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集明. 周楫-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地,因此笃信佛法,弘护三宝,都是宿世之事。
    那敬信三宝之事,宋景濂传中已曾说明。永乐爷原是真武临凡,笃信三宝,与洪武爷一样。五年二月,曾命西僧尚
师哈立麻,于灵谷寺中启建法坛,荐祀洪武爷、马皇后。尚师率天下僧伽举扬普度大斋科十有四日,庆云天花,甘雨甘
露、舍利祥光、青鸟白鹤,连日毕集。一夕,桧柏生金花,遍于城都,金仙罗汉化现云表,白象青狮,庄严妙相,天灯
导引,幡盖旋绕,种种不绝。又闻梵呗空乐自天而降,群臣上表称贺。学士胡广等献《圣孝瑞应歌颂》。又有腐儒不通
之人,说这是西僧的幻术;就有幻术,但可以幻他人,岂有永乐爷神武不杀之帝,可以术幻者乎?这等的说话,真是胡
说乱道而已。后于十七年七月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以传。九月十二日,钦颁佛经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见舍利光
如宝珠。十三日,现五色毫光,卿云捧日,千佛、观音、菩萨、罗汉妙相毕集。续颁佛曲至淮安给散,又见五色圆光,
彩云满天,云中见菩萨、罗汉、天花、宝塔、龙凤狮象,又有红鸟、白鹤盘旋飞绕。续又命尚书吕震、都御史王彰赍捧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称歌曲,往陕西、河南颁给,神明协应,屡现卿云圆光宝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称贺。难道这
也是幻术不成?就是幻术,只好幻一处,难道合天下四方都为幻术不成?总之,迂腐之人一字不通,又何足与言乎?大
抵异人自有异事,圣帝自有圣征,真从古所无之事也。且不要说这二位圣人,就是二位圣母,都是佛菩萨临凡。那《观
音经》上道:“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马皇后诚心好善,专一好救人性命,不知保全了多少生灵,
难道不是现世救苦的大佛菩萨么?永乐爷的徐皇后,亲见观世音菩萨,授《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圣母亲自作序,刊布
流传于世,我圣母岂有打诳语之理?
    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序:永乐元年正月初八。
    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朔旦,吾焚香静坐阁中,阅古经典,心神凝定。忽有紫金光聚,弥满四周,恍惚若睡,梦见
观世音菩萨,于光中现大悲像,足蹑千叶宝莲花,手持七宝数珠,在♂前行,吾不觉乘翠云軿,张五色宝盖,珠幡宝幢,
纷陈前迎,飘摇悠扬,莫知所底。少焉行至一门,高敞弘丽,非人间有,黄金题额,曰:“耆阇崛境”。入门,群山环
拥,翠色凝黛,苍崖丹壁,巉然峭削,嵌岩嵚崟,参差(山集)嶫。 一溪萦回,盘绕山麓,沿溪曲折,数十余里,溪流
澄湛,泓渟寒碧,洞见毫发。琼花瑶草,芝兰芙蕖,牡丹芍药,荼(上艹下縻)丽春,含滋发晖。路渐穷,转度一桥,
墄以青金玻璃,砗榘白玉,有屋数十楹,覆于桥上,沉香为柱,旃檀为梁,彩色绘画,极其华美,上榜曰:“般若之桥。”
黄金大书。桥长数十丈,其高称是。度桥,纡折数十里,遥见二峰靓秀,屹立相向,上摩云霄。树林蓊蔚,烟霞掩映。
楼殿隐隐,迥出林杪。
    更行数十里许,复见一门,其上题金字曰:“耆阇崛第一道场。”入门布路,皆琉璃黄金、珊瑚玛瑙,杂诸宝贝。
丛篁茂树,枝叶繁盛,婀娜敷荣,葳蕤蔽荫,异葩奇卉,秾艳绰约。芬芳条畅,嘉果美实,殷红青紫,的烁下垂。孔雀
鹦鹉,鹓鸾鸿鹄,飞舞锵鸣,复有异鸟,音作梵声,清韵相和。路旁有广池,涌出五色千叶莲花,大如车轮,香气浡浡。
其下有凫鹥雁鹜,鸳鸯鸥鹭,(交鸟)(青鸟)(溪鸟)(涑鸟),游泳翱翔。渐至山半,有群女衣杂彩缯衣,分列两
行,前秉幡幢,后列鼓吹,法乐具奏,韵钧铿鍧。青狮白象,跄跄率舞,香花童子,金盘彩篮,参献徘徊。上至山顶,
观世音导吾升七宝莲台,台上宫殿巍峨,廊庑深邃,层楼迭阁,万户千门,金碧辉煌,华彩鲜丽,雕甍绣闼,珠拱镂楹,
宝窗玲珑,宝网粒Ю父酥。月拗诒Γ种直W笆窝だ觯玑Υ保岽砺洌旎ㄇ嵊ё拐а铮煜
馥郁,熏蒸播溢,宝光凝聚,煌然炫烂,成百千色。远览太空,浩无端倪,俯陵倒景,群山在下,睹兹胜妙,叹未曾有。
“吾自念德本菲薄,积何善因,而得至此。”观世音微笑而言:“此佛说法菩提场。经恒河沙俱胝劫,无有能至者。惟
契如来道者,方得登此。后妃德禀至善,夙证菩提,妙登正觉,然今将遇大难,特-接引,以脱尘劳。如来常说第一希
有大功德经,为诸经之冠,可以消弭众灾,诵持一年,精意不懈,可得须陀洹果;二年,得斯陀含果;三年,得阿那含
果;四年,得阿罗汉果;五年,成菩萨道;六年,得成佛果。世人福德浅薄,历劫未闻,后妃为天下母,福器深厚,觉
性圆明,妙堪付嘱,以拔济生灵。”乃以净瓶甘露水,起灌吾顶。但觉身心清凉,万虑俱寂,忆念明了,∞所遗忘。遂
出经一卷,令吾随口诵之,即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也。吾诵一遍,大义粗通;诵二遍,了然开悟;三遍,记忆无遗。观世
音言:“后十年更相会。”对吾犹若有所言,吾耸耳而听。忽闻宫中人声,遽焉警寐,且喜且异。悚然叹曰:“此梦何
其神耶!”亟取笔札,书所受经咒,不遗一字。但觉口中有异香,阁中香气氤氲,七日不散,天雨空花,三日乃止。由
是日夜持诵是经不辍。三十二年秋,难果作。皇上提兵御侮于外,城中数受危困。吾持诵是经益力,恬无怖畏。皇上承
天地眷佑,神明协相,荷皇考太祖高皇帝、皇妣孝慈高皇后盛德大福之所垂荫,三十五年平定祸难,奠安宗社,抚临大
统。吾正位中宫,揆德薄能鲜,弗胜赞助,深惟昔日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一字一句,皆具实理,奥义微妙,不
可思议。盖旷劫来人未得,佛以慈悲济度,显示密因,有待其时。三藏十二部之玄言,无非所以开群迷而宣正教,今不
敢自秘,用锓梓广施,为济苦之津梁,觉途之快捷方式,作广大方便,利益世间。夫道不远人,人自离道,有志于学佛
者,诚能于斯究竟妙旨,则心融万法,了悟真乘,超般若于剎那,取泥垣于弹指,脱离凡尘,即登正觉。姑述为序,翼
赞流通,以示妙道于无穷焉。
    在下这回说吴山顶上神仙,为何先把佛法说起?只因佛法深微,佛力广大,所以先把佛教说起,以见人不可不尊信
之意。我洪武、永乐二位圣人,原是三教宗师,不唯信佛,又且信仙。洪武爷御注《道德经》、永乐爷御制《列仙传序
》,难道不是三教的宗师么?那时有周颠仙、张三丰、张金箔、冷启敬,都是一时的仙人。话说吴山顶上,原有两位神
仙,一位神仙是丁野鹤,原系箍桶匠出身,住于装驾桥北。只因一个相好的朋友一日暴疾死了,他便再三叹息道:“人
生寿命如此迅速,人人都道寿命有六七十岁活,怎知这般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从无疾病,却骤然得病,便就付阎王阴府
去了?好生利害!安知这场病不害到我身上?安知我的性命准准有六七十岁活?谁与你写得这张包票?他也死得,我也
死得,果然是石中之火、电中之光,有得几时长久?不如抛此薄业,弃了家室,寻一个长生不老之方,自在受用,强如
做个短命汉。”说罢,便就弃了箍桶生意,走到吴山瑞石山,礼拜徐弘道为师。那徐弘道号“洞阳子”,曾遇张紫阳仙
人传以修行之诀。张紫阳曾作《悟真篇》传流于世,专以度人为事,曾住于吴山,因此就取名为“紫阳庵”。徐弘道传
了张紫阳修行之诀,得了道法,年八十三岁,沐浴更衣,书颂而化,有“不离本性即神仙”之语,丁野鹤传了徐弘道的
诀法,积年修行,人也不知他的本事。每月一下山,沿门诵经,受少许米,名为“月经”。然他并不多要米来积攒,不
过只得官巷口杜氏数十家施主而已。一年,适当元宵之期,这杜氏数十家施主走到他庵中,布施他斋粮,丁野鹤叫庵中
人设斋款待这些施主。斋食已毕,众施主都闲口说闲话道:“我们这里灯不过如此,闻说苏州灯景最盛,不知怎生样盛
的?”丁野鹤道:“你众施主要看苏州灯有何难?你们只要依我说,便好去看。”众人都道:“丁师父你又来取笑,从
来只有叶天师带了唐明皇空中去看灯,难道又出你个丁天师不成?”丁野鹤道:“我有个缩地之法,昔日费长房神仙传
流缩地之法,千里万里如在目前。我曾学得此法,你们只闭了目,但闻得呼呼风声,切不可开目,若一开目,便堕下矣。”
众人都闭了目。丁野鹤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众人果然都耳中闻得呼呼之风,顷刻之间,住了风声,丁野鹤
喝声道:“开目!”众人一齐开目,果在苏州阊门之内,霎时间面前便不见了丁野鹤。丁野鹤实时翻身飞回,走到各施
主家说道:“各施主都到苏州去看灯去了,三更天气,我仍旧同他们回来,不必记念。”各施主家都一一说了,仍旧从
空飞到苏州阊门,寻着了各施主,于灯景最盛之处看了一遍,又买了苏州许多吃食之类,仍旧叫众人闭了眼目而回。众
人回到家里,各家都说道:“适丁 师父来说,你们都到苏州看灯,可有此事?莫不是丁师父的鬼话?”众人都道:
“千真万真。”家家都一一同如此说,众人方知丁师父真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人人吃惊,都道:“我们久相处一位活神
仙,却不知道,真是肉眼凡胎。”次日都备了礼物,愿拜他为师,要学他那神仙法儿,道:“丁师父,你真是活神仙下
降。怎生藏头露尾,一向不与我们说知?我今愿拜你为师,可传我这神仙法儿。你还有什么奇特之事,可做一做与我们
看。”丁野鹤道:“我还会得化鹤。”众人都道:“怎生化鹤?请做一做与我们看。”丁野鹤就将剪刀剪成数十只纸鹤,
口中念念有词,吹口仙气,叫声“变”,都变成真鹤,盘旋飞舞,鸣叫满空。众人都一齐捕鹤,及至捕下,尽纸鹤也。
丁野鹤乘鹤鸣人喧之际,实时抱膝坐化而去,众人大惊。先数日前,曾寄一首偈与他妻子王氏,道:
    懒散六十三,妙用无人识。
    顺逆两俱忘,虚空锁长寂。
    始初他妻子王氏也还不信有神仙之事,及至丈夫变鹤坐化而去,方知丈夫真是神仙。遂到吴山之上,把丈夫真身用
布漆漆了,端坐如生,终日香火供奉。自己取名王守素,也做了女道士,二十年不下吴山,亦成仙而去。萨天锡赠诗道

    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
    镜中人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
    石竹泪干班雨在,玉箫声断彩云飞。
    洞门花落无人到,独坐苍苔补道衣。
    据这般看将起来,吴山顶上也不止两位神仙,那徐弘道、张紫阳、丁野鹤与王氏一脉渊源,共是四位神仙了。还有
一位是冷启敬。这冷启敬是杭州人,名谦,父母梦见一位仙官骑着一只仙鹤而来,入于室中,因而怀孕。生来果然仙风
道骨,一尘不染。凡是成神仙的,必然两鬓边有秀骨插天,名为“山林骨起”,必是神仙之侣。冷启敬既具了这神仙之
相,便心心念念只思量去学那长生不老之方,后便于吴山火德庙做了黄冠。他原是仙官谪降,精于音律,凡是人所不知
者,他无不究其精微。善于鼓琴,就是从来会得弹琴的那嵇叔夜也不足为奇。又善于绘画,略略落笔,便有出尘之韵。
他曾遇着一个胡日星,这胡日星是金华人,精于星算之木,知过去未来之事,见冷启敬有仙风道骨之相,便道:“子神
仙中人也。”便起一算,将来书于纸上道:甲午年七月十三日午时,玄妙观有吕洞宾下降,乃汝之师也。当传汝道法。
    冷启敬藏了此书,切切记于心上不题。
    且说那胡日星尝推洪武爷之命当为天子。后洪武爷登极,遂召胡日星来,要与他官做,胡日星不要;予他金银,他
又不要。问欲何如,胡日星对道:“第欲求一符以游行天下耳。”洪武爷遂题诗一首于扇上:
    江南一老叟,腹内罗星斗。
    许朕作君王,果应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持此一握扇,横行天下走。
    遂将御宝印于其上,从此游行天下。数载回来,对妻子道:“我命要被杀死必然要复命,死于京中。”妻子再三劝
阻道:“既是要死,何不就死于家里,怎生定要死于京中?”胡日星道:“数已前定,不可逃也。”遂到南京见洪武爷,
洪武爷温慰遣回。适都督蓝玉克云南而回。胡日星道:“公当封国公,但七日中,某与公同被难,数不可逃矣。”不数
日,蓝玉果封国公,极其骄傲,同列因奏其心怀不轨,临刑自叹道:“早依胡日星不受封,或免此祸。”洪武爷召胡日
星,问曾与蓝玉推命否,答道:“曾言其祸在七日。”洪武爷又问道:“汝亦曾自推命否?”对道:“臣命终在今日酉
时。”果于酉时戮死。死后数日,有人于三茅山见之,嬉游自如,方知他是兵解而去,非真死也。这是后话。
    话说冷启敬记了胡日星之言,果然到于甲午七月十三日清早,便于玄妙观等候吕洞宾下降。日中午时,果然见一个
全真走进玄妙观来。但见:身上穿一领百衲道袍,腰系一条黄绵丝縧,脚下踹一双多耳麻鞋,头上包一顶九华仙巾。
    飘飘须髯,是唐朝未及第的进士。洒洒仪容,系朝游北海暮苍梧、三醉岳阳楼的神仙。
    那吕纯阳走入门来,见有芭蕉一株,就取案上之笔题诗于蕉叶上道:
    $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风香雾苍华冷,名籍因由问汝来。
    又一诗道:
    白雪红铅立圣胎,美金花要十分开。
    好同子往瀛洲看,云在青霄鹤未来。
    吕纯阳题诗完,冷启敬实时走过去,跪在地下,叩首道:“弟子冷谦,愿求我师道法。”吕纯阳道:“子名列丹台,
已登仙籍。我今日之来,亦专为传道法于汝而来也。我师正阳子道:”汝两口当传两点。‘我遵师命而来此。今见一缕
青气,出于吴山顶上,果是汝有仙缘。“遂把修行秘密之诀、七返九还炼丹之法,并五假天遁剑法,一一传授,化云而
去。冷启敬得吕纯阳传授了口诀,遂依方修炼。怎见得炼丹妙处?
    原夫金丹之法,本元产坤种干,全要取坎填离。天根月窟,垢夬剥复循环;尾闾泥丸,艮震屯蒙并用。汞龙铅虎,
节损渐渐有恒;白雪黄芽,开革井井相比。上鹊桥,下鹊桥,升的,随的,遁的,晋的,尽是为丰为益为贲。天应星,
地应潮,否的,泰的,蛊的,萃的,都要为解为豫为谦。若不是巽风吹动,兑泽和鸣,怎能够未济证成既济,归妹配作
家人。要几番师旅交加,睽涣互讼,方才得小畜改换大畜。同人根乎大有履着中孚无妄,变化做姹女婴儿。戊己庚申,
参观其大小过;晦朔弦望;全需乎噬嗑颐。顶聚三花,何曾困蹇。元朝五气,妙在咸临。
    炼精还气,岂有明夷之差;炼气还神,久矣大壮之化。
    冷启敬自炼成金丹之后,便就出幽入冥,飞行变化,分形出神,无不巧妙。那时冷启敬已得了仙道,便有那一班仙
人与他往来,就是那张金箔、张三丰。怎么叫做张金箔?他原是山西平阳府人。山西并不晓得造金箔之法,张氏走到杭
州,学了造金箔之法回去,因此就出名为“张金箔”。张金箔曾遇异人授以秘法,极骇听闻。一日,有一老道人来见张
金箔道:“我也有些小法术,要把与你一看,明日当遣小童来迎。”明日果有二童子来,各骑着一条龙,又手里牵着一
条龙,请张金箔骑。张金箔骑上之时,那条龙甚不伏骑。童子取出一条皮鞭,将龙鞭了数十下,方才驯伏。三人一同骑
了乘空而行,到一高山茅庵之中,三人下了龙背,走入庵门,寂然无人。走入深处,方见昨日老道人坐于匡牀之上,双
足倚于壁间,离道人一丈之路。道人道:“老夫久将双足卸下,盖不涉尘世久矣。今特为汝下榻。”遂把手招那双足,
双足彳彳亍亍自走到道人牀前,凑在道人膝上,道人方才下牀,与张叙宾主之礼。礼毕,老道人命童子烹茶。童子烹茶
而来,走到面前,身上无头。张金箔吃了一惊。老道人道:“这童儿全然无礼,有佳客在此,怎生自家只图安便,连头
也不戴在颈子上,像什么模样?可快去戴了这个头来。”童子遂把手去颈子上摸了几摸,方才身子上钻出头来,那头却
又朝着背后而生。老道人道:“不必如此。可照依朝转。”童子方把手去将头搓将转来,张金箔甚是吃惊。供茶已毕,
老道人命童子屠龙作馔。童子走到灶下,牵出一条龙来,张牙舞爪,缚在柱上。童子把刀一挥挥去,断龙之首。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