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并不适宜。
  舍皮洛夫就对日丹诺夫说过:“您应该赶快住院!”
  日丹诺夫回答他:“不,政治局已决定,我应当去瓦尔代。斯大林同志说,那
里空气很好,对心脏病患者有益。”
  斯大林还在临别时嘱咐医生:“你们要多带他散散步,要不他的体重会增加……”
  现在没有能够讲述日丹诺夫之死的真实情况的见证人。先是日丹诺夫的女管家
在他死后七天自缢身亡。然后是曾同维诺格拉多夫教授一起解剖尸体的主治医生被
杀。1951年,日丹诺夫去世时所住的那所国有别墅的管理员被枪杀。人们在他的尸
体上发现了两个弹孔……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国家安全部里的年轻人
  在生前最后几年,特别是最后几个月,斯大林处理得更多的是国家安全部的事
务,而不是党中央或部长会议的事务。国家安全部的侦查人员和国家安全部长几乎
每天都去斯大林那里。幅员辽阔的国家陷入了贫穷,农村在闹饥荒,而他那如今已
经老化了的心智却闭锁于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之中。
  当时在同时谋划几个大案,这些案子计划以公审形式来结束,就像30年代那样。
  在斯大林临死前,1953年初,通过了关于增加劳改营和监狱里的名额的决定。
交通部受命为运送大批犯人做准备。
  国家安全部在阿巴库莫夫、而后是伊格纳季耶夫的领导下搜集了有关朱可夫元
帅的材料。朱可夫身边的人从司机到关系密切的将军全都被送进了监狱。
  任何人都可能失宠被黜。斯大林没有永远的依恋对象。1942年3月25日,国防委
员会通过了《关于交通人民委员部》的决定。决定说,交通人民委员拉扎尔·莫伊
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没能在战时条件下胜任工作”。他被解除了人民委员职务。
他仍旧是政治局委员、国防委员会成员、政府副总理,但这已没有任何意义。
  斯大林派他去担任北高加索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这一小职务。他从那里给斯大林
写了一封卑躬屈膝的信,好让斯大林想起自己,并请求给他“随便寄来些材料,好
让我哪怕是稍稍了解一点情况,不至于太闭塞”。
  不过他失宠的时间并不长。卡冈诺维奇很走运。1943年斯大林将他召回莫斯科,
重新任命他为人民委员……
  莫洛托夫、米高扬和伏罗希洛夫被当成了外国间谍。斯大林死后,他们反问:
他怎么会想到说他们是间谍?然而他们本人也把政治局里自己的同志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说成是外国情报机关的间谍。他们了解领袖,那么他们
为什么以为自己就能够幸免于难呢?
  1960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受赫鲁晓夫的委托同瓦西里·
斯大林谈了话。伏罗希洛夫因瓦西里酗酒而申斥了他。他还说起了老斯大林:“你
父亲晚年太奇怪了,他曾问我,我和英国人的事情怎么样了。他说我是英国间谍……”
  斯大林要是再多活一阵子,莫洛托夫等人也会被列入执行枪决的新名单中。但
斯大林打算先整治贝利亚。在他身边的所有人当中,他最担心的就是拉夫连季·帕
夫洛维奇,此人生性果断而又喜欢冒险,做事不抱任何幻想。
  斯大林不能容忍自己身边的人相互联络。国家所有最高领导人都被窃听,其中
也包括国家安全部长。一次不小心的谈话就可能葬送前程与性命。贝利亚比他人更
了解这一点。
  据伊格纳季耶夫后来回忆,贝利亚在交谈中话语简练,生怕多嘴失言。
  在生前最后几个月,斯大林更换了位于沃伦斯基那座别墅的所有仆人和侍卫。
现在他觉得,他的侍卫无论是同贝利亚,还是同国家安全机关的那些前任领导人们
都没有瓜葛。他任命了党务工作者谢苗·伊格纳季耶夫来接替阿巴库莫夫出任新部
长,此人对肃反人员来说是个外人。
  国家安全部大案要案侦查局完全由一些新人年轻的党务工作者组成。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梅夏采夫被任命为大案要案侦查局局长助理。战争期
间他在除奸总局服役,战后在共青团里工作,然后人社会科学院学习,但在上一年
级时,他再次被召回国家安全部门工作。
  梅夏采夫曾对我讲:
  “差不多在1953年初,我们3个共青团工作者被请到中央委员会。马林科夫同每
个人单独谈了话。我当时正在奥斯坦基诺骑车兜风,骑到楼跟前,看到停着一辆漂
亮的汽车,是政治局委员乘坐的。我想,是来找谁的?原来是找我的:‘马林科夫
同志等着您呢,您得赶快去。’
  “我上了马林科夫书记的楼层。他的办公室里有中央书记阿韦尔基·鲍里索维
奇·阿里斯托夫和国家安全部长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我作了自我介绍。马林科夫从桌子后面走出来,同我打招呼:‘尼古拉·尼
古拉耶维奇,我们决定请您到安全部大案要案侦查局工作。您经验丰富,是专门学
法律的,请您帮助谢苗·杰尼索维奇搞好工作。’           “这真如同当头一棒。我没想过走回头路。我已经确定了另一条生活道路。但
你又能说什么呢?我说:我同意。
  “我跟了伊格纳季耶夫。我们说好,我不直接从事侦讯工作,而是认真研读根
据‘医生案’和阿巴库莫夫案的审讯记录而写出的报告。
  “我一开始阅读,便吓得毛骨惊然。
  “侦查人员拿了病历比如说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安德烈耶夫的那份病历
认真地看了一遍。可一个侦查员能成为耳鼻喉科专家吗?结果可想而知。有人
给耳朵剧痛的安德烈耶夫开了一点麻醉药以缓解疼痛。侦查人员将此事嫁祸于主治
医生,说他引诱政治局委员吸食毒品,导致其精神失常。这显然是在捏造事实。
  “马林科夫在接见我时说:您可以随时打电话,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越
过部长请示马林科夫不合适。我相信,曾经是党务工作者的谢苗·杰尼索维奇在同
我谈话后一定会向马林科夫汇报一切的。
  “斯大林死后,接替伊格纳季耶夫位置的贝利亚立刻放了那些医生。伊格纳季
耶夫患了心肌梗塞,被送进了医院。
  “审讯阿巴库莫夫的是前共青团中央书记瓦西里·尼基福罗维奇·扎伊奇科夫。
瓦夏(瓦西里的小名译者注)对我讲述了阿巴库莫夫第一次被带到他跟前时的
情形。阿巴库莫夫说:‘啊,给我派了一个新来的侦查员。’瓦夏问:‘您怎么知
道是新来的?’‘您曾是最高苏维埃代表,您的领子上还有别过证章的痕迹,您还
穿着进口皮鞋……’阿巴库莫夫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身份。瓦夏审问他,阿巴库莫
夫否认叛国指控,他说,他犯过错误,有过不足和疏漏。‘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我没有背叛祖国。’
  “据瓦夏·扎伊奇科夫讲,阿巴库莫夫曾试图给马林科夫和贝利亚写信,申述
自己的无辜。”
  我问梅夏采夫:伊格纳季耶夫这个人怎么样?
  “在机关里工作如同所有行当一样,需要天赋。如果我缝制靴子,我就应当喜
欢这一行并且做得好。我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我决定是否让一个人蹲监狱。我觉得,
伊格纳季耶夫面对自己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里的同志态度随和,不够强硬,这促使
他转而采取非法行动……”
  斯大林对待国家安全部里的年轻人就像是教授对待寄予厚望的研究生一样。他
请他们到自己的别墅,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他亲自校改文件,讲述该如
何起草起诉书。他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亲自考虑侦查员应当在审讯中向自己的
“猎物”提哪些问题。他亲自决定什么时候逮捕什么人,关进哪个监狱。当然,他
还决定审判结果。
  可以说,从公益角度来讲,斯大林履行了国家安全部大案要案侦查局局长的职
责。
  他很关心那些被他召进国家安全部的年轻人。根据他的指示,一些新的侦查员
享受提供给高级官员的待遇。比如,他们可在克里姆林宫医疗卫生局就医问药,虽
然根据职务他们不应享受这一待遇。
  暗箱操作、信封里塞钱、背地里做手脚这些并非叶利钦时代的人们想出来
的。这是斯大林本人想出来的,所有最高官员都可以拿到装在信封里的第二份工资,
这份工资既不用上税,也不用扣党费……
  斯大林为了让肃反工作者们高兴,决定重新使用国家安全部门军官的专用职衔
称号。1952年8月21日,一项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令出台,所有尉官和校官在军衔
前面都加上了“国家安全” 字样。
  斯大林借助利季娅·季马舒克而成功挑起的“医生案” 是一个大阴谋的一部分。
当时打算审理数起诉讼案件,让所有被告人都承认他们是美国间谍和恐怖分子。
  国家安全部对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一案的审理是秘密进行的。被告人不承认
自己是间谍。这是在1952年。
  所有被告人都是犹太人:演员韦尼阿明·祖斯金,院士利娜·施股,作家佩列
茨·马尔基什、列夫·克维特科、谢苗·加尔金、达维德·戈弗施泰因,联共(布)
前中央委员所罗门·洛佐夫斯基……这是一个种族诉讼案件。被告受审不是因为犯
罪,而是因为其出身。
  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是于1941年为反对纳粹而成立的。该案判决结果是要表
明,所有犹太人都是美国间谍,都在为大洋彼岸的主子卖命。但这一诉讼失败了。
  改革时期公布了一些档案材料,42卷侦查案卷和8卷庭审记录被解密。对这些材
料进行了研究的作家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博尔夏戈夫斯基撰写了一本有关此
案的书《出身的罪过》。
  主审法官、司法中将切普佐夫在审理由国家安全部侦查员办理的一些案件时,
常常是迅速而毫不犹疑地作出死刑判决。
  1950年,他判处米里阿姆·热列兹诺娃(艾森施塔特)和萨穆伊尔·佩尔索夫
死刑,罪名是从事间谍活动和叛国。当时,这位将军对他们的“罪证”非常满意:
向国外提供有关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的文章和关于那些犹太族苏联英雄的特写。
  但是,当对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为期两个月的庭审程序按中央指示安
排妥当后,在对被告人进行详细审问时,侦查期间收集到的“证据”引起怀疑,整
个事情陷入绝境。切普佐夫将军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博尔夏戈夫斯基写道,他甚
至对受审者产生了敬意。
  坐在被告席上的演员、作家和医生没有参与策划针对斯大林的恐怖活动,没有
从事间谍和背叛活动,甚至没有进行反苏宣传。
  切普佐夫中将认定自己的被告只犯了一项罪。他揭发他们希望用母语写作,出
版犹太语书籍,保护本民族文化古迹,保留自己的剧院并在其中上演老剧目。切普
佐夫将军指责其中一名被告:“为什么一名共产党员、作家、马克思主义者、先进
的犹太知识分子,要同教士、拉比、蒙昧主义者交往,同他们谈经论道,请教他们
关于无酵饼、祷告书和犹太教所谓洁净肉食的问题?” 当局要求犹太人彻底同化,
就像现在的前苏联共和国要求其境内的俄罗斯族人彻底同化一样。一名文化程度不
高的侦查员在看到作家阿布拉姆·科甘在自己的审讯记录上改正错误时痛打了他一
顿:这家伙,懂俄语,却用犹太语写作!关心民族文化被认为是有害的,是反爱国
主义的。然而,将军和他的陪审员们不想为此而枪毙他们。
  冒着开除党籍、失去功名的危险,可能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切普佐夫将军请求
中央允许驳回案子作进一步调查。
  但政治局委员格奥尔基·马林科夫不允许这样做:“您想让我们在这些罪犯面
前屈膝投降吗?对这件案子的判决是经过人民批准的。这个案子政治局研究过三次,
请执行政治局的决定。” 于是,那些被告在斯大林去世前几个月被枪毙。假如案件
被驳回作进一步调查,他们就会得救。
  被铲除的是那些最忠实于当局的人。几乎是在博尔夏戈夫斯基的书面世的同时,
前克格勃将军帕维尔·苏多普拉托夫的回忆录在美国出版。在关于苏联核武器间谍
活动的一章里,他提到了巧妙地招募了美国人作间谍的情报员格里戈里·海费茨。
在回到莫斯科后,海费茨被任命为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副责任秘书肩负向国
家安全部汇报一切情况的职责。
  1948年夏天,海费茨编录了几份犹太人名单,这些犹太人曾前往反法西斯委员
会,请求派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巴勒斯坦,同当时苏联报刊猛烈抨击的阿拉伯
反动分子进行战斗。他把名单交给了国家安全部,以便安全部“采取措施”。海费
茨一案被单独立案审理,对他的判决不是死刑,而是25年劳改……
  尽管受到了侮辱与折磨,这些早已不再年轻、身体也不是很健壮的人表现出了
精神的力量和勇敢的气概。亚历山大·博尔夏戈夫斯基写道:“如果没有最后射出
的子弹,如果没有鲜血,我们本可以为受侦讯者的勇敢无畏而高兴……”
  在斯大林死前的最后几个月,对“医生案” 的侦查变得很疯狂。这使人觉得,
公开庭审的日期早已确定下来了。一名侦查人员曾带着他那种职业所特有的抱怨口
气对被捕的拉波波特教授说:“您怎么能提供这样的口供?带着这样的口供是无法
公开出庭的!”
  国家安全部的侦查员们对医生一案很着急,因为得尽快搞到关于他们为哪个国
家的情报机关工作的材料。当时还在准备第二个案子,是关于克里姆林宫保卫部门
的一个军官的,此人似乎与美国人有联系。
  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对美国提出严厉指控,不仅指控它干涉苏联内
部事务,而且指控它针对斯大林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策划恐怖活动。例如指控美国人
打算在斯大林等人在克里姆林宫出现时,从座落在练马厅广场的美国使馆的窗户里
向克里姆林宫开枪射击。
  美国大使实际上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他外出休假,但却不能回来:不让他
回莫斯科。使馆无人领导。苏方要求将两名使馆工作人员引渡给苏联司法部门。
  美国人回忆说,他们生活在莫斯科就像是在一个被围困的堡垒里面,他们有一
种感觉,即他们随时都可能被逮捕。
  苏联人觉得处处都有外国间谍。据赫鲁晓夫的女婿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阿
朱别伊回忆,1952年夏天,他同白俄罗斯共青团第一书记、前游击队员、苏联英雄
彼得·米罗诺维奇·马舍罗夫被派往奥地利参加保卫和平青年大会。在维也纳他们
到处都看到中央情报局的间谍。马舍罗夫微微蠕动嘴唇,对阿朱别伊说:“这是个
特务,记住他,阿列克谢,不要留下痕迹……”
  淄莫夫教授说:“1950年被捕的人曾回忆说,在列福尔托沃监狱,通往审讯犯
人的侦讯楼的楼梯台阶严重磨损,以至于根本没法走,只能贴着墙走。而关门装修
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新的犯人源源不断……”
  斯大林打算重复1937年的大清洗。那个时候搜捕的是德国间谍,现在是美国间
谍。
  令历史学家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是,斯大林在时不时地宣布某位最高层领导
人应对国家的所有问题负责时,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老年人的偏执狂,而在多
大程度上又是出于一种卑鄙小人的盘算。
  我已经引述过作家科尔涅利·柳齐安诺维奇·泽林斯基关于他同法捷耶夫几次
谈话的回忆录。有一次,是在战后,法捷耶夫被斯大林叫去:
  “法捷耶夫同志,您应当帮帮我们。您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真正地帮助国家同敌
人作斗争。我们给了您一个‘秘书长’的响亮称号(1946…1954年,法捷耶夫担任
苏联作家协会秘书长一职作者注),而您却不知道,您周围有一些老牌国际间
谍。”
  “可谁是间谍呢?”
  斯大林微微一笑,有的人因为这种微笑而晕过去,法捷耶夫也知道,这一微笑
没有什么好兆头。
  “为什么要我告诉您这些间谍的名字呢?您本应当知道的。不过,法捷耶夫同
志,如果您是一个这样差劲的人,那么我可以给您提个醒,告诉您该从哪个方向去
找以及您能帮我们做什么。第一,老牌间谍是您最好的朋友帕夫连科。第二,您很
清楚,伊利亚·爱伦堡是个国际间谍。第三,难道您不知道阿列克谢·托尔斯泰是
英国间谍吗?我此时问您,您为什么对此保持沉默?为什么您不给我们任何暗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