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25 库尔勒
12:55 出修理厂 12KM
13:40 铁门关 28KM
14:50 野云沟 超速被罚款
16:00 轮台 202KM
16:50 库车收费站 283KM
17:15 库车 312KM
17:40 苏巴什古城
9:25 龟兹宾馆 350KM
早上出发前先去了库尔勒的吉普特约维修站去修车,其实就是检查一番,修理厂很正规,总有个女人带着夹子在旁边看着,记录都修了些什么。检查之后,风声一定要去看看天下最后一关——铁门关。
铁门关其实早已不存在了,现在不过在原来可能是铁门关的位置上修了个新的城楼,也不能上城,倒是从公园门口到关城的两百来米路边的山崖上,弄了不少石刻,有古人也有今人的,比如岑参的诗:
《宿铁门关西馆 》
马汗踏成泥
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
火处宿天倪
塞回心常泫
乡遥梦亦迷
哪知故园月
也到铁关西
也有个今人的诗,抄录如下,作者不知是什么背景:
《铁门关诗抄》
徐志新
不能没有这轮月亮
不能没有这轮月亮
这轮月亮还要给铁
门关的一生当干粮
归来吧!金色的孔雀
公主峰喜不自禁
拂去了纷披的云纱
美美地沉进,沉进
这一片星月交辉的诱惑
我完全不懂诗,看了只觉得好玩。相比之下,还是古诗更好懂。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徊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当年戍边的人是多么寂寞和坚强啊,去轮台的路上,北边竟能看到漂亮的雪山,应该是天山吧,“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真是不错的,前天在巴里坤领教的雪不就是胡天八月飞雪吗?我们现在是在“胡天胡地”里游玩啊。只是这里的气候干燥,使得地表的尘土总是飞扬,灰蒙蒙的。
路很好,好到了在飞驰之中终于中招,野云沟附近被警察伏击,两个维族警察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看了我的驾照和行驶证后惊讶地用维族腔调的汉语说:
“小姐,是你从北京开过来的吗?”
我也用同样的腔调回答他们:“是呀,是我开过来的。“
“这里限速40公里,你开到多少了?”
限速40?没开到140就不错了,这么好的路!
“我,我……没注意,你们新疆的路太好走了啊。”希望甜言蜜语能让他们网开一面。
“你这是狡辩,”看来还挺铁面无私的,“罚款200元。”那好玩的维族腔调的汉语让人没办法生气。
“别,别,嘿嘿,你看我们大老远的来你们新疆,就是来看你们热情好客的人民和美丽风光的哈,就…。。”继续学他的腔调。
“那就罚款100元吧。”
带着不知道是胜利还是无奈的微笑,我们交了100大元离开了,从此沿途非常注意限速标志,尤其是在急转弯处,往往警察就埋伏在转弯后面。
沿途村庄出产杏干,大片在晒制过程中的杏干就摊在路边,在铁热克巴扎镇更有杏干市场,且有大颗粒的葡萄,还有新鲜的石榴,我们买了少许杏干,又喝了冰镇的鲜榨石榴汁,红艳艳的,好看又好喝,带着石榴的涩味儿。卖石榴的女人把钱藏在怀里和袜子里,样子颇为有趣,一些妇女和孩子都围着我们说说笑笑地看个不停,尽管和他们无法以语言交流,但是用手势和表情也能赢得他们的友谊。
路边经常能够看到小小的砖砌清真寺,颇有砖构建筑之美,精巧,漂亮,往往是绿色的屋顶,黄色的各样砖,砌出花纹来。
这就是南疆,毛驴车显然是主要的家庭出行工具,赶车的都是戴花帽的老头,有着雪白的胡子,坐着甚至躺在车里赶他们的小毛驴,有的干脆就睡着了,任他们的小毛驴慢慢地走。妇女都戴头巾,穿裙子,她们都长得非常好看,睫毛长而且密。道路边是直而高的白杨树,白白的树干象电线杆,树冠象扫帚,非常密集地长成一排栅栏。树后面就是土坯的房屋。
戈壁,总是大片的戈壁,没有绿洲的地方都是戈壁。
库车到了,龟兹古国的地方,居民几乎都是维族,花帽,头巾,高耸的鼻子和长长的睫毛,漂亮的眼睛,漂亮的洋岗子(年轻妇女)。这里的古迹很多。
进了城,就先去了北边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东西两寺都有很大的规模,虽然已经只剩夯土结构,但仍能想见当年的昌盛,河对岸的东寺在眺望中显得更加神秘和辽远。西大寺的佛塔在夕阳中宏伟而苍凉,令人想起蒲甘的佛塔。两寺之间是铜厂河,据说就是当年的子母河,玄奘曾经在此讲经两个月。何其悠远的历史啊,在苍凉的山下更加神秘。
回到城里,住进龟兹宾馆,建筑设计有维族人庭院的感觉。经当地人推荐,去了人民路上一个叫做王桥美食城的地方吃饭,在路边用石榴和无花果树把路和桌子隔开,有漂亮的女孩子和漂亮的男孩子服务员,还有开心的小胡子卷毛的二老板。没法用正常的方法点菜,只能连比画带猜,要了烤肉,烤包子,烤排骨,黄瓜段是沾糖和辣酱来吃的,小胡子很喜欢风声,就坐在我们桌上一边和我们闲聊一边算账办公。和我们说得明白了就哈哈大笑,说不明白了就冷笑两声。吃完又主动给我们打了折,还邀请我们晚上来看歌舞,并说由他来请客,原来已经有乐队的几个小伙子在准备了,歌舞9点开始。南疆的烤肉就是好吃,根本不放什么孜然和辣子,就只有盐巴,味道鲜美,回味无穷,而且一串顶北京的三串。再加上又热又酥的烤包子,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我们得意地把吃喝都拍下来,准备贴到网上去馋馋大家。
饭馆门前就是长途车站,只见工作人员在车下铺了大地毯,乘客们陆续过来把鞋子都脱掉,放进车肚子里的行李舱内,那里有特别准备的鞋架子,然后都穿上塑料袋的脚套才鱼贯上车,小胡子说,这是他们维族的习惯,既舒服又卫生。
饭后往古城方向走了一会儿,随便走进一家维族家院子看看,这家的条件相当好,大门是很漂亮的彩绘木雕,房子是两层楼,装饰彩画得很漂亮,连葡萄架都是用整根大杉篙来搭的,两层高,非常壮观美丽,气派豪华,令人羡慕。家里的女人拿着锡做的洒水壶在清理院子,对我们的冒昧进入丝毫没有愠意,微笑着看我们照相,因为语言不通,没有更多的交流是非常遗憾的事。
傍晚的人们都坐在家门口闲聊或者呆着,他们把泔水倒在污水井盖的其中一个眼上,周围用土围成一圈,这样就可以提醒别人不要从泔水上跨过,因为在维族的风俗里,泔水里有粮食,盐巴,是神圣的东西,不能跨越。
在一个小音像店里买了艾尔肯和当地维族女歌星哈里丹的维语歌磁带,卖磁带的老爷爷汉语能说得明白,可是一边的年轻姑娘就竟然听不太懂汉语。他推荐我们听哈里丹,艾尔肯却是在北京就见过他表演的,那时候他们还在三里屯南街的酒吧里唱歌,强烈的节奏和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
龟兹宾馆里以接待日本人为主,房间里竟然提供免费的避孕套。但不能上网。
9月14日,
库车天山大峡谷…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千佛洞
全程242公里
心情指数:轻松
10:15 龟兹宾馆
12:40 龟兹古城 8KM
14:20 大峡谷 93KM
16:10 离开大峡谷
18:05 上217省道 183KM
18:45 克孜尔千佛洞 242KM
20:00 菩提山庄住宿
非常沮丧,竟然把最精彩的大峡谷里的数码照片给弄丢了。烦,郁闷!!
今天还挺累的。早上去了古城街道里看,又去林基路博物馆看文物,还去库车大寺。
库车大寺里做导游的老头不让拍照,差点把相机抢了,还很凶地说:“这里是圣地,不是开玩笑的。”跟着他参观了礼拜堂,还有旧的宗教法庭,墙上有打人用的鞭子等等文物,他介绍的很好,带维族口音的汉语流利,就是有点严肃,我们嬉皮笑脸地学他说话,让他也拿我们没办法。库车大寺是全疆除喀什大寺以外第二大的清真寺,管理相当的森严,绿色的木格廊子非常好看,可惜不让照相。
库车古城里都是土的街道和砖的房子,在做馕的馕坑买了新做的葱油馕,非常好吃,一张馕不到两分钟就被我们俩给干掉了。商店里有古董铜壶,街里有给马上蹄铁的铁匠铺,还有手工敲制白铁皮烟筒的。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仿佛时光倒流30年。沿着库车河行走,河滩上有很多羊群,大概是在做羊的交易吧。街上来来往往的驴车载着漂亮的姑娘和微笑的大娘,驴车在这里就相当于我们的小公共汽车。
林基路不是一条路的名字,而是一个革命烈士的名字,他的事迹展览和库车文物展在同一个地方,博物馆有不少文物,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如果你对龟兹古国感兴趣的话。卖门票的维族大爷好心地说,司机可以免票参观,于是我们只买了一张票,可是汉族讲解员小姐看着我偏说我不是司机,又说,必须是旅行社的司机才能免票,否则她不开展厅让我们参观,只好又买了一张票,小小的插曲让人有点不快,不过我们很快就让文物吸引了目光,自己也不想为了区区十几块钱坏了好心情。
林基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想表示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于是我和风声也起了新名字:风时进和哩三表,表示我们也要跟上形势。
中午不到的时候,我们出发走独库公路去天山神秘大峡谷,路上经过了盐水沟雅丹地带,黑色继而是红色的砂岩峭壁,给荒凉的风景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天山峡谷果然不同凡响。
天山神秘大峡谷的确很漂亮,鲜艳的赤红色砂岩,形成了险峻的山崖,有的地方非常狭窄,如同通往佩特拉古城的小路。头顶是烈日和山岩,脚下是沙砾,一条细微的小溪温和地静静流淌着,沿着峡谷走上两公里,就来到峡谷的中部,在高高的山岩上,是刚刚发现几年的阿艾石窟,不大的一个石洞里,有着精美的壁画。讲解员小姐告诉我们,这里实际上经历过被发现但未报告的破坏,在清理石窟的时候,发现了当地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抽的红塔山烟蒂,应该是地质工作者曾经来过这里,或许也是避雨吧,但是他们没有向国家报告。但愿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从以往的图片上看通往阿艾石窟的软梯非常长,山崖非常高,说有30多米,但实际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吓人,也绝没有那么高。而且,旁边修了水泥栈道,我们尝试在软梯上拍照就有工作人员来阻止我们攀登了,看来不亲见是不能下结论的,有句印度古话说得好: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
告别大峡谷又沿着独库公路继续北行了一段路程,沿着河流,两岸都是赤色的峭壁,荒凉而壮美,如同另一个星球,音响里放着昨天刚买的艾尔肯,维语的歌词不能明了,可是旋律初听起来却是非常悲凉,配合外面苍凉的景色,竟然觉得心头在滴血。或许是又想起了一些令人忧伤的事情,悲从中来,不可断绝,马上让风声换了刀郎来听。
从大峡谷回来,又去找克孜尔尕哈烽燧,这是丝路北线上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烽燧遗迹。很难找,原来的沙石路被新的油路切断,走了一些冤枉路,后来只好拿着烽燧的照片问赶驴车的洋岗子,洋岗子一下就明白了,用手一指,就是一条土路,沿着走下去,果然找到了,和照片上一样。在荒原上孤单挺立,非常傲然,丝毫不在乎岁月的变迁,尽管它的外表已经面目全非,却依然挺拔坚强。克孜尔尕哈的意思是:女儿,回来!
沿着旁边一条坎坷的沙土路下去不远,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就在附近,却不开放,只有一个维族的看门人在这里留守,他见有人来也很高兴,和我们攀谈几句,只是语言无法更多沟通,他告诉我们:要参观这里,必须要由克孜尔千佛洞的导游带着来,导游费200元,门票另算。我们给了这个孤寂的人一些糖作礼物,然后自己溜达着只在洞窟外面扒窗户看了看。四野都是沙尘,他一个人在这里看守,真是难以言表的孤寂。
傍晚之前赶到了克孜尔千佛洞,天色还早,于是便参观了西区的7个窟,因为差不多是最后一拨游客了,一个已经休息了的英文导游带我们俩参观,参观过程中忽然起了沙尘暴,很快地周围很多山就被沙尘遮蔽,看不见了,好在没有持续很久,象一场梦一样,河谷里的山又露出了面孔。克孜尔千佛洞本身就分为东西二区,每个区分别购票,每票可参观6…8个窟,在西区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生活窟,窟内壁上有当年试图保护石窟的一位前人所作的一个说明,用大隶书刻在洞壁,只是可悲的是,虽然他热切地作了很多保护洞窟的工作,这位前人却在回程中飞机失事而身亡,后人有说,因为他也带了一些壁画走,这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带走的。
为了体会一下克孜尔的幽静和神秘,特地住在千佛洞研究所的招待所菩提山庄里,风声见老板家的葡萄可爱,动了馋虫,河南籍的女老板说随便吃吧,可葡萄架很高,于是风声抱着我去摘,葡萄是长长的,淡绿色带着少许紫红,还带着白霜,清甜好吃,一颗酸的都没有。可是餐厅做的菜水平不象书上说得那样高,苍蝇却不少,但服务员女孩很热情,汉语也不错,我们只好吃些汉餐素菜休息。
库车景物简介:
库车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民俗,和自然风景乐趣的南疆古城,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显赫的名声,古代龟兹古国,即是此地,龟兹古乐新疆境内最雄健有力的峡谷风光。而库车本身古老而悠然的城市风貌和民俗风情,更是南疆生活的代表。
历史遗迹:
克孜尔千佛洞:分为西区和东区,分别收取参观门票,各35元,能看6…8个窟。西区和东区之间还有个千泪泉,据说很有看头。参观石窟不许拍照摄像。值得一提的是,以克孜尔千佛洞为首,周围还有若干千佛洞,其中比较大完整的有:克孜尔尕哈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等,合称龟兹石窟群。库车可玩的地方很多,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代表的龟兹石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绝对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如果需要参观这些石窟皆需与克孜尔千佛洞管理方面接洽,由他们统一派导游带领前往。石窟中特别精彩的部分洞窟参观价格每窟从100到500元不等。
克孜尔千佛洞的鸠摩罗什铜像,鸠摩罗什是生于公元344年,是天竺籍人,其母为龟兹王之妹,鸠本人乃一代高僧,主持翻译了后来成为我国佛教基本经典的多达35部,294卷之多的经卷,是玄奘前我国著名的翻译家。DSC00774
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丝绸之路北线上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烽燧遗址,和克孜尔尕哈千佛洞比邻。克孜儿尕哈的意思是:“女儿,回来”。
苏巴什故城:实际上是昭怙厘大寺遗址,位于库车东北23公里的铜厂河两岸,分为西寺和东寺。遗迹规模很大,在戈壁荒滩和天山的怀抱中更显苍凉。西寺规模较大,门票15元,东寺目前没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