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载,殷末,纣王荒淫残暴,民怨沸腾。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治理下,实力日渐强大,于是引起了殷商王朝的猜忌,纣王就找个借口在羑里城其实是个土台画地为牢,将姬昌囚禁起来。囚禁文王的地方,即羑里城,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后的第一座国家临狱。
羑里城位于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处于殷都(殷墟)和行都朝歌之间。明嘉靖《彰德府志》载:〃羑里盖商狱名也,夏曰夏台,周曰囹圄,皆环土也,纣尝囚文王焉。〃《史记》、《水经注》等典籍也记载,文王曾被囚于此地七年。在被囚禁的七年时间里,姬昌韬光养晦,究天人之变,潜心演易,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进而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辞,使《易》最终定型。姬昌之子姬发后来推翻殷商建立了周王朝,姬昌被谥为〃文王〃,他推演的《易》就被后世称为《周易》。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说的就是这件事。
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明《河南通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北八里羑里城中,昔文王演易之所,后人因建庙焉。岁时有司致祭,三岁一遣使祭享。〃清乾隆《汤阴县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羑里城。元大德年间,邑人许仪重修。〃之后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县尚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抚魏有本、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杨朴、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杨藻凤、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杨世达均有修葺。
今天羑里城遗址,是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在城台的南下端,建有青石牌坊一座,上刻楷书大字〃演易坊〃。山门前两侧,各有碑石一块。西侧巨碑上刻〃周文王羑里城〃六个如斗大字;东侧方碑,则是著名的〃禹碑〃(又作《岣嵝碑》),共77字,其书法似篆非篆,颇为奇特。
拾级进入山门,参天古柏布满了庙院。院内西侧是演易台,台上有文王正在推演《周易》的塑像,相传这里就是西伯姬昌被囚演易之所,上下两层,均是3间,东侧是重修的〃玩占亭〃。
林立在庙院中的碑刻,均是明清以来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刻《周易》六十四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大殿(含拜殿)位于羑里城正中,歇山重檐式建筑,规模恢宏,气势雄伟,是文王庙的主殿堂。演易台后有一土冢,名吐儿冢。相传周文王在羑里演易时,被殷纣王得知,为试其真伪,竟残忍地将其长子伯邑考杀害做成肉汤逼其吞食。文王明知是亲生骨肉,却强忍悲痛将其咽下,尔后含泪到演易台后吐出。后人因在此堆起一个土冢,取名吐儿冢。这个传说是如此的凄惨,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周易》是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是讲变通的哲学,但是它却没有推测出其诞生地的兴衰荣辱。现如今,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只有殷墟消失得最彻底。所谓大道无言,想来真是不无道理的。
参考书目
杨典诰《庚子大事记》
仲芳氏《庚子记事》
爱新觉罗o溥杰《醇亲王府的生活》
CoPo菲茨杰拉尔德《为什么去中国》
王 军《城记》
奥斯伍尔德o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贾平凹《秦腔》
余秋雨《文化苦旅》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李思聪《堪舆杂著》
范 强《一座塔与一座城》
柯立希(Vrnish)《大国都》
左 思《魏都赋》
郦道元《水经注》
夏 鼐《中国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