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漫言+见月老人+今人白话解-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春崇祯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华山静主戒生师,是我的好友,同其弟子智周二人,由庚石带路,来到贝叶庵。一见他们,我迎了上去问:“什么原因到这里来?”戒师说:“教授师,你十九日走后,和尚二十六日动身去楚地蕲州,今年正月初二回山,知道在下与教授师交情好,他亲笔写了信,要我接师还山。”我马上焚香捧信拜读,悲感深恩,如慈父不弃逆子。我留戒生师游山五天,再一起到旌德县会晤成拙,又在那里的静室采茶一个多月。三月初七日才到宝华山。和尚受扬州府兴教寺之请,渡江去该寺起期传戒,走时曾留言:“见月回,可来期中教授新戒。”三月初一起期,知道玄上座已为该期教授,我就不能再去,所以留在宝华山,等候和尚回来,先派智周渡江去拜见和尚复命,代我向和尚顶礼。到了临近开坛授比丘戒时,和尚又来慈命,叫我去。我到了那里,向和尚忏悔自己违背师命之罪。和尚垂怜,高兴地宽恕了我,并让我临坛作尊证。
  扬州戒期完毕,泰州口岸大寺请和尚传戒,我仍为教授。马桥观音庵离口岸不远,来请起期传戒,和尚也答应了。待口岸期毕,就转移过去。有一天和尚赴县里一朱姓的官员家赴斋。因为来皈依和尚求法名的人很多,和尚走时把他穿的衲衣及取好的法名交给我;若有人来求皈依,让我穿上衲衣坐在他的法座上,把法名给他们。恰好接连两天阴雨,没有一个人来,和尚的法座没有坐过,法名也没有发出一个。和尚一回来,雨也停了,来求皈依法名的又是人流不断。和尚笑着说:“我的法座已经允许你坐,只是因缘还须等待!”我听了之后,汗颜拜谢。
  八月初一完期。太平府白苧山请和尚九月一日开戒,十月初八圆戒返回华山。南京报恩万佛阁请和尚十月初一日开戒,至二月初八日完期。我即于十二日告假出山募化米粮。句容县北门外静室,住着雪幢师,常熟人,虽未受戒,与我很投契,听说我来化缘募米,他大力相助,不到半个月,已募化到米三百余石,村与村相约定,开春正月之内,各自把米送上山。我回到山上拜见了和尚,说明募化情况,老人破颜微笑说:“象这样才能叫化缘,无缘之人办不到。”二月初,苏州阖郡的乡绅请和尚于北禅寺起期传戒,到四月八日圆戒还山。
  甲申年七月十五日,南京文武臣僚,在大报恩寺超荐大行皇帝(崇祯皇帝去世),请和尚主坛开戒。弘光皇帝下旨遣太监乔尚赐给和尚紫衣金帛,十月十五日圆戒归山。
  十月中旬,淛中(浙中)绍兴府大能仁寺请和尚十二月十五日开戒,鲁王皈依,并常来听法。乙酉年即弘光元年,二月初十完期。嘉兴府三塔寺请,于是渡钱塘江,宿昭庆寺,潞王全府皈依,并请和尚登昭庆寺古戒坛传戒。因和尚在先已受嘉兴三塔寺之请,所以只有等到三塔寺期毕,再来昭庆。二月二十八日到三塔,三月初一日开期,新戒有五百多人,一半是天童寺来求戒者,我严行佛制,新戒莫不兢兢业业读律,没有敢于越犯堂规的。
  一天,我忽然想起到黄山住静不久,和尚就慈命召我回山,想为和尚建造一座寿塔,报答和尚的大恩,然后再实现以前遁山静修的愿望。就到方丈寮,向和尚顶礼,并呈禀了我的想法。和尚欣然应允。我马上裱好了一个手卷,自己在卷首写上捐香仪百两,然后到各堂,向新戒开示说明,各人可随自己方便,供养多少不拘。众人听说后,都一齐发孝心供养。在此期中,共化募得银三百两有余。五月二十日,听说大清兵十八日渡江,南京已归顺。和尚即速圆戒,转回苏州。崑山县比丘尼无歇是和尚剃度授戒弟子,得知和尚已抵苏州,便接回县里。此县有座昙华亭,是和尚的祖庭,因为经常往来,所以皈依者多。我向他们说了筹建和尚寿塔因缘,无歇尼自出一百两,辗转化募四百两有余,总共为九百七十七两五钱。世道混乱,难以将此款托人,只好自己掌管,其拖累之苦,可想而知。
  途中有虎丘甘露庵的戒初上座,礼接和尚到庵歇息。六月初和尚身染脾泻,由于来往运兵,水路不通,不能速归宝华山。常随之徒众,渐渐星散,只有香雪师和我,以及侍者、书记等十四人留在和尚身边侍奉。尧峰寺受戒弟子听说和尚身体欠安,就接去调养,到了那里以后,病情加重。我心中很担忧。数日以后,香雪师也告假而去。一天,听说清兵已到木渎镇,离尧峰寺不远了,该寺大众都各自逃走躲避;也请和尚到山顶静室避居。六月初旬听说路上可以通行了,和尚命我找船返还宝华山。到了常州,遇到兵马阻滞,又返回苏州。过了三四天局势稍有稳定,又雇了船到达新丰镇。只见上流船只争相漫河而下,问他们原因,答说:“大兵到了镇江府,很快就要到丹阳,我们因此逃避。你们的船不能往前去!”故而我们又返回苏州。等乱势稍平,见河上有船来往才又往前走。六月二十六日到华山,寺中大众迎接和尚,礼拜问安。和尚微笑说:“回到山上果然身体大好。不过今天跟你们说好,三日以后,七日以内,我就要悬解(圆寂)!”大众听后都忍不住流泪。和尚说:“生死幻化,实无来往。哭什么呢!”
  我当晚邀请各位执事到场为证,把募化寿塔的手卷打开,请月谷师按手卷上的名字次序报出所捐之钱数,由慧牧师按数合算清楚,共计银九百七十七两五钱,当众交付当家达照师。夜里想起寺庙当初改向时,和尚曾分付达照师说:“我的骨塔将来可建在殿之后。”我每每看到各地丛林,凡正殿后有塔的,都不兴旺。应该先请和尚自定建塔的地方才是。第二天我来到方丈室,委宛地问道:“我们喜得和尚应允建造寿塔。不知和尚决定建在什么地方?”和尚说:“你们忘了,建在大殿之后。”我说:“我曾经听风水先生与和尚谈论时,曾说地脉有三转(循环),大转要歇一百廿年才能转发兴旺,中转歇八十年才转兴旺,小转歇四十年方能兴旺。这座大殿后是龙脉源头,假若地脉转而不兴旺了,后人会说是寿塔伤了风水,恐怕会要搬动更改。不如把塔建在龙首,以保永远。塔兴则常住兴,常住兴则塔兴。”隔了很久,和尚才说:“就依你的意见,建在龙首。”当时达照师和慧牧上座等都侍立一旁,我说:“诸位师长都听到了,和尚亲口说,塔不建在殿后,决定建在前面龙首部位。”
  当年闰六月初一日,和尚令侍者取历书来,看了之后说:“初四巳时,我取涅槃。”立即敲响楗槌(寺中遇重大事件,用以召集僧众的响器)召集大众于方丈室,和尚说:“华山法席,见月可以继承。”取出紫衣和戒本交付给我,说:“我以此事嘱托烦累于你,总持三学(戒、定、慧),阐发戒光。”我跪地禀告说:“在下戒腊和修德都属最后,请付各位阇黎师吧!在下愿协助辅化!”和尚即面向里而卧,沉默不语。我想暂且随顺师意,就说:“在下奉和尚慈命,现在暂且看守,等和尚法体万安之后,再缴送方丈。”和尚才和颜说:“我不是今天才嘱托你,一向心里就有此念,不必再辞!”我拜受而起,和尚又对独行师说:“你的德行和戒腊都好,应为羯磨(授戒师),可作后来之学者轨范。”对达照师说:“你仍作监院,以助见月”,到了初四日,和尚把众人集合在方丈室,取水沐浴洗身,并对众人说:“我身上水干就走。你们不要作去来想,不得穿着孝服涕哭,不可向各方发送讣告。凡是世俗礼仪,全部不用。三日以后,即葬寺之龙山。”接着让大家念佛。水干,跏趺微笑而逝。肉身供奉于方丈室,一切都遵照和尚遗命,大家至诚诵经三天,然后法众手持香花幡幢,送和尚至龙山,建了全身塔供奉。我不忍回寮房,愿守塔三年,作洒扫侍者,只用芦席遮顶,风雨无阻,昼夜诵经,以报深恩。还不到一个月,大众强请我回寺,送进方丈室安住。
  当时香雪阇黎师在苏州,听说和尚涅槃,而把衣钵传给了我,心中不以为然。就从苏州搭船逆流而上,打算去楚地,经过龙潭都不进华山。达照师亲笔写信恳切相劝,他才回山礼拜和尚灵塔。后来在大悲殿刊刻他集著的《楞严贯珠》,工匠把大悲殿弄得狼藉不堪。我建议香师移到厢楼去刻,香师说:“今天在殿里刻经都嫌不干净,将来到了屋虚单空、尘厚草深时,恐怕没有人帮助打扫哩!”我肃容说道:“请香师说话注意,本寺龙天常住,先人光明,想来不会落到那种地步吧!无须烦劳香师为在下的将来焦虑!”说完就回了方丈,仔细考虑,由悲叹转而感到高兴。香师今天说的这番话,应看作是对我的增上助缘(鞭策我上进的助力),坚定我的愿心和意志,撑柱法门。应该尽快订立条规,首先革除弊端,再依芳轨行持。
  就在当天夜里,拟好了十条规约。第二天召集大众,并礼请香雪和达照二位师父,禀告说:“在下行劣福轻,承蒙和尚嘱累主持此华山。现在订了十件事作为规约,各方都不例外。所以前来请二位师父作证,向大众宣布:
  一、经常见到各处古刹,各房自开小灶,各管自己的事,而殿堂清寂寥落,极少见到刻苦修行的僧人,以致使丛林日渐颓败。其过失在于先前的主持者,不慎重选择求道人的品性,泛滥剃度。今天,在下愿华山永兴,杜绝房头之患,只与袈裟法亲和合同居,誓不披剃一人。
  二、 经常见到丛林里敛财积钱养老,年少者也收受供养,放浪恣肆,不肯修行,坐享其成而不知惭愧。彼此相染,挑唆大众,因而受到施主护法的讥诮,山门失去光彩。这种例子,华山要彻底革除。即便老年修行者,也不积攒单资,随缘共住。
  三、各处丛林多半都设有化主(负责对外结交檀越,为寺庙募化钱物之僧人),广发募化结缘簿。方丈也赞美这种牢笼式作法,执事们奔波讨好,因此使化主居功欺众,把持当家。大错因果,退失了檀越之信心。今天华山不安设一个化主,不散发一本结缘簿。道粮任其自来,真修行者决不会没有饭吃。
  四、各处丛林的出头长老,一旦尊为方丈,就设小厨,收积果品,自办饮食,恣意私餐。若是受方丈偏爱者,有分享用,其余之人都不能尝。这种对众不均的作法,应自愧对于领众之职,名不符实。斋堂中虽设有方丈席位,却很少光临。今天在下三时粥饭随堂与大众共餐,一切果品入库。若有檀越和护法进山,宾主之礼不能废弃,不算偏众。
  五、各方堂头,都分别收受檀越之布施,香仪应交方丈室,设斋之资应缴司库,这才是所谓共中分二。若檀越只供香仪,款待客人是常住负担,而香仪却留为私有。连累当家多了七事之忧(油盐柴米等日用七事)。这种做法,就没有想到过常住属于我,我的一切财物尽属常住。如今在下的诸缘虽不圆满,但事先革除这种弊端。凡有香仪,全部归常住所有。若是私自动用,财物进出大家都知道。
  六、现在各处传戒发帖报,或为三七日,或者一个月,来者都要缴纳单费,离寺时都要发给每人一份化疏(化缘簿),借用这种手段进行贸易,哪里是真弘法。今后有来求戒者相聚宝华山,均不缴纳单费,离寺时也不发化缘簿,淡薄随时,清净传戒。
  七、各处大刹名寺,各寮私蓄茶果,陈设古玩。不但数人聚坐闲谈聊天,空虚消磨岁月,而且还谈论别人是非长短,使大家心性参差。损多益少,如何消受得信众的供养!所以今天全部革除。凡是和合共居之大众,若有道友前来探访,或交识的熟人前来办事,都一律请到客寮,随便款待。这样做,一来不显常住缺乏待客之礼,二来自己脸面也生光辉。
  八、各地丛林的堂头,惯常要对俗家喜丧之事表示祝贺和吊唁,送钱送礼以贿赂檀越施主。出了俗家之门,反而行俗家之礼,身为僧人不欣惜僧家之威仪,因为贪图利养,佛制全违。今天,华山之地,本已远离城邑,加之大众都依佛律行持,凡有正信之檀越施主,必然谅解宽宥。
  九、地处深山之梵刹,与城邑附近的丛林不同,柴米等物必须担运上山。今后凡有普务(须大家动手的劳务),鸣梆为号,一齐出动劳作。若是自己不动,而命他人劳作,怎么能身为统理大众之职。今后凡出坡劳动,在下不缩于后,各种劳务必先躬行在先。有病则不勉强,年老才可休息。同居大众,均依此行。
  十、同界大众,都遵守佛制,去掉所有装饰爱好之物,不穿丝绸,衣着不得像俗家打扮。三衣不离,必须染成坏色。一钵恒用,瓦铁(钵有瓦器铁器两种)应持。过午不食,律无开听;增修依教奉行。互相策励,懈怠者自会变得勤奋谨慎。
  我今天以此十件事定为大众的规约,华山何愁不兴旺。达照师说:“其它各条,或者可以按此更改,关于其中化主一事,断断不可缺少。今天如果把这话公开出去,恐怕以后会断了粮食来路,到时后悔不及!”我说:“在下虽然初任方丈,实在也是无缘。立誓绝不仿效各方丛林那样的热闹门庭,决愿效法古人的操履模式。”香师听了之后,一言不发,昂然而去。达师也不高兴,叹息着回了寮房。
  先和尚在世时,有三个太监皈依,孙太监号顿悟,刘太监号顿修,张太监号顿证。豫王渡江时,三人逃进山来。先和尚当时在外未回,是达照师把和尚像挂在中堂,为他们三人披剃。及至和尚回山时,他们三人已各住一僧房。九月三十日,刘顿修私自与香雪师和达照师商议,想在自己房里起火开小灶,二师都答应了。十月初一日,把我请到他房里吃茶,二位师父先已在座。顿修对我述说了想起小灶的事,并说香达二师都已答应,现在把这事向新方丈说一下。我说:“在下既然是方丈,为什么不一同商量,而是私下先已说妥,事后再让我知道。今天有三件事奉告:一、先和尚在世时,凡诸方请和尚起期传戒,如果有私设小灶锅碗之类,必令先毁,大家同一大厨,然后才应请赴期,假若不毁就不去。今天和尚涅槃不满四个月,谁敢在本常住另开私人小灶,这是欺诳先师,断不可为!二、若一定要开小灶,等我死后,或者可以任凭乱为。三、我因为其它因缘而离开这里,不当华山方丈,也可以随各位师父作主。若在下住此山,怎肯让此山颓败废驰!”说完,我拂袖出房。香、达二师无语,顿修脸红失望。借此因缘,作为振兴戒律之开端。
  一天,我召集大众在大雄宝殿,并请来香雪和达照二师,我礼拜毕,对大众说:“在下以往随侍在先和尚座下,是和各位师长共同辅佐和尚做化导之事。凡事没有不事先私下向师长们禀白的。现在想改变一下。我曾亲听和尚慈训,说:‘自律祖开始到我,为了中兴律法,一切都从方便善巧出发。你既然志在弘扬毗尼,等以后定要依遵律制躬行。’今天,在下一人承担主持,绝对不能知律而不按律行事。今日向大众说明之后,是制必遵,是法必行。”三日后,达照师辞去了当家之职;顿悟发心担当监院;香雪师去了常州天宁寺讲经;各位同戒者皆各奔前程;旧任各堂执事也十去八九。有三种人:一不能如律躬行,二不能同大众过清苦淡薄的日子,三不愿出坡劳动的人,我也不挽留。留下的只有一百多人,都同心同志愿,奋发协助,愿意共同护持戒律。
  十月中,有求戒者三十多人,以盐城县龙沙为首。我先依律唱方结界,然后每三人一坛受具足比丘戒。达照师及各道友当面没有说什么,下来以后议论纷纷,说我受先和尚咐嘱,现在大改受戒遗轨,结界唱方,从来少有,三人一坛,从未见过,指责我不孝之罪。由于他们不谙熟戒律,所以才这样说。我听到后权当没有听见。一天达照师闲步来到方丈室,我慢慢劝他说:“藏中的律部,你若有空闲时间请回去阅读一下,也可以消磨时间,你看如何?”他就把律藏阅读了一遍,才知道我所做的是有根据的,内心反而叹服。以前的诸多议论就全部不禁而止了。
  刘顿修当太监时,曾经交给孙顿悟四百两银子,让他去常住附近购置一些田产,以便养老。顿悟存心不实,以贵价买了薄田,而且亩数不足,所收的租粮多有赔欠。刘顿修因此恨极,准备了利斧藏在身上,发誓要砍死孙顿悟。眼看要发生恶性事故,大家都感惊慌恐怖。达照师把事情告诉了我,我说:“一旦祸起萧墙,就败坏了常住。幸好修塔银两尚有余数,就用来买成供塔用的香火为他两人解怨,顿修也把价减一百两,于是常住才安宁下来。
  顺治三年春,旗兵放马,吃了百姓的麦子。乡民无知,把马没收了。将军巴公下令兵士把乡民抓去,作叛逆论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