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保卫中华丛书之八-中国反恐怖 作者:杨佳富-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超的军事技能是每个反恐怖队员所必须具备的,但对他们要求更高的是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这批反恐怖队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可塑性很强。中队规定,每周除日常外,至少要保证一天半的政治学习时间,培养队员养成不怕牺牲、永往直前的精神,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今后中队还将通过函授.电大等方式让学员接受再教育,进一步提高队员的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
从靳队长满是自信与坚毅的面孔上,我们看出他绝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会把反恐怖中队建成一流的部队,真正做到万一有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恨不得一天学会十八般武艺
反恐怖斗争与艰苦、危险和牺牲联系在一起,这就对队员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战斗力远远超过普通战士的反恐队员,除了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体能、战术训练外,增设侦毒、工兵、化学等专业科目,还将由专家执教,为队员提供心理学、谈判技巧等边缘学科的培训。
我们走进中队健身房,十几名队员正在进行举杠铃比赛。只见一个小伙子走到当中,双手抓起杠铃,然后蹲下、起立,再蹲下、再起立,周围的队友一边为他加油,一边为他数着:1、2、3……98、99、100、101。这时,有人说了一句“加油;快破记录了“。当中的小伙子脸憋得通红,每举一次都特别吃力,只见他又连续举了10次,才把杠铃放下。结果他成了今天举杠铃比赛的冠军。
钟小勇告诉我们,部队现在主要进行体能基础训练,未来反恐怖斗争对队员的各方面要求都相当高,没有一定体能,其它技战术恐怕都很难实现,练就强健的体魄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础。说话间,只见几名战士正在进行弩弓和锚枪的射击练习。说起驽弓,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兵器,由于在弓架上装置了红外线瞄准仪而略显先进。不经意间,隐约听见“啪啪”声,支支利箭精准地射中30米开外的微型胸环靶。操弩弓的战士叫张虎。弩弓射击讲究精确度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虽然配有瞄准仪,但小伙子练起来还是一丝不苟。锚枪的练习颇费几番功夫,一名战士将十多斤重的锚枪扛在肩头,向6层楼顶发射,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形似鹰爪的利钩拖着一根40余米的绳索眨眼间“钉”在楼顶上。突击队员引绳而上,瞬间便攀上了一座6层高的楼房楼顶。他叫胡三祥,是中队的锚枪手。为了练就过硬的本领,他除了在训练时在枪上加挂重物锻炼自己的握枪力量外,还经常进行击发的“空架式”练习,没事经常可以看他用右手食指微屈,作扣动扳机状。用他自己的话说,熟能生巧,要找感觉。射击讲究的就是瞬息应变,首发必须命中,否则就会给恐怖分子以喘息的机会,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战士于克是中队年龄最小的战士,刚刚19岁。和我们交谈时,他不时地拉扯一下身上显眼的迷彩服。问迷彩服上有多少口袋,小伙子一口回答13个。数一数还真是。问他怕不怕苦,小伙子满脸的不在乎:在原单位,我也是年龄最小的,但我军事素质可不赖,再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当一名真正的反恐怖队员,再苦再累我也不怕。问他现在最想干什么?他说,我们中队新的武器、车辆很快就到,想早点看到,早点会使用操作。于克说,能成为上海总队第一个反恐怖中队的一员,心里特别高兴,恨不得一天就学会十八般武艺。
夕阳下,经过强化训练后,官兵们犹如一只只醒神惊世的猎豹,时刻准备着,准备着……
武警部队的反恐能力
当代恐怖主义活动行为目的趋向极端,组织策划更趋于严密与隐秘,手段残忍,呈跨国发展的趋势。这些特点决定了反恐怖斗争应坚持“严密防范,合力铲除,及时善后”的战略指导,坚持防范、打击、救援并举。从我国武警部队反恐能力总体构成的角度看,当前应着重加强情报侦测、快速反应与抵达、综合作战等三项能力建设。
2002年7月16日,中国东北第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在沈阳正式成立。部队成员大都来自辽宁武警总队机动支队,经过严格挑选,在射击、擒拿、攀登和驾驶等方面拥有特殊技能,平均年龄仅20岁。现在,他们已掌握了反劫机、反劫持、反爆破、反袭击、遏制和打击暴力犯罪等多种战斗技能。
武警部队的反恐能力,是指武警部队为完成国家赋予的反恐任务而应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武警部队以执勤与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完成经常性任务的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在维护稳定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警部队反恐能力的建设,应该立足现实基础,着眼当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依据国家反恐斗争方略的要求,在完成好经常性任务的同时,以可能担负的反恐任务为牵引,专项筹划,重点发展,突出建设的实战针对性。
当代恐怖主义,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恐怖活动。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在从无序问有序进展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各类政治主张纷呈:霸权与反霸权,单边与多边,独立发展与控制发展,民族独立与国家整合,宗教原教旨主张与世俗化倾向,等等,矛盾错综复杂。为实现政治主张,各派力量在手段的选择上日益趋向多样化。恐怖主义因其手段经济、隐蔽、简便易行且社会震撼力强,不仅成为弱小力量对抗强大力量的选择,而且,少数大国也暗中怂恿、支持及操纵恐怖主义组织发难。有学者指出,国家参与或支持的恐怖主义是国家恐怖主义,其危害远远超过一般的恐怖主义组织,也是恐怖主义难以禁绝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代恐怖主义活动成因复杂、数量增多、危害加剧,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我国的恐怖活动,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近年来有加剧的倾向。1999年,许多学者还认为我国尚无明确的恐怖组织出现。危害社会的还只是一般性犯罪动机的使用恐怖手段的犯罪活动,《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预防性的措施。[1]对“东突”、“藏独”等分裂活动,还仅认为是一般的民族、宗教矛盾;而后,随着西部暴力活动的加剧,又发展为“三种势力”的说法,把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与恐怖主义活动并列对待。这样的认识,在理论上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实践指导来说,也容易产生误导,似乎三种势力没有联系。从现实情况来看,所谓“民族独立”、“宗教独立”的实质是分裂国家;所谓“恐怖主义”,则是分裂势力活动手段的极端发展。一旦企图受阻,分裂势力就采取恐怖手段,对政府、社会施加压力,严重破坏公共安全。2002年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题为《“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文章,明确指出“东突”的本质就是恐怖主义,表明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新的理论认定和实践指导。因此,我国的反恐斗争实际上存在两条线:对一般动机的恐怖活动的打击,对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恐怖主义组织的打击。
从反恐斗争的角度看,当代恐怖主义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为目的趋向极端。以恐怖手段实现政治诉求,是恐怖主义的传统原则,也就是所谓“弱者对强者的战斗,贫穷者对富裕者的报复”。这一原则在当代恐怖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走向了极端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肆意扩大打击对象,滥伤无辜。传统的恐怖主义奉行“冤有头、债有主”,主要打击特定的点——人或物,以期唤起社会的支持,对社会伤害较轻;当代恐怖主义。则往往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民用建筑、公共设施,或以平民为主体的人群为打击目标,由对点的攻击扩大到对面的攻击,从传统的“不要很多人死,但要很多人看”[2]发展为既要更多的人看,也要更多的人死,还要更多的人恐惧。因此,当代恐怖主义的实质,就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是国际社会的公害。
二是组织策划更趋于严密与隐秘,难以被察知。20世纪如年代以来,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呈现出“亚社会”化:或以公开的合法的身份办公司。企业,或接受外部资助,为其发展与行动构筑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以严格的纪律约束成员,等级明确。分工清楚,并且有一套防范打击的措施,政府中的一些败类也为其通风报信、使其有能力反侦查或及时逃避打击,给侦查与打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行动的组织上,出现了由简单的战术策划向整体筹划发展的趋势,谋求多重打击效果;在行动的实施上,由事后宣布负责转向保持沉默。其行为一旦得逞,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而且匿名行事,容易使群众在恐惧中疑虑,从而引发众多无端的猜疑,重创社会心理,加剧灾难的后果。美国“9?11”事件就是典型的表现。尤其是打击之后,对手难寻,各种猜忌性的流亡在社会上蜂起,导致人心混乱,经济大用度滑坡。
三是手段残忍。从恐怖活动的历史来看,其手段的选择是无限制的,不存在道义、法律的制约,只要能达到目的,任何能用得上的手段都可以利用。当代恐怖主义对这个传统也有了新的发展。其手段既有现代高技术的,如已使用的生化手段以及威胁将使用的核武器,专家预测可能使用的互联网黑客攻击等,也有传统低技术的、如暴力。绑架。劫持、暗杀、投毒、决水等。“9?11”事件本身谈不上是高新技术打击手段,使用飞机进行自杀式的突袭,“二战”时期日军的“神风队”就有先例。值得注意的是能够隐秘生产并能安全地包装、邮寄炭疽菌,不仅有创意,而且也说明在技术手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国已出现的恐怖活动,虽然还局限于传统低技术的态势,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高科技手段的普及、国际恐怖组织的渗透,恐怖犯罪的手段可能也将朝着多样化、高技术化发展,对我反恐斗争必将提出新的挑战。
四是恐怖组织活动呈跨国发展的趋势。据报道。在阿富汗的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训练营地中,世界各主要恐怖组织的许多成员都参加过训练。此次阿富汗反恐战争抓获的战俘,即有来自异国的参战人员,我国有部分“东突”分子也参加了行动。有学者认为,当代恐怖主义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开始出现泛化的倾向、“各种恐怖主义者正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和联合,很可能形成形形色色的、程度不同的、超国屏的恐怖主义统一截线。”[3」恐怖活动跨国发展的蔓延,不仅对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也给我国的反恐斗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这些特点决定了提高武警部队反恐能力,必须把加强思想建设,认清恐怖主义本质与危害,与党中央决策保持高度一致摆在首位。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恐怖主义组织所提出的政治口号,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容易迷惑思想。“9?11”事件之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报复。其思想根源,就在于以行动的政治目的为判断标准。这种主观片面性的观点,对部队执行反恐任务有害无益。
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与国际反恐怖斗争合作的历史来看,正因为一些国家从维护或扩张自身的利益出发,把他国恐怖主义组织的政治目标作为评判的标准,才使得国际反恐怖斗争长期困于双重标准,难以有效合作;也才使得恐怖主义组织有机可趁、有恃无恐、泛滥为祸。近年来,我国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极力扶持下,加紧了理论编造并加强了宣传,极力鼓吹其崇高的政治理想”,蛊惑人心。国际国内的敌对势力也加紧利用这些理论来推波助澜、如果我们也持这种以政治诉求为依据的双重标准,那么,不仅不利于形成打击“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的国际统一战线,而且也容易使官兵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影响部队的安全稳定,影响反恐任务的完成。
因此,应加强对恐怖主义本质及其危害性的教育,同时,对以恐怖主义为手段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还应从法理、民族学理与宗教教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其理论与行为特征,这对孤立恐怖分子、团结广大群众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境内的恐怖主义组织分裂国家、危害社会的犯罪本质,坚定为维护祖国的安全与统一而战、为维护国法尊严而战、为保卫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而战的信念,一旦出动,全力以赴,决不手软。
对打击恐怖主义,我国政府历来态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打击国内的恐怖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刑法》第103条明文规定了“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预防性的打击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严查严打,力争把各类恐怖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当代恐怖主义活动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决定了反恐怖斗争应坚持“严密防范,合力争除,及时善后”的战略指导,坚持防范、打击、救援并举。“9?11”事件表明,对恐怖主义活动,如果在事前不能扼杀,遭打击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斗争的准备上,当前应注意加强对善后救援的准备,不仅要进行方案、队伍、装备及训练等方面的准备,还应做好社会反恐怖心理作战的充分准备,做到一旦遭到打击,就能够在实施救援的同时,展开强有力的宣传与安抚工作,尽快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
从以往所担负的任务并借鉴国外反恐斗争的实践来看,武警部队在反恐斗争中,主要作为武装打击力量使用:平时武装镇守,震慑治安;接警后立即出动,坚决打击恐怖组织,并参与遭打击后的现场清理,消除后果;在作战方面,主要担负反劫持、捕歼、清剿等任务。因此,筹划与指导武警部队反恐能力建设,应该依据国家反恐斗争全局的需求,以反恐作战能力建设为核心,统筹防范与救护能力建设,增强完成综合性任务的能力。努力把点状配置。便于就地就近用兵的优势,转化为具备多种能力、便于灵活使用、确保完成任务的胜势。武警部队的反应能力建设,涉及部队建设的许多方面,如装备建设的发展,战法的改进,与“联指”机构的协同,指挥效率的提高,分队训练的改革,等等。为适应当代反恐斗争的需求,从反恐能力总体构成的角度看,当前,应着重加强情报侦测。快速反应与抵达、综合作战等三项能力建设。
关于情报侦测能力建设。情报灵敏、准确与及时,是反恐能力建设的基础。武警部队的情报侦测能力建设,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加强:
各级要加强与军队、地方情报部门的联系,拓展渠道。多方获取,既要对国际国内恐怖主义活动的状况有整体上的了解,掌握特点与发展趋势,以指导整体建设,又要对各驻防区域内的社会治安态势、可能发生的恐怖活动有一个切实的把握,加强战备建设的针对性。
在情报的处理与传输上,要实现由简单的描述向综合分析判断转变,及时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辅助;由按部就班的传送向实时传报转变,使部队及时掌握总体情况,了解总部的意图与决心,及时做好准备,使总部及时掌握各地情况与部队建设情况,及时对症指导。
要着眼实战的需要,加强侦测器材的建设。不仅要完善装备现有的潜听、夜视等器材,而且要进一步开发能对遮蔽、被封闭脱目标内的情况实施有效侦察的装备。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除对恐怖组织基地等固定的目标实施一定规模的镇压摧毁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捕歼零星或小股匪徒,而且往往是在复杂的地形上作战,如城镇居民地、机舱。船舱、车厢以及岩洞内等等,尤其是反劫持战斗。民匪混杂,对遮蔽目标内的情况的掌握,就成为决定战斗胜利的关键。要减少行动的盲目性,确保人质安全,减轻伤亡,既要靠发挥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准确掌握情况,也应该向高科技要战斗力,开发实用高效的侦测装备,穿透视听障碍,使作战部队耳聪目明。
关于快速反应与抵达能力建设。快速反应与抵达是反恐怖战斗突然性的必然要求。要做到快速反应,必须严格落实战备制度,保证通情畅通,确保部队能随时按要求出动。从武警部队现行装备来看,输送装备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能完全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