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避世不仅是消极地对抗现实世界,而且会自我解脱,达到了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境界。他在 《逍遥游》中生动地描述了大鹏飞翔万里的自由境 

界,但是仍认为它“有待”,所以算不上绝对的“自由”。那么,真正的无 

条件的精神自由是什么境界呢?他回答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就可以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 

认为理想人格的不同称谓。像这样的圣人,他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 

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积极建树(无功),因而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毁誉(无名), 

因而精神上是绝对自由的。 

     庄子又分析了人们通常所感到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不外生死寿夭、富 

贵贫贱、得失毁誉这些客观原因。这些原因不外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庄 

子对前者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精神性的道代替物质性的道,陷入唯心主 

义;对后者不去抗议,不去诅咒,而是一再宣扬无条件的精神解脱。在庄子 

看来,人间的一切苦恼,都是自寻出来的。只要能够解脱,就会自由自在了。 

他在 《大宗师》中描绘出一个近似神仙的“真人”形象:“其寝不梦,其觉 

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还“不知 

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后来成了道教修炼的境界。 

     庄子思想中也有一些可珍贵的成分。他和老子一样,主张天道无为,否 

定神的主宰。所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 

下一气耳。”这种死生气化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他还认为一 

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 


… Page 80…

移。”并且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在思辩方面,他也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秋水》篇记载:庄子和惠施 

在濠梁上观鱼。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驳倒了惠子“不知外物”的观点。因为在庄子看 

来,惠子既然能推断自身以外的庄子的心理活动,那么我庄周自然也可以了 

解鱼的心理活动。可见庄子思辩的缜密与敏捷。 

     总之,以老子为始祖,宋、尹和庄子为不同流派的道家哲学,是中国春 

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菁芜杂糅,影响深远,值得认真研究。 


… Page 81…

                      3。法家、兵家与其他哲学流派 



     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社会由分裂向统一的发展,法家 

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吸取众长形成主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由荀子的法制萌芽到 

韩非子为集大成者。兵家在春秋战国时期虽没有与其它学派争鸣,却是百家 

中的一朵奇葩,包含有丰富的唯心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观点。百家中的其他 

学派,如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应提及,所以均在此一并论述。 



      (1)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博学善辩,曾 

游学于齐国稷下,后到楚国,为兰陵令。晚年著书终老。《荀子》为研究其 

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荀子虽为儒学大师,但实质上开启了法家哲学。法家哲学的集大成者韩 

非即为其门生。荀子以儒学为本,批判地继承了诸子百家学说,表现出明显 

的唯物主义观点。他是中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荀子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吸收了老子和宋、尹 

学派自然天道观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剔除了其中的消极主义因素。同时也吸 

收了孔子、墨子思想中重视人事经验的成分,而批判了他们关于“天命”、 

 “天志”的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他在《礼论》 

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并且认为“天有常道”,“地 

有常数” (《天论》),认为“天”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 

万物等自然变化的现象。不见自然界工作,它却有效果,这种生成变化的生 

机就是“神”。这里的“神”是自然界的一种功能,所以荀子叫它“天职” 

或“天功”。 

     荀子对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说:“天职既立, 

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荀子·天 

论》)明显指出精神依附于形体。荀子还把人的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 

叫“天官”,把思维器官(心)叫做“天君”。他认为人的生理器官是自然 

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荀子把人类利用自然养活自己叫“天养”,他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 

夫是之为天养” (《天论》)。他把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存适应或不适应的条 

件叫“天政”,从而看到自然对人的制约。但荀子不是叫人们听天由命地顺 

从自然,而是要“制天命而用之”,从而表现出“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 

他在 《天论》中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欲之,孰与制 

天命而用之!”荀子的这种驾驭自然,制服“天命”,使它为人类服务的思 

想,充分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在改变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②唯物主义认识论。荀子在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 

义的认识论。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 

蔽》)这是说,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 

的第一步是用感官接触客观事物,由耳、目、鼻、口、形这些各有接而不相 

能的“天官”去接触外界的事物,取得初步的认识。第二步,用“心”去进 

行思维,这就是“微知”,即对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墨 

子的认识论只重视直觉经验,所以相信错觉中的鬼神,如夜间把石头当作伏 

虎,把木桩看成人形。荀子则认为感性认识还需要用思维去纠正。他说:“凡 


… Page 82…

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 

也。” (《解蔽》)他认为看到鬼神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错觉。 

     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指出片面性的弊端,主张客观地、冷静地认识 

事物。他认为把认识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会产生片面性,欲与恶,始与终, 

远与近,博与浅,古与今,走到极端都可以成蔽。这就是“蔽于一曲(局部、 

片面)而暗于大理。”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要客观地认识事物。用“心” 

依“道”去“虚壹而静”地冷静、全面的认识。所谓“虚”就是“不以所己 

臧害所将受谓之虚”;所谓“壹”,就是“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 

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所谓“静”就是“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总之,是要排除杂念,精力专 一 

地客观地去认识事物。这是对老子静观、玄览认识论的发展,同时对宋、尹 

以“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管子·内业》) 

为内容的“虚壹而静”的认识论的丰富与完善。 

     ③正名论的逻辑思想。孔子最先提出“正名”的原则,但孔子的正名只 

有些逻辑思想的萌芽,它本身还是一种政治观念。荀子则在孔子正名学说的 

基础上更向逻辑学的领域推进了一步。对 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 

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形状与实体的区别。人在交流思想,区别 

事物时,必须有适当的名词概念作为工具,否则就会造成语言和思想上的混 

乱。荀子对概念的分类观念是清楚的。他的“推而共之,共则有共”,“别 

而别之,别而有别”观点,说明他已认识到概念中的种属关系。 

     荀子的名实论着重阐明名实必须相符,同异必须有别,这正是和当时的 

 “合同异”、“齐是非”、“离坚白”等形而上学的观点针锋相对的。 

     荀子对于判断、推理也进行了研究,他初步区分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 

作用,指出概念的作用就是明实:“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然后再用概 

念进行判断的推理:“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 

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 (《荀子·正名》)荀 

子在辩论中还很重视用“类”与“故”进行演绎推理。 

     荀子反对各种诡辩学说,根据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了唯物主义的 

逻辑学说,对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他把逻辑思 

维的是非和封建政治伦理标准紧密结合起来,而没有把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 

科学去研究,从而限制了他深入探索逻辑思维的法则。所以荀子的逻辑思想 

较《墨经》为逊色。 

     ④性恶论及其教育思想。人性论是中国先秦哲学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 

题。这是中国古代人通过社会实践,企图进一步探索人类本性的有意义的尝 

试。孟子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提出“性善论”,论证了封建道德仁、义、 

礼、智、信是人们本有的天性,证明人们接受封建伦理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荀子则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提出“性恶论”,说明人们接受社会伦理 

与教育的必要性。孟子与荀子虽然在人性论上观点迥异,但其目的都是为了 

维护封建道德伦理,在政治目标上则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在人的本性中,不包括像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等社会伦理 

品质。他认为人性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 

子·荣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 

子·性恶》)。人性与礼仪是违背的,因此要用礼义对人性进行改造和节制。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 


… Page 83…

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性恶》) 

因此,要靠教育来改变人的本性,而教育的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干越 

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又说,“蓬在麻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都是在说环境与教育的 

重要作用,这里面包含有唯物主义因素。 

     ⑤荀子的社会历史观。荀子在 《王制》等篇章中充分阐述了他的社会历 

史观。他认为人所以能统治世界,就是因为有社会组织,有国家。他说:“力 

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 

制》)“群”就是社会组织。而组织社会靠用伦理道德确定人的社会地位与 

合理安排。他在 《荣辱》篇中说:“先王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 

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为了建立并巩固封建社会的新秩序,荀子提出以礼治为主又兼法治的主 

张。他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 

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 

制》)这种“礼”已不是传统的贵族世袭的“礼”,而明显反映了新兴地主 

阶级的法制要求。荀子的礼治兼法治的思想继承了宋、尹的学说,又加以发 

展,增强了法治成分。荀子把尚贤使能与赏功罚过联系起来,这与法家用赏 

罚别贵贱的思想很接近了。 

     荀子对礼乐的社会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些辩证的理解。他说:“乐 

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斧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 

齐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 

 (《荀子·乐论》)。 

     关于“王道”与“霸道”的关系,荀子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不像孟子那 

样故意贬低霸道,美化王道。而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认为霸道虽不如王道, 

但能够“霸”天下也不容易,所以他主张“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但是, 

他还是主张实行王道政治,以德服人。因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则复舟。”(《荀子·王制》)“王道”通过尚贤使能、节用裕民 

等有效的政治措施来争取人民;“霸道”则是以武力服人,但荀子所讲的“霸 

道”也包括一些爱民、惠民的作法。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思想体系,但比孟 

子更具现实精神。 

     荀子反对复古,主张承认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他在《王制》中说:“王 

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他虽然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而其学说已与孔子大相径庭。 



      (2)韩非的法治理论与哲学思想 

     韩非 (公元前280?—前232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为人口吃,但善著 

述,是荀卿的学生。司马迁认为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 

 (《史记·老庄申韩传》)其书传到秦国,为秦王欣赏,设法令其赴秦。入 

秦后,为同学李斯陷害,入狱自杀。其思想主张反映在《韩非子》中。 

     ①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在韩非之前,法家有几个不同的学派。 

李悝、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政治制度与法令信誉是治国工具;申不 

害则提出国君还要有“术”,即驾驶群臣的方法;慎到又提出重“势”的原 

则。所谓“势”就是统治权力。韩非总结了他们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以法治 


… Page 84…

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观点。他看到申不害只讲“术”不重“法” 

的弊病,指出:“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他也看到商鞅 

只讲“法”不讲“术”的弊病,指出公孙鞅之治秦,虽有法以致富强,“然 

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结果是“战胜则大臣尊,益 

地则私封立”。因此,韩非指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以上见《定法》) 

     至于“势”,则指政权的权威性,它是实行“法”、“术”的基础。慎 

到说:“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尧为匹夫 

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子·难势》)这都说明“势” 

的作用。所以韩非子得出结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所谓“抱 

法处势则治”就是“势”和“法”相结合,才能实行好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法家的这种治国思想,既不同于道家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也不同于 

儒家的“尊法先王”,抱残守缺,而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不断革新 

的观点,这是很可贵的。革新与法治,法、术、势相结合,这是法家政治思 

想的精髓。 

     ②进步的社会历史观。韩非反对“是古非今”的复古主义,而提出一种 

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他叙述历史发展的情况时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 

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 

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 

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 

之时,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 

非子·五蠹》)这种论述尽管有其不科学之处,但承认历史进化与变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