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加维奥德市以南,预备朝北拜,再接上一号公路。上人,五个月前和今天,有显著的不同。最大的转变,是我们拥有个人的宇宙。当我们陷在泥泞里拜,知道这是杂乱无章的妄想构成的境界。当强风把我们吹倒,当汽车不停地响喇叭,或者当一切静止下来,骨节里的痛楚完全消失——一切一切,我们知道应该埋怨谁,或者感谢谁。
很奇怪——每天我把妄想斩断,满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忽然‘叭’的一声,一辆油渣货车会在我肘子四寸外按喇叭。每当我仔细反省,发觉就在那时,我正在打妄想。于是把金刚剑一挥,斩断这个不速之客。这份工作,要念兹在兹,持续不断。现在,要把‘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打成一片,逐步迈进,自强不息。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包括早晚课及吃中饭的时候。为什么从前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现在正内摄其心,外抑其身,不说话,回光返照,念兹在兹,不离本位——这都需要精神集中。老实说,往昔我一向没有拒绝贪、嗔、痴,他们是我三个老朋友。正如上人慈悲地训诲:
‘果真!假如你有细如毫发的空隙,你也会从那儿溜出去,逃出道场。’
在三步一拜的时候,我没有逃避的余地。当你不能逃跑,要面对现实,你才知道自己一直没有改变,仍旧被贪嗔痴,三个老毛病,紧盘著翅膀,令你不能高飞。在修行之前,谁会想像到:使你轮回不息的心,也是令你解脱的心?而中间的过程,就是:遇上善知识,遵从训诲,具足信心,选择恰当的法门,躬行实践。这种工作在起初会进行得很缓慢。以下的文章叫做:
电话支柱、栏杆、树业:借假修真
按照佛教的说法,心是宇宙万有的根源,包罗万法。心里还有一颗智慧的种子,叫做佛性、自性、真如实相、‘零’等等。所可悲者佛性被妄尘遮盖,无法显现。自性,原本清净光明,织尘不染,却被尘劳所覆。修行,就是坚信佛性的存在,耕耘心地,开辟自性的智慧光明。
三步一拜开始时,上人曾叮嘱我:‘不要打妄想!’为什么?因为妄想在自性的明镜上,蒙了一层阴影。若一念不生,回光返照,破执修真,自会慢慢消除了污染的黑幕。
跪拜,能发动热的能源,而戒律,能防止能源的外溢。时刻回光返照,能够净化火焰,倍增光明。回光返照,有多种方法,例如不说话、不张望、不发脾气、不淘气。最要紧的,不去胡思乱想。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这是困难的工作,不能一下子完全放下。智慧剑,是自性光明铸炼的武器,每逢妄想生出来,可以用剑把它斩断。这把剑不重,也不难用,但你要记得常常运用它。它是金刚铸成的——牢固、锋利。起初,你应该选择一个合理的速度,然后,慢慢地增加速率。例如,在一分钟内,尝试完全专一;或者,每念一次咒,便猛力一挥。慢慢地增加专一时间,把妄想打回虚空里去。
首先,把精力集中在最大的妄想:贪欲、自我、小器等等。金刚王的宝剑,能够把一切妄想产除,使心智灵明,返本归元,恢复本有光明。
这条僻静的小路上,在我这一边,是一行绵延不断的栏杆、电话支柱和树林。下午的斜阳,把栏杆的影子拖得很长,在大地上映下了斑烂的花纹。于是我便想:‘我应该管制著思想,从这一个到下一个支柱,大约有十次的跪拜,每一个妄想来临我便把它斩断。好了,开始……斩!不要让一个妄想溜过,把它完全送回方寸佛之间。行吗?好,继续。现在要拜到那棵树,而不能打任何妄想。、斩!南无常住十方佛……斩!娑婆诃!波罗蜜!现在拜到那条支柱……斩!’
每多拜一次,内里愈多光明。心里除了愚痴黑暗,还有别的东西。我要闭上嘴巴,才能发现它的真实面目。一旦能够停止了脑海里絮絮不休的吵嘈,那是多好的胜利。
在旅途中一个深刻的意象:
我在一0一公路的干草业中小便。早晨五点,旭日初升,烛照大地,绿野晴川,泛金流碧,无远弗过,光景绮丽。公路上宾士的货车,映射著阳光,反照到山丘上的柠檬果园。恒朝站在路口,肩膊上背著金黄色的布囊。他一面在等待我,一面在阅读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杂志。他看得入神,全神贯注,尽管迎面驶来车子,他也浑然不觉。他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笑靥迎人,他正在阅读上人在某次禅七开示的语录:
‘如果你要学佛,必须勇猛精进,像一头老虎,从高山跑下来,把自己的业障吞噬!’
恒朝最喜欢阳刚之气,而上人的开示,是阳气十足。这个景象,似一幅图片,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十月十一日
如果你没有丝毫淫欲,你有什么需要隐藏?你怎会觉得恐惧或羞耻?那时,你只有祥和的喜悦。一旦被私欲所缚,你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应从生命的召唤。这就是一点污染,使我们和佛陀有了隔离。淫欲,是障碍轮轴滑行的沙石,是明镜上的尘垢,是湖上的波浪。淫欲是虚妄的。
如果我要获得清净,我就得洗心革面,把大男人主义的自我形相连根拔除,克己复礼,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明。在一言一念行中,我都要洁身自爱。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你会发觉自己的习气多么深重。习气自无量劫来薰染积聚,根深蒂固。现在,要培养新精神,并除去老毛病。要时刻精进,恒常观照,坚忍卓绝真诚,日久功深,终能改头换面。
十月十四日:
恒朝和我对昆虫的态度并不慈悲。我们发愿改过,面对细小的蚊虫、苍蝇,甚至长达八寸的青蜘蛛,也要生出慈悲心。于是我们在车里悬上这个告示:
注意:
凡一切爬行、飞行、跳跃的昆虫,请勿畏惧,我们的不会伤害你。法界宽广,欢迎你来去自由,但是,当你住在这个道场里,或者在我们的身上求宿,请遵守下列规矩:
(一)时刻奉持五戒。
(二)不准油灯、饮料,或油腻的东西里自尽。
(三)一切饮食,是供养三宝的,不得随意啖食。
(四)可以咬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但事后要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我们把这个告示钉上之后,立刻,本来在车子里聚集的苍蝇们,全部飞出车外,然后降落到一幅窗帘上。以后,即使吃中饭时,它们也不再来骚扰。
我看著窗帘上的苍蝇,突然觉得自己对苍蝇,一向怀著一种憎厌心。于是,拿出智慧剑,把这个念头斩断。在回光返照之下,它像一股黑气一样完全消失了。
上人,这只是一个妄想。弟子感到三步一拜的旅程,和西游记大同小异。孙悟空和唐三藏,都在外面跋山涉水,历经重难。但到了最后,还是要回光返回照,反求内心的宝藏。而我们途中,一直有大善知识指引。在西游记里,一条天龙化为良驹,为他们载运行李。我们这部五六十年代的老爷车,也是勇猛如天龙,发愿把我们载到目的地。唐僧背负整套三藏,而我只背上一部经典——华严经。但这部经是经王之王。还有一个有趣的对比:恒朝宿世跟猴子有缘。在他过去生中,曾把猴子堵塞在山洞里饿死,等他转生为梁武帝时要抵赏恶因而遭受到残酷的果报;恒朝也和孙悟空一样,精通武术。恒朝是个武术专家,但他已发愿,不再运用外在的武功,而要锻炼内里的功夫。西游记里的唐僧过分怯懦矫情。如果弟子恒常真实,便会一无所畏。二十世纪的三步一拜,好像是西游记的续篇,正如大学毕业生现在去攻读研究生一样。
以上所写的,仅供谈笑之资,弟子已经打了太多妄想。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七年十月 加州海滨
三步一拜途中某些统计表:
(一)水分——每人每天用一加仑半,包括一切:洗漱、饮水、煮食、洗碗碟。车子每两需要半加仑。
(二)速度——每两小时拜四分之一里。每天拜一里至一又四分之一里。
(三)开车速率——最高时速不会超越三十五至四十里,通常时速是二十五里。
(四)睡眠——五至六小时,很少六小时,通常是五至五个半小时。
(五)食量——日中一食,近来食量减低,目前是每天一钵。
(六)饮料——清水、茶、果汁,不喝汽水和牛奶。恒朝间或在干粮上用少许牛奶。恒实午后只喝清水。
(七)讲话——恒实止语,恒朝随时答复路人的问话。彼此之间不说话。但必要时可以写便条互通心意。
(八)拜——从日出至日落,除了每天抽出两个半至三小时,吃午餐,整理行装,写日记,和打坐。
(九)拜的地点——路旁、铁道旁、人行道、脚踏车道、水渠边、路口、停车堤坝、公园、公路……无有定处,随遇而安。
(十)打坐——打坐和站立运气(太极养生桩),每天二至三小时,平均二小时。
(十一)早晚仪规和讽诵经典——周日三小时,周未四小时。
(十二)公路上的规矩:
1、脚不踏入在家人的住宅、园子,或车里。
2、胁不著地。
3、不蓄金钱和贵重物品,随身只带少量零钱。
4、有紧急事故,才写信或打电话到金山寺。(恒朝写信给他双亲。)
5、不求利养和名望。
6、不在同一地点,留宿超过三夜。
7、不把东西放在车顶上,忘记了而去开车。
8、帮助彼此回光返照。
9、任何境界来临,不要发脾气。
10、努力不懈,回向功德予一切众生。
11、时刻运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恒朝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师父上人慈鉴:
近日来秋风乍起,朝露已寒,我们已从箱子里拿出长袖的毛线衣。昼短夜长,秋空辽阔,万木萧索,路上只见落叶纷纷,飘红点点。我们沿著僻静而崎岖的海滨,朝北拜向万佛城。
从表面看来,修道有时候似乎呆滞而空虚。前几天,我向一群孩子解释金山寺的生活,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那简直像死了一样!’其实修道会给你带来许多新奇的经验。‘外面假,里面真’。以下是在圣德巴巴拉镇发生的一桩事故:
我们慢慢地在市区边缘拜。忽然一辆货车在离我们几码远的前面的一个门口煞车。
‘你们这班XXX流氓,快滚!’
一个魁梧汉子从车子跳下来,阻挡著我们的去路。
‘这是我的家……你快给我滚!’
恒实只是默默地继续拜。当他拜到货车的后面,那汉子便走上车,开了回动齿轮,企图把车子倒开,来吓唬恒实。恒实只轻声念著:‘华严海会佛菩萨……’,然后,走三步,跪到地上拜。
此时,货车已驶到人行道外面。……一片沉寂。
‘快点离开我的圈子,否则……’他恶狠狠地提出警告,我们无动于衷。到了最后,正当我们要拜出他的地盘时,那个男人用和缓了很多的声音问道:
‘喂!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我向他发了一张新闻通告(简略解释三步一拜的目的),然后又回答他几个问题。
‘一直要拜到三藩市之北?!’
他不禁喃喃自语,然后,他跟我握手道别说:
‘好,请保重。’
在整个过程中,我心里不停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把他当作父亲或者叔伯看待。而这个方法颇为有效。但更加有效的,是耐心、止语,和缓慢地拜。静寂,能深深感动很多人,令他们暂停下来,自我反省。因为、恒实所发的誓愿,沿途中在路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见到很多人,在他面前就变得沉默起来,若有所思。他们心里一定在想:‘如果要我一年内都不说话,我会在内心发掘到什么东西?’
就在那静寂的一分钟里,如果他们将以上的问题,反问自己,那么,他们已‘发现’了一线新希望。
晚上,讽诵华严经,我对这首诗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
难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著无言说。’
—华严经十回向品—
一个衣衫褴褛,鞋履破烂的男人,在路上停下来,看著。没有交谈。
然后,他说:‘我没有像你们这样深入,但我知道,你们是真诚的。’他把口袋里的零钱全部掏出来,‘并不很多’,他还道歉,‘但有些事情是不可数计的。’
无言的交换,真玄妙。
上人,我们跪拜时,会偶尔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我为了如今能够懂得回家,能够修道,欣庆而哭;也为了过去背觉合尘,飘泊异地,起惑造业,哀伤而哭。现在更明显的:每当起心动念,我刚在种因,果报也会立刻呈现。往往,在几秒钟之内,即有感应。而且这种感应在我心中往反激荡,翻云覆雨。一时烦恼,一时清净;一时清净,一时烦恼。明白这是怎样一回事,是控制身心的第一步。我需要修养耐性,正如上人所说:
‘猫终有一天会捉老鼠。’
上人上周在金轮寺的开示,正中要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皆由自我产生。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不自在,也不会害怕:你既然知道不能再打妄想,便应该停止了。’
怎样去停止?怎样去截断胡思乱想?恒实和我发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学习!正如六祖坛经上所说:‘感应道交难思议。’
最后,还有一位小朋友来提醒我们。在人行道上拜,小朋友骑著脚踏车,停在我们身边:
‘嗯,还未到哩!只要拜、拜、拜、拜,念、念、念、念!’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
师父上人慈鉴:
今天果佑师兄来探访,还送来最近出版的英译经典。经典既美观,又庄严,希望能够广泛流通,普益众生。
前几天,弟子未经上人许可,发了一个愿,希望上人垂慈俯允。我们拜过的土地,非常干枯。这个旱灾,危害了很多飞禽走兽和昆虫,甚至人类。几个星期前的某一天,我切身感到自己与万物是同性同体的,弟子觉得很惭愧。自己享受充分的水分配给,而在我脚底下的万物却忍受饥渴或干枯而死。这次朝山的目标是为世界消灾解难。为了实践这个目标,弟子发了心愿,每天午饭后不喝任何饮料(也不喝清水),直至次日早晨。这个愿望或者很愚痴,或者毫无用处,但弟子愿意行持,尽我所能去减轻周围的疾苦。如果这方法有任何功德,愿回向予世上所有闹旱灾的地方,让它们快些得到雨水的滋润。我也深愿众生赶快觉悟:天灾人祸,都是众生互相残杀的果报啊!
弟子愿意行持这个愿,直到雨水下降,或者直至此次朝山完毕。
上人在水镜回天录序文说:‘静观三千大千世界,恶业弥漫……无量浩动,莫不皆由杀业而造成。’
我的志愿,是抵赏从前的罪报,修冶身心,加强身语意的控制,以便减轻世上的戾气,但愿如此。
转苍蝇、转风向:
昆虫:似乎带来很多麻烦。这个‘麻烦‘,是从分别心所起的。若观一切法平等,一切麻烦也随即消逝。为什么因昆虫而不高兴?真是浪费心光,是攀外缘而造内患。这什么不把一切众生一视同仁,依止法界而住?佛陀、鹰鸟、蚂蚁、人类,都是同一法身。不要紧皱眉头,不在不停地追捕拍打蚊虫。
忽然间,世界似乎光明多了。我的眼界也拓宽了一点,在蚊虫包围之下还感到自在,不再懊恼。
风,也是个大麻烦。当风吹起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随著它旋转。袍子飘来拂去,身体觉得时冷时热,鼻涕不停地流。飒飒寒风,刺到皮肉上,筋肉僵硬起来。
不过,等一等:你能不要风吗?你能把它赶走吗?这什么要在天气上生分别心?分出舒服和不舒服?你是自讨苦吃。每当风吹时你就不高兴。你应当好好地照管你自己的工作。不要去攀外缘,否则你的心灵变成身体的奴隶。没有执著,便没有问题,只有安乐和清净。
我作如是观照,身心立刻集中,烦恼消失了,风也不再成问题。
为什么我不对淫欲,作同样的观想。
弟子 果真顶礼
恒实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师父上人慈鉴:
有时候,修行菩萨道,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我们在荒芜的田野露营。疏烟淡日,映照到一片干沙蓬草间。过了这个山丘,是国立监狱。在我们北边,是空军基地。十一月的傍晚,愁云黯淡,天空中已显出一片苍凉,今天已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