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逝世。时年不足55岁。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戈卢什科
  接替巴兰尼科夫担任安全部长的候选人之一是当时与总统关系密切的新闻工作
者米哈伊尔·尼基福罗维奇·波尔托拉宁。他曾是《莫斯科真理报》编辑、最高苏
维埃代表、出版和新闻部长、俄罗斯政府副总理。他向俄罗斯电视台台长奥列格·
马克西莫维奇·波普佐夫叙述了叶利钦建议他当安全部长的情况。波普佐夫写道:
“我突然看见波尔托拉宁身穿将军服,所以开始感到不怎么舒服。就好像在灯火辉
煌的办公室里突然灭了灯,在自我吹嘘的米哈伊尔·尼基福罗维奇的声音里也传来
了凶恶的语调。”
  但是1993年7月28日,在安全部负责干部工作的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戈卢什
科坐上了安全部长的交椅。他先是担任代理部长,然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部长。
  我第一次看见他是1989年,当时的乌克兰克格勃主席、苏联人民代表尼古拉·
戈卢什科中将来到我们《新时代》周刊编辑部。他给我们的印象很不错。
  他谈了自己的情况。1937年6月戈卢什科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州安德烈
耶夫卡村。他的先辈是在斯托雷平改革时期离开乌克兰的。1959年他毕业于托木斯
克大学法律系,在检察院工作了4年,然后到克格勃工作。
  自1963年起他在克格勃克麦罗沃州局第二处(反间谍处)当了7年侦缉人员。1
971年晋升到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作斗争的第五处工作。1974年他被调到莫斯科,在
克格勃总部机关工作。1984至1987年这三年里他担任苏联克格勃秘书处第一副主任
和克格勃值班局局长。
  1987年戈卢什科获得急剧晋升,去基辅担任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克格勃主席。他
的身份证上写着他是乌克兰族人,他能够说和读乌克兰语,但由于是在远离乌克兰
的地方长大,据他自己说,来到乌克兰后,他开始学习标准的乌克兰语。
  在《新时代》周刊的谈话中戈卢什科非常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我是在
‘解冻’时期来到克格勃工作的。现在的一代与在个人迷信年代无法无天地搞镇压
的那个组织毫无共同之处。我们没有试图穿内务人民委员部时期的残酷无情者的制
服……”
  苏联解体后,他宁可返回莫斯科。因为戈卢什科在巴卡京的家乡克麦罗沃工作
多年,瓦季姆·巴卡京接纳了他,并于1991年11月任命他为克格勃秘书处主任。
  稳重、明辨是非和务实的戈卢什科也受到巴兰尼科夫喜欢。他使戈卢什科成为
安全部副部长。1992年6月,根据总统的命令,尼古拉·戈卢什科成为安全部第一副
部长,而且不久又被任命为部长。
  戈卢什科担任部长后说,他的任务是“积极遏制那些威胁我国安全的政党和运
动的活动”。
  但是前总统新闻秘书维亚切斯拉夫·科斯季科夫回忆说,克里姆林宫对尼古拉
·戈卢什科并不是很满意。叶利钦下令查封反对派的报纸《真理报》、《苏维埃俄
罗斯报》和《白昼报》。但是总统的这一命令没有起作用。经总统允许,科斯季科
夫给安全部长写条子询问:“《白昼报》违反总统令,变换报纸的名称和印刷的厂
家,重新公开地在莫斯科发行。现在该报叫作《明日报》。难道你们没有可能迫使
他们执行总统的决定?”
  科斯季科夫写道,“更令我吃惊的是,次日戈卢什科因这一纸条给我打电话,
询问该报纸在哪里印刷,哪里可以买到。安全部长的消息竟然如此不灵通!”
  科斯季科夫认为,安全部使总统产生错觉。安全部在十月事件前夕为总统办公
厅准备的关于不妥协的反对派组织和政党的材料中说,“根据业已掌握的情报,上
述组织实际上已经停止活动”。在这份材料中既没有提到。自由民主党,也没有提
及共产党,而这两个党几个月后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赢得了胜利。
  戈卢什科在对《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发表的谈话中讲到1993年10月事件:“实
际上我们没有制订任何详细的方案。例如,我由衷地认为,无需采用武力,局势早
晚会解决。如果鲁茨科伊和马卡绍夫不带领人群去进攻奥斯坦基诺电视塔,事情可
能就会这样解决。作为这些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我可以说,总统直至最后一刻也不
想让事件导致流血。”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戈卢什科因参加 1993年 10月事件而获得“个人勇敢”
勋章。这一勋章实际上是总统对安全工作人员们不够积极地参加这一事件不满的象
征,因为内务部长维克托·叶林由于更加积极的参加而获得“俄罗斯英雄”金星勋
章。
  叶利钦的不满很快就导致采取组织措施。
  12月22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节之后,总统撤销了安全部,下令成立新的
部门联邦反间谍局。边防部队没有被纳入这一新的机构,而是成为另外一个独
立的机构。侦查机构被并入内务部。
  叶利钦任命尼古拉·戈卢什科为联邦反间谍局局长,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
捷帕申为第一副局长。
  戈卢什科不仅不是这一主意的提出者,而且还对此改组表示怀疑。他说,仅仅
反间谍局还不足以保障国家安全。但是叶利钦已经作出决定并当着戈卢什科的面签
署了这一命令。
  戈卢什科作为新的联邦反间谍局局长没有干很长时间。两个月后,1994年2月底,
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对政治和经营活动领域的某些犯罪进行赦免》的决议。决议
规定,停止有关追究1991年8月和1993年10月事件参与者刑事责任的所有案件。
  总检察长卡赞尼克提出辞呈,并称国家杜马这一大赦决议是“俄国议会历史上
最可耻的一页”。但是总检察长仍然执行了国家杜马的决议,允许释放所有的上述
被起诉者。克里姆林宫让戈卢什科不要急于从“列福尔托沃”监狱释放鲁茨科伊、
哈斯布拉托夫和其他人,因为总统打算反对杜马的决定。但是戈卢什科释放了所有
人。
  尼古拉·戈卢什科在一次谈话中讲到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和总统直接通了电
话。我想解释,总检察院和安全机关完全是按照规定行事的,可以对杜马的决定提
出不满,但不服从是不行的。作为对我的某些指责的回答,我对鲍里斯·尼古拉耶
维奇说,他是因为我没有违法而骂我。我请求他任命新的联邦反间谍局局长。半个
小时后,克里姆林宫来人取走了我的辞职报告。”
  维亚切斯拉夫·科斯季科夫写道,总统说:“戈卢什科背叛了我。我直接命令
他,在把情况弄清楚以前不要从‘列福尔托沃’释放任何人。他没有执行命令。”
  叶利钦拿起关于解除戈卢什科职务的命令草案,删掉了“应个人的请求”这句
话,并签了字。
  1994年2月28日,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戈卢什科因健康状况被解除职务而退
休。
  叶夫根尼·萨沃斯季扬诺夫说:“我认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自己想辞职。
他对这个与复杂的政治阴谋有关的职位已经厌倦了。”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捷帕申
  谢尔盖·斯捷帕申有一次说了一句关键的话:“我和这位总统一起来,我也和
他一起走。”这不是空话。但仅仅是对总统的忠心耿耿还不能使斯捷帕申的仕途如
此辉煌并且最终领导政府。
  人们称谢尔盖·瓦季莫维奇为官僚机构的不倒翁和无原则的和事佬,没有自己
的主见。对于他来说,领导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领导就行。
  斯捷帕申回答说,第一,他既不是官僚分子,也不是仕途的投机钻营者,而是
内行的国家公务员;第二,他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三,1995年布琼诺夫斯克悲
剧事件发生后,他辞去联邦安全局局长职务,失业4个月。
  有人把斯捷帕申称作消防队员,并有所吃惊地说,俄罗斯第一次由将军担任政
府首脑。
  事情并不完全如此。虽然斯捷帕申在其生命的多数时间里身穿军装,但他不是
军人,也不是消防队员。斯捷帕申的专业是政工军官,职业是苏共历史教师。他给
内卫部队的未来军官们教授这门课。
  他的副博士论文写的是党的领导原则,而不是消防,但党的领导原则也完全是
一个值得尊重的课题。
  至于他的个人品质,那么他是一个沉着、镇静、温和与正派的人。他非常冷静,
能够独立地作出决定,并经受得住打击。正如他的一位同事所说,在车臣事件期间,
斯捷帕申的勇敢近似轻率。
  他于1952年3月出生于中国的旅顺,父亲在海军服役,母亲是精神病医生。他在
列宁格勒长大。
  1973年他毕业于内务部高等政治学校,专业是政治工作军官。1981年毕业于列
宁军事政治学院(现在改名为人文军事学院),专业为教育学。1986年又毕业于该
校研究生班。在内卫部队服役7年,然后回到内务部高等政治学校执教。
  斯捷帕申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在我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时刻,几乎任何有某种
天才的人都可以在政治舞台上试一试运气,斯捷帕申也没有错过自己的机会。1990
年初他还仅仅是内务部的一个上校,却赢得了列宁格勒的选举,成为俄罗斯联邦人
民代表。
  在最高苏维埃还有其他军人,但正是他很快就成为议会最重要的国防和安全委
员会主席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因此几乎天天与叶利钦交往。他坚决支持叶利
钦,所以叶利钦开始注意他。与此同时,斯捷帕申与持有各种政治观点的人保持着
良好关系。这也是一种本事。
  1991年8月政变后,他领导调查克格勃活动申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材料迄今尚未
公布。那时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未来有各种观点,很多人建议干脆废除这个危险的
部门,由新人和在新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崭新的机构。
  斯捷帕申持另外一种观点:不消灭克格勃,而是肢解它,使它现代化。正是那
个时候,他在保留议会职务的同时,又获得了第一个任命克格勃列宁格勒局局
长。
  1993年秋叶利钦下令解散最高苏维埃时,斯捷帕申是最先引人注目地服从总统
令和交出议员证的议员之一。作为奖赏,他立即被任命为联邦反间谍局第一副局长,
并在戈卢什科被解职后开始领导国家安全机关。
  斯捷帕申对总统不信任的安全部门进行了清洗。1/10的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没有
通过重新鉴定。但是斯捷帕申因此恢复了这个局所失去的权力,其中使侦查机构重
新回到国家安全机关,并在1995年4月使反间谍局成为拥有很大权力的联邦安全局。
  与此同时,专业教师斯捷帕申仍在学院授课,并于1995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其论文题目是俄罗斯的民主发展。他在这样复杂的时候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时仍
能找到时间和精力来写论文,说明他想的是未来,明白职务不是终身制。他这样做
是对的。
  斯捷帕申参加了联邦安全会议作出对车臣开始军事行动的重大决定的那次会议。
军事行动的目的是推翻杜达耶夫将军。车臣战争使数万人丧命,斯捷帕申也险些丧
失前程。
  起初决定把此事作为车臣反对派反对自命为王的杜达耶夫的行动。属于斯捷帕
申领导的军事反间谍局在全军范围内召集坦克兵军官,以便在某一天占领格罗兹尼。
他们遭到了失败,几名军官牺牲,还有的作了杜达耶夫的俘虏。
  在审讯时他们说,是联邦反间谍局的工作人员招募他们的。这顿时成为一大丑
闻。
  与其他强力部门的部长们不同,那时斯捷帕申没有躲在别人的背后,而是承担
责任。他不怕承认正是俄罗斯官兵被俘,而且竭尽自己的全力使俘虏们获释。
  但这仅仅是持续数月的血腥车臣战争的第一步。军人起了主要作用,国家安全
机关帮助他们。那几个月斯捷帕申没有脱下军装,总是和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
夫在一起出现。
  1995年6月,沙米尔·巴萨耶夫在布琼诺夫斯克占领医院,抓了很多人质。这一
恐怖主义行动震撼了全国。
  逮捕巴萨耶夫的行动准备得不好,以莫斯科丢丑而结束。巴萨耶夫回到车臣而
未受惩罚。斯捷帕申和内务部长维克托·叶林领导了这次行动。斯捷帕申参加了在
进攻医院时被打死的战士们的葬礼,痛苦不止,掉了眼泪,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诚恳
的人。
  杜马要求总统解除强力部门的部长们,代表们认为,这些部长们应对布琼诺夫
斯克发生的流血事件负责。对斯捷帕申的指责最少,但是他自己提出辞职。
  谢尔盖·瓦季莫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所有事情都应该承担责任……所以
我就承担了责任……我几乎不知道其他的办法……    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领导人
由于一件小事而开枪自杀……这是维护自己荣誉的一种特殊方法。我个人不允许我
对自己的领导和对总统抱有任何委屈……每个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从1994年3月到1995年6月,他领导安全机关15个月。
  他失业4个月,已经开始考虑从事教育工作好在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但
当时的第一副总理奥列格·索斯科韦茨想起了他,和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一起建
议他担任虽不显眼,却是第一副部长级别的政府行政局局长职务。
  斯捷帕申受委托解决车臣问题。但亚历山大·列别德1996年成为联邦安全会议
秘书和总统助理后,不再让斯捷帕申过问车臣的事情。
  斯捷帕申在接受报纸采访时以尊重的态度谈到不可替代的政府机关工作的经验。
有些微妙之处和细微特点,甚至连部长都不知道。这些经验还有用处。谢尔盖·瓦
季莫维奇没有弄错……他的经验证明,任何时候也不要绝望。
  1997年夏天司法部长瓦连京·科瓦廖夫在澡堂与可爱的姑娘们一起洗澡的丑闻
爆发后,他的职位交给了斯捷帕申。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一任命。有一家报纸这样写道:“联邦安全局的有效储备
干部谢尔盖·斯捷帕申中将实际上是挑起车臣战争的人,结果没有坐上被告席,却
坐上司法部长的交椅。”
  但是人们很快就开始积极评价他的活动。在他担任司法部长以前,司法部被认
为是次要的和不显眼的。斯捷帕申以其行政才能和永不枯竭的精力立即变得引人注
目。他想证明,他能够胜任任何职务。司法部获得了很大的权限,其中,他很快就
使过去归内务部所属的监狱和劳改营转到司法部属下。
  由于他充分显示了自己是一个活跃的和能力很强的行政管理人员,在1998年4月
政府改组时他被任命为内务部长。
  斯捷帕申几乎是第一个未受批评的部长。他表现得积极而又有理智。他把具有
丰富实践经验的内行人放到关键职务上。他开展了大规模行动,在部分地区清除犯
罪分子,而且毫不留情地同本部门的犯罪分子作斗争。也许,他是近年来最好的内
务部长。
  1999年4月27日,他被任命为政府第一副总理,并保留其内务部长的职务。大家
都清楚,他很快将取代普里马科夫总理。5月12日,斯捷帕申被授权领导政府。这一
天斯捷帕申在内务部地方机构领导干部高级学习班上发表讲话。他号召自己的属下
勇敢行动:“在你们每个人的身后都站着部长,他任何时候也不会抛弃任何人,不
会背叛任何人。”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巴尔苏科夫
  1995年6月30日,斯捷帕申辞职。联邦安全局长的职位空了三个星期。7月24日,
总统签署命令,任命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巴尔苏科夫上将为联邦安全局长。
  那时有人一时激动地写道,最近10年以来一位最强有力的领导人来到了卢比扬
卡。这一预测被证明是错的。卢比扬卡新主人有感染力的、近卫军的外表和寡言少
语让人觉得是其内在力量和某种特别才能的特征。然而国家安全机关新长官的初步
行动就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巴尔苏科夫1947年出生于利佩茨克,父亲是军队的准
尉,母亲是厨师。父亲在飞机场当无线电报务  员。
  据了解,他在学校里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喜欢体育。他在各个方面都适合于
苏联武装力量的最精锐部队。
  巴尔苏科夫进入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命名的莫斯科高等军事指挥学校学习。
这是一所很有威望的学校,对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