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耍弄手腕,逼得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从此结束。第二天,孙中山即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推荐袁世凯 

为临时大总统。接着中华民国参议院召开总统选举会,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 

时大总统。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还想 

登上金銮殿过一过皇帝瘾。他的政治立场一直是站在反动顽固派一边的,推 

翻清王朝不过是他谋取最高权位的一种手段。然而,当总统要讲民主,个人 

不能为所欲为,同时别人对总统的作为可以评头品足,这些都是袁世凯所无 

法容忍的。他的内心深处,总想个人专断独行,并想把这一份荣华富贵,子 

子孙孙不断地传下去。所以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复辟帝 

王专制的基本方针。 

     但是,当皇帝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而且这些准备工作只能偷偷摸摸地 

进行,只要一被揭露出来,立刻就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深知 

这一点,所以他在当上总统的最初几年,表面上不动声色,高举共和的招牌, 

暗地里却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清除可能反对他复辟帝制的力量。 

     1913年3月22日,袁世凯指使爪牙暗杀了孙中山的亲密战友、辛亥革 

命的功臣宋教仁。 

     1913年7、8月间,袁世凯又大动干戈,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 

命”。 

     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 

的资格,致使国会无法召开会议。 

     1914年2月,袁世凯又解散了内阁。紧接着,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召开 

了一个所谓的“约法会议”,炮制出一个《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中华民国 

实行总统制,并且把总统的权力扩大到无限,实际上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袁世 

凯的独裁统治。“中华民国”只剩下了一个徒有其名的外壳。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把过去由国务总理处理的事 

项,也全部改由他这个大总统来处理。 

     同时。袁世凯大力鼓吹尊孔复古,以孔孟之道为武器,攻击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直接加强专制独裁;提倡“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宣扬效忠 

于大总统,也就是“效忠于国家”。此外,袁世凯还改革官制,将民国的官 

员都改用封建制度时的官名。1914年的冬至日,袁世凯又仿照历代封建帝 

王,煞有介事地搞了一个“祭天”的活动,以显示他是“天子”。 

     袁世凯采取的这种种复辟措施,尤其是起用大量前清遗老遗少,使不少 

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袁世凯是在打算让宣统皇帝复辟。少数复辟狂利令 

智昏,竟公开叫嚷要“还政于清”。袁世凯清清朝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出山 

主持修清朝的史书。赵尔巽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清史馆馆长后,猖狂地宣称: 

 “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吃清朝饭,我做清朝事!”还有人绞尽脑汁, 

拟订从中华民国“过渡”回清王朝的措施,为清王朝复辟大造舆论。袁世凯 

对这些人不但不惩罚,反而大加重用。一时间谣言四起,传遍全国各地。 

     1914年底,袁世凯又指使爪牙炮制出一个新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 


… Page 189…

大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而且由现任大总统“推荐”下届大总 

统的候选人。这样,不但保证了袁世凯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而且可以保证袁 

世凯的继承人是袁家的后代,因为袁世凯只要把下届大总统的候选人写成他 

的儿子就行了。 

     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已经越来越像皇帝了。 

     这以后,袁世凯就多了一句口头禅,时时念叨“共和办不下去”。他的 

一班爪牙心领神会,慌忙提出恢复君主制度的问题。袁世凯也就干脆地说: 

 “你们看着办吧!”这班爪牙个个想当“开国元勋”,于是赶紧开始筹划复 

辟帝制的勾当。 

     正在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蛮横地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充分暴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丧心病狂的袁世 

凯竟无耻地承认日本的无理要求,以换取日本对他复辟当皇帝的支持。 

     袁世凯大肆出卖国家民族权益的罪行,激起全国人民无比愤慨。面对着 

中国即将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机,全国人民群起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严厉质 

问,坚决反对“二十一条”。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和反 

对卖国的怒潮。然而,卖国贼袁世凯则采取种种镇压手段,破坏人民的爱国 

运动。但是,在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终究未 

能得逞。 

     袁世凯开始组织一个领导复辟帝制的核心集团。他的儿子袁克定热衷于 

当“太子”,到处奔走,用威胁利诱的手段,拉拢了一帮人。同时,他又分 

别征求各省军阀的意见,并争取日本、美国、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在这个基础上,袁世凯授意杨度出头组织一个团体,鼓吹复辟帝制。杨 

度当即拉了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了“筹 

安会”。杨度从袁世凯那里领取了20万元活动经费,于是便以“筹一国之治 

安”的名义,公开提出“废民主而立君主”、“废民主专制而行君主立宪” 

的复辟倒退口号。 

     袁世凯到这时,仍然假惺惺地不肯承认他要做皇帝,但却派出荷枪实弹 

的武装警察去保护“筹安会”的活动。“筹安会”又组织所谓的“公民请愿 

团”,“请求”袁世凯出来当皇帝。袁世凯也就装作无可奈何地说,他这个 

大总统是国民选举的。如果国民要“公举”他当皇帝,他也只好当皇帝了! 

     尽管全国人民纷纷起来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袁世凯却视而不见,授 

意他的爪牙们制造一个“人民拥护”他当皇帝的假像。于是“筹安会”又组 

织起更大的请愿活动,袁世凯在各省的爪牙党羽也纷纷致电,要求复辟帝制, 

拥戴袁世凯当皇帝。他的心腹梁士治纠集一批狐群狗党,成立了一个“全国 

请愿联合会”,收买各种各样的人组织“请愿团”,甚至组织起“乞丐请愿 

团”和“妓女请愿团”,闹得北京城里乌烟瘴气。 

     接着,由袁世凯的心腹爪牙出面,又是收买又是威逼,让“国民代表” 

在武装士兵的刀丛枪林之中投票决定恢复帝制和拥戴袁世凯为皇帝。 

     1915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的参政院举行全体会议,竟一致决定推戴 

袁世凯为皇帝,并在上午11点半向袁世凯呈上了“推戴书”。袁世凯假惺惺 

地推辞了一回,让参政院再议。参政院在下午五点钟开会,到五点十五分, 

就通过了长达2600字的第二封“推戴书”。 

     15分钟的时间,连抄出这样一份“推戴书”都来不及,可见一切都是袁 

世凯一伙事先安排好了的。 


… Page 190…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当仁不让”地接受了“国民”的推戴,决 

定上台做皇帝了。 

     此后几天,袁世凯大肆封官许愿,收买人心。同时,“登极大典”的筹 

备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重新油漆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制作 

皇帝的龙袍和服饰,雕刻玉玺,准备各种“御用品”,总共花费达二千万元 

之多! 

      “登极大典”的时间,定在1916年元旦。 

     然而,全国人民的反复辟斗争已经不可阻挡地爆发了。 

     1915年12月23日,云南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发电报要袁世凯拥 

护共和、反对帝制,并限令袁世凯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25日,蔡锷、唐 

继尧、任可澄、戴戡等宣布独立,并发电报声讨袁世凯的复辟倒退,并且组 

织起中华民国护国军,当即北上,讨伐袁世凯。 

     护国军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袁世凯的丧钟敲响了。但他不思悔改,一边下令讨伐护国军,一边宣布 

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对内称“中华帝国”, 

但他毕竟没敢在1916年元旦明目张胆地举行“登极大典”。 

     袁世凯称帝,不仅得不到全国人民承认,连他的弟弟袁世彤和妹妹张袁 

氏也登报与他断绝关系。各国帝国主义也对此不满,纷纷警告袁世凯不要改 

变共和政体,并拒不接受袁世凯使用“洪宪元年”的外交文书。袁世凯只好 

在外交中仍用民国年号和总统身份,结果被外国报纸称为“总统皇帝”。 

     这时,云南护国军已攻入四川。l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1月28日, 

袁世凯军与护国军在四川发生激战,袁军大败。广东、山东、湖北、湖南各 

地革命党人也纷纷起义。袁世凯迫于内政外交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在2月 

23日宣布,暂时延缓实行帝制。 

     3月15日,广西宣布独立,反袁战线进一步扩大。连北洋军阀内部也发 

生动荡,袁世凯的亲信徐世昌警告他赶紧悬崖勒马;冯国璋、靳云鹏等五将 

军请他速取消帝制,惩办祸首,以安定人心。袁世凯内外交困,惶惶不可终 

日,不得不在3月22日宣布撤消帝制,第二天又宣布废止“洪宪”年号。 

     袁世凯从改用“洪宪”到废止“洪宪”年号,前后只有83天。他做了一 

场皇帝梦,“登极大典”还没来得及举行,就被全国人民赶下了台。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反对声中,一命呜呼。 

                                                                    (薛乓) 


… Page 191…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 



     1934年6月30日,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天。 

希特勒及其亲信血洗冲锋队,给第三帝国的历史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刀痕,也 

加速了希特勒的独裁和恐怖统治的进程,从而建立了戈林——希姆莱轴心, 

并预示着对未来的一个凶讯:纳粹党的权力大厦内部绽开了一道裂痕,即党 

卫队和冲锋队彼此已成为死敌。 

     冲锋队本来是纳粹党主席希特勒的私人卫队,由一群拳大臂粗的退伍军 

人组成,最初称为“纠察队”。1921年10月5日正式定名为冲锋队。冲锋 

队队员身穿褐色制服,因此又称褐衫军,他们的头目是当时的国防军第四军 

 (驻巴伐利亚)新闻和宣传部政治第一处处长罗姆,此人脸上疤痕累累,红 

光满面,剃光头,虽是五短身材却显得十分精干。他曾经参与希特勒发动的 

啤酒馆政变,为希特勒夺取政权起过很大的作用,可以算是纳粹的第一功臣 

了。 

     冲锋队后来吸收了许多流氓无赖和打手,专门负责捣乱其它党的集会。 

希特勒曾亲自率领冲锋队去袭击一个叫巴勒施塔特的巴伐利亚联邦主义者召 

集的集会,使巴勒施塔特挨了一顿揍。希特勒因此被处三个月徒刑,但结果 

只关了一个月。出狱以后,他反而似乎成了一个志士,比以前更加受到拥护 

了。他对警察当局吹嘘:“那没关系,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巴勒施塔特 

没有能发表演讲。” 

     1929年秋的经济危机,促使冲锋队爆炸性地扩充起来,大批失业者和犯 

罪分子参加了冲锋队。希特勒自任冲锋队最高领袖,希姆莱的党卫队也隶属 

于冲锋队。 

     1932年,冲锋队成员已发展到40多万人,成为纳粹党制造白色恐怖。 

夺取政权的重要工具。 

     1933年1月,纳粹党上台执政,希特勒和罗姆在冲锋队的地位和宗旨问 

题上发生了争吵。在罗姆看来,冲锋队不仅是纳粹革命的骨干力量,而且是 

未来军队的核心。希特勒则一直主张,冲锋队应该是一支政治力量而不是军 

事力量。事实上冲锋队的成员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军人的素质。 

希特勒的大权已经在握,冲锋队的作用已经过时了,从今以后,必须很有策 

略地使它退出政治舞台。罗姆和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难以调和,因此,从1933 

年夏天起,这两个纳粹运动的元老又是亲密的朋友之间,便开始进行一场你 

死我活的斗争。 

    希特勒上台执政后,抛弃了原先提出的带有欺骗性的《二十五点纲领》, 

并没有实现把垄断企业收归国有等许诺,这也在冲锋队员们中间引起了强烈 

的失望情绪。他们大多数属于失业大军,原以为他们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革命”就一定会给他们报酬,可以在企业和政府里得到优厚的差使。如今 

希望破灭了,冲锋队犹如开了锅的沸水,一片怨声。在他们集会的酒店里, 

充斥着对希特勒的怨言。罗姆利用这种失望情绪,打出了第二次“革命”的 

旗号。此时他手下的冲锋队员已有200万左右——几乎是陆军的二十倍。罗 

姆在1933年6月间发出警告:“对推动德国革命起了很大作用的冲锋队和党 

卫队决不允许革命在半途被出卖……我们将继续斗争……我们是完成德国革 

命不可腐蚀的保证者。”过后不久,他又说,“今天仍有担任官职的人对于 

革命的精神毫无了解。如果他们胆敢把他们的反动思想付诸实践,我们将毫 


… Page 192…

不留情地要把他们干掉!” 

     希特勒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纳粹党的社会主义口号,只不过是任 

夺取政权的道路上争取群众的宣传手段而已。现在既然已经取得了政权,这 

些口号就必须抛弃。他现在需要时间来巩固他的地位,至少在目前,他心须 

巴结企业界和陆军。他不想动摇德国的经济基础,那样必然会危及自己政权 

的生存。因此,也就绝不允许有什么第二次革命。 

     为了安抚怒气冲冲的罗姆,希特勒拉他进入内阁,任命他为不管部部长。 

又写了一封热情友好的信给他,承认冲锋队的任务是确保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的胜利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存在,还说冲锋队的功绩应主要归于罗姆。 

     但是,罗姆却不听希特勒这一套,他继续走自己的路。他现在手里拥有 

一支号称450万人的大军。1934年初,他向仅有20万人的国防军提出一份 

措词强硬的备忘录:要求以全部国防领域作为“冲锋队的地盘”,叫国防军 

只是抓抓训练工作。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大将随即将这一备忘录提交希特勒裁 

决,逼迫他作出过去一直回避的抉择。 

     希特勒将国防军和冲锋队双方的领袖都请到国防部协商,在他的督促 

下,勃洛姆堡和罗姆不得不达成一项协议,确定国防军是第三帝国唯一的武 

器持有者,并同意由冲锋队抓新兵入伍前的军事训练工作。在罗姆的柏林总 

部举行的一次早宴上,冲锋队和国防军头目戏剧性地言和。 

     但是,国防军军官们刚刚离席,罗姆就骂开了:“可笑的下士(指希特 

勒)宣布的那一套,同我们不相干。”他咆哮道:“我才不会按协议办事呢。 

希特勒言而无信,少说也得去休假。”并扬言,“要是他不愿一起干,我们 

就撇开他来干。” 

     尽管如此,罗姆和他的冲锋队却并没有打算背叛希特勒,只是想对希特 

勒施加压力,迫使他答应他们的要求,给予他们想要的地位。为此,他举行 

大规模的战斗演习,拉开嗓门发表演说,声称国家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 

即将到来。 

     希特勒一直畏俱跟冲锋队正面交锋,他长期以来玩弄的是两面三刀的手 

法。一方面,他给褐衫大军打气,另一方面,他又对国防军取消冲锋队的主 

张频送秋波。利用双方搞力量平衡。他几乎无力驳回罗姆越来越狂妄的要求, 

感到自己非常虚弱。 

     罗姆太轻率了,他差不多同纳粹政权内所有的实力集园都闹翻了。各个 

集团无不希望罗姆垮台,并从中捞到好处。在执政的纳粹党内部,当时正在 

进行着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罗姆的两个最有势力的敌人戈林和希姆莱联合 

起来反对他。尤其是戈林,他时时感到罗姆的威胁,虽然他已经是普鲁士总 

理兼中央航空部长,又经兴登堡总统批准晋升为步兵将军,但罗姆及其冲锋 

队安插在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