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正在消失。宰相们现在围绕着对南诏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剧烈争吵,结果 
  以郑畋和他的对手卢携二人同时免职告终,另外他们还面临来自北方的强大 
  的扩张主义者沙陀突厥的威胁。黄巢和他的盗匪军队继续移离对王朝来说是 
  生命攸关的地区,通过几百英里广阔的人烟稀少的地方,指向福建的首府福 
  州。878年阴历九月,政府中止了对盗匪的讨伐,并指定曾元裕将军为平卢 
  节度使,接替刚死去的宋威。 
       黄巢经过福建崇山峻岭的进军,只是他横扫华南的全程更长的开端,进 
  军最后打到了大海港广州。这种几乎无阻挡的行军在地图上给人的印象是深 
  刻的,有时被视为黄巢力量强大的证据,这种力量使他有可能随意纵横万里 
  地移动。然而,导致他向南方进军的原因不是广东富庶的情景,而更可能是 
  政府对他的成功的追击,以及北方难以对付的防御布置。 
       在878年最后的几个月,当他往南移动时,黄巢开始认真地考虑扩大支 
  持自己的社会基础。经过福建时,他努力争取地方绅士支持,不过收效甚微。 
  ①878年阴历十二月,福州遭到劫掠,无防备的观察使逃走。但是,高骈从浙 
  西派去的讨伐大军屡次击败黄巢的队伍,俘虏了许多他的重要伙伴,把他赶 
  往更远的南方。 
       尽管黄巢显然处于逃跑奔波之中,他仍被视为对朝廷的威胁,宰相王铎 
  自愿亲自率领一支远征军攻打盗匪。王铎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和南面行营招 
  讨都统。他选择李係作为副手,任命李为湖南观察使,此人是一个出身于显 
  赫家族的无能的官员,但其忠诚则是没有疑问的。李係屯驻在潭州(长沙), 
  以防止黄巢由岭南抢先北上。 
       879年阴历五月,当黄巢迫近广州时,他仍争取谈判,想取得有利的投 
  降条件。他与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联系,请求他们居间说 
                                                                           ① 
  情,使他能得到天平节度使的职位;天平在山东,是他的老根据地。这个请 
  求被拒绝了,黄巢接着要求任命他为广州节度使。这个要求也被拒绝了,因 
  为广州贸易实在太宝贵了,决不能把它交给一个盗匪的首领。朝廷建议代之 
  以禁军中一个较低的职位,但黄巢认为此议是一种侮辱。他立即对广州发动 
  猛烈的攻击,一天之内便攻占此城。他俘获了节度使李迢,并一再试图达成 
  一项有利的协议,但被对王朝表现出狂热和罕见忠诚的李迢所拒绝。黄巢杀 

① 《新唐书》,卷225 下第6454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15 页。 

… Page 446…

  害了勇敢的李迢,并在暴怒之下洗劫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墟。有的材 
  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 
                                                                               ② 
  界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约20万。许多中国人逃往福建。 那时 
  期来自西拉甫港的著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详细叙述了广州遭到野蛮毁灭的情 
  景。③ 

       朝廷很清楚,黄巢无意留在热带地区。政府抢在他北返以前采取行动, 
  希望在远离支持他的基地的江南将他围困,并予以消灭。在广州洗劫之后, 
  一场大规模的对抗已不可避免了。 
       黄巢北上 
       当劫掠岭南时,黄巢手下许多人死于疟疾。剩下的人要求回到北方,“以 
  图大事”,因此盗匪军队开始迂回北上,沿途他们抢劫了湖南和江西这些地 
       ① 
  区。他们由灵渠通过南岭的分水岭,沿着湘江流域前进,就像庞勋在10年 
  前那样。879年阴历十月,他们到达潭州。王铎的副手李係驻守这座城市, 
  然而他不愿战斗。因此黄巢能够在一天之内拿下了它。这种灾难性的懦怯(这 
  是选择统帅不按照才能而根据其家族与朝廷的关系造成的)对于遏制黄巢的 
  努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失败。当时盗匪军队处于最衰弱的时候,如果李係能 
  给予黄巢以强有力的打击,那将是获得最后胜利的一个真正机会。 
       然而,更严重的是长江中游战略中心江陵(荆州)的失守,它是李係的 
  上级、讨伐军统帅王铎放弃的。由于对方在人数上大大超过自己,王铎向北 
  撤退,宣称他要去和屯驻在北面30英里的荆门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的队 
  伍会合;但是王铎事实上一直退到百英里之外的襄州。江陵城留给王铎的属 
  将刘汉宏镇守,但早在黄巢到达以前,它已被政府戍军洗劫和放弃了。 
       增加了信心的黄巢渡江直趋荆门,刘巨容在那里严阵以待。刘巨容派出 
  自己的军队和500名沙陀突厥人对付盗匪。黄巢的士兵有许多被杀,但是尽 
  管有人力劝刘巨容追逐并歼灭残余的盗匪,他却让他们逃走了。他的理由反 
  映出王朝已失去了地方的支持。他说:“国家多负人,危难不吝赏,事平则 
  得罪,不如留贼冀后福。”②如上所述,对王朝冷酷无情地处分它的军事将 
  领的抱怨是十分普遍的,另一些地方长官也故意避免与起义的队伍正面对 
  垒。但这是一个朝廷大员主动希望王朝灭亡——这显然是刘巨容纵匪逃走的 
  原因——的首次事例。刘巨容对王朝的敌视可能与宋威的情况相同,当讨伐 
  庞勋时,他们二人都在康承训军中任职,毫无疑问,刘巨容和宋威一样,都 
  担心在攻打黄巢胜利后也成为政治牺牲品。然而,一旦唐朝灭亡,节度使将 
  有可能在任职地区巩固他们的权力,或者等待新的统一王朝的出现,或者继 
  续割据自雄。 
       由于直接通往长安的道路受阻,黄巢东移顺江而下,重走10年前庞勋的 
  老路,沿途纠集了各地的盗匪团伙 (其中许多曾与王仙芝合作过),又恢复 
  了力量。他们一度受到驻防在江西的政府军将领曹全晸的沉重压力,但曹全 
  晸放弃了追击盗匪的计划,因为朝廷以未经解释的原因决定更换他的职务, 
  这使得黄巢得以通行无阻地顺江而下。 

② 关于中国人避难的村落,见罗香林:《唐代黄巢变乱与宁化石壁村》,载《说文月刊》,4 (1944 年), 

第265—268 页。 
① 《旧唐书》,卷200 下第5392 页。 

… Page 447…

       长江下游地区一直是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现在则是王朝防御的关键部 
  分,它的重要性从选择高骈来防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高骈无疑是唐朝地位 
                                            ① 
  较高的军队统帅,享有非凡的声望。他的家族源自渤海,有几个成员忠诚地 
  在神策军中世代任职。高骈曾在北方边境任职,是一名与党项人作过战的杰 
  出将领。当吐蕃在西方入侵时他组织过防御,并在遥远的南方指挥过反对南 
  诏入侵的战役。从869年到875年,他作为节度使抑制了山东的盗匪活动, 
  可是在他转到四川以后,天平又爆发了严重的动乱。当王仙芝在878年初在 
  长江中游得手之后,他挥师前来,一年以后他曾在浙西征讨黄巢取得成功, 
  并把盗匪军队逐往南方的广州。 
       黄巢在879年后期进入长江下游地区,一度袭击宣歙、浙西和江南的广 
  大地区。但在下一年初情况发生了变化,高骈终于认真地对盗匪采取行动。 
  880年阴历三月,高骈派遣他手下地位最高的将领张璘前往长江以南,给了 
  盗匪军队以沉重的打击。政府想要大获全胜,便以几支北方部队增援高骈, 
  并任命他为诸道行营都统。高骈召集邻近诸部队并征募大量地方新兵,使自 
  己军队的总数达七万人。黄巢的军队虽则人数更多一些,但不能与高骈的训 
  练有素的军队相对抗,880年阴历四月,盗匪似乎完全被击溃。王仙芝的早 
  期伙伴之一王重霸向张璘投降,同时黄巢失去了另一位重要伙伴常宏,后者 
  也带着自己的数万人马投降了。黄巢退到江西的饶州,随即来到福建边境正 
  北的信州。每一件事看来都对政府军有利,官军的将领们纷纷向京师告捷。① 
       在880年阴历五月,局势完全改观。这个关键时期的事情已引起了人们 
                                                                           ② 
  对进攻黄巢战役全过程的精心猜测,而许多疑点一直模糊不清。然而确凿无 
  疑的是,黄巢仍有可能避免几乎确要被击败的境遇,他突破了唐朝在长江下 
  游的防线,并开始向北方的东西两都进军。据一份资料说,黄巢曾大量贿赂 
  张璘,使之停止进攻,然后同意向高骈投降,条件是任命他为节度使。据这 
  份记载说,高骈接受了黄巢的投降,但是不愿同参与战斗的其他部队的将领 
  分享功劳。因此他让这些部队各回原地。当黄巢得知这些军队已经被遣回淮 
  河以北时,他突然中断了与高骈的关系,并在一次随之发生的较大战斗中杀 
  死了高骈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张璘,给予他的军队以沉重的打击。尽管人们对 
  导致这个结果的一些事件仍有种种怀疑,但这一巨大胜利是无可争辩的事 
  实,在此以后黄巢和他余下的伙伴在浙西和宣歙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袭击, 
                                                ① 
  最后于880年阴历七月在采石渡过长江。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料到的重大转折 
  点。 
       高骈的军队不但未能阻止黄巢渡江,而且当黄巢向洛阳挺进时也未能向 
  北方提供支持。高骈的无所作为十分自然地激起了最猛烈的批评。对于没有 
  经验的文职官员来说,像李係和王铎那样放弃职守,是一回事;而对于政府 
  最有经验的指挥一支庞大军队的将军来说,他竟允许一个已经严重削弱了的 
  敌人伺机渡过了长江并让他在自己辖区扬长而去,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① 高骈的传记见《旧唐书》,卷182 第4703—4712 页;《新唐书》,卷244 下第6391—6404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19—8225 页。 
② 关于这个问题的详尽的讨论见周连宽:《唐高骈镇淮事迹考》,《岭南学报》,11。2 (1951 年),第11—45 

页。 
①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渡口。唐朝一度曾在采石建立镇戍,但在881 年撤消了;见《册府元龟》,卷507 第4 

页。 

… Page 448…

  有些历史评论家把责任全归罪于高的亲信方士吕用之,他对高有巨大的影 
       ② 
  响。但是,高骈的无所作为是难以用玩忽职守来加以解释的。 
       高骈在他负责的淮南地区面临一种极其复杂的形势,当时淮南是中国盗 
  匪活动最猖獗的地方。高不但要和本地的盗匪作斗争,而且要和从北方袭来 
  的大批盗匪团伙以及和淮南以北开小差的哗变士兵作斗争。甚至在他来到淮 
  南以前,给盗匪首领封官被认为是必需的,高骈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任命数 
               ③ 
  人为刺史。这些盗匪首领现在成为高骈的将领,协助他向周邻地区扩展势 
  力。由于淮南是这样一个具有爆炸性的地区,高骈很容易因为对黄巢征剿过 
  猛而失去自己的位置。扬州对于唐王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它作为一个独 
  立政权的基地已有长期的传统,所以高骈不愿拿他的位置去冒险是不足为奇 
  的。高骈还意识到,他不能再依赖朝廷的坚决支持,因为他的主要政治伙伴 
  宰相卢携得了重病。这样,他有许多理由要巩固自己在淮南的地位,因此他 
  向朝廷送去一系列自我辩护的奏疏,声称黄巢渡江时有60万人,这是一个十 
  分荒谬的数字。① 
       一旦越过了政府在长江下游的防御,黄巢通往东都的道路便畅通无阻。 
  唐王朝试图在洛阳东南要冲的忠武的溵水布置大军以阻挡盗匪军队。这个计 
  划惨遭失败,这倒不是因为黄巢军队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守军之间互不信任, 
  再加上他们几乎普遍地不愿为摇摇欲坠的王朝去卖命。感化节度使曾招募到 
  士兵3000人,条件是保证他们在州城驻防。当他们接到命令开往溵水时,几 
  乎激起了一次兵变。他们到达以后,野心勃勃的地方将领周岌害怕这些军队 
  一旦驻在他的辖区就会威胁他的势力,便让他自己的士兵渗入他们驻防的城 
  市屠杀他们。感化节度使被追逐到襄阳杀死。周发后来担任了忠武节度使。 
  另一个派去参加洛阳防御的唐朝将领齐克让弃职而逃回了自己在山东的营 
  地,而不是去与残酷无情的周岌打交道。这样,所有派去保卫东都的军队都 
  因将领之间的猜疑和背信弃义而溃散,洛阳门户洞开。 
       黄巢在渡过淮河以后开始表现出建立新王朝的野心。他采用了“天补大 
  将军”的称号,并试图加强军队的纪律,禁止他们抢劫。当他们在880年阴 
  历十一月进入洛阳时,该城官员无心抵抗,接他入城。齐克让向朝廷报告洛 
  阳已经丢失,他建议立即尽力加强长安的防御。 
       黄巢军队的戏剧性的进展,自然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然而真正显示唐 
  朝秩序瓦解的迹象倒不是盗匪军队如此大踏步地前进,而是各藩镇的“勤王” 
  部队彼此之间争权夺利大造自己的地方优势的活动。只要政府能调度大部 
  队,它依然有其需要认真对待的力量。但879年至880年的事件——王铎和 
  李係在战斗中的失败、刘巨容公开的不忠以及高骈保全自己地位的行为—— 
  标志着唐王朝力量的振兴没有任何希望了。 
       政府临时加强长安防御的努力从开始便注定要失败。宫廷的禁军早已不 
  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神策军中的职务已成为长安富家子弟挂名的闲 
       ① 
  差。他们中大多数人除了恐吓京师市民之外,没有战斗经验。当可能要他们 

② 《资治通鉴》,卷254 第8264—8268 页。 
③ 较早的任命见 《唐大诏令集》,卷120 第638 页,高骈自己的任命包括李罕之 (《旧唐书》,卷187 第 

5442 页)、毕师铎和秦彦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11 页;《旧唐书》,卷182 第4715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29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4 第8237 页;又见在此以前几十年杜牧的文章,文中叙述了政府军质量的下降,载 

… Page 449…

  去和叛匪作战的消息传开以后,许多人便到贫民中寻找替身。 
       京师的防务交给了宦官首脑、神策军名义上的长官田令孜,但没有证据 
  表明他离开过京师去担任京师东面诸关口的指挥,而控制这些关口对于防守 
  京师是至关紧要的。田令孜的一名副将带了几千名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 
  去据守潼关,但只能供应他们几天的给养。当他们看到叛军迫近时,便乱作 
  一团而溃散了。叛军成群通过了潼关,进入京师所在的关内道,在那里被派 
  去保卫京师的博野军的哗变士兵参加了他们的队伍。由于帝国的军队完全溃 
  散并处于混乱之中,京师的防御崩溃了。 
       黄巢在长安 
       880年腊月初五,长安落到黄巢手里。只有少数随从陪同的僖宗带着田 
  令孜和500名神策军,偷偷地从城中逃走,前往四川避难。相形之下黄巢的 
  入城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张直方将军在许多官员伴同下出城欢迎叛军。 
  黄巢坐在一架金色马车上首先到达。随后的军队——此时已达数十万众—— 
  全部穿着锦缎,他们的头发一律扎着红丝带。他的骑兵直接开往城内,在后 
  面长达几里的路上塞满了辎重,京师的居民表现消极但并未流露出害怕神 
  情,他们拥上街头,观看接管的情形。② 
       王仙芝的余部首领、前一年参加黄巢队伍的尚让,现在作为黄的主要副 
  手和发言人要求人民保持安静。他说:黄巢为民请命,他起兵的目的是从不 
  顾人民死活的唐朝统治者手中拯救他们。这个声明被用来作为说明黄巢与普 
  通百姓之间“阶级团结”的证据,但事实上它和所有想要建立合法统治的人 
  们所发布的自我辩护声明是一种性质的,尽管他们有各自的背景和目的。① 
  真正重要的是,它首次清楚地表明,黄巢企图在长安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