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世界公元前8至前3世纪世界文化教育史,是阐述世界古代中期 

文化教育发展历史的一部专业史著作。作者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取精用 

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叙述了这一历史时期世界东西方国家 

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并以教育发展为基本线索,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国家的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制度演变和教育思想理论成就,对在世界历史上产生重 

大影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书中并对东西方教育 

异同、不同民族文化区域发展特点与成就加以分析比较。本书内容丰富,文 

字简明,在撰写过程中力求达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 Page 3…

                                  一、概述 



     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本《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是百卷本《世 

界全史》划分的世界古代中期史,10个独立成卷的专业史的一个分卷。 

     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祖先曾共同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丰富的精神财富。世界近现 

代文化教育的渊源有很多就是来自世界古代中期这个历史时代。在这一时 

期,东西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世界古代中期的文化教育画卷。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从搜集资料入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指导 

思想,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史为本、以论为辅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教 

育发展为基本线索,力图勾画出公元前8至前3世纪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 

发展的主要轮廓。书中既写西方,也写东方,从而展示出东西方主要国家的 

文化教育成就。但该书由于受到篇幅字数所限,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不 

分巨细地详加论述,只能抓住一些重要问题突出地加以阐述。 

     在编写体例上,我们则以人类大区域的历史活动的分布范围作为基础撰 

写的空间,按地区和国家分题编写,自西向东构成框架,主要集中叙述:欧 

洲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古代希腊、罗马,北非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南亚次大 

陆印度,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概貌。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在世界古代中期,无论是希腊、罗马,还是 

东方各国的文化教育,其性质和根本特点是一致的,都是适应了当时奴隶社 

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实际情况表明,这些国家和地区虽同属于奴 

隶社会这一历史阶段,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却表现有所不同,产生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 

     西方奴隶社会有代表性的文化教育,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希 

腊民族创造了爱琴文明,成为欧洲文明史的开端和人类文明的一个发祥地。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建立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公元前5 

至4世纪希腊奴隶制达到繁荣阶段。希腊的文化教育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 

上,适应了奴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在古希腊为数众多的城邦国家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文化教育的形成和发 

展是整个希腊文化教育的典型范例。斯巴达以农业立国,从九千户的斯巴达 

人统治十余万户奴隶和平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文化教育完全服从于对奴隶的 

残酷武装镇压和对外战争保护城邦的需要。这种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教 

育性质注重军事教育,实行单纯尚武的军事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年轻一 

代培养成为捍卫奴隶制度的勇敢善战的军人武士。而在雅典,由于海上交通 

便利,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且随着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文化教育 

提倡人的身心和谐的发展,培养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使他们不仅成为军 

人,而又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为达此目的,雅典积极兴办了多种 

类型的学校,诸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还有国立体育馆等教育 

机构,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各种课程。 

     古希腊的教育实践活动,孕育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产生了象苏格拉 

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这样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们的教育思 

想和理论学说,成为古希腊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希腊化时期,古希 

腊的文化教育传播到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地区,希腊文化对东方一些国家 

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希腊人也吸收了东方文化。体育作为文化教育 


… Page 4…

的重要内容,本书着重叙述了古代希腊体育,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盛会的由 

来,以及古希腊教育家对体育教育的精辟的论述。 

     古代罗马的文化教育,同样是建立在剥削奴隶劳动的基础上,为奴隶主 

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它吸收了古希腊文化教育成果,也根据自己本国特 

点和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希腊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罗马对后世欧洲的文化 

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通常把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并称为希腊 

——罗马文明。 

     古代罗马在王政时期 (公元前8—前6世纪)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 

过渡阶段,罗马民族的思想生活到精神文化都还是很原始的。罗马王政时期 

已经有了文字,但由于流传下来的可靠史料很少,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教育 

状况难以稽考。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罗马进入共和时期。在共和早期,由 

于罗马社会经济特点决定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是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即作农民 

又当军人,完成这种教育任务主要是靠家庭教育形式。罗马共和后期,政治 

经济发展的变化,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促进了罗马学校教育的发展,逐渐 

形成了罗马学校教育制度体系。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后期的雄辩家教育的理论 

代表,以后昆体良继承了他的思想,罗马的教育实践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昆体 

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 

     埃及、西亚两河流域的亚述和巴比伦等亚洲和非洲古代东方国家,比西 

方的希腊、罗马,较早地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奴隶社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经 

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它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许多 

特点,民族的文化教育也很早地就出现了。 

     埃及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人创造了光照史册的尼罗河 

文明。约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代埃及人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埃及在古王国 

和中王国时期,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中王国时期学校教育 

极为发达。古代埃及出现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等多种 

类型学校,并在数学、天文学、文学、历法、医学、航海和地理学等方面取 

得了很大成就,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世界古代中期,埃 

及的奴隶制度进入了衰落阶段。晚期埃及的社会经济特点,表现在文化教育 

方面,由于商业的发展要求文字进一步简化,出现了“世俗体”文字,和西 

亚、爱琴海地区的文化交流超过了前代。尤其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埃及,亚 

历山大里亚的文化教育和学术成就更是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上的光辉篇 

章。 

     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当古希腊人还处在由野蛮向 

文明过渡的荷马时代时,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已经持续约两千年了。亚述和 

巴比伦两个文明古国就建立在此。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文化教育上取得了不 

少的成就。苏美尔文化是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化,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学校教育也很早地就开始了,巴比伦的学校以培养“文士”为教 

育目标,既有普通教育又有专门教育。到新巴比伦时期,在建筑、天文、数 

学和水利方面进一步发展,它的文化教育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文化教育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次大陆人民在印 

度河和恒河流域,创造了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距今大约四千多年前,印 

度产生了哈拉帕文化,表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教育方面,主要 

特点是教育与宗教紧密结合。婆罗门教和佛教适应当时印度社会的需要而产 

生,其教义维系种姓压迫和构成培养人们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古代印度教 


… Page 5…

  育的基本内容。婆罗门教采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古儒学校教学内容完全 

  渗透着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佛教以广设寺院作为教育的场所,这些寺院从 

  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佛教学校。佛教教育也以神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主要学 

  习佛教经典,佛教教育对许多相邻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古代印 

  度人民同其他古代东方民族一样为丰富世界文化教育的宝库作出了宝贵的贡 

  献。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教育发达。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 

  就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以后又经商代和西周,奴隶制从发展 

  走向强盛。夏、商和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形成了“学在官 

  府”的局面。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制社 

  会开始解体,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大 

  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方面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重要标志就是西周官学的衰废和 

  代之而起的私人自由讲学的出现。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 

  和教育思想流传下来,被人们认为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孔子整理古代文献, 

  删定而成 《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他聚徒讲学,开办私学,从教长达四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开创 

  了我国私学教育的局面。孔子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对我国文化教育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教育家墨子、孟子、荀子和韩非的教育思想各具特 

  色,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宝库。战国后期,出现了教育理论的著作, 

  其中《学记》的成书,不仅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总结,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教育学的萌芽。 

       历史是绵延不断的,今天的世界是过去的世界的继续和发展。恩格斯曾 

  经指出:“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我们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智慧的发展,是 

  以奴隶制既为人所公认,同样又为人所必需这种状况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 

                                                                           ① 

  上,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我们只 

  有很好地了解认识过去,才能正确理解认识现实,也更加有助于展望未来。 

  因此,学习和研究世界古代中期的文化教育内容是很有意义的。本书试图将 

  世界古代中期东西方文化教育发展及其成就比较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读者了 

  解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的概貌,从中吸取可供比较和借鉴的有益的东西, 

  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20 页。 


… Page 6…

                  二、欧洲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文化教育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其文化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于每个欧洲国 

  家来说都有巨大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 

  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 

                 ① 

  家园之感。” 由此可见,希腊的文化教育在欧洲人民的心目中是多么亲切、 

  熟悉,而享有一种特别的殊荣。世界古代中期,欧洲的文化教育发展是不平 

  衡的,而古代希腊的文化教育,和欧洲其他地区相比较,则站在了当时欧洲 

  文明的前沿。古希腊人创造的文化教育奠定了近现代欧洲文化教育发展的基 

  石。这是我们要以右希腊作为代表考察欧洲文化教育起点的原因。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希 

  腊半岛在巴尔干半岛的南端,是古希腊的主要本土和活动区域。由于山岳阻 

  隔,它又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伯罗奔尼撒)三个部分。 

       从自然条件来看,希腊境内多山,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而适于 

  种植葡萄、橄榄,葡萄酒和橄榄油成为大宗的输出品。气候属地中海型,夏 

  旱冬雨。多山造成了希腊半岛各个地区之间的交通困难。但东南沿海地带, 

  海岸曲折海湾深港口多,为航海与海洋有联系的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件。 

       希腊东南隔海与世界古老文明的北非埃及和西亚地区相望,古希腊人很 

  早就吸收了埃及和西亚的先进文化,从而创造了欧洲最古老的文化。古代希 

  腊的文化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文化教育完整而典型的代表,成为西方文化 

  教育之源。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 

  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 

  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① 



                     1。斯巴达和雅典奴隶制城邦的文化教育 



       荷马时代之后,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各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 

  史称这段时期为希腊的“古风时代”。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氏族制度瓦解,进入奴隶制社会,产生了一 

  些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规模狭小,领土面积也不大,历史上叫作“城邦”。 

  这一时期,希腊人不仅在其本土和小亚西海岸,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城邦,而 

  且对外进行殖民活动。 

       在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中,阶级结构有奴隶和奴隶主两个互相对立的阶 

  级,还有大量的自耕农和独立的手工业者。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 

  的根本矛盾。这些城邦国家建立之初,采用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大权掌握 

  在少数的贵族奴隶主手里,实行着“贵族寡头政制”体制。其后,随着奴隶 

  制经济的发展,一些城邦中,工商业比重越来越大,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也日 

  渐形成和强大,贵族寡头政治逐步由工商奴隶主统治所代替,城邦国家政体 

  向奴隶主民主制发展。在古代希腊发展的历史上,和为数众多的城邦国家中, 

  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起过作用有影响的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城邦国家的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 卷,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15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20 页。 


… Page 7…

形成可以反映出其他许多古典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共同特征。而这两个城邦的 

文化教育,也正好可以作为希腊文化教育发展的范例。所以,在研究世界古 

代中期文化教育时,我们选择斯巴达和雅典的文化教育为代表,进行探讨分 

析。 



      (1)斯巴达的单纯尚武的军事教育 

     斯巴达是古代希腊的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建于公元前8世纪。 

斯巴达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组织实施,是古希腊文化教育的一种 

典型。它重在对人的军事教育的培养,实行单纯尚武的军事教育。 

     ①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地区。 

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平原,并得到犹罗达河的灌溉,适于农业耕种。平原的东、 

北、西三面被高山峻岭包围,南部以岩石海岸为境界。它的海岸不利于航行, 

无法进行海外贸易,航海业不发达。斯巴达以农业立国,经济生活的基础是 

农业。 

     斯巴达城邦国家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