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6'五月,壬辰晦(三十日),出现日食。
  '7'六月,荆州刺史王敏讨赵慈,斩之。
  '7'六月,荆州刺史王敏讨伐赵慈,将他斩杀。
  '8'车骑将军赵忠罢。
  '8'车骑将军赵忠被免职。
  '9'冬,十月,武陵蛮反,郡兵讨破之。
  '9'冬季,十月,武陵蛮族反叛,武陵郡的军队将他们镇压下去。
  '10'前太尉张延为宦官所谮,下狱死。
  '10'前任太尉张延遭宦官们诬陷,被逮捕,死在狱中。
  '11'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11'十二月,鲜卑族侵掠幽州与并州。
  '12'征张温还京师。
  '12'征召张温回京城洛阳。
  四年(丁卯、187)
  四年(丁卯,公元187年)
  '1'春,正月,己卯,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卯(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2'二月,荥阳贼杀中牟令。三月,河南尹何苗讨荥阳贼,破之;拜苗为车骑将军。
  '2'二月,荥阳盗贼杀死中牟县令。三月,河南尹何苗统军讨伐荥阳盗贼,将他们镇压下去。灵帝任命何苗为车骑将军。
  '3'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遂连和。
  '3'韩遂杀死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部队,指挥着十余万大军行动包围了陇西郡。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叛变朝廷,与韩遂联合在一起。
  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遂。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汉阳太守傅燮谓鄙曰:“使君统政日浅,民未知教。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民,讨成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鄙不从。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别驾反应贼,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城中兵少粮尽,燮犹固守。
  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属下六郡的军队讨伐韩遂。耿鄙很信任治中程球,但程球贪赃枉法,好营私利,引起士人和百姓的不满。汉阳太守傅燮对秋鄙说:“您到职的时间不长。人民还没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贼军听说官军即将征讨,必然会万众一心。边疆地区士兵人多骁勇善战,锋锐难当。而我军则是由六郡的军队新近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万一发生内乱,尽管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让军队修整一下,培养统帅的威信,做到赏罚分明。贼军看到形势缓和,必然认为我军胆怯,他们之间就会争权夺利,必然离心离德。然后,您率领已经教化好的民众,去征伐已然分崩离析的贼军,大功可以坐着等待完成!耿鄙不听从。夏季,四月,耿鄙大军行进到狄道,凉州别驾叛变,响应贼军,先杀程球,后杀耿鄙。贼军因而进兵包围了  汉阳郡,城中兵少,粮尽,但傅燮仍然坚守。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燮子干,年十三,言于燮曰:“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兵不足以自守,宜听羌、胡之请,还乡里,徐俟有道而辅之。”言未终,燮慨然叹曰:“汝知吾必死邪!圣达节,次守节。殷纣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吾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也。”
  当时,有数千名北地郡的胡人骑兵跟随贼军攻打郡城,他们都怀念傅燮的恩德,一齐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家乡北地郡。傅燮的儿子傅干只有十三岁,对父亲说:“皇上昏庸糊涂,致使您在朝中无法容身。如今部下兵少,无法坚守。应该听从羌、胡人的请求,回归故乡,将来等到有圣明的天子出来,再去辅佐。”傅干的话没有说完,傅燮十分感慨,叹息道:“你知道我必须会死吗!只有圣人能通达权变,其次则是坚守节操。从前商纣王暴虐,忠臣伯夷仍然严守臣节,不吃周朝的粮食而饿死。我生逢乱世,不能居家静养浩然之气。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傣禄,还想逃避危险吗!我往哪里走?一定要死在这里。你有才智,要好好努力!主簿杨会就是我的程婴,他会尽力照顾你的。”   
  狄道人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天下已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帅乎?”燮按剑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寇掠三辅。
  狄道人王国派前酒泉太守黄衍前来劝说傅燮道:“汉朝已不再能统治天下了,您愿意做我们的首领吗?”傅燮按剑叱责黄衍说:“你身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太守,反倒为叛军做说客吗?”于是,傅燮率领左右冲向贼军,临阵战死。耿鄙属下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率军造反,与韩遂联盟,共同推举王国为首领,攻击抢掠三辅地区。
  '4'太尉张温以寇贼未平,免;以司徒崔烈为太尉。五月,以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4'太尉张温因为没能平定叛乱,被免职。任命司徒崔烈为太尉。五月,任命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人丁宫为司空。
  '5'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多叛还本国。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余万,屯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
  '5'当初,张温征发幽州乌桓族的三千名骑兵去征讨凉州贼军,前中山国相、渔阳人张纯请求统领这些乌桓骑兵,张温不肯,而让涿县县令,辽西人公孙瓒统领。部队到蓟县时,乌桓骑兵因为粮饷拖欠不发,多数人叛逃,返回乌桓部落。张纯因为没有让他统领乌桓兵而怀恨在心,便与同郡人、前泰山郡太守张举和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等联盟,抢劫蓟县,并杀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东郡太守阳终等人,部众多达十余万,驻扎在肥如县。张举称皇帝,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他们发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称张举将取代东汉政权,要求灵帝退位,命公卿奉迎张举。
  '6'冬,十月,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余人;诏以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击平之,封坚乌程侯。
  '6'冬季,十月,长沙盗贼区星自称将军,部众有一万多人。灵帝下诏,任命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将他们镇压下去。孙坚被封为乌程侯。
  '7'十一月,太尉崔烈罢;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7'十一月,太尉崔烈被免职。任命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8'十二月,屠各胡反。
  '8'十二月,匈奴屠各胡部落反叛。
  '9'是岁,卖关内侯,直五百万钱。
  '9'本年,售卖关内侯,价格为五百万钱。
  '10'前太丘长陈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型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杨赐、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辄叹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10'前任太丘县县长陈去世。全国各地前去参加吊丧活动的有三万余人。陈在乡里,公平正直地统率民众。百姓发生争执,都要请他裁决,他把是非曲直讲解得十分清楚,事过之后没有抱怨的。甚至有人叹息说:“宁可接受型罚,也不愿被陈先生责备!”杨赐和陈耽,每当被任命为公、卿等高级职务,文武百官都来祝贺时,总叹息陈未能出任高官,对自己先任要职而感到惭愧。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酉(十五日),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2'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3'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3'黄巾军残部郭大等人在河西白波谷起兵,进攻太原郡、河东郡。
  '4'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4'三月,匈奴屠各部落进攻并州,杀并州刺史张懿。
  '5'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内欲求交趾牧。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乃更求益州。会益州刺史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耿鄙、张懿皆为盗所杀,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焉,鲁恭王之后;虞,东海恭王之五世孙也。虞尝为幽州刺史,民夷怀其恩信,故用之。董扶及太仓令赵韪皆弃官,随焉入蜀。
  '5'太常江夏人刘焉看到汉朝王室多难,向灵帝建议:“各地到处发生叛乱,是由于刺史权小威轻,既不能禁制,又用人不当,所以引起百姓叛离朝廷。应该改置州牧,选用有清廉名声的重臣担任。”刘焉内心里想担任交趾牧,但侍中、广汉人董扶私下里对刘焉说:“京城洛阳将要发生大乱,根据天象,益州地区将出现新的皇帝。”于是,刘焉改变主意,要求去益州。正好益州刺史俭横征暴敛,有关他的暴政的民谣广泛流传;再加上耿鄙、张懿都被盗贼杀死,朝廷就采纳刘焉建议,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本来的官秩出任。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人刘虞为幽州牧。各州长官权力的增重由此开始。刘焉是鲁恭王刘余的后代,刘虞是东海恭王刘强的五世孙。刘虞曾担任过幽州刺史,百姓与夷人都怀念他的恩德与信誉,因而朝廷有这一任命。董扶与太仓令赵韪都辞去官职,随同刘焉到益州去。
  '6'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谥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余万人,攻杀羌渠。国人立其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6'灵帝下诏征发南匈奴兵,分配给刘虞,去征伐张纯。南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左贤王率领骑兵赴幽州听候调遣。匈奴人害怕以后不断征发兵员,于是右部落反叛,与屠各胡部落联合,共有十余万人,进攻并杀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7'夏,四月,太尉曹嵩罢。
  '7'夏季,四月,太尉曹嵩被免职。
  '8'五月,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罢。
  '8'五月,任命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将他免职。
  '9'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黄巾,杀刺史俭,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自称天子。州从事贾龙率吏民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刘焉。
  '9'益州人马相、赵祗等在绵竹起兵,自称为“黄巾”,杀死刺史俭,进攻巴郡、犍为,不过一个月,连破三郡,有部众数万人,马相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等率领官吏及百姓进攻马相等,几天后将他们打败,马相等逃跑,益州界内安宁。贾龙于是选派官兵去迎接刘焉。
  焉徒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以收人心。
  刘焉将州府迁到绵竹,招抚离散叛乱的百姓,为政宽容,施行恩德,以收揽人心。
  '10'郡国七大水。
  '10'有七个郡、国发生水灾。
  '11'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因以起兵。会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以兵徵劫,诛诸常侍、黄门,因废帝,立合肥侯,以其谋告议郎曹操。操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伊、霍皆怀至忠之诚,据宰辅之势,因秉政之重,同众人之欲,故能计从事立。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以危乎!”芬又平原华歆、陶丘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洪乃止。会北方夜半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阴谋,不宜北行。”帝乃止。敕芬罢兵,俄而征之。芬惧,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11'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与法术家襄楷在冀州刺史王芬处见面,襄楷说:“从天象来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黄门、常侍们真的要被灭族了。”陈逸对此非常高兴。王芬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充当干这件事的先锋。”就与各地的豪杰互相联系,上书说黑山地区的盗贼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想以此为借口起兵。正好灵帝想到北方来巡视他在河间的旧居,王芬等计划用武力来劫持灵帝,杀死那些常侍、黄门,然后废黜灵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王芬等将这个计划告诉议郎曹操。曹操说:“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古代,有的人衡量轻重、计算成败后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如此。这两个人都满怀忠诚,以宰相的地位,凭借执政大权,加上同众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实现计划,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未看到现在的困难。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想一定达到目的,难道不觉得危险吗?”王芬又邀请平原人华歆、陶丘洪来共同策划。陶丘洪准备动身,华歆进行劝阻,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伊尹、霍光都感觉很困难。何况王芬疏阔而又缺乏威武气概,这次举动一定会失败。”陶丘洪于是没有去。这时候,北方天空在半夜时候有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灵帝于是作罢,命令王芬解散已集结的士兵。不久,征召王芬到洛阳去。王芬害怕,就解下印绶逃亡,跑到平原时自杀了。
  '12'秋,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为太尉。日,融之族孙也。
  '12'秋季,七月,任命射声校尉马日为太尉。马日他是马融的族孙。
  '13'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黄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13'八月,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灵帝自黄巾军起事以后,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
  '14'九月,司徒许相罢;以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刘弘为司空。
  '14'九月,司徒许相被免职。任命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人刘弘为司空。
  '15'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15'任命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董重是灵帝母亲永乐太后哥哥的儿子。
  '16'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
  '16'冬季,十月,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再度起兵,攻掠郡县。
  '17'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帝欲厌之,乃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骑数万人,结营为陈。甲子,帝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大将军进驻小华盖下。帝躬擐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以兵授进。帝问讨虏校尉盖勋曰:“吾讲武如是,何如?”对曰:“臣闻先王曜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在近陈,不足以昭果毅,祗黩武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勋谓袁绍曰:“上甚聪明,但蔽于左右耳。”与绍谋共诛嬖幸,蹇硕惧,出勋为京兆尹。
  '17'用观察云气来预言吉凶的法术家认为,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灵帝想通过法术来压制,于是大批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下举行阅兵仪式。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