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 :00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
  12:00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时间


13:30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
  19:00 通常同学们的自习时间
  23:30 学生宿舍熄灯时间
  大一:
  7 :30 “哥们,快起床了,否则就迟到了!” 
  11:30 “哎!怎么还不下课啊!肚子都要饿扁了。” 
  12:30 “别吵了,快睡吧,下午还有课呢!”
  16:05 “快走,咱们部长还让4点抬板子呢!”(学生会的社会工作)
  19:00 “作业还没做呢,明天要交,我去图书馆了。”(自习)
  22:30 “怎么不对啊?我怎么积分结果和你不一样?”(正在和作业题死磕)
  23:30 “我家那边特好玩,有空去我好好招待你!”(宿舍卧谈)
  00:00 “呼噜噜,呼噜噜……”(睡觉)
  大二:
  7:30 “急什么?还有半小时呢!反正迟到了老师也没脾气。”
  11:30 “我就不明白这老师怎么这么敬业,还在腻味。”
  12:30 “来,不服就来一把,谁惧谁!你等死吧!”(开始打游戏)
  16:05 “头都上昏了,晚上不去了,真烦!”(晚上不去上课了)
  19:00 “你先去吧,给我占一座,我先发个E…mail。”(自习开始晚去)
  22:00 “快走吧,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刻苦了?”(着急回宿舍)
  23:30 “今中午碰到一靓妹,酷毙了!”(卧谈的内容开始转移)
  00:30 “把你台灯用一下,我看‘鹿鼎’。”(不睡觉看小说)
  00:45 “瞧这主,这就睡着了。” 
  大三:
  7:30 “吵什么吵,要去自己去,我看那老师不顺眼!”(不去上课了)
  11:00 “嗳,《商报》第三版呢?这老师讲得太没水准了。”(上课看报纸)
  11:30 “我得赶紧找她吃饭去,否则又没好果子吃。”(逃课约会)
  12:30 “睡吧,下午我还去兼职面试呢!”(开始出去打工)
  16:30 “又没上课不是?整天忙忙乎乎干什么呢?”
  19:00 “约好了网友晚上聊天的,怎么能不去呢?”(开始‘不务正业’)
  22:00 “又没考试,还自什么习?”(不去自习了)
  23:00 “今天真倒霉,被PK好几次!”(打游戏输了)
  23:45 “瞧!被爱情滋润的帅哥终于回来了。”
  00:30 “明天别去上课了,跟我看NBA吧!”(明天也逃课)
  大四:
  7:30 “呼噜噜,呼噜噜……”
  10:30 “奇怪了?我今天居然比昨天早起了半小时。”(早上起不来了)
  11:00 “终于到饭点了,早就饿了。走吧,去吃饭!”
  12:00 “走,教研室去,又能上网,还有空调,真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
  17:00 “我怎么感觉我每天唯一的指望就是吃饭呢?呵呵!”
  22:00 “哈!你的拖拉机又没大过我,两级!”(开始玩牌)
  23:00 “停电了,这一天好像似乎又白白浪费了。”
  00:00 “不能再这样颓废了!我明天决定上自习!奇怪,书呢?”(失去学习状态)
  00:30 “又要睡觉了,咳……。”
  有人会不理解,能考上清华还不百分之百的努力,把握这么难得的机会学习;怎么清华的学生倒反而这么放松、“颓废”呢?事实就是如此,考上清华时的踌躇满志和远大理想,没有多少同学是能坚持下来的。等他们在清华呆上了几年,再有人向他问起当年自己的理想,他会很奇怪地反问:“我当时是这么说的吗?不太可能吧?” 大部分同学都会在大学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地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也没有人能够用考上清华的欣喜和兴奋感染整个大学四年时光的。在没有太多约束的大学生活里,把握不好,有些人就会像这里描写的那样“一笑而过”,虚度光阴。
情感小屋
  大器晚成
  “转眼间那么快这一个笨小孩又到了八零年代,三十岁到头来不算好也不坏经过了九零年代,最无奈他自己总是会慢人家一拍……”
  ——刘德华,《笨小孩》
  上帝是公平的,论学问、智商,清华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对于清华同学的“个人”问题,往往有“大器晚成”、“恨铁不成钢”的感叹。
  某系两个男生在议论:“我们班的团支书太霸道了,居然霸占了我们班一半的女生!”
  “谁叫你们班就两个女生的。”另一个男生把问题定了性……
  清华女生少,成了清华男生在感情方面头疼的头等大事。这似乎也是理工学校中,男生最有共鸣的一点了。我在北航的一个高中同学,也是个单身男性,讲到高中同班一个长得比较“客气”的女生,在北航都已经是换过好几个男朋友了。现在这个男朋友长得特别俊俏,细皮嫩肉的连他看着都特别喜欢。我的一个女同学,在清华,三天两头有人追她,被很多男生公认为某某系几大美女。后来她工作了,和同事们提起来这事儿,同事们都不信在清华会有那么多人追她。
  女生少仅仅是一个方面,清华男生中颇有一部分是因为过于老实、保守而打光棍。虽然他们也会因为老大不小的还找不到女朋友经常闷闷不乐,但很少采取行动,就每天踏踏实实的过活就很满足似的。既不对自己暗恋已久的目标发动攻势,也不努力开拓外校广阔“市场”,爱情自然难成。
  有人说北大的经典爱情故事都发生在未名湖畔,而清华的经典爱情故事都是发生在自习室里。清华男生缺乏情趣也是个事实。在清华的宿舍里走一圈,很多宿舍傍晚黑天也不开灯,一屋子的人都在闷头用电脑,有的打游戏,有的干自己的事,你进屋走一走,他都不会抬头看你,可想和这样的男生接触的确会少些情趣。
  这几点都造成了清华男生恋爱的“大器晚成”。我的本科班级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24个男生里面还有差不多一半的人,从来没有过女朋友,甚至有男生还会一和女生说话就脸红、紧张。还好,上了研究生之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班里的几个困难户也都顺利地解决了个人问题。
  哎,感情世界,清华男生比起自己的同龄人,的确是慢了一拍。
模范情侣(1):革命夫妻型
  下面讲述的三对模范“夫妻”、三段经典的爱情故事都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想一想,除了清华,很难能找到这样的“伉俪”。
  我的上铺阿亮来自于中国的南方,他的女朋友阿颖在北大上学。两个人从高二开始就对对方有了好感,但很久都不敢正式向对方表白。到了高考前几个月,阿亮抵挡不住爱情的力量,向阿颖表白。当时距离高考已经不久了,而他们也很怕这段感情影响了自己的学业。顶着巨大的压力,两个人手拉手立下了誓言,一定要一起考到北京去。最后,阿亮考了全省理科第9,而阿颖考了全省文科状元,双双进入清华北大。而在他们之前,他们高中从来没有过同一年出现考上两个清华北大的同学,最多只有一个。这让我相信了什么是爱情的力量,真的能够创造奇迹。
  本科期间,他们的感情虽然也有过小的波折,但两个人都深深地爱着对方。阿亮最喜欢的话题就是在宿舍卧谈的时候,引以自豪地、陶醉地把爱情经历整段整段地讲给我们听。临近本科毕业,阿颖决定去香港读硕士,很快拿到了录取通知,而阿亮的申请没有那么顺利。但他们又一次顶住了压力,阿亮经过不懈努力半年后也拿到了香港一所大学的offer,如今,两个人又在香港继续着他们幸福的生活。算一算,他们的恋情已经七年多了,有时候感觉两个人默契得简直就像一个人。
  他们能成功地经受了考验,是因为他们在高中的日子里,就能够互相地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因为恋爱让自己消沉下去、完全沉溺于爱河里,忘记了自己的学习,忘却了自己的未来。
  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我改变了对高中恋爱的看法,虽说高中谈恋爱是稍微早了一点,但只要真心喜欢对方,能够保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关系,相信爱情会让两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变得更好。
模范情侣(2):抽象数据型
  男生身高1米85,女生只有1米5左右,男生长得白白嫩嫩,女生长得瘦瘦黑黑的,还总是带着黑边的“好学生”眼镜。起初看到两个人走在一起,许多人都觉得很好笑,尤其是手拉手的时候,就像大人领着小孩。但他们的“模范”作用再次改变了我对外表的看法。
  他们的志趣非常一致,一次我吃饭坐在他们旁边,听到他们饭间的“闲聊”。
  男的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看到一个算法,效率比昨天看到的那种高了30%!”
  “是吗?是吗?”女生非常激动,“仔细说说!”
  男的说:“昨天的那个算法是先做的A运算,然后再做的B运算,最后做叠加;而今天看到的,没有做A运算,用了一种变形的B运算,然后直接作叠加,效率当然高了。”
  “那算法里的数据是用什么格式表示的呢?”女生加了一口饭,又饶有兴致地问道……
  他们的恋爱境界已经有些超脱了,超脱了世俗和家长里短。正所谓知音难觅,这样两个在原来高中恐怕无法和周围同学找到共同语言的高材生,终于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神仙伴侣”。如今两个人又一起远渡重洋,到了美国一起攻读博士。更难得是,两个人竟然是在一所大学,一个实验室,同一个老师带。不知道是因为两个人真是好得难舍难分,还是实在有太多学术上的共同语言需要讨论。
  所以说,恋爱要想持久,还是要靠精神恋爱,外表只要对方接受,其实并不重要。
模范情侣(3):男耕女吃型
  清华里的好男人很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踏实努力,都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只要他们觉得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准老婆”的认可,工作上能够得到事业上的满足,就每天生活得非常开心了。
  小杰的存折从和小英开始好的第二个月就由“夫人”管理了。每次宿舍要交电费,管小杰要钱,小杰都会非常有礼貌地和我们说:“这20块钱我明天肯定给你,我现在身上没有。” 宿舍要聚餐,AA制,征求到小杰的意见,小杰说:“这事,我做不了主,我问问我那位,明天给你们准信。”
  不过小杰在自己的事业上,可是从来都是自己做主。自从上了研究生,天天早出晚归地泡在实验室里,后来觉得还不知足,又到一家有名的外企作了兼职,一个月,实验室加上兼职,少说也可以挣上五六千块钱。
  小英看着“家里”富裕了,先给自己置备了新的液晶显示器,更新了电脑,又给屋里安了空调。小杰也非常满足地得到了小英淘汰下来的电脑零部件,重新收拾了自己的电脑。
  虽然小英有点乱花钱,但小英的确特别疼小杰,谁叫自己能找到这么好的男朋友呢。看着小杰每天这么累,制定了严格的饮食和滋补“食谱”,好好保养小杰的身体。
  像这么能吃苦、能挣钱、有事业心,又这么年轻有为的好男人,别的地方恐怕不好找,但我的身边就有不少。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从不担心,他们相信自己凭本事肯定有口饭吃。他们也相信自己的女朋友会帮他们理好财,管好两个人的天地,他们也从不怀疑自己对“老婆”的感情,真诚地面对每一天。
  我的同学结婚了
  2004年的平安夜,我收到了本科同学的电话。原本以为是来自好朋友的圣诞祝福,没想到他带给我的是天大的喜讯。
  “今天,我和mm领证了,快到圣诞节了,结婚的人特别多,我们足足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
  这是我们本科班第一个结婚的同学,他前脚找好了毕业后的工作,后脚就把证领了,在硕士毕业前夕,让人生的两件大事一起尘埃落定。
  电话打了差不多10分钟,其间是我不断的祝福,但有一半的时间,我感觉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走神,好像是在想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好像又是在替对方想象着婚后美满的生活。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校园中无忧无虑、单纯的学生了,以前从没有什么时刻让我感觉婚姻这样神圣而似乎遥远的事物距离自己是那么近。
  2004年的1月25日,我的另一位同学也结婚了,他在网上给我们发了群体信件:
  “我跟玲玲结婚啦,5年的感情旅途终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希望以后俺们夫妇俩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哈哈!
  我们是1月21号领的证,呵呵,前几天事情太多,没来得及跟大家及时通报,抱歉 :…P
  正式办事请客可能要拖后几个月吧,到时候还望大家赏脸~~~
  最后也祝大家在感情的路上一帆风顺!”
  处在学生时代的我,已经感到了自己和人生神圣的篇章越来越近了……
爸爸妈妈,我想你
  似乎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里,都有一段时期特别不喜欢和家长交流,觉得没有共同语言,和家长一说话就别扭,甚至还生气。大人们愿意称这个叫“逆反心理”。而上了大学年头越多,同学们和家里人的关系倒是变得越来越亲了。
  上了大学,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异乡继续读书,第一次体会到了完全独立的感觉,才发现自己是那么需要关心,才发现以前在家里听到的爸爸妈妈的唠叨,很多都是对的。第一次和“家”的距离变得那么远,也越来越希望能时常接到妈妈的电话,哪怕仅仅是问问自己“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自己也越来越愿意把自己芝麻大的小事告诉家里,哪怕仅仅是自己当了班里的小干部,在班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或是给家里寄回自己出游的照片。因为我们在大学成熟了很多,我们能够理解家里得到自己的每个消息都会那么高兴,自己其实是家里最大的精神寄托。很多时候,你的快乐和苦闷,周围找不到人和你分享和分担,你会很自然地先想到家里,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定愿意听你说话,听你的喜悦,听你的牢骚。
  不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而是因为我们真的长大了,我们深深感到家人永远都是最亲的。
  珍惜大学的友谊
  刚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同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怪怪的,来自五湖四海,长得也好像没有中学同学顺眼,交流起来也感觉文化和生活背景完全不同,共同语言不多。所以在大学的头一两年里,我都觉得大学的同学不如中学的,还是和中学的好朋友关系好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生活背景和文化的差异已经完全被你适应,你会真正了解你身边这些同学,尤其是在清华里接触到的这些全国最优秀的同学们,他们的思想和优点都将被你看到,他们的做事和思维方式也都因为四年的长期接触而深深地影响着你。或许因为大家在大学是朝夕相处住在一起,或许仅仅是因为大学是四年,比高中的三年要长,到了就要本科毕业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是无比亲切,宿舍的几个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这种要好体现在了长期生活的默契上,体现在了互相深入的了解上。
  毕业了,班里最后聚餐,也就是我们的“散伙饭”。全班在饭馆的大厅里,不管边上还有多少人在安静得吃饭,集体举杯高喊“我爱计84!” 同时很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有的同学毕业后要离开北京了,全班集体送他出校门,一直送了很远,因为大家知道,这一别,不知道多少年以后还能再见到。人生中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同的朋友只能伴你度过人生的一段路,就像高中同学无缘和你一起上同一所大学,而大学的朋友有些又在大学毕业后分开。
  一位老师兄感叹道:“30岁以前交到的朋友都是真正的朋友,30岁以后的很可能只是利益上的朋友。好好珍惜大学里的友谊……” 这种友情是多年来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就像你和要好的高中同学在高中毕业后一直保持着联系一样,大学里的友情也是同样会伴随你一生的。
课堂反思
  教学方式再先进,也要先适应中国国情
  一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老师刚刚回到清华作了教师。回国后也是踌躇满志,希望用自己美式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让同学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还能学到东西。于是很快,他就开设了一门课程。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在一学期内上课发言一次,发言占期末总分的10%。原本是想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结果变成很多同学开始几节课都抢着发言,然后发过言就不去上课了,因为他知道老师不会再点到他发言了,自己的10分也拿到手了。


老师用全英文上课,这是同学们大学当中的第一门全英文的授课,大部分同学听得一知半解,又因为是早上第一节上课,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