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六小龄童


  第一部分

  第1节:序Ⅰ和序Ⅱ

  序Ⅰ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童话。童话是传播想像力的工具。《西游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有足够强大的想像力。遗憾的是,如今我们中国人的想像力日渐式微,这要“归功”于应试教育。知识是船,想像力是水。没有水,再大的船也寸步难行。从这个角度说,《西游记》对国人,是一副能够振兴想像力的灵丹妙药。有了想像力,我们就能进行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是富强的基础。
  在国人中,和《西游记》距离最近的应该非六小龄童莫属。自从饰演孙悟空后,六小龄童就和《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我曾经参观过吴承恩故居,那里竟然有六小龄童的展室,由此可见六小龄童和《西游记》的关系之深。孙悟空表面看最大的特点是神勇和忠心耿耿;实际上,孙悟空是中国想像力的化身,他的魅力在于其变幻无穷。六小龄童之所以将孙悟空演得出神入化,在于他对《西游记》的准确把握和对其想像力的深度共鸣。应该说,六小龄童多年来饰演孙悟空不单是一项艺术活动,他是在将《西游记》的无穷想像力传播给大众。
  现在,六小龄童不满足于用形体诠释《西游记》了,他要把他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心得告诉大家。六小龄童在拥有众多观众的同时,还要拥有读者。对于《西游记》这本书,六小龄童最有发言权,否则他不可能将孙悟空演得惟妙惟肖。于是我们看到了六小龄童撰写的这本《六小龄童品西游》。
  看《六小龄童品西游》是一种享受。其乐趣就在于,我们能和孙悟空一起读一回《西游记》。
  郑渊洁
  2007年1月13日写于北京皮皮鲁城堡
  序Ⅱ
  说来和六小龄童彼此早就认识,但来往次数却屈指可数。1991年,万科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过年》,获得极大成功。章先生饰中年教师程志。记得制片人向我谈剧中演员表现时,对章先生的评价是:艺德好,待人诚恳热情,没有大明星架子,有正义感,给剧组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一晃12年,期间没有来往,只是报纸、电视上感觉着美猴王的踪影。2003年不期邂逅成都西岭雪山,兴奋地喝了不少酒。章先生佩服我52岁登顶珠峰的壮举,我则举杯称赞章先生17年时间完成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登上了艺术生涯的珠峰。我告诉“孙大圣”,60周岁,我要二次攀登珠峰;小我8岁的章先生笑着表示,绝不会停步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水平上。爷们儿的竞赛。
  再次见面是在2006年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的考察途中。
  在鹿野苑,法轮初转之地,参观结束,最后一个登车的章先生一脸兴奋,摊开一幅彩色画,佛陀左侧跪着一位猴脸人物,“这是印度的神猴,名字叫哈努曼,神通广大,也能七十二变,也有根金箍棒,印度的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是中国的哈努曼。我想这两只猴神应该作为中印两国友谊的桥梁”。第二天,在那烂陀玄奘纪念馆,章先生拿出一张黄迹斑斑的地图,介绍说是在北京的地摊上买到的一张民国十二年出版的玄奘取经线路图,请我、曲向东、葛剑雄教授在上面题字,他说:“这幅图我会很好地珍藏起来。我认为《西游记》里的玄奘+孙悟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章先生对玄奘西行的尊敬和那份执著的追求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两天后,在德里一所中学,作为“玄奘之路”考察队的代表,章先生上台发表讲演,介绍了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角色,并同印度的哈努曼作了形象的对比,揭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宣传中印友好往来,博得热烈掌声。现场临时找了一根水管充作金箍棒,章先生竟表演起猴棍,赢得满堂喝彩。学生们争着让中国的哈努曼签字,场面感人。
  此时,我才悟到:在17年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表演的艺术生涯中,章金莱先生是中国猴戏艺术的传承者,现在,则是中国猴文化的倡导者和中国美猴王精神的传播者。什么是当今的美猴王精神呢?我以为就是遵守道德底线,敬业求精,充满爱心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年来章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是在弘扬西游文化,宣扬美猴王精神。对于商业上盛行的大话历史人物之类,章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表明了他的观点:文学是平面的,成为影视剧作品后便是立体的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这些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唐僧原型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玄奘精神一直以来被尊敬和推崇,所以我希望改编者一定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甚至恶搞,要防止一些影视剧作品为了商业利益或一时的所谓收视率,满足少数人的乐趣而丧失艺德和人格。
  这样做,不仅需要坚守道德底线,还需要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王石
  2007年1月15日凌晨写于深圳

  第2节:前言(1)

  前言
  一位西方学者在评价世界文学的发展时说:16世纪时,人类的智慧之光同时照亮了东西方。
  他指的是西方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和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而东方当时也出现了足以雄视世界的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和伟大的小说家吴承恩。
  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作品早已跨越国界,成为西方文学的象征;而汤显祖和吴承恩的作品也早已遍布东方,成为东方文学的骄傲。
  按照现代文艺理论的标准评判,《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杰作;按照中国小说的习惯分类,《西游记》列“神魔小说”的榜首。在国内,《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也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外,《西游记》已被译为几十种语言,目前世界主要语种和东南亚的各语种均已有较为完整的译本。据估计,《西游记》的读者人数大概是世界第一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这部作品的直接或间接的读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孙悟空、猪八戒的。成语俗语中涉及到《西游记》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要评价古典小说对中国人的影响,《西游记》应数第一。中国人最早接触的古典名著就是这部作品。《西游记》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范围和次数,也是中国第一,涉及到戏剧(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艺、电影(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电视剧、漫画、卡通画等几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被改编最多的当数京剧,现在保留曲目的京剧剧目即有几十种之多,只有三国戏、包公戏可与之媲美。
  前言六小龄童品西游传世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流传至今。从时间上说,400多年久盛不衰;从影响所及看,遍及全世界。一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远万里历尽艰难险阻求取佛经的神话小说,究竟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令世人传诵不衰呢?《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相信这是深受社会各个文化阶层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喜其情节的离奇与绝妙;成人则赏其充满正义﹑善良真诚﹑乐观勇敢﹑自信与执著;娱者爱其可以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与艺术享受;学者恋其可以久久赏读,品味其中深含的学术韵味;而智者可以从中体会出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

  第3节:前言(2)

  我用了17年去饰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角色,对这部传世之作有着深刻的感情和领悟。《六小龄童品西游》是按原著章回为脉络,以孙悟空的发展变化——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佛的神圣性为主线对原著逐步品读。其间除品读原著故事及人物以外,也融入了部分我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旨在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的拓展,展现原著中隐含的对我们当代人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启发价值。
  衷心感谢季羡林老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冯其庸、王石、郑渊洁为本书推荐与作序。在历时半年的成稿过程中,美猴网的站长郭捷及一直支持我的影迷朋友们:张晔、卢嘉群、嵇宇敏、孙文璐、李燕荣、王静、毕凤萍、张卫星、王刚、章劼、徐来、凌琼、佐京彩子(日本)、廖燕妮(马来西亚)、秀丽(新加坡)、郑勇、雷阿卉等人对本书无私的奉献也一直感动着我,他们的支持给我带来无穷的动力。
  还要感谢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的秘书长王肇辉和王昭鑫、王泽宁、陈曦桦,他们对本书的写作思路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再次感谢帮助和支持《六小龄童品西游》的所有朋友。愿本书能像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一样永远珍存在你的记忆中。
  六小龄童
  2007年1月16日

  第4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1)

  第一章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孙悟空、西游记、吴承恩,三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可是有谁能说清楚它们三者间是谁成就了谁呢?就如人们在争论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孙悟空这个集猴、人、神于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确实给我们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纵观孙悟空的一生,我们可以感受到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和佛的神圣性。我们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而第一阶段就是动物阶段,即大闹天宫之前其为猴的阶段。在访师学道途中,他穿上人的衣服,“在市窿中,学人礼,学人话”,便是他由动物向人的过渡。
  积沉在中国文化深处的石头精神第一回中“石猴出世”一节,作者满怀欢喜和憧憬,语意欢腾、激越,对新生命的诞生极力赞美。首先是对石猴诞生的时空背景特意作了精细的描绘。石猴诞生在东胜神州傲来国的“十洲祖脉,三岛之来龙”的名山——花果山。作者感叹其“真个好山”!并且特意咏词一首,心醉神驰地加以描绘:“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那仙石是什么样呢?仙石的位置是正当顶,“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上有九窍八孔”,“四周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作者极力用赞颂的笔墨表现了即将出世的新生命的伟大、圣洁。他的出生更是不同凡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府”。这种对孙悟空诞生的礼赞,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的一种伟大的哲学思考。而且在以后“大闹天宫”的一连串情节中,揭示了天地造物、孕育人类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类酷爱自由的原始本性。
  第一章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来自花果山上的一块灵石;无独有偶,另外一部又名石头记的《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也是顽石的化身。早在创世神话所依托的上古时代就产生了灵石崇拜的文化因素,开辟鸿蒙之际,女娲以石补天成功。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包含了我们民族对石头的独特见解呢?石头这一意象逐渐由物理上的坚实、厚重人格化为力量、责任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不妨把这种以石头意象为符号表征的内在品质称为“石头精神”。孙悟空形象正是对石头精神辩证的诗意诠释,比如他自称“齐天大圣”,对“众孩儿”百般庇护,也彰显出“棒打天下不平事”的英雄气概。而当花果山受到了强势压力时,他就奋起维护“齐天大圣”这面象征花果山的大旗。这种对头衔的维护也仍然是出于一种本能式的反抗,就像弹簧受到压力反弹一样。

  第5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2)

  由力量和责任延伸出的石头精神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正如开天辟地之时女娲用石头堵住风寒而造就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样,巍峨的大山就是早期人类的生存依托之所。山是江河的源头所在,充满着神秘的生机和创造性。“靠山吃山”的古话正是最生动的诠释。《西游记》中初期的孙悟空改造世界的动机是显著的,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包含了他对既定的社会秩序的颠覆和挑战。我的话先暂时说到这里,其实孙悟空想改造这个世界的强烈动机也为他后来不能融入这个世界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不甘于做一只普通的猴子,
  才会有那成功的一跃孙悟空出生之时其实不过是一只嬉闹于山水之间的小猴子。我清楚地记得那一集拍摄是在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前。山崖陡峭,绝壁悬空,气势雄伟磅礴,景色秀丽可餐,真是一处理想中的神话境界。那时我穿着北京电影制片厂毛发班的师傅们为我特制的一套尼龙毛衣毛裤,身后还拖着条猴尾巴,就是所谓的“猴衣”了。当初为了这条尾巴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道具师傅们还真花了一番心思:最初尾巴是用布和纸做的,做出来的尾巴僵硬,效果不理想;后来改用一根细钢丝,然后再用胶水把一块长一尺多、宽不到三寸的海绵卷成头粗尾细的圆柱状粘牢,又在外面涂上一层与毛色相近的化妆油彩,缝在毛裤上,就有了一条“真正”的尾巴。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这条“尾巴”后来竟然不见了,它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呢?在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还拖着这条尾巴蹦来跳去的,后来大闹天宫时,悟空和二郎神斗法时变成一座小庙,但这条尾巴没处安置,悟空没办法,只好将它变成了一根旗杆,想蒙混过关。谁料却被二郎神一眼看破,扑了上来,悟空只好夹着尾巴逃命去了。这是这条“惹火”的尾巴最后一次出现,从此孙悟空便“进化”了。
  话说孙悟空出世后就拖着尾巴兴奋地到处跑,它出世后具有猴的生物性,是和当时的大自然完全和谐共处的。按照吴承恩的写法,孙悟空采山花,觅树果;与狼群为伴,虎豹为群,猕猴为亲,甚至是枕着老虎睡觉的。可惜当初的拍摄条件不允许,不然一定会很好看的。就是这样一只普普通通的猴子,怎样成为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呢?
  猴子们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 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觉得不像是在水中,这才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桥下的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来,将桥门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这里就像不久以前有人住过一样,天然的房子,安静整洁,锅、碗、瓢 、盆,整齐地放在炉灶上。正当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洞。猴子们见石猴出来了,身上又一点伤也没有,又惊又喜,把他团团围住,争着问他里面的情况。石猴抓抓腮,挠挠痒,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猴子们都遵照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将石字省去,自称“美猴王”。

  第6节: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3)

  只有不甘于做一只普通的猴子,才会有那成功的一跃。孙悟空的这一跃,看似简单平常,然而需要的是勇气;如果没有勇气,机遇就不会垂青于孙悟空了。如果没有这勇敢的一跃,就只能甘于平庸。在跃向水帘洞的瞬间,孙悟空就与其他的猴子区别开了。他勇敢地尝试,使他从众猴子中脱颖而出。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勇气的人。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在关键的时刻敢于尝试那成功的一跃呢?
  关注想要的还是关注惧怕的
  我想我和孙悟空真是有缘,他在花果山的一跃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事情,当年我在拍摄这一幕的时候也是拍摄西游记过程中第一次遇险。
  剧组在拍戏的时候,杨洁导演选择了一处瀑布作为背景。拍摄时为了使效果更加逼真,要求我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和石径上连爬带走,还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