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家长,最抹不下脸的就是吃学校老师的“发面馒头”。
子金山小时候在这点上也不给父母长脸,老师十次家访大约九次是来告俺“刁状”的,当然,老师走后挨一顿狠揍是免不了的,好在次数多了,屁股久经考验,也就不拿着当回事了,尤其是子金山极善于大叫惨哭,又写得一手极为感人的悔过书、保证书,快乐的儿童时光也就这么撑过来了。
现在二老早已作古,盼再领严训而不可得,唯有受责于梦中,醒时黯然,泪湿枕巾……
又跑题了,希望大家不要笑俺人顽皮贱,竟然思念挨打时光,等你们明白时,悔之迟矣。
接着谈曹嵩,现在的曹嵩已升任中央财政部长(大司农),当然,给皇帝孝敬点钱是免不了的,好在羊毛出在羊身上,再想法从下边捞回来就是了。曹嵩现在受到弟弟一番数落,此时的心情与刚接待完老师的差生家长一样,要跟阿瞒动真格的了。
六 牛刀小试的作秀大师(2)
阿瞒今个儿一回家就感到气氛不对,老爸脸铁青,盯着自己的目光有点像大灰狼打量无辜羊羔……
好在阿瞒随机应变的本领犹如天授,不慌不忙地走到父亲面前,双膝跪倒,从怀里摸出一捆写满字的竹简。
“儿子近日承父亲教诲,把父亲平日的叮嘱一句当成一万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学为其用,立竿见影,经呕心沥血,终于不负父亲厚望,新注《孙子十三篇》已毕,还请父亲百忙中给予指正。”
父亲愣住了,儿子求自己批改作业,你总得先看完了再动手吧?
一边接过竹简,一边厉声责问:“你近日做的好事!”
阿瞒刚大闹过中常侍张让府没几天,自然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伏在地下作声不得。
“你叔父总不会冤枉你吧?你这让人恨铁不成钢的逆子!”
当老爸的也不大地道,先把告状的亲兄弟给卖了。
阿瞒心中大怒:“是你这个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小子啊,点我的眼药?等着瞧,有仇不报非丈夫也!”
慢慢的抬起头来:一脸的天真,满面的无辜:
“父亲,孩儿……”竟然呜咽难语,“孩儿委屈啊……”
话未吐尽,双手掩面,跌撞而奔乎门外,溜之大吉。
曹嵩手拿着阿瞒批注的《孙子十三篇》还没回过神来,儿子早已没影,只得先看看儿子的作业再说了,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想揍你这小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曹操也的确是个天才。
“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 批注孙子十三篇,曹操为古今第一人,而且见解独到,不然哪来的他日后辉煌的军事成就?
再说跑到洛阳街头的曹阿瞒,远远瞅见了叔父,眉头绝对没皱,突然目光呆滞,四肢战抖,仰天狂喷一口鲜血(狠心咬破的舌尖)一头栽到地上(那时还不时兴水泥马路,没大妨碍),不省人事,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人快不顶事了。
当叔父的大为恐怖,忙不迭气喘吁吁、以约翰逊百米冲刺的速度喊来了兄长曹嵩。
曹嵩气急败坏地随兄弟赶到儿子中风昏倒之处,两人顿时愣住。
但见阿瞒正襟危坐于路边青石,满脸无辜依然,委屈依旧。
“你这是……”老兄弟俩满腹狐疑。
“二老慌张所为何事?”阿瞒双眼童真,一时不解。
明白了,叔父心中顿时雪亮,万念俱灰,一声长叹,尴尬而去。
“你叔父说你命在旦夕,昏倒于此,这是为何?”
“叔父自小就不待见我,背后说我什么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儿子何曾有恙?正苦思最近做了何等惹父亲生气之事,青天昭昭,路有神灵,孩儿可是撒谎之徒?”
“这……”
知子莫若父,儿子撒谎的本事绝对是一流高手,可是眼前的事实却又证实了儿子是无辜的,谁是谁非?难煞人也。
最后还是按郑板桥先生的指示:难得糊涂。
此事不了了之以后,做叔父的再也没厚着脸皮多管过闲事,因为他知道了两点:
一、说了哥哥也不会信的。
二、自己确不是阿瞒那小子的对手。
啄败的鹌鹑斗败的鸡,真服你了!
七 从“愤青”到东汉干部(1)
就这么一个歪瓜裂枣偏有人当成宝贝,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是谁:也就是子金山前文说过的当世高人桥玄。
高人就是高人,看问题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不一样的。
人家从棋盘摆开心里就有数了,你这个小边卒刚拱了第一步,桥玄心说:“九十九步以后,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边兵威踞九宫中央,灭老帅者必此卒也!”
我们读了魏太祖童年二三事以后,领教的是阿瞒的顽劣狡诈,人家高人桥玄不这么看,人家会透过表象看本质。
从巧偷新娘,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狠”字,紧要关头不惜舍友救己,曰“狠”。
从勇闯张府,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勇”字,关键时刻豁得上泼皮命,曰“勇”。
从离间叔父,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智”字,诈病装疯做得天衣无缝,曰“智”。
从首注兵书,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才”字,注释兵书的确见解独到,曰“才”。
看见了吗?这样一个狠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人,将来能不成气候么?
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星星”不那么容易,光靠敢脱达不到目的。首先要相貌姣好、体态性感,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风流、气质文雅,你具备了这些,还不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包装,要有媒介帮你包装,要有一个平台让你表演,要有一批机构替你吹嘘,最后还有更更重要的关键,那就是运气。想想看,难不难?
阿瞒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包装公司。
桥玄既然打定主意把妻女相托,也就索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天,先帮阿瞒解决舆论传播难事。
为什么是难事呢?那时候和现在不同,电视上面一露脸,千家万户当夜知。东汉末年唯一的传播媒介就是人的两片嘴皮子,所有的新闻政要,闲情韵事都靠口口相传,朝廷的公告那是给当官的看的,当官的告示也要雇个识字的人给念出来,老百姓有几个识字的?
大柱子听人念了,回去再学给二狗子,二狗子再吹给三秃子,大概如此吧。
不过也要看谁说,就像大家都相信名人语录一样,汉灵帝时代也有那么一个名人,虽然没有领袖职务,却也非同小可,别说是普通山野村民,就是朝堂官府、士子公卿,也都把他发布的消息作为新闻联播。
这个新闻中心的主持人就是子金山前面提到的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名士许劭许子将。
他这个新闻中心——好像称做人物论坛更合适些,这个论坛还真有名号,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 他因爱在每个月的初一,对当时人物品头论足,所以他的“粉丝团”就给他的论坛送了这么个字号。
关键在于这许劭评论当代人物的权威性在那时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有幸从他口里吐出的名字,无论结论如何,这人便立时身价倍增,子金山实在想像不出这许劭用的是啥邪术包装的自己?确实比高家庄还高!真令后辈五体投地,叹悦诚服。
太尉桥玄一简荐书把阿瞒送到了高人许劭面前,许劭是何等人物,本来不屑理睬这位宦官的干孙子,可怎奈推荐人的分量太重,这面子是万万要给的。
再说许劭素来消息灵通,要不然有啥资本评论张三李四?对阿瞒的伟行劣迹他了解的绝对不是一二的问题,所以才有了令阿瞒大笑的那句名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阿瞒也因此声名远播,桥太尉的“包装”策划大获成功。
一锤敲定千古音,
数语挑得半生雄。
可怜阿瞒当世醉,
后人恶骂源此评。
这句没盖棺先定论的话,令阿瞒兴奋了半生,估计在他自封魏王后便不屑此句过时的评语了,已经事实坐在了皇帝的龙椅上,就差那顶没用的帽子了,谁还会稀罕什么能臣?在乎什么奸雄?
古人定下的规矩: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就是说男子二十岁了,可以举行冠礼,并赐予字了。从今年起你就是成人了,该就业了,再啃爹妈就说不过去了。
七 从“愤青”到东汉干部(2)
现在阿瞒也到就业的年龄了,老爸曹嵩准备给刚取字孟德的曹操找个官来做,跻身于汉朝的管理体制内,做一名旱涝保收、外快肥丰的朝廷命官,这事曹操的老爸早就替他想好了。
这与儿子曹操填的志愿正好吻合,曹操那时候绝没有将来进入汉朝中央政府做官,能混上个市长他便心满意足了。他后来在带上魏王王冠后颁发的十二月己亥令中说:“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也就是说,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好郡守,相当于现在一个合格的市长。但东汉时做官也必须拿到一张文凭,叫“孝廉”,那时候还没发明科举制度,更没有什么大本、硕士、博士之类,连国家公务员考试也没举办过。
怎么办呢?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由各州郡的一把手负责向中央推荐,要求的条件很简单:孝敬父母,廉洁奉公。
这有点儿小问题:孝字还好考察点,父母证明如有舞弊嫌疑,那还有四邻八舍的数不清的活口呢,廉字怎么界定?官还没影儿呢,难道还有傻瓜自己提前声明:“本预备官员,上任之后,贪是免不了的!”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傻瓜说的是实话,但总不会因为哥们儿实在就让他做官吧?
所以现任官员们也只好举行考试,考什么?看谁“孝敬”本官员的铜钱多呀!至于“廉”么,你要先廉自己,把兜里的金银广施,那就自然孝廉俱全了。
所以,东汉末年到处传唱这样几首歌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对于“孝敬”钱这样的小事,势大财粗的曹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朝里有人好做官,孝廉身份对于曹操来说,连个三寸高的门槛也算不上。
一切都那么平静、那么顺利、那么合理、那么顺理成章地走了过来。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在二十岁那年,被荣举孝廉,接着便凭资历参加了工作,暂屈任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地面不大好管,但级别相当高。
啥时能熬成个市长?别急,初入仕途,来日方长,都是圈内人,升官何难?只要父亲在朝中不倒,前程一定辉煌!
八 面子工程与为官之道(1)
从领导干部年轻化这点来说,东汉王朝做得绝对出色。
一百多来年,变戏法似的前仆后继了十位皇帝,最大的是十五岁的桓帝,最小的殇帝才一百天,不知哪位调侃大师给缢了这么个分明挖苦的帝号:殇!是啊,还没学会说话就驾崩了,两岁就加冕了“先帝”的头衔,堪称“国殇”。
话又说回来,不这么频繁地更换皇帝,又哪来得前后六位太后临朝的机会?问题是大汉时期还有一项优良传统,就是大面上极讲究礼法,身为女人的太后,尽管能在后宫发布绝对能得到有效执行的命令,但是不能亲自参加御前会议。
一个女人在一群大老爷们堆里抛头露面,成何体统?这就是东汉年代包括太后本人都认可的精神文明。
这样必然需要一个传话筒,这个传话筒就非宦官莫属了。这个话题咱们以后细述,还是接着说以“孝廉”的身份推举为郎官,接着“屈就”洛阳北部尉的曹操。
成了“孝廉”就意味着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当官就意味着权利,权利就意味着荣华富贵,事情就这么明白,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顺理成章。
可你如果真的认为升官发财就这么简单,那就只能说明你自己的头脑简单。
就算你拿到了“孝廉”的文凭,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官的。
首先你要上边有人,其次你还要准备好成堆的铜钱,没钱购物卡也行,反正空手套不来白狼。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两点曹操都具备,所以二十岁的年轻副县级干部横空出世也就合情合理了。
前面说过,二十岁时曹操的远大理想是当一个人民的好市长,现在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任重道远!
估计那时的曹操是不服气任何人的,至于后来他遇到了皇叔刘备,一时兴起,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那也就是往刘备嘴里塞一颗蜜枣,说说而已,已经把当时的汉献帝攥在了手里,并且兵多将广的曹丞相,难道还当真瞧得起这织席贩夫不成?
曹操没打算指望老爸的提携,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相当的自信,你想,连高人许劭都认定自己是治世的能臣,退一步到了乱世,还混个“奸雄”的角色。即使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有了这些话的支撑也会牛气冲天的,更何况是曹操这样从小就在“太子圈”里混的人。他要是安心指着老爸的提携来升官,他也就不是其曹操了。
遥遥仕途,曹操要靠自己的才智打拼前进,漫漫风雨,曹操要凭个人身手一洗晴空。
就算是后台硬气,升官也要有让上边看得到的政绩,做面子工程是当时所有官员必然的通病。曹操也未能免俗,决心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从市政衙门形象着手,然后来个综合治理,先在天子脚下露露脸再说。
让别人听自己训话的感觉永远是良好的。曹操对自己的下属马步差役首次训话:
“有谁愿意随我取富贵吗?”
一语惊人,差役们第一次见识这么个当官的,立时百众一心,群情激昂:
“愿意!”
“钱从哪里来?就在诸位的手中,自现在起,我负责动口,你们负责动手,咱们干出个样子让百姓们瞧瞧,我曹某愿与尔等同甘苦,共富贵!”
掌声如雷。
“看看你们以前过的啥日子?破墙烂院,锈刀裂棍,就不怕百姓笑话?怪不得那些衙内、地痞敢骑在百姓头上拉屎,就是因为你们的威风没了,猫懈了老鼠还不欢?”
差役们无语,心里说:“哪个孙子不愿意抖抖威风!可得有个人给发话呀,真惹了事得有个人给撑腰啊。”
“张三。”
“在!”
“带你那班弟兄弄些红白涂料,三日内我要看到署衙里外一新。”
“得令!”
“李四。”
“有!”
“你这班负责整修席塌台案,先从本尉处支取银钱。”
八 面子工程与为官之道(2)
“好嘞!”一听银钱,大伙全兴奋了。
“王五。”
“小的侍候!”
“给本尉准备七尺木棍百根,漆成五色,署衙两旁各列五十根侍候。”
“是!”
“贴出告示,自今日始,子时宵禁,有胆敢犯禁者,不论何人,重责五十大棍!”
“遵命!”
就这样,没出三日,署衙内外,一片肃然,辖区上下,气象蔚新。
尤其是那一百根五色棍,森森然犹如寻食的饿狼,令人一见便毛骨悚然、心胆俱裂!
一日,子时早过,曹操勤政爱民,亲带差役街头巡夜。一帮人手执五色棍精神抖擞地在洛阳的大街上晃荡,这些人心里真盼望着能出来个不怕死的,好让他们施展一下手脚,展显一下威风。正当大家心里这样盼望,好事就真的来了。只见迎面撞来几骑烈马,深夜中的醉吟狂喊分外刺耳。
“站住!”曹操大怒。
“是谁吃了豹子胆,敢拦老夫的马头?”声音慢条斯理,可绝对透着傲慢与威严。
差役们顿时傻了,犯禁的是谁?了不得!宫里现今最红的宦官、灵帝最爱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那谁能惹得起?哥们儿,瞧好戏吧,这位前天还铁口钢牙的北部尉大人今儿个要吃瘪。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打小曹阿瞒怕过谁?正想杀鸡给猴看呢!
差役们心说:这只鸡可非同小可啊,弄不好能把咱这帮小警察全给啄了!
“给我拖下马来!”
“好!”差役们兴奋异常,巴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两只狗咬架都能引得大群人看得直流哈喇子,何况是大司农的公子北部尉要PK当红太监的亲叔!
闯夜的老爷子酗酒狎妓澜兴而归,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洛阳地面上竟有人敢捋虎须,被扯下马来还虎威不倒。
“何人大胆?敢欺老夫?”
曹操气急反笑:咱这是谁审谁呀?
“违禁者何人?”
有个老差役一听,坏了,咱这位爷是一个刚出道的嫩雏!问他是谁干啥?要是装着不认识还兴许能稀里糊涂地拾掇他两下,你这一问,麻烦了,得反过来和他磕头见礼。
“我是何人?”对方一听就知道遇上了个没当过官的毛头小子:“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