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浑身湿透的叶利钦走到值勤的岗哨那里声明,这是要谋害他的性命。当时社会
上的气氛使很多人认为:有人企图谋害人民喜爱的叶利钦。
  第二天叶利钦亲自打电话给巴卡京,请求不要对此事进行调查,他撤回了自己
的声明。
  巴卡京向戈尔巴乔夫报告说:
  “尊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根据您的指示,我对在莫斯科传说的似乎有人企图攻击最高苏维埃代表鲍·尼
·叶利钦同志一事报告如下:
  10月6日莫斯科州执委会内务总局侦查局副局长阿努夫里耶夫同志和鲍·尼·叶
利钦进行了电话交谈,以查明所发生的情况。叶利钦同志说:‘没有任何攻击我的
行为。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发表声明,也没有告诉任何人,而且也不想
这样做。当我走进警卫室时,我和民警局的工作人员相互没有理解。我不会写任何
声明,因为没有这么做的逻辑:没有攻击,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书面叙述实际上没
有发生的事情。’
  鉴于陈述的情况,刑事案应予撤销。关于攻击叶利钦同志的传闻源于未能证实
的叶利钦同志的声明。
  苏联内务部长瓦·巴卡京”
  政治局委员维塔利·伊万诺维奇·沃罗特尼科夫在日记中写道,1989年10月16
日政治局委员们在戈尔巴乔夫那里听取“湿” 案的细节。调查是由巴卡京进行的。
午餐后巴卡京向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报告了细节:“叶利钦口头向民警说有人要谋害
他。他乘车去别墅,下车后步行。另一辆车追上了他,把他装人一个布袋里,拉到
河边,并从桥上扔了下去。他在河里从布袋里挣脱出来,游到河岸,来到‘圣母升
天’别墅区值勤的地方……·对于叶利钦的说法。无论是他的司机,还是鲍里斯·
叶利钦似乎经过的警卫室,谁都无法证实。实际情况(桥的高度约15米)和事情发
生的时间也都无法证实。”
  叶利钦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说,这是开玩笑,这是他的私生活。他拒绝回答问
题。但确实有过对他的威胁和恫吓……后来人们多次问巴卡京,那时他自己与俄罗
斯未来的总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巴卡京对任何人什么也没说……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里加特种警察部队的故事
  情况令巴卡京不安。除了普通的犯罪问题以外,在国家的这一端,或者那一端
出现了民族冲突和大规模骚乱。内务部成为企图扑灭这些冲突的消防部。
  瓦季姆·维克托罗维奇·巴卡京在内务部长的位置上证明自己是铁腕人物。他
自己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在内务部里人们怕他:“要知道,我不想假装谦虚。
我是一个严厉的人,也许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我像赶山羊似地赶这个内务部。”
  但这是在内务部对待下属的情况。他拒绝在全国进行严厉的整顿,他经常说:
“我将在法律范围内行事。例如有人建议,要用拳头敲击桌子,那时犯罪马上就会
消失,纪律和秩序就会恢复。可是不管谁向我提建议,我都深信:这是危险的乌托
邦,是空洞的幻想。实践证明:无论是严厉的措施,还是甚至采取恐怖行动,都不
能降低犯罪的水平,反而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看到国内发生的所有共和国都要求独立的情况,巴卡京认为,在这些要求中有
许多合理的东西。为什么应由坐在莫斯科的他来决定里加或萨哈林需要多少个地段
民警?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松开共和国内务部的手脚。巴卡京与爱沙尼亚签署了条约,
使这个共和国的内务部实际上成为自主的部门。巴卡京还准备与立陶宛、拉脱维亚、
摩尔达维亚、俄罗斯联邦签署类似的文件,后来他后悔没有把此事做到底。
  瓦季姆·巴卡京建立了特种警察部队。他看到,贫穷的、腐败的警察没有能力
同现实的犯罪作斗争。特警应该成为内行的骨干。还有另外一项任务驱散未经
批准的示威游行,镇压大规模骚乱。所有这些使得特警处于特别的地位警察中
的警察。
  在里加,从年轻强壮的警察,主要是从巡逻和值勤的、习惯动用武力的警察中
招收特警。还招募了几个曾在阿富汗服役的人,其中有切斯拉夫·姆雷尼克上尉,
后来他成为特种警察部队指挥。对他们来说,特种警察部队成为他们所希望的过去
的生活的继续。他们手中又有了武器。当然,还需要找到敌人。
  由于获得几乎是完全的独立自主,特警没有普通警察所遇到的那些问题,可以
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例如,它自作主张地同酒类的非法买卖作斗争。酒类的非法
交易是因反酗酒法而蔓延的一种犯罪行为。
  特警们就地处置商人:使用拳头、警棍和枪托,没收他们的钱和酒,商人们不
敢抱怨。特警得出结论:他们自己就能起“笨手笨脚的”的检察院和“非常软弱的
法院”的职能。
  在特警成立后的第一年,其坚决和果断令许多人喜欢。
  与自己同行不同的、能干强壮的小伙子们给里加入带来了信心。对于这些出色
小伙子们的一些小的过火行为是可以原谅的。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里加特种警察部队是在拉脱维亚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的,而这个国家在1990年5月停止了存在。
  莫斯科不愿意承认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独立,并在拉脱维亚挑起了严
重的政治斗争。克格勃向戈尔巴乔夫总统提供的情报说,在波罗的海这些共和国发
生的所有事件的背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操纵。同样还是这个消息来源向新闻界提
供“可靠的消息”说,波罗的海战斗人员拥有大量武器储备。
  在拉脱维亚出现了两个政权的危险局面。一边是合法选出的议会及其组成的政
府,另一边是反政府联盟共产党、国际运动、波罗的海军区和克格勃机构。
  起初特种警察部队支持新政权。1990年5月15日它在拉脱维亚人民的眼中成为英
雄。这一天波罗的海军区第一次企图推翻合法选举的政权。位于里加的军区司令部
的军官们和改穿司令部官兵制服的军事学校的学生们向拉脱维亚议会大厦发起进攻。
我那天正好在里加的议会大厦旁边,看见一群军人冲向市中心。
  当军官们开始冲人议会大厦的大门时,当局召来了特种警察部队。戴“黑色贝
雷帽” 的特警们得意地用警棍在上校和少校们的头上挥舞,官兵们的进攻被打退了。
特警们觉得自己是英雄,等待着当之无愧的奖赏。但是没有为他们授奖。
  人民阵线的代表们组成的政府解除了几乎被拉脱维亚警察一致支持的内务部长
布鲁诺·施特因布里克的职务,并任命进行抵抗的、特别是首都警察支持的阿洛伊
兹·瓦兹尼斯接替。
  瓦兹尼斯当然把里加警察看作是反对派的堡垒。在里加,拉脱维亚族人不到一
半,而在里加警察局拉脱维亚族人就更少了,只占1/5。于是从全国各地招募年轻
的士兵来警察局工作,答应在里加国家的一个最负声望的城市里向他们提供住
宅。
  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对于秩序的维持者来说是一个出其不意的礼物。在里加的短
暂生活不能保障他们能够获得公民权,他们不懂拉脱维亚语,所以他们工作的前景
成为问题。
  瓦兹尼斯没有来到等候他的特种警察部队基地,相反他给予“黑色贝雷帽”以
明显的打击。前部长允许他们建立“海盗” 合作社,负责保护餐馆、合作社和付得
起保护费的个别人。里加特警们马上明白,保护那些人而得到钱比去抓他们要好得
多。
  瓦兹尼斯部长禁止自己的属下在合作社工作。特种警察部队指挥官艾德加尔·
雷马里中校拒绝服从新部长,并通过共产党的《苏维埃拉脱维亚报》声明,他只能
执行与苏联宪法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不相矛盾的命令。政府和特
警成了敌人。
  拉脱维亚新议会任命新的检察长后,特警们在检察院大楼门口值勤,不让他进
楼。这样在里加出现了两个检察院:一个是拉脱维亚共和国的,另一个是拉脱维亚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它们忙于互相攻击,罪犯们却逍遥法外。
  瓦兹尼斯部长禁止向造反的特警发放弹药和燃料,并给莫斯科写信要求解散特
警。
  1990年10月初,特警改为归内卫部队第42师领导。他们要求苏联内务部长瓦季
姆·巴卡京“考虑波罗的海分裂主义情绪的增长,保护那里忠于苏维埃政权的小伙
子们”。后来巴卡京感到后侮,他根据拉脱维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尔弗雷茨·
彼得罗维奇·鲁比克斯的请求保留了特警……
  1990年底,巴卡京被解除内务部长职务,由担任过拉脱维亚克格勃主席和拉脱
维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取代。普戈把特警变成拉脱
维亚共产党的战斗队。根据他的命令,特警占领了共和国所有大报和杂志编辑部所
在的新闻大楼。
  在占领新闻大楼时资格很老的中尉亚历山大·库兹明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他
与新闻记者们清算自己的账。《苏维埃青年报》曾经生动地报道,特警们是怎样在
“奏鸣曲”餐厅嬉闹的。喝醉后开始打架,库兹明中尉被对方打坏了腿,另一人腹
部受伤……
  克格勃和国防部未能从戈尔巴乔夫那里获得在波罗的海国家实行紧急状态的命
令,因而企图挑动波罗的海国家的政府使用武力。需要找到解散议会和政府的借口。
1991年1月,特警企图在里加建立自己的秩序。它向共和国内务部大楼发起进攻,并
占领了它。进攻时牺牲了4人两名民警、一个电影摄影师和一个偶然经过的行人。
特警们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主人。他们说:“是的,我们是职业雇佣者,但我们是按
照公正的法律而生活。”
  在这些事件之后,他们觉得受到全城的仇恨,开始害怕受到攻击。夜间在他们
的基地两三次响起战斗警报。建造了火力发射点和用沙袋筑起的街垒。
  1991年8月政变失败后,特警的一切都结束了。一周后他们从拉脱维亚逃跑了。
他们乘着三辆装甲车,上面写着:“我们还会回来的。” 为了掩护撤离,特警们释
放了几个烟雾弹。但是谁也不想妨碍他们离开。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总统候选人
  巴卡京的行为引起了保守路线支持者们的愤怒。巴卡京也乐意与新闻记者们谈
到这一点,他说得坦率,尖锐。但是保守路线的支持者向戈尔巴乔夫施压,要求撤
换巴卡京。正像瓦季姆·巴卡京自己所说,戈尔巴乔夫害怕了,交出了部长。
  1990年11月十月革命节前夕,戈尔巴乔夫要求巴卡京禁止民主力量在红场举行
另外的示威游行。巴卡京拒绝了。戈尔巴乔夫对他非常恼火,说:“你是胆小鬼!”
  11月底,戈尔巴乔夫把部长召去,警告说:“我决定解除你的内务部长职务。”
 巴卡京回答说:“这是一个错误。”12月2日,发表了解除巴卡京职务的总统令。
  12月3日,巴卡京最后一次来到内务部大楼。政府首脑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
日科夫带来了新部长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巴卡京与内务部领导成员们
告别,收拾东西离开了。
  但是戈尔巴乔夫不想失去巴卡京,所以任命他为安全委员会成员。巴卡京不知
道他将在安全委员会里做什么。看到巴卡京无所事事,戈尔巴乔夫建议他担任政府
第一副总理,但是联邦委员会不同意巴卡京这个候选人;于是想把他任命为协调各
个部门的政府副总理,这次是巴卡京自己拒绝。他说,他在这方面不内行,实际上
是他不愿担任不重要的职务而已。
  在安全委员会工作时,他写信给克格勃第九局局长普列汉诺夫,拒绝接受保护。
  瓦季姆·巴卡京正值年富力强之际,渴望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认为自己应起
第一流的作用。他是著名人物,名声显赫,虽然也许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知名度。
  巴卡京是一个自信的人,有点卖俏,从来不忘记女人们喜欢他。他表明自己是
一个务实的行政管理者,正派的人,显然理应得到比安全委员会不明确的委员更重
要的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他还缺乏独立自主的政治家形
象。但他还是决定成为将于1991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第一次总统选举的候选人,成为
叶利钦的竞选对手。
  有人认为,叶利钦曾打算请巴卡京与他搭档作副总统候选人。但是瓦季姆·维
克托罗维奇加以拒绝,或者是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能获胜,或者是他满足了戈尔巴
乔夫的请求,戈尔巴乔夫希望叶利钦失败,指望巴卡京能够把叶利钦的选票夺过来。
  巴卡京在接受《新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他没有收到关于与叶利钦搭档参加竞
选的直接建议:“有过谨慎的试探。受叶利钦的委托,斯捷帕申来找我,提出了这
样的问题:如果叶利钦建议我担任副总统职务,我怎么办?但那时已是1991年5月,
几乎是我自己决定和阿卜杜拉季波夫搭档同叶利钦竞争的同一天。”
  报刊和电视支持巴卡京,关于他的报道是善意的。在叶利钦阵营里嫉妒地注视
着巴卡京,抱怨他竟敢同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竞选。
  选票统计结果,在所有候选人中巴卡京的得票率最低仅获得3。42%的选票。
  专家们认为,巴卡京在竞选中犯了很多错误。他拒绝从事政治家形象设计的内
行人员的帮助,禁止出版宣传小册子和广告牌。他的演说也不成功,其语言既长又
太学究式。
  有些选民看了候选人的名单,认为他是一个党的机关官僚分子,虽然实际上他
不是这样的人。有些人认为巴卡京是一个不坚决的、纲领模糊的人。他选择拉马赞
·哈吉穆拉托维奇·阿卜杜拉季波夫为副总统,而后者并非赢得所有人的好感。
  俄罗斯电视台第一任领导者奥列格·马克西莫维奇·波普佐夫写道,巴卡京本
人的总统竞选活动搞得不得力。戈尔巴乔夫的威望每况愈下对巴卡京起了不好的作
用。由于提名阿卜杜拉季波夫为副总统候选人,巴卡京不仅没有与正统的共产党人
妥协,而且使自由派离开了他……
  但是他的主要问题在于,那些原则上同情巴卡京的人,最后还是投了叶利钦的
票。而叶利钦的对手们自然不会支持巴卡京。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最后一任主席
  在1991年8月政变的日子里,巴卡京表现得忠于戈尔巴乔夫总统,不愿同国家紧
急状态委员会合作,写了关于拒绝执行自己担任的安全委员会委员职责的声明。接
着,又与普里马科夫一起写了另一项声明,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表示抗议。巴卡
京打电话给国防部长亚佐夫,希望不要进攻白宫。最后,他和俄罗斯政权的代表们
一起飞往福罗斯戈尔巴乔夫那里。
  他的坚定受到表彰。
  克格勃主席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8月21日晚被捕。
  8月22日中午,戈尔巴乔夫把克格勃副主席兼情报局长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
奇·舍巴尔申召到克里姆林宫,任命他暂时担任克格勃代主席。
  列昂尼德·舍巴尔申是最著名的情报人员之一。1958年他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
进入苏联外交部工作。他去了巴基斯坦,担任大使助理。1962年他被邀请到克格勃
工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从情报学校毕业后,开始在克格勃第一总局工作。
他曾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工作。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最复杂的时期,他住在伊朗。他在
德黑兰的居住淡化了情报人员库齐奇金的叛逃。在一般情况下,情报站长因下级人
员的逃跑而受到惩罚。但是舍巴尔申没有被惩罚。
  1987年克留奇科夫任命舍巴尔申为第一总局副局长。1989年1月克留奇科夫担任
主席后,把自己的办公室和整个苏联情报局交给了舍巴尔申。
  对于担任如此高的职务来说,舍巴尔申相当年轻,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工作很
久。舍巴尔申没有参加 1991年8月的政变。克格勃主席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重
视舍巴尔申的才干,但是他还有更亲近的人,所以就让他们参与政变。
  列昂尼德·舍巴尔申在克留奇科夫被捕后只领导了克格勃一天一夜从1991
年8月22日中午到8月23日2时。舍巴尔申只来得及签署了一个关于克格勃非党化的命
令,克格勃内部的党委停止活动。但是他担任卢比扬卡的主人职务不合适,因为政
变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