言语都是维护她的,末了他又道:“……所以,母亲,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也喜欢她,虽然有些女子生在高门大户,但她们愿意嫁的是温家这个门楣而不是儿子,儿子如今已经看淡了,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名利,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弃罢了。”
  听到他这样说,净安师太知道他是认定了,又因“白首不相弃”这几个字想到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种种,不免连连兴叹起来,若是这女子真如儿子所说,将他看得比自己更重,大约不会如她这样硬脾气,夫妻相处多些容忍,不会到老教丈夫形单影只吧。
  她心里这才松动了一些,回首往事,思及自己出家了这几年,未曾在儿子身边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这会儿他难得有了真心喜欢的,却又跳出来挑三拣四,未免糊涂了。
  净安师太是个清楚明白不过的人,加上江湖出身不拘小节,对阮红娇的身份虽有遗憾却也不是完全不能接纳,再者仔细一想就通了其中关键,她问儿子道:“你说你不回京城了,到底是不是为了她?”
  当初温母嫁给温父之时温家还未发迹起来,但就因她出身江湖,后来温家发迹了,在官场同僚的夫人之间免不了一些格格不入。如今连她都对阮红娇的身份不好接受,何况丈夫叔伯和婶婶妯娌这些人?所以思及此事,她不免怀疑儿子不肯回京的初衷,故而有此一问。
  “可说是也可说不是。“温简坦然道:”母亲最知道孩子的脾性不过,若是觉得孩子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当初也就不会执意劝阻了,这几年儿子也想明白了,富贵荣辱都是过眼云烟,人这一世与其拘着性子艰难险阻的过着,不如对自己放松一点,至于壮大门楣,自然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去肩负,儿子固然是这样想的,可是若不是遇到了娇娘,只怕也难以下定决心。”
  净安师太成活的三个儿子里面就属温简性格最像她,外刚内柔,好侠冲动,这样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这也是她最不放心他的缘故之一,听到这个女子对儿子好,又令他甘愿彻底脱离官场,净安师太心里这才转了几分,最后不甘不愿的道:“我看那女子也有几分狡诈。”原来还是为刚刚一见面的事情计较着呢。
  温简听了笑了起来,拉起了母亲的手问:“可是她一片心全在我身上,儿子磕头的时候,她是真的急了。”
  哎,当母亲的还能求什么的,纵然看未来儿媳千不好万不好,唯有一样是让天下为母者最在意的,就是她是否真心实意对儿子好。如果是,那么一切不足就都能掀过去了,净安师太这样想着,自己虽然今日见了儿子,但仍是出家人,日后还是要长伴青灯古佛的,所以只要他们好就行了。
  “算了,既然你心意已定,母亲也不多说什么了,横竖到时候你们去得远,我也眼不见心不烦。”净安师太说着,唤了个小僧尼进来,请阮红娇一会儿过来用晚膳。
  见母亲释然了,温简打心底里觉得高兴,只是另有一事趁着阮红娇还没来,需得向母亲求一求,此事也是他来此的重要目的之一。
  “母亲,儿子还有个不情之请。”温简望着净安师太,神色蒙上了一层阴影。
  “还有什么事?”净安师太不解的问道。
  “母亲,儿子听闻昔日外祖仙逝之时,曾留下一味叫做‘忘川’的药,此药被母亲收了,如今可还在?”
  温简的外祖是药王谷的掌门孙洵,孙洵因下属叛变而死,他身故之后留下了一些极其珍贵的药物被属下掠走,后来又经温正川追回,将其中大部分都还给了温母。
  而忘川这一味药是孙洵身故前不久才完成,能有抹杀人的一切记忆的功效,一共只得了两枚,一枚试药的时候给用了,一枚留在了温母手中。温简之所以对这药有所映象,是因为以前父母吵架的时候听温母赌气说过,不定哪日就把忘川吃下,再不记得他们父子就好呢。
  当然是气话而已,温母说过就忘了,可是温简一直还记得。
  “你问这个做什么?”净安师太问。
  “……若是还在的话,希望母亲能帮‘忘川’给我。”温简回答。
  净安师太认真的看了看温简,见他神色严肃甚至有些急切,心道只怕是有什么事情被困住了,忘川一药非毒非解,这种令人失忆的东西用途也不广,儿子要它何用呢?
  看到母亲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温简明白若不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母亲是不会答应的。
  对方是自己的生母,他这才敢袒露真言,他走到门口,站在门里双眼盯着紧闭的院门,任何人若是要进来,都必从那里入才行。
  温简道:“母亲,有一个人……跟我接下仇怨……可是我不想那人死……她也很可怜,我想若是她能放弃仇恨,可能于我与她……才是最好的。”
  “那人跟你有仇?你却不想害她?”净安师太听到这里就皱了眉头,原来儿子来找自己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姓阮的寡妇,而是为了这个仇人?若是连仇人都不忍心下手,这孩子未免也太叫人担心了。
  “她不应该受那些折磨……母亲,有些事情请你告诉我,恐怕也只有你才能告诉我了,当年严文渊那件案子,到底是不是另有内情?”温简转过身来,因为背对着夕阳照射进来的光,净安师太看到的儿子就像是被一团黑影笼罩了。
  对于温简,将他放逐道太平镇的不是那道降职的圣旨,而是那一句飘荡在风中凝固在他耳边的话。
  ……你记住,有时候你最坚信的事情,才是最大的谎言……
  可是,那到底什么是什么样的谎言呢?





☆、49第四十九章

  太平镇几乎只有冬夏两季,冬天走得晚;夏天来的迟;当太平镇的人们刚刚换上夏裳的时候,江南这边;夏季都已经快要过去了。
  七月流火,许世卿站在船头,看到傍晚的天空被晚霞映照出一片红光的时候,心中想的便是这四个字。
  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临界于顶点时候;往往人们不会想到,酷暑很快会消失,而凛冬将至。
  就像七月还这么热,九月却是已经要披上了寒衣。
  变化,总是发生得那样令人措手不及;许世卿乘波而来,嘴角泛出冰冷的笑意。当白晚用温柔陷阱死死锁住温简的时候,当她以为就这样便可以让自己狼狈下场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她自己的冬天会随着流火而至吧。
  许世卿的船比温简和白晚晚了两日才上岸,一上岸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凤归山,一来是为了在温简面前雪耻,教他明辨是非看清楚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二来也是担心他糟了白晚的暗算,想要提醒他小心。
  他彻夜赶路,抵达山下的时候,天空渐白,山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木花香,着实令他紧绷的神经舒缓了一点。
  山路崎岖,他只有弃马而行,将马匹留在了山下的小店里徒步上山。虽然舟车劳顿加上一夜无眠,他的身体已经很疲惫了,但他完全感觉不到,离慈净庵越近他就越觉得亢奋越觉得期待。
  这种感觉好似高手遇强敌在大战前一刻备战一般,他脑海里勾画着自己挫败妖女阴谋,而温简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的那一幕。当然结果是喜闻乐见的,可是过程还是必须细细谋划的。
  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如果还没有太迟的话,温简这时候还不知道白晚的真面目的话,那就得先避开白晚,私下去把他找出来,说服他来诱擒白晚。
  可若是迟了,怕是白晚已经对他下手了,那情况就糟了……不过许世卿倒是觉得,白晚花了这么多精力来对付温简,恐怕所图甚大非温简一人而已,要真是这样,温简还有救,还有救……
  太阳渐渐升起,阳光驱散了山林间的薄雾,许世卿在山路岔口处遇到两个背着柴火的樵夫,先是作了个揖,向他们打听慈净庵从那条路走,还有多远。
  那两个樵夫是本地人,乡间口音加着一些土话,他听了半天也不明白,不过顺着人家指的方向也知道该走哪一条路了,于是道了谢正准备要走的时候,上面的林子里突然走出来一个人。
  但见那人穿着白底青花的衣裳,绾着的发髻用一根银钗固着,她手上挽着一个大篮子,篮子里放着一把短锄和一些野山笋,她居高临下的看着许世卿,头一歪,脸一笑,笑吟吟阴森森的道:“咦,这不是许仵监么?真巧啊。”
  许世卿听了声音,猛的一抬头,见了那人心跳都几乎停了,顿时生出一股命之苦,苦过黄连之叹。
  那人竟是阮红娇!
  原说是在庵里住两日,温家母子一和解,两厢不舍又打算多留两日。阮红娇自然不会有异议,净安师太对她尚可,而她又惯会做人,听说净安师太喜欢吃这林子里的山笋,偏生昨夜山上又下了一阵小雨,于是今日起了个早,带着短锄提着篮子到林子里面挖笋子来了。
  净安师太这种连出家都有人伺候的人,未必会被这点小举动打动,只不定心里越发会嫌她心思狡诈,会收买人心了,不过阮红娇知道,温简对这一套很是受用的。
  没想找到竹林里一顺寻下来,收获颇丰,不止得了野山笋,还捞到一个远道而来的小仵作,这话怎么说来着?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或者是……早起的小仵作被她吃?
  阮红娇满脸笑意,款款下来,走到了许世卿的面前,左右打量了他一番,柔声道:“许仵监是来找我五哥的么?”
  我五哥……
  我五哥……
  这个前缀真是……
  许世卿感觉就好比被一条蟒蛇缠住,蛇头在他左右晃动打量,叫他实在不敢动弹,他定了定心神,微微一笑,镇定道:“的确是巧了,没想这里能碰见……我本是打算回乡,奈何镇上又出了官司,犯人伤了人在逃,李县官令温捕头销假回去破案,正巧我顺路就叫我过来送信。”
  许世卿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拿在手上递给阮红娇过目,阮红娇笑容不变,眼皮一扫看了一眼信上的署名落款,果然是李县官。
  许世卿这次是有备而来。
  “山路崎岖难行,经昨夜下了点雨,更加湿滑无比,既然许仵监赶着回乡,不如将信交给奴家,奴家保证定将此信送到五哥手中。”阮红娇轻言细语,慢斯斯的道:“这样就不必耽误许仵监回乡了,你看呢?”
  这是不准二人相见的节奏啊,许世卿想着,这信的封皮上虽然是落得李县官款,却是他写的,里头的内容也是他生泪泣下的揭露阮红娇就是白晚的推论,故而决计不能给她拿到!
  许世卿脑袋里思考着对策,手慢慢的伸了过去将信递给了阮红娇,而当阮红来接的时候他又立马缩了回来,将信揣进了怀里,赔笑道:“哎,实不相瞒,徐某离乡甚久,一直思乡情切,这次家里表哥来信,说是家乡的衙门里缺了一个仵作,于是我辞了这边的差事打算回乡谋个发展,想到这一走不知何日能见,我还是亲自上山和温捕头道个别吧,也算全了这几年的情意。”
  阮红娇听着这话又看了许世卿一眼,点了点头道:“许仵监所言情真意切,一别经年不知何日能见,自然很该跟朋友道个别,不然若是五哥日后知道我就让许仵监这么离开了,定是会怪我的,那么……请跟奴家来吧,奴家给你带路。”说罢她也不等许世卿应承,径自转身,提着裙角步上台阶。
  昨夜山上的确下了雨,在她提起裙角的时候许世卿瞥见她绣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