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0摄论章-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硶抑幸喾謩e心亦分別戒。如是三藏有何差別。答曰。從多分故。修多羅中多說心法。毘尼中多說戒法。阿毘曇中多說慧法。此是多分攝。各異攝者。修多羅中明三學。毘尼阿毘曇亦如是故婆沙云。修多羅中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慧名阿毘曇。阿毘曇中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慧名毘曇。毘尼中若分別慧名阿毘曇。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相從攝者。修多羅藏中設明戒慧皆名修多羅藏。毘尼阿毘曇亦如是。第三大小相對辨攝義者有二。一大小別相攝。二以大統小。別相攝者。小乘法中四阿等經名修多羅藏。五部戒律名毘尼藏。佛所說六足阿毘曇及諸部論等名阿毘曇藏。大乘法中華嚴等經名修多羅藏。清淨毘尼名毘尼藏。根本阿毘達磨明十種勝相等名摩德勒伽藏。二以大統小者。莫問大小乘經悉入方等深經中名修多羅藏。一切戒律是菩薩所行悉入毘尼藏。小乘阿毘達摩及諸有解釋此藏義者悉入摩德勒伽藏。
    篇聚義。
    作四門分別。一名。二體性。三約乘別解。四總分別。
    第一名者。篇謂章品異名。聚謂聚集。
    第二體性者。若就能詮。音聲名味等為體。若舉所詮。以三業為性。
    第三約乘別解。先分別聲聞乘。次分別菩薩乘。聲聞法若廣分別具如律教。今且略悔。先篇次聚。篇內作四番分別。一名。二體性。三增減分別。四辨次第第一名者三門分別。一成立通名。二釋別名。三辨得名。第一者有三義。一名均。二體均。三同是究竟。名均者。且約四重齊名波羅戒。體均者皆是極惡。三同是究竟非方便。第二釋別名者。波羅戒者名無餘罪亦名極惡。僧殘者。依善見論云。胡名僧伽婆尸沙。僧伽名曰僧。婆者言初。謂與覆藏羯摩。尸沙言後。謂末後出罪羯摩是也。薩婆多毘婆沙云。僧伽名僧。婆尸者言殘。無令淨之用殘。罪由僧除滅。波逸提者名墮。墮諸惡趣。提舍尼名能治悔行。微細之罪名突吉羅。第三辨得名者。第一第五當罪體立名。第二境體立目。僧是境體是殘。第三就墮彰名。第四就能治受稱。亦可第一第二就法立名。謂餘無餘法。自餘同前。第二體者。問。三聚法中以何聚為體。答。依成實論。色非色非心為性。問。心聚可無罪耶。答。意無能治戒律儀故。故不立所治罪體。若依雜心。若就根本業道。謂作無作色為體。若就俱釋言之。通取心。依律所明亦通取於心。如念害殺等制意地突吉羅。問。何故攝論云身口二品為體。答。律就根本方便得罪不同。論就以方便從根本身口故。但道二業為性。問。意地有方便罪。亦應意地有方便戒。答。戒方便非戒。問。亦應罪方便非罪。答。非根本罪。問。雖非根本而體即是罪。亦應雖非根本而體即是戒。答。罪法異成是罪。方便亦即是罪。戒善難成故。是戒方便非是戒。問。防非名戒。動身口方便善心能離當時惡法不名為戒者。意地起念害遮彼意地善心不名為罪。答。自有戒不防非。如無作等。自有防非不名戒。如意地發戒方便。何得以此為類也。第三增減者。何意不增至六不減至四。此就一方化宜故爾。有云對五道者。此不必然。七聚亦應對七道耶。第四辨次第者。論當結戒不必先後。但結集家輕就重先後以書之。初篇能治是行本。所治極惡故先論。第二是綱網。所治薩僧中故次論。第三是威儀。對人三說故次論。第四悔過行。對人一說離其機過故次論。第五嘖心。是恭敬行故在第五好論。一一皆具五義為差別故論五。故律云。燒盡無有餘。第二次辨聚義作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明偷蘭入篇不入篇。四明偷蘭在第三第六。五階和篇聚。第一名者。聚別不同有七。五篇為五。更加偷蘭聚。第三篇內分二。謂三十九十。此如明了論所明。餘名如前。解偷蘭遮者。遮謂遮障。就功用為名。問。何故五篇之內分第三為二聚。答。以捨不捨異。問。第二篇內諫不諫異。亦應分二。答。三十九十有捨已方懺。不捨而懺。故分為二。第二篇內無有一法待諫方懺。無有一法不待諫而懺。懺悔一等更不別加法。故合之為一。問。捨不捨異分為二聚。亦應分為二篇。答。墮義處齊。皆以對外三說五門解義。故合為一。今捨不捨異七門解義故分為二。第二體性。若欲分別如前。第三明偷蘭入篇不入篇。問。何故篇內不立偷蘭答。分別有二。一依相傳舊釋。二別明道理。第一者立篇具三義。一名同。二輕重同。三究竟同。具此三者立。不具此三者不立。偷蘭雖名同不具二。如破僧等滅儐四錢等大眾懺悔。三錢已下及第二篇重者小眾中懺悔。輕者對手。如破僧本意取四錢等是究竟取五方便不得。偷蘭是方便。是以不立。若爾第五篇通輕重方便究竟。何故立篇。答。沙彌滅儐突吉羅非是太僧故。不論簡去方便直論究竟。皆是嘖心一等故立偷蘭。去其方便取究竟。亦通輕重故不立。第二者以重從重。如滅儐等。以輕從重。如取四錢等。以方便從根本故攝屬五篇不別建立。聚門之內分重罪不同。輕重有異方便根本有別。故五聚之外復立偷蘭遮聚。第四明偷蘭在第三第六者。分別有二。一依相傳舊釋。二據理分別。第一者。若就戒與威儀法分。初二是戒。後四是威儀。偷蘭是初二方便。又是留類故在第三。若均雜法分。均中重者立初聚。最輕者立第五聚。雜中重者立偷蘭。輕者立第七。惡說以是雜故立在第六。第二者。如五分律說。著純鳥色犯偷蘭。遮此豈非威儀也。若就此義欲明偷蘭有是戒種類邊故在第三。欲明偷蘭復是威儀邊立在第五。第五階和篇聚者。有人云。聚是罪是所治。篇是能治行。此不必然。不問篇聚皆含二義。不得偏定。第二次分別菩薩乘者。於內先篇次聚。篇別不同有二。謂波羅夷突吉羅。初篇內有四。一由貪動口自讚毀他。故地持云。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二由慳吝不動身口。故地持云。菩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愛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慳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三由於瞋恚動於身口。故地持云。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四由癡故建立相似毀謗正法。故地持云。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燃建立。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第二篇內約能起之因不同。謂中品下品。次分別聚義。聚義就名唯一。就義有三。一約能治三聚戒分三。二約因別不同分三。故地持云。若菩薩增上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失菩薩律儀。應當更受。若中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作突吉羅懺。若下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向一人懺悔。三約所犯不同分三。謂波羅夷偷蘭遮突吉羅。初及第三如地持所說。偷蘭遮如涅槃經邪正內所論。
    第四總分別者作四門分別。一止作分別。二三業分別。三所障不同。四對治差別。第一止作者。聲聞法如初篇唯作犯。餘篇通止作。雖有止犯為成於作犯止持。菩薩法中止作俱犯。如律儀戒等通於止作。攝善攝生所治唯止非作。為成止犯作持故。第二三業分別者。聲聞法中正取身口二業。兼有發業方便期業之心。如說汝以何心等。正業所起貪心等非篇聚所攝。菩薩法中通三業。故攝論云。菩薩意地有罪。謂七種覺觀等。聲聞則無。約所治明能治。義如三聚戒章所說。第三所障不同者。聲聞法障斷德。菩薩法障三德。律儀所治障斷德。攝善所治障智德。攝生所治障恩德。故攝論云。律儀戒斷德因。攝善法戒智德因。攝眾生戒恩德因。唯此能治故知所障有異。第四對治差別者。先辨聲聞法。次論菩薩法。聲聞法一對菩薩辨不同。二別約聲聞明對治通別。第一者總如言之。但是遮伏非滅罪。體差別有二。一望已起折伏令羸。是捨對治。二望未起觀起罪之因。捨因令業果不生。第二者對治不過二種。一通二別。別義如前五篇次第所說。通義差別有七。一各各發露遮相續。此約已起望已起通望五篇七聚。二授與學罰。此望已起對治初二篇聚。餘者不賈僧救故。問。若爾何故律云。四事不可救。可救有十三。餘者不次救。答。此望心無重悔者若云對治初篇者。此人犯以無一念覆藏心生重悔令一形行波羅夷懺。三無制後開。此望九十已去遮罪非性。四更捨。此望第五篇第七聚最輕微者。五轉依除初篇。初聚通望餘者。六如實觀起罪因緣。若望未通望五篇七聚。若望已起望後四篇六聚。第七法爾得。通望五篇七聚。此等如攝論所明。亦如疏中解釋。次分別菩薩法者。一遮伏對治。二除滅對治第一者且約聚而論。初聚雖文無。對治之法可以准知。第二聚對三人。若過三人懺悔之法如聲聞。故地持云。若中煩惱犯波羅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三人長跪合掌作突吉羅懺。若下品煩惱或對人或不對人。起清淨心要期不犯。故地持云。若下煩惱犯波羅處法及餘所犯。向一人懺悔。若無如法人當起清淨心念言。我終不重犯。犯此罪。於未來世中常攝持律儀戒。若能如是所犯即除。第二除滅對治者。觀罪無自性。故維摩經云。當宜除滅勿擾其心。罪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攝論章卷第一

  仁壽元年八月二十八日。瓜州崇教寺沙彌善藏。在京辯才寺寫攝論疏流通末代比字校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