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时间,他才猛醒过来,自己这么做真是愚蠢至极。毁坏的楼房数不胜数,
怎么能记得过来呢?他扔掉本子,环顾四周,自言自语地喊道:“天啦!全
城所有的楼房都倒了,我总不能把它们都记在这个小本子上吧?!”
同那些惊恐万状纷纷逃离圣弗兰西斯饭店的百万富翁和小姐太太们正好
相反,青年话剧演员约翰·已里摩尔却始终表现得若无其事,冷眼静观这场
可怕的大灾难。震灾发生时,他正与几个朋友在房间里饮酒狂欢。初震过后,
他走出房门,身上依旧穿着笔挺的夜礼服。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恃者:“给我
来杯酒。”侍者向他解释,所有的酒瓶都震落地上摔碎了,没有酒了。他才
掸掸礼服,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他穿过乱石,旁若无人地与仓皇逃命的人
流迎面而行,来到宫廷饭店门前,这里已是一片世界未日的景象。他猛然看
见著名歌唱家恩利科·卡鲁索正坐在一辆破马车上发愣。原来,卡鲁索跑出
饭店后,依旧感到恐惧,茫然无措,不知该到何处避难。这时,正好遇到一
个好心的警察,他让卡鲁索坐在这辆破马车上,并答应一有机会就安排他离
去。
巴里摩尔走过去,向这位神情沮丧的歌唱家打招呼:“喂,老朋友,这
… Page 92…
里的一切都很有趣,是不是?”
卡鲁索也认出了巴里摩尔。他注视着这位小有名气的年轻演员,只见他
身着夜礼服,佩有考究的黑领带,裤子笔挺,皮鞋锃亮,似乎眼下并未发生
什么灾难。他发现巴里摩尔的举止打扮未免太不合时宜,便笑了起来:“巴
里摩尔先生,您知道吗,您是旧金山,也是全世界唯一穿着礼服温文尔雅地
迎接地震的人。”
在加利福尼亚土生土长的欧内斯特·弗莱明医生,是一位几经震灾的人,
但他一生中还未遇到过如此巨大的灾难。
1868年,第一次遭遇地震时他才10岁,但同这一次相比,那次地震不
过是像摇篮在晃动而已。
大地震不仅使正常人感到恐惧,也使上千名精神病患者躁动不已。圣约
瑟有所疯人院,住着1100名精神失常的病人。地震摧毁了疯人院的楼房,87
名患者和11名护士当场遇难。几百名精神病人从倒塌的房子中蜂拥而出,其
中有56人跑进附近的树林,迷失了方向,两星期后才被找回来。一个身材高
大的男病人砸开自己的镣铐,奔到废墟中,救出一名警卫人员,然后狂笑着
朝山上跑去。他那宝贵的片刻清醒,已使他足以成为一名英雄。
100名桑塔·克莱拉学院的学生闻讯赶来,帮助疯人院的管理人员追回
那些逃走的病人。疯人院的大楼已经倒塌,没有地方收容这些狂躁的病人。
他们四处狂奔,对阻拦他们的人拳打脚踢。学生们好不容易才稳住他们,像
对待婴儿一样一口一口地给他们喂饭。几个小时后,管理人员才将病人们迭
到几间临时搭好的木棚里安顿下来。
在短短70秒之中,旧金山大部分房屋都被这前后两次大震动摧毁了。但
随后而起的大火却给了这个城市毁灭性的一击,价值数亿美元的财产都化为
灰烬。
地震刚发生一分钟,熊熊大火便燃烧起来。先是从市场街以南的十几个
街区,以及贫民住宅区和工厂区烧起,随后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四周蔓延。
由于消防署长沙利文遇难,没人出面组织大规模的灭火工作。震后不到一小
时,整个旧金山都在燃烧,火光冲天,一百英里外都能看见。
值此危难之际,却有一个人主动担当起组织灭火和维持治安的重任,他
就是陆军准将弗里德里克·芬斯顿。他当时住在马基特街以北的诺伯山上一
幢豪华公寓里。自己的房屋侥幸未毁,但这并没有减轻这位将军的忧虑。他
站在阳台上,透过双筒望远镜,看到城内的大多数房屋都相继燃起大火。这
时,值班军官跑来向他报告,一伙暴徒正从巴巴利海岸向城里袭来,一路上
趁火打劫、伤害无辜。
芬斯顿将军闻讯大怒,等不及与市政官员商议,便下令从附近的普雷西
迪奥军营调派军队,开往旧金山市,实行军事管制。面对如此惨烈的大地震
和大火,他毫不畏惧。以往他在中美洲、古巴和菲律宾多次率军激战,屡获
荣誉勋章,未满35岁就当上了准将,什么生死场面都经历过。这一次,他当
然绝不会被这场浩劫所吓倒。
芬斯顿的副官首先跑到梅森堡叫醒熟睡的沃尔克上尉,命令他率领一连
工兵,携带炸药进城,用爆破的方式遏制火势的蔓延。然后,副官又来到普
雷西迪奥军营,传令莫里斯上校派兵进城。可是,莫里斯身穿睡袍,揉着惺
松的双眼,怒气冲冲地叫道:“你回去告诉将军,最好先去翻翻陆军条例,
只有总统本人才有权下令正规军进入城市!”
… Page 93…
莫里斯说完仍旧回到卧室睡他的觉。副官未被吓倒,他依然坚决执行将
军的命令,亲自下令号令兵吹号集合。几分钟后,他带着整个军营的士兵向
旧金山急驰而去。大约早上7点钟,也就是地震发生后不到两小时,部队到
达城里。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开始在大街上巡逻,他们得到授权,一旦
发现趁火打劫者,格杀勿论。
旧金山市长尤金·施密茨闻知芬斯顿的部队开进了城,才迫不得已同意
军事管制,并发表公告,宣布联邦正规军、警察和特种警官有权处决任何抢
劫犯和其他罪犯。
实际上,施密茨市长此刻关心的却是自己侵吞来的私人财产的安危。他
的同僚艾布·鲁夫则根本没出席过特别救灾会议,只是忙于个人财产的保护
与转移。据估计,在这场震灾和火灾中,鲁夫损失的个人财产达75万美元,
他与施密茨市长在灾后均因敲诈勒索罪和读职罪而锒铛入狱。
旧金山市消防署共有585名消防队员,他们全部出动奔赶灾区灭人,结
果却徒劳无功。因为全城的供水系统受到极大的破坏,消防队的救火工作受
阻。在意大利侨民居住区,由于没有水,只好用昂贵的葡萄酒来灭人。人们
从酒窖里搬来一桶桶陈年佳酿,用被酒浸透的麻袋、毛毯、被褥等来扑灭屋
顶、木板墙上的大火。
大火以不可阻挡之势吞食了一个又一个街区。巴巴利海岸首当其冲,其
次是唐人街,都遭到彻底的毁坏。
大地震颤,屋毁人亡,大难当头,许多人沉着坚定,救死扶伤,表现出
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然而,也有一些人趁乱为非作歹,暴露了内心世界的
丑恶。在巴巴利海岸,数百个穷凶极恶的无赖,疯狂地公开抢劫,他们冲进
酒店喝得烂醉,然后砸碎附近商店橱窗,把货物掠夺一空,他们还推倒银行
大门,抢走所有的钱。有一伙暴徒甚至企图抢劫国家铸币厂,那里存放着3900
万美元现钞,结果没有得逞。警察及武装的职员和自卫队队员,以及闻讯赶
来的正规军击毙了34名歹徒之后,这帮匪徒四下逃窜了。
在马基特街,有一个混蛋企图从一具女尸的手指上取下戒指。3个巡逻
的士兵发现后,便下令他举起手来,但他拒不服从,从口袋里掏出手枪负隅
顽抗。又有6名士兵赶来增援,大家一起开火,歹徒应声毙命,身上中了11
发子弹。在斯托克顿街的地下室,士兵们发现有3个家伙正在翻箱倒柜,抢
劫财物,便把他们拖出来,在墙边就地枪毙。在宫廷饭店门口,有一个恶棍
正在剥取一具死尸佩戴的贵重宝石,很快被士兵抓住,吊起来在饭店门口示
众。
夜幕降临,烈焰吞食了大半个旧金山。全城38.3万居民面临一个恐怖
之夜。成千上万陷于绝望的难民开始逃离该城。逃难的队伍中,有不少人裹
着毛毯,背着包袱细软;有的举家坐着马车,有的用婴儿车、玩具马车来拖
运行李。但是,背对熊熊火焰和一片废墟,大多数人却出奇地冷静,彼此恭
谨礼让。在旧金山的历史上,人们似乎从未像这个夜晚一样表现得如此善良、
如此友爱。
在联邦广场,挤满了难民。数以万计的人躺在草地上睡觉。政府提供的
帐篷搭了起来,晚饭正在准备中。难民们排起了队,准备领取免费提供的晚
餐。突然,大火向广场袭来,难民们只好又转移他处。
当时,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正在广场上,他亲眼目睹了大火烧
向广场的惨景。一个男人急得高声叫喊,愿以1000美元的代价雇几匹马,把
… Page 94…
他负责照管的堆满皮箱的马车拉走,可怎么也找不到一匹马。一小时后,那
辆马车便在烈火中焚毁了。一个拄拐杖的老人告诉杰克·伦敦:“今天是我
的生日,直到昨晚我还有价值3万美元的财产。为了给自己过生日,我买了
5瓶葡萄酒、6条美味的鲜鱼和别的一些食品。不过,还没等我吃上生日晚宴,
我的财产就只剩下这副拐杖了。”
旧金山的商店和市场被震灾和火灾摧毁殆尽,只剩下一些小商小贩。他
们中的一部分人却利用灾难大发横财,成了最冷酷无情而又贪婪无耻的诈骗
犯和暴发户。马车夫拉一车家具走几里路竟索要1000美元,汽车司机开车送
伤员到医院开口就要500美元。有的小贩将自来水摆在街头卖,一杯水要卖
到50美分。一家面包店老板平时10美分一块的面包卖到75美分。一位军官
闻讯后,带领士兵冲进面包店,把枪顶着老板的脑门,厉声喝道:“你的面
包卖多少钱?”老板吓得撕下75美分的牌价,结结巴巴地说:“5美分一块。”
军官警告他:“就按这个价格卖,直到卖完为止,否则明天我就要你的命!”
经过一夜的奔波,到第二天,难民们都陆续离开了旧金山,有7万5千
人越过海湾逃到奥克兰,还有几万人逃到附近的山里。
大火直到第三天夜里才被百折不挠的士兵和消防队员们扑灭。但此刻旧
金山大部分地区已成了一片废墟。
联邦政府终于控制住了灾区的局势。由于全国各州采取了紧急救援行
动,运来了大量救济粮和其他救灾物资,数十万难民没有闹饥荒。留在旧金
山附近的十几万难民被安顿在帐篷里。许多人也慷慨解囊,鼎力资助。美国
新闻巨子威廉·赫斯特,闻知自己家乡遭到浩劫后,尽其所有给予援助。他
组织了救援车队,把医务人员和急救物品从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矾送往旧金
山。他以众议员的身份在国会呼吁政府拨款450万美元重建灾区民房。他还
提高报纸的售价,筹集到 20万美元救助伤员,并亲自将这笔巨款送到旧金
山。美国南部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爱德华·哈里曼,为难民提供免费火
车,把他们送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结果在他的资助下,逃难的灾民全部兔费
离开了旧金山。
地震和随后的3天大火,毁掉了旧金山520个街区,近3万幢楼房,有
700多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5忆美元。
古老的旧金山已经毁灭了。事隔不到3年,一个现代化的崭新大都市又
在废墟中诞生了。然而,雄伟的金门大桥和热闹的阿拉伯夜市已难寻往昔的
风采。它就像一位俏丽的少女,在经历一场巨大灾变之后,虽然有些惟悴,
但却似乎变得成熟稳重多了。
(陈中)
… Page 95…
元首屋大维
公元前43年,也就是罗马执政官凯撒遇刺身亡的第二年。年方20岁的
屋大维当上了罗马执政官。
这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罗马城突然戒起严来。全城所有的城门、街道、
广场、河口码头和山头,都布满了手执武器和军旗的士兵;就是城外的港口、
沼泽、湖泊等一切能通过或隐藏人的地方,也都派了岗哨。一队队骑兵耀武
扬威地到处巡逻着,马蹄声得得,黄尘滚滚,更增添了城里的恐怖气氛。
罗马的居民们见这情景,悄悄地私下议论说:“可能又是出什么事儿
了……”
一些士兵沿街挨巷张贴宣布公敌的布告:凡是杀死被宣布为“公敌”的
人,可以凭割下的头颅,领取到一笔巨额奖金;如果奴隶杀“公敌”,除了
领奖外,还可以恢复自由。谁要是窝藏“公敌”,将与“公敌”同样惩处。
一个老人听人读完了文告,连声叹道:“唉,又要杀人啦,杀人啦!去
年刚杀了凯撒……”另一个中年人低声插话说:“这太可怕,太可怕啦!”
站在电年人身后的一个老妇人摇着头说:“真是多灾多难173元首屋大
维呀!听人说,两天前城里出了许多怪事哩,牛发出人的声音,初生的婴儿
会说话,豺狼曝叫着穿过广场……这些都是凶兆哪!看样子神明又要惩罚咱
们啦!”
一个乡下人模样的中年男子问道:“那签发文告的两名执政官,安东尼
是知道的,另一位屋大维是谁呀?”
乡下人身旁的老人惊奇地说:“你连屋大维都不知道?他是凯撒的侄孙!
凯撒把大部分遗产分给了他,还立他为养子呢。他今年才20岁,可已经当上
执政官啦!”
正说间,一个百人队长一手持剑,一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匆匆向
前走去。看布告的老百姓吓得纷纷往后躲闪,那老妇人失声尖叫起来:“啊,
天哪!”
百人队长扬了扬滴血的人头,招呼他身后的士兵说:“快走,别让公敌
溜了!割了头颅好领奖!”他抬头看见另一支队伍正跑步前进,为首的军官
手里提着两颗人头,连忙叱喝他的部下快速前进。
被列入“公敌”的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大都是屋大维这一派的政敌和刺
杀凯撒的元老派贵族,还有一些则是屋大维的私敌和普通的富豪。的确,这
些“公敌”插翅也难逃脱,到处都有士兵把守和巡逻。想获奖的人到处在搜
寻他们,“公敌”的脑袋在他们眼里就像是黄金做的,即使“公敌”们躲藏
在水井里、阴沟里、烟囱中、瓦堆下,或者是痛哭流涕地俯伏在自己奴隶们
的脚下,也一点没有用。有些“公敌”不愿受到凌辱,便绝食、自缢、溺毙、
自焚,或者自卫而死。还出现了儿子告发父亲,妻子出卖丈夫,或者奴隶因
保护主人而一起殉难的事例。
在这场残酷的屠杀中,被处死并且没收财产的,有300名元老和2000
名骑士!
公元前42年,安东尼出任罗马东部行省总督,到了埃及。后来,从那里
传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安东尼总督迷恋上了埃及女王,并且同她结
婚啦!”“听说总督封他的老婆为‘万后之后’,甚至宣称自己一切听从尼
罗河的蛇——女王的话!”
… Page 96…
还有传闻说,安东尼总督已经宣布,要把罗马在东方的许多行省赠给埃
及女王这个妖婆的儿子哩……
这一切,激怒了罗马的显贵。他们决定拥护屋大维而反对安东尼。元老
院和人民大会宣布剥夺安东尼的权力。并且决定讨伐他和埃及女王。这支讨
伐太军就由屋大维来统率。
公元前31年9月,浩浩荡荡的讨伐军舰队从罗马扬帆出发了。屋大维身
披红斗篷,手握剑柄,立在旗舰的船头,遥望着一望无际的地中海。他浓眉
紧锁,暗暗发誓,不大败安东尼决不收兵。
屋大维的舰队与安东尼的舰队在希腊西北部的一片海域相遇了。屋大维
数了数挂着埃及女王旗号和安东尼旗号的战舰,约有160艘,双方实力相当。
两军相遇勇者胜,只见屋大维拔剑朝空中一挥,躲在船舷一侧的弓弩手们万
箭齐发,箭簇如飞蝗般地射向敌舰。敌舰也不甘示弱,纷纷还击。有几艘战
舰贴在了一起,于是舰船上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刀枪撞击声。被砍翻的士兵掉
落水中,尸体随波逐浪而去。
双方战斗正酣之际,埃及舰队突然接到女王命令:立即返回埃及。接着,
安东尼也指挥自己的战舰向埃及方向逃去。安东尼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