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行之美-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前四强美、日、德、法,以二战为界,美、法是战胜国,德、日是战败国,但,不管胜败,也不分胜败,均成强者形象,这一点实在值得我等深思。    
    到巴黎不能不提OX人头马。法国的葡萄酒虽然是世界第一,但OX价格昂贵,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没喝过,尤其著名的“路易十三”,百年存放,早已是稀世珍品,如同文物一般。但在中国各大酒店,这东西随处可见,为何?问于此处知情者,人掩嘴笑起来,不说。后来一打听,才听说一些中国人因为品位高,或为敬品位高的人,专要这种酒,法国人也拿不出来,就用一种灌可乐的办法在香港灌装。更有意思的是,若是你告知喝了OX的人,此酒是假的,他会立即冷笑起来或愤怒起来。我在北京,多次看到一则广告: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真是不到巴黎,不知道巴黎在不断地给世界一个假的部分。    
    入市区,往访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凯旋门,凡尔赛宫诸多地方,感觉巴黎确实是我想象中的巴黎:稳健、结实、内含丰富而又华美,是个既有历史又有现实的大城。但它的塞纳河实在不敢恭维,也许是它的名声太响,一见就大失所望,比起中国南京的长江、兰州的黄河、武汉的长江或南宁的邕江,塞纳河只是一条小沟子,水也不清,看了太不像样子,真是满心的失望。    
    往访艾菲尔铁塔,我爬上艾菲尔铁塔,居高一望,巴黎尽在眼底,白晃晃的的一片,华丽广阔一望无际。艾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最高建筑,也是巴黎的象征,全世界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它的。法国结构主义大师巴特说它拥有绝对的主权,是属于法国民族和国家的主要象征,是世界性的旅行语言。它位于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是个大铁家伙,在石头城一样的巴黎,它实在是个另类。人在巴黎,感到整个巴黎几乎就是石头建的。早前,巴黎人也全认可这种“石头感”,艾菲尔铁塔建立后,拆除之声迭起,说石头里来了一块铁,必摘之扔之而后快。提议拆除的人,理由是为了保持巴黎原有的和谐。幸亏法国的民主制度,此案在表决时,被多数人否决了,不然,这个杰出的巴黎象征就不存在了。在这里仰望艾菲尔铁塔,不能不感慨北京的城墙被毁。二战后,世界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四大古都,除罗马、巴黎、伦敦之外,北京赫然在其中。但随时间推移,北京被剔出来了,原因是,梁思成先生的保护设想未被落实,中国实行“不破不立”,将北京城墙作为“破”的对象,喊一声口号,推倒了。此种损失,真的万代遗憾!有人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旧的珍宝去了,不可再造,一个漠视自身传统的民族,其创新是必然要受到巨大制约的。遗憾啊!    
    之后在市区走,我等被告诫说,巴黎小偷无孔不入,小抢无时不在,须万分小心。这里偷抢的对象主要是亚洲和英美的游客,据美国大使馆统计,美国游客被偷抢的护照每年多达一两千个。中国的就更多了,因为中国刚“暴富”,还“老土”,怀里揣着美元,几乎不用信用卡,小贼小匪,搞一次有一次收获。有媒体报道说,有一个中国女孩,光天化日之下竟被在一天内抢了两次。法国警方说这些贼盗有的是外来的,也有的是南美移民;法国的《世界报》,不止一次说犯罪率在上升。这时有人就有些怕。我说其实没啥怕的,我等说好了,眼儿瞄着,如有动静,咱不是自卫和躲,而是进攻,上面使拳,下面使脚,狠搞他!众人听了,凭空增了斗志,拽开了脚步向前走,恨不能那些贼盗快快出来。    
    在路口红绿灯处看法国人,觉得实与德国人大大不同,德国人只要是红灯,不管有没有车,全都停住,绿灯亮了才走;法国人不一样,只要没车,红灯亮了也蹭地直冲过去。看了多个路口,皆如此。中国市井有话,叫“我是流氓我怕谁”?这里是“我是巴黎人我怕谁”?    
    


第二部分 法国、意大利以及梵蒂冈的惊人魅力第8节 人在巴黎的异样感觉

    任何一天都是新的,如果我们感到有一天不是新的,那我们感受力高扬的生命就是停顿的了。人在法国的这新的一天,有趣的事情又发生了。    
    早晨,早早就有人敲门,问何事敲这么急?原是有人要声讨此次旅行的组织者,问为啥?说是以前讲好了的,全是三星以上的酒店,不能降低标准住这个二星的,而我昨晚住的酒店就是二星的。我想笑,可哪好意思,惟点头而已。出来见以蒋白为首一伙人正在说话,口中夹些国骂,要大家签个“巴黎条约”,让组织者低头。领队丁然深感委屈,说是酒店不好找,法国酒店不愿接中国团队,等等。蒋白听了就骂,好斗的情怀真的是自我孜孜以求的表现吗?    
    堵车一如国内,车到巴黎,已很晚了。访凯旋门,这是世界驰名建筑,是拿破仑为纪念著名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击溃奥、俄联军而建的,整个建筑高50米,宽45米,临近一看,有些儿宏伟壮丽,拍拍那墙,手能感到那石头的硬度。    
    人在这里,能体会到拿破仑是无所不在的。拿破仑在巴黎没有雕像,但他就是无处不在。只有人到欧洲,也才知道欧洲人对拿破仑评论高到什么程度。拿破仑用他的伟力和强权,大面积地破坏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第一次将人类的平等思想注入法典,他不仅是法国人精神上的伟人和英雄典范,亦是巴黎的直接受益者。巴黎建设的大框架就来源于拿破仑,比如“世界名街”香榭里舍大街就建于拿破仑,此街以它那时的宽度跑着今天的汽车,仍不觉得挤。如果看地上的石头地,用脚踢一踢,你就可以感到小个子拿破仑的宏伟气度。    
    今在凯旋门下,仰其门,想,其实拿破仑岂止是在欧洲和巴黎,他早已也到了东方了,他雄心四射,以强者为善,此种精神深得人心,也深得我心。应该说,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强者给我辈带来的是一种善,这种“善”的力量是极强的,也是极远的,甚至会有点儿不朽。至少,拿破仑在我这儿的影响是这样的。    
    拿破仑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第一,他说:没有机会,这是弱者的语言!他的这个话,我记的那个牢,真是提都不用提,简直是至理名言,不是一句顶一万句,也是顶千把句。此话的真谛,是告诉人们,强者是怎样对待机会的;它普遍的意思是,强者之所以是强者,不在别的,而在于他看待和取用现实的角度不同于常人。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也就是这个。每当我人生出现一筹莫展的时刻,这些锐利的思想都会起难以估量的作用。第二,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说,恐怕全世界没有人不知道的,我也知道。不但知道,而且记住、思考、运用。这句话不仅是成功者拿破仑之所以成功的思想及心理定式之一,更是普遍人生方向性的思想方式之一。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按这个方向操纵自己,目标指向的就是强者。    
    拿破仑的话激动了全人类千千万万个心灵,也向一切人指明了奋斗的可能。更为奇怪的是,这种“马背上的绝对精神”居然在我办公司时极起作用。我给公司营销部写过一首《销售员之歌》,中心主旨有两点,一是拿破仑的昂扬精神,对整个世界和他人的不畏惧及俯视;二是补充了拿破仑思想的另一半:能打倒对面敌人的士兵是个好士兵——拿破仑的“元帅”指的是人生目标,这里的“敌人”指的是“人生现在要去完成的事儿”。中国诗歌传统里没有颂扬商业的诗歌,更没有适用于现代商业的诗歌,咱搞了这么一首,应该感谢拿破仑!今在这巴黎的凯旋门下,吹着欧洲的风,想着拿破仑骑在马上那个威风的熊样儿,兴不可遏,乃把《营销员之歌》大读大诵起来:    
    把耸立在成功中的那家伙叫来    
    我将俯视!我是兵    
    不怕世界又高又酷又寒冷    
    我的力量我的光芒喷射在大街上    
    金钱帝国的蓝商品;这把剑    
    它证明:想当元帅的士兵    
    可能是个好士兵    
    能打倒对面敌人的士兵    
    肯定是个好士兵    
    公平时代出现公正的王;向前进    
    我将进一步俯视;我将升高    
    我将把世界打成我需要的任何模样!    
    连读三遍,热血沸沸,此时能明确感觉到拿破仑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强者精神不灭,强者为善,强者是历史的高山,强者带来的向上激情是永恒的!    
    之后访卢浮宫,此宫与艾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一起为巴黎三大参观点,为法国最大宫殿建筑之一。此处自16世纪开始珍藏美术品,18世纪末期对公众开放,拿破仑时期掠得大量珍品,这里的玩艺儿就更多了,有40余万件,许多举世闻名的艺术品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都收藏在这儿,一个藏品看一小会儿,要看3个月!卢浮宫前有华人贝律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此塔名声极神,看了感觉一般。进卢浮宫内,人立刻晕头转向,如一只鸟飞进大森林一般,随便找一棵树都飞不完。我只仔细看了《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胜利女神》三件珍品,此三者在全人类都被吹得神兮兮的,今日一见,觉得也就是几件小玩艺儿,尤其断臂维纳斯,就那么随随便便放在屋中间,随便照像,随便围观,感觉像个假的似的。当然了,卢浮宫内是无一复制品的,全是真品。面对此维纳斯,不禁想到中国敦煌的雕塑,二者相比,对我的震撼更大的是后者。中国敦煌莫高窟38号窟的几尊雕塑其美已臻至境,其面,其目,其臂,其手腿足,其神,皆栩栩然,宛若真人一般。尤其右臂右手,完美难以描述,真人间难寻之尤物!以它比眼前的维纳斯,此若为一月亮,即当为一太阳,或为一大月亮;夜色星辰之中,此若有辉,彼辉当更明。可惜我们没有广告天下和传播于天下,真万分的遗憾!    
    不过,卢浮宫也确实浩瀚,人在这宫里走,感觉仅凭此宫,巴黎就足名扬天下。人只要一进卢浮宫,就感到完了,你弄不过巴黎人。不到卢浮宫,你无法体会到人类文明的珍品是如何在这儿汇集的,如同中国敦煌一样,不亲入莫高窟,你就无法理解中国古老文化是何等壮丽。    
    晚上,看巴黎红磨坊的“巴黎艳舞”,这是巴黎传统文化的华章之一,美女红妆,声光丽色,极是夺人,人看了像是自己当了一会儿皇帝的似的。    
    


第二部分 法国、意大利以及梵蒂冈的惊人魅力第9节 法国是世界性的

    晨起开门,见凉风绿草,鸟飞于树,远处汽车,呜呜地飞将过去。欧洲人类的一天,它又来了。早晨好,法国!早晨好,竺教授!早晨好,我自己!天好地好当皇帝好,不如心情好。咱心情好。    
    今天驱车离法国,赴意大利的威尼斯,两地仅一千多公里,都是高速路,一溜烟开起小车,也就六七个小时吧,大车却要走两天,一则欧洲强制对大车限速,二则严限司机工作时间,多一分钟时间也不准开,于是只好将今日的目的地定在法国的里昂。此地到里昂,也就500多公里,但走起来不顺,上高速路前堵车,车上人就打呵欠,指路和两边的村庄,说这里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差不多。此说为谬。不说别的,单说这里的公路,皆又平又光,不论大道小道,均畅通,中国公路要达到此等水平,至少要毫不停顿地建设5年以上。    
    去年我开车走遍中国,不说省级以下的公路,就是国道,也没有一条不间断畅通到头的,最好的一条是312国道,也有兰州至张掖一段80多公里烟尘滚滚。东北许多地方,国道还是抗战时期的土路。中国很多地方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代表畅通,畅通意味着速度,有速度,世界就小了,世界一小,人的心理节奏就快起来,这也是与世界主流社会接轨的方式之一。目前中国已有数据,中国的高速路年底将达到1.6万公里,将仅次于美国,代替德国的1.1万公里而成为世界第二。现在德国有4000多万辆机动车,中国有1000多万辆机动车,中国的机动车若是也能超过德国,那就很不一样了。活着的中国人也不要一天到晚叹气,只要干,就会变,不怕不变,就怕不干。中国现在要来点豪气,来点儿英雄主义,来点儿好好干精神。咱们个人呢,先把自己各方面整明白,不必一天到晚忧愁愁的,苦唧唧的,牢骚骚的,沮丧丧的,要好好搞!    
    上高速路,车亦多,在服务区休息,见树下草地上蘑菇多多,采一个闻一闻,有股泥土与草的清香味儿,这立刻使的我想起家乡的西山和后山:夏天雷雨过后,阳光迸射,白亮亮的蘑菇就在山上的绿草间出现了,家乡称蘑菇为“雷菌”,意为雷的菌子,是个动感而诗意的名字。现在,咱在法国看到雷的菌子,于是用牙签为腿,制成了一个很艺术感的“小鼎”,放在前座上,一路都是蘑菇香。    
    车行,渐渐就有人睡起来,车上醒者无几,除了车轮声和异国的音乐,就只有安静。车在路上,感到车就是在路上而不是在法国的路上。我想,这个法国,它对我意味着什么呢?从表面上看,它有一些亲切感:用公里制,车左舵右行,与中国无区别,法国的法郎与人民币的比价也差不多。当然这只是浅浅的一点点。更深的地方,是法国对我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作为中国13亿者之一,我是微不足道,但从我可以看到的,是这个法国对一个遥远东方的一个个体生命的影响。我曾广泛地接触过法国文学中的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罗曼·罗兰等等。雨果的元浑的激情在东方是少见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辉煌巨著,我在大学时读过两遍,他的人生激情、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奋斗精神几乎笼罩了我大学整整四年。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流年》是我书架上的珍品。杰出的诗人艾吕雅能“打开石头”和让一根草讲话。但更胜于此的,是法国的哲学家们。在我的传统教育所拒绝的某个方面,法国的卢梭、柏格森和萨特为我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卢梭的《忏悔录》曾冲击整个世界,也是最使我震撼的书之一;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也全读过,可以说,我的平等处世思想,一部分来源于母亲的教育和中国的儒学,还有一部分就来源于卢梭。卢梭认为不平等只是历史的产物,是违背“自然状态”的结果。我1982年夏天读卢梭时,因感触至深,曾自书一联挂在屋中:“达观做人不谄不渎,笃志操觚亦弛亦张。”此联至今仍是我的人生准则之一。    
    如果从抽象的角度说,我的人生“行动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法国的柏格森,这位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活到92岁的哲学家讲的是“生命哲学”,听起来有点玄乎乎的,实则很明确,他认为真正的存在,不是事物,而是行动,是不断变化的内在的经验,是生命的冲动。读这个人,是很来劲的,心中有一股力量,直想干点啥,哪怕在山上胡乱挖个大洞也行。后世伟人爱因斯坦说人的人格不是由听说形成的,而是由劳动和行动形成的。我想,这也是与柏格森是一致的。    
    还有,就是对我有“指导性”直接影响的,是法国佬萨特,这家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写小说,人家给了他诺贝尔文学奖,他不要,他以为诺贝尔文学奖算个什么玩艺儿,不像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情结,华人高行健2002年冷不丁搞到了一个,大家哇哇地一阵叫,10月12日那晚,有简宁、丁晓禾等六七个人来电话告诉我这件事情,我也打了一批电话告诉别人,真是“大家告诉大家”。此种事萨特若知,必然牙笑掉几颗。萨特这人访问过中国,那一年正是我出生的一年,这注定我要受他的影响。他强调“人”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他把“人的存在”归结为孤立的个人的存在,近而来个“一招鲜”,把个人的存在又归结为纯粹主观意识的活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荒诞的,人在这样的处境下只能是孤立的,但也是自由的。因为只有孤独,人才能享受自由。此种自由又决定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此点就是影响我的关键点:人是悲剧,人生就是一个走向瓦解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要用不停的行动和奋斗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使人生的过程发亮。     
    傍晚至里昂,这是法国第二大城市,众人下车,连忙照像,实则无啥可照,一切景物皆一般般,一眼看去,很平淡的样子。这也许是与巴黎比较的原因,看了巴黎,再看别的城市,立刻就“没看头”了,巴黎用它自身的存在伤害了其他城市的存在。到市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