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住着乌拉圭和香港代表团,就放过了二号、四号和五号公寓。其实,那里
面还住着8名以色列运动员,他们也因此而幸免于难。恐怖分子径直扑向三
号公寓。他们知道那里住着以色列运动员。
这时候,以色列摔跤教练温伯格在康那利大街的娱乐中心玩了个通宵
… Page 54…
后,正跌跌撞撞地回来,恰好与恐怖分子狭路相逢。透过路上的灯光,歹徒
们一眼就认出温伯格是他们所要捕捉的目标。两三个蒙面汉从暗处一下子窜
到温伯格面前。可温伯格并不是好惹的,他与古特弗罗英德一样,是个大块
头。他猛地挥拳击倒一个家伙,接着又将另一个歹徒打得连连后退。第三个
蒙面人吓慌了,扣动了冲锋枪扳机,子弹打穿了温伯格的脸颊,温伯格捂着
脸跌倒在地。几个恐怖分子扑上去,把他抓起来。
到了三号公寓,恐怖分子故伎重演,用万能钥匙打开大门。正在房里熟
睡的6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都没有逃脱厄运。他们是摔跤运动员哈尔芬、斯
拉温和佐巴利,以及举重运动员马伯格、霍里德和鲁曼诺。为便于看守,恐
怖分子把三号公寓的以色列运动员赶往一号公寓。在经过一片树丛时,轻量
级摔跤选手佐巴利,瞅准机会,撒腿钻进树丛。恐怖分子慌忙开枪,但这位
个儿小又灵活的运动员,早已七绕八拐地逃得不知去向了。身负重伤的温伯
格此时乘机猛击一个歹徒的下巴,将他的上颔骨击碎,接着又一拳把他击昏
在地。另一名恐怖分子端起冲锋枪,对准温伯格的胸膛就是一梭子,温伯格
像堵墙似地倒了下去。
剩下的5名运动员被押到一号公寓。举重选手鲁曼诺和队友马伯格被关
在厨房里,他们趁看押的家伙打瞌睡,便挣脱捆绑,想翻窗户逃出去。可是
不小心碰倒了一只酒瓶,发出了响声。那家伙惊醒后冲过来。鲁曼诺从桌上
抓起一把菜刀,砍中了那家伙的前额。歹徒痛得哇哇叫,瘫倒在地。这时,
另一个歹徒闻讯冲进厨房,扣响了扳机,一连串的子弹射在鲁曼诺的身上,
他应声倒下。后来当救护人员来搬尸体时发现鲁曼诺被子弹打得齐腰断为两
截。
再说温伯格被击倒后,并没有死,一阵清风使他苏醒过来。他挣扎着爬
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朝一号公寓走去。正在门口望风的蒙面歹徒,见一个血
淋淋的庞大身躯跌跌撞撞地直朝他走来,不禁大吃一惊,竟吓得忘了开枪。
温伯格一眼认出蒙面仇人,愤然跃起,一拳就将歹徒击倒。另一个歹徒从屋
里冲过来,随着一阵枪响,温伯格头部中弹,倒地身亡。
此刻,时间已到了清晨5点。恐怖分子最初的行动持续了大约45分钟。
他们杀死了两名以色列运动员,抓获了9名。两名运动员挣脱了魔掌,还有
8名选手没被恐怖分子找到。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以色列运动员驻地一片混乱,但离康那利大街 31
号仅200多米的慕尼黑警方设立的奥运会“危机处理中心”,却尚未弄清事
件的真相。他们只得到诸如“康那利街31号营地有人打闹”之类含混不清的
报告。这或许并不奇怪。当时,大部分人都在酣睡之中。而恐怖分子整个行
动叹进行得时断时续,几声呼救和清脆的枪响过后,一切便又重归平静。即
便有人听到这些声响,也不会认为有什么。因为在奥运村,这几天几乎夜夜
都有各种名堂的狂欢活动,时常有人燃放鞭炮焰火,高声喧闹取乐,所以,
对大多数睡在以色列人隔壁的代表团成员来说,这次绑架行动发出的声响,
听上去与平日的吵闹声、鞭炮声相差无几。
4点55分左右,有一名治安警察来察看情况。他看见一号公寓前面有个
鬼鬼祟祟的人影,以为是小偷,便大喝一声:“你在干什么?”原来这家伙
正是放哨的恐怖分子。他没敢吱声,拔腿溜到屋后去了。那警察绕着屋子兜
了一圈,没见到什么异常情况,也就转回去了。
他刚返回不久,“危机处理中心”就接到那两名逃生的以色列运动员分
… Page 55…
别从南朝鲜和意大利代表团的营地打来的电话。警方这才得知事情的真实情
况。
5点30分,慕尼黑警方收到恐怖分子一封英文信。恐怖分子把温伯格的
尸体抛在康那利大街上,一把短刀将这封信插在尸体旁边。从信未的署名,
联邦德国警方才得知这伙绑匪是著名的国际恐怖组织“黑九月”的突击队。
“黑九月”是赫赫有名的恐怖分子头目阿布·尼达尔创立的。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退守约旦,在那里设立了训
练营地,向以色列开展武装斗争。1970年,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已超过
本国国民的半数。约旦当局极为忧虑,生怕引火烧身,在约旦出现“国中之
国”,便制造事端与巴勒斯坦人产生摩擦。
1970年9月,约旦当局的军队在安曼街道上向巴勒斯坦人开枪射击,在
难民营里大开杀戒,死伤达几万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黑九月”事件。
为了反对以色列,同时也为了打击“反动的阿拉伯国家”,以怨报怨,
以牙还牙,一个名叫“黑九月”的恐怖主义组织于1970年年底成立了。它选
择的第一个报复目标,就是指派军队屠杀巴勒斯坦人的约旦首相瓦斯菲·塔
尔。
1971年11月28日,塔尔在访问开罗时被4名恐怖分子击毙。从此,恐
怖事件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现在,“黑九月”又将参加慕尼黑奥运会的无
辜的以色列运动员作为它的报复目标。此次行动的代号是“比拉姆和伊克拉
特行动”。比拉姆和伊克拉特是被以色列人占领的两个村庄的名字。很明显,
其矛头所指仍是以色列当局。
在那封英文信中,“黑九月”提出了他们的要求:立即释放234名被以
色列当局关押的巴勒斯坦人,释放被联邦德国当局囚禁的“巴德尔—迈因霍
夫帮”的成员,上述要求满足后,才与联邦德国当局谈判,然后再派三架飞
机把8名突击队员送到安全地点,在那里,他们将释放9名以色列人质。如
果在上午9点以前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他们就要“将人质全部或逐个儿地
处决”。
这一重大绑架事件,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顿时震动了慕尼黑,震动了
奥运会。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联邦德国政府迅即进行磋商,总理勃兰特特地从波恩飞到慕尼黑,亲自
处理这一事件。他委派慕尼黑所属巴伐利亚州政府出面,向“黑九月”提出
一项和平建议,探讨用金钱赎回人质或用联邦德国人质换回以色列人质的可
能性。巴伐利亚州的两位部长、奥运村的村长、慕尼黑前任市长以及市警察
总长等高级官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纷纷表示愿以自己去换回
人质。但恐怖分子断然拒绝接受这一建议,只是把最后期限延长到中午 12
点。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电话里与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紧急磋商了 10分
钟,其结果不出所料,这位以色列女总理态度极其强硬,宣称对恐怖主义绝
无妥协可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作让步。尽管如此,梅厄还是作了努力,她
立即请求国际奥委会暂停奥运会的比赛,以便联邦德国政府全力解决绑架事
件。同时,她表示不干预联邦德国政府为营救人质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此外,
她立刻派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头子扎米尔飞往慕尼黑,协助处理这
一棘手的事件。
联邦德国与绑架分子谈判伊始,德方就表示满足“黑九月”的要求,释
… Page 56…
放关在狱中的暴力团伙头目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恐怖分子较为满意,在上午
8点时答应降低要求,只需一架飞机分批将他们和人质运往开罗,到那时,
如果以色列还不放人,就在开罗处死人质。这无疑是一种妥协,他们原来曾
扬言,如果到时不放人,在飞离慕尼黑之前便当场处死人质。
上午9点,联邦德国当局给恐怖分子和人质送去了食品。勃兰特总理发
表电视讲话,对这一事件深表痛心。他希望此事能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他提
议本届奥运会将继续举行,不要因此而取消。尽管“黑九月”态度强硬,联
邦德国当局仍未放弃和平努力,他们请出突尼斯驻联邦德国大使当调停人,
劝说绑架者。但大使游说的结果,只是又将最后期限延长了5小时。恐怖分
子扬言,下午5点之前如下放人,就开始杀死人质,然后自杀。
看来和平谈判难以奏效,联邦德国政府别无选择,开始考虑用武力解决
问题了。
这时,以色列的代表扎米尔已经飞到慕尼黑,他仔细地阅读了联邦德国
方面送来的解救人质的行动方案:警方佯装答应恐怖分子要求,在他们最新
提出的半夜12点这一最后期限之前提供飞机。由边防警察部队(后来改建为
反恐怖大队)埋伏在机场,准备在恐怖分子上飞机之前发动突然袭击。老牌
特工扎米尔表面上没对方案提什么意见,内心却很担心。他知道联邦德国警
方在反恐怖行动上没什么经验,准备工作又过于匆忙,神枪手太少,武器装
备不很先进,结果很可能凶多吉少,但既无权干涉德方的行动,又拿不出更
好的办法,只好听天由命了。
晚上8点,联邦德国内政部长根舍和奥运村村长特勒格尔来到扣押人质
的一号公寓,向恐怖分子转达了联邦德国政府的答复。双方会谈了45分钟,
决定在10点钟开始将绑架者和人质转赴机场。
“黑九月”随后发表了第二个声明,声称8名突击队员和人质将分3批
乘飞机离开联邦德国,只有当前一批人安全抵达开罗后,后一批人才会离开
慕尼黑。声明最后警告说,联邦德国当局任何动武的企图都将导致9名人质
的死亡。
晚上10点,警方准时将一辆大众牌客车开到康那利大街31号的奥运村
营地。绑架者将全部人质押上客车,然后开到附近的一块草坪,两架直升飞
机正停在那里。8名恐怖分子把9名人质分作两批押上两架直升飞机,用冲
锋枪抵住驾驶员的后背,命令他赶快起飞。15分钟以后,直升飞机飞抵菲斯
腾费尔德布鲁克机场。在 机场探照灯的照射下,一架波音727喷气式客机正
静静地停在跑道上。这就是联邦德国政府为绑架者提供的飞机。
这时,扎米尔在德方军官的陪同下,正坐在机场控制塔里。不久前,他
看见了 500多名军警乱哄哄地进入机场周围的埋伏地点时,心里就非常后
悔,没在从奥运村到上直升飞机的途中 动手,因为在那里营救人质相对要容
易得多。扎米尔对军警准备不足甚为担心。德方军官在一旁安慰他说,警方
已精心挑选了5个职业狙击手,就隐蔽在波音飞机旁,他们奉命在多数恐怖
分子走下直升飞机后开火。既然是神枪手,在这么近的距离击中目标是不会
有问题的。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几个所谓的“神枪手”身上。8名绑架
者见当局果然“信守诺言”,不由大喜过望,很快就有4名恐怖分子跳下直
升机。他们用枪押着一名直升机驾驶 员,准备去检查那架将飞往开罗的客
机。那5名狙击手竟不会使用红外线瞄准器,只能通过普通瞄准器观察对手。
机场灯光也造成众多阴影。狙击手模模糊糊地看到有许多影子,误以为大多
… Page 57…
数恐怖分子下了直升飞机,便认为时机已到,慌慌忙忙地开了火。
扎米尔在控制塔上用红外线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他清楚地看到狙击手
至关重要的第一排子弹竟没有击倒一个绑架者,气得拍着桌子大叫:“糟透
了!这些家伙大无能,事情要败在他们手里了!”
枪声一响,恐怖分子知道中计了,立即举枪还击。直升飞机上的4名驾
驶员见事不妙,跳下飞机就逃,其中两人安全脱险,另两人被流弹击中,负
了重伤。以色列人质在直升飞机上动弹不得,他们手脚被绑,双眼蒙着黑布,
只能坐以待毙。
但出乎意料的是,恐怖分子没有立即打死人质。也许他们正忙于应战,
无暇顾及。也许他们是想为谈判留下一条后路,不到万不得已不处死人质。
双方对射了一个多小时。恐怖分子几次拒绝了联邦德国方面的劝降,尽
管他们很清楚,顽抗下去只会死路一条。因为考虑到直升飞机内还有人质,
警方的火力大受限制。于是,便决定由6辆装甲车掩护军警进攻。
就在装甲车逼近直升飞机时,一名恐怖分子向载有5名人质的那架直升
飞机里投了一颗手榴弹,直升飞机立刻爆炸,化作一团火球。紧接着,另两
名恐怖分子窜上第二架直升飞机,枪杀了机内的另外4名人质。
令人痛惜不已的是,如果装甲车的进攻推迟几分钟,那么,第二架直升
飞机里的4名人质或许可能幸兔于难了。趁着混战的当口,这4名以色列运
动员已在设法挣脱绳索。人们后来发现,在粗大的绳结处,留下了他们的齿
痕,绳结有所松动。这表明,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能挣脱绳索,去袭击守在直
升飞机外的两名恐怖分子,夺取武器而自救。至于第一架直升飞机上的以色
列人质,则无法判定他们有否采取行动,他们的躯体被烈火烧得缩成一团,
难以辨认了。
军警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冲到直升飞机前,5名残存的恐怖分子,有3名
被生擒,另两名还在负隅顽抗。
15分钟后,一个叫依萨的恐怖分子被击毙,就是他向直升飞机扔进那颗
致命的手榴弹的。最后一名恐怖分子叫托尼,他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参加过修
建慕尼黑奥运村,国此,对绑架现场极为熟悉。他在机场边打边躲,使军警
很难靠近他。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枪战,他陷入绝境,手一扬又击中了一名
警察的颈部。一阵乱枪射过来,终于将他击毙。此刻已是凌晨一点半了。
在机场交火中,9名以色列人质无一生还;8名恐怖分子,5名被击毙,
3名投降;还有两名联邦德国军警被流弹打死,多名受伤。
奥运史上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剧,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全球有5亿多
观众通过电视转播,亲眼目睹了奥运村绑架现场以及联邦德国当局与恐怖分
子周旋,直至最后在机场狙击、交火的全部场面。
9月5日,奥运会因这一事件而被迫停办一天,次日继续举行。到9月
11日奥运会结束时,苏联赢得55块金牌,名列榜首,美国获33块金牌,位
居第二,而以色列则运回去11具尸体。
(陈中)
… Page 58…
汉宫冤魂
汉代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65岁的汉武帝已经做了将近50年皇帝。
尽管他年轻时曾经做过许多大事业,这时也已年老体衰,明显地感觉到了精
力的不足,对于自称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神仙法术”,就格外感兴趣。汉武
帝的皇宫里,便常常有许多“活神仙”来来往往。
这年冬日的一夭,汉武帝没有什么事,就在上林苑建章宫里闭目养神。
他在恍恍惚惚中,仿佛看到一手持长剑的男子,快步闯入中龙华门内。汉武
帝大吃一惊,喝道:“谁?谁敢闯入宫来!”可那男子顿时没了踪影。汉武
帝急忙命令宫中护卫捉拿这个男子,然而护卫们把宫中翻来覆去搜了个遍,
也没发现丝毫可疑之处。
汉武帝不肯相信。他一边下令把监门官推出宫门斩首,一边又调集驻守
在京城郊外的骑兵部队大搜上林苑。骑兵们纵横搜索,把个上林苑像梳头发
一样梳了一遍,还是毫无结果。汉武帝还不放心,又下命紧闭长安城,挨家
逐户核查人口,闹得鸡飞狗叫,人人不安,一连折腾了十几天,也没找出个
可疑分子来。汉武帝这才只好罢休。然而,汉武帝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消失。
他想,明明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怎么会搜查不出来呢?莫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