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刘翔-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每次去爷爷那儿,就轮到我帮他按摩推拿了。

    刘学根:翔翔对爷爷非常孝顺,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爷爷开口的,翔翔一定会想尽办法帮爷爷办到。平时他每星期回来一次,总不忘去看爷爷,塞给爷爷一些零用钱,还叮嘱他:“天热天冷都开空调,不要不舍得,钱我来出。”奥运回来之后,很多人拜托爷爷要刘翔的签名。爷爷又不知道刘翔在外面签名已经签得手都发抖了。刘翔一去,他就拿出一堆东西要孙子签。刘翔二话不说拿起笔就开始“干活”。 

刘翔对我也一样孝顺。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是别人向我打招呼帮忙,请刘翔签名的。虽说是自己儿子,叫一声方便,可这样的情况多了,弄到后来,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我知道儿子很累。我对他说,爸爸要谢谢你。刘翔就说,嗨,这什么话啊,爸爸你跟我说这个干嘛。只要大家开心就好,我辛苦点就辛苦点吧。

    吉粉花:刘翔对我也很孝顺,很小就知道要牵挂父母。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平时放学回家都能看到我在家做饭、等他回来。有一天,我下班晚了,临时想到与同事们一起去浴室洗澡,一直到八点多才回家,事先也没跟家里打一声招呼。结果我一踏进家门,翔翔看到我就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你跑到哪里去了,害得我和爸爸两人拼命找你,我担心死了,就开始瞎想,不要在马路上骑车不当心被碰着了。一边说着一边就哭起来。儿子这么珍惜我、害怕失去我,我当场就感动得哭了。还有一次我生病了,不舒服,那时候他才一丁点大,跑到我面前,说:“妈妈,你躺着别动,我来给你烧饭吃,我会烧藕粉,还会煎荷包蛋,不过就会这两样,你要吃哪样?”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刘翔每次出国比赛回来,还都会给家里人带礼物。给我带好的化妆品、测量体重和脂肪含量的体测仪,给他爸爸带毛皮背心,给爷爷带手表,给以前的教练带耐克鞋。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收到过他送的礼物。我总是跟他说,出去比赛,就不要花心思买这么多东西,很累的。他嘴上答应,但每次都还是记得会买。

    陈亮(刘翔室友):老大(我一直称呼他为老大)平时一直对他父母很好的,有时候还会教育我。我这人有时候脾气比较急,家里爸爸妈妈来电话,我接的时候就会说:“好了好了!知道了!烦死了!”这时候老大就会真的把面孔板起来,很严肃地对我说:“你刚才是什么态度?对爸爸妈妈怎么可以这么讲话?你下次要再这样,当心我揍你!” 

 第二章第4节

    但有一个人,我再也没机会孝顺她了。

    2001年,我18岁。就在那一年,我最亲爱的奶奶去世了。那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得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同年九运会,我拿下第一个全国冠军。

    对爷爷,我一点都不怕,但看到奶奶,我则心存敬畏。她脾气好,从来不打我,从小带我长大,有什么好吃的,奶奶都会留给我。我小时候嘴馋,奶奶就一边笑着说我“饿死鬼”,一边切西瓜、买香蕉、烧红烧肉给我吃。奶奶信奉基督教很花心思教育我,经常给我讲圣经的故事,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还说,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心地善良。

    2001年6月,奶奶右下腹突觉刺痛,到医院就诊,查出是胰腺癌晚期,不得不马上住院开刀。而我,马上就要去北京集训,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去北京之前,我向队里请了几天假,到医院去看奶奶,白天和奶奶说说话,晚上就陪夜。那时候奶奶的精神还不错,还有力气风趣地跟我开玩笑。她知道我从小喜欢吃零食,有时我在医院里待得晚,她就“赶”我回去,说:“翔翔你可以走了,再不走,食品店都要关门啦。”

    去北京前,我特地又去了一次医院。奶奶看到我,病痛中还笑着对我说:“翔翔要去比赛啦,要拿金牌、拿第一名哦。”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这块金牌带回来,送给奶奶。

    如愿拿到金牌打电话回来时,爸爸告诉我,奶奶的病加重了。一下飞机,我直奔医院。推开病房门,只见奶奶闭目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奶奶,翔翔拿金牌回来了!”我一边轻声唤着奶奶,一边从箱子里拿出金牌。奶奶听到我叫她,睁开了眼睛,挣扎着坐起来。我轻轻扶起她,把这块金牌挂在奶奶的脖子上,又怕金牌太重,便用手托着,让奶奶细细地瞧。看完正面看反面,奶奶很安慰地说:“翔翔真乖”。 

回来以后,我每天都去看奶奶。奶奶的病一天比一天重,脸色蜡黄,形容憔悴。病痛发作时,爸爸妈妈去叫护士,我陪在奶奶床边,眼睁睁看着她那痛苦的样子,一点办法都没有。想到昔日安详慈爱的奶奶,乐善好施的奶奶,如今无故遭受这样的病痛折磨,我不禁失声痛哭。此刻,我愿意拿我所拥有的一切去换奶奶的健康。

    到了秋天,奶奶病情恶化,经常昏迷。而我,必须去广东参加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奶奶的心思我知道,她希望我再拿金牌,她要她的孙子翔翔有出息、出成绩。但我实在放心不下,就怕我这一走,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家。我甚至跟爸爸说,我不想去比赛了,尽管我心里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离开上海的前夜,躺在床上,漆黑一片中,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想到很多,满脑子都是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奶奶笑着数落我的样子,奶奶给我说故事时的声音和表情,奶奶对待别人的亲善和气,历历在目。一个人的一生,真是有太多东西无法控制,太多事情无法预料。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珍惜。

    辗转反侧直到凌晨一点,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叫醒爸爸妈妈,让他们陪我一起再去医院。“我很想再去看看奶奶。”我说。

    推开门,奶奶依旧昏迷。我轻轻走过去,跪在床边,捧起奶奶凉凉的手,贴住自己的脸颊。眼泪,就这样盈满眼眶,一滴一滴流下来。哭到后来,我已是泣不成声。走回电梯里,我对爸爸说,你们别担心钱,一针药要1000块就1000块,一定要给奶奶用。钱不够,先借一借,等九运会结束我就有钱了,全都算我的。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奶奶的病治好! 

我拿下九运会110米栏冠军的消息,是爸爸在病床前告诉给奶奶听的。奶奶知道!可她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爸爸说,奶奶不闭眼,就是想等你回来,再看你一眼。但当时,我虽然主项比完了,还有一个副项100米要第二天才比赛。爸爸打电话到广州给我师父孙海平说:“刘翔比赛一完,请叫他尽快回来,能多快就多快。”他不敢直接告诉我,因为要是知道奶奶快不行了,我会不顾一切地,就算是天涯海角,也会马上赶回家。

    等我带着第一枚全国冠军的金牌、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一股不祥的预感回到家里时,奶奶已经走了。晚上,守在奶奶身边,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哭了整整一宿。我没能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没能报答她老人家把我从小带大的养育之恩,这是我生命中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事后补记的日记里,我写道:“11月23日,上午六点三十分,奶奶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下午,4*100米。”

    在奶奶的葬礼上,我请求让我这个奶奶唯一的孙子念我自己写的悼词:“奶奶,你永远活在我心里。我要尽我所有的力量去争夺每一枚金牌,让它们陪您安息……”

    爷爷对我说,今天你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为家里争气、为国家争气,奶奶她地下有知,一定为你高兴。

    现在,我的想法还是和以前一样简单。我爱我的家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让父母、爷爷过上好的生活。

    如果人生有下辈子的话,我还要和他们亲亲热热地做一家人。


'自传连载'第三章 结缘体育(全文连载)

“田径队?”我眼睛一亮:“好啊!”

    教练建议我主项练跳高,辅项练100米短跑,甚至还练过跳远。至于110米栏,我一点概念也没有,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这项运动。

    方指导对我说:“你节奏感好,别练跑步了,来练跨栏吧!”

    第三章第1节

    虽然我小时候喜欢蹦蹦跳跳,但和体育结缘,还只能归为一个“巧”字。我今天的这个奥运冠军,追根溯源的话,还多亏了我爸爸妈妈当时单位里工作繁忙。

    从中山北路第一小学转学到管弄小学时,我差不多7岁,上二年级。我不再跟爷爷奶奶住,而是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那时候他们单位里事情多,下班一般都很晚,有时还需要加班。

    每天大约五点半,爸爸下班后会到学校来接我回家。爸爸还没来的话,我就和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玩着玩着,我就被选进了管弄小学的“田径队”。

    至今我仍记得当时学校田径队仲教练第一次叫住我的情形。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傍晚,四点多钟的光景,红晕晕的夕阳斜斜地挂在天上,操场边的煤渣地块,投影出大片大片柔和的金色。下午的课上完了,爸爸还没来,我就带着书包跑下楼,和小朋友一起玩“抓人”游戏——你拍我一下我就跑,被抓住了就反追。嘻嘻哈哈正疯得起劲,忽然听到一个高高的鬈发男老师在旁边朝我这边喊,一边叫一边招手:“哎,小朋友,过来过来。”我停下脚步,下意识往两旁看了看。然后指指自己:“叫我啊?”“对,就是你,来来来。”我应声走过去,一头雾水。后来才晓得,他就是高年级的体育老师,管弄小学当时负责田径队的仲锁贵教练。 

“叫我做啥?”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刘翔。”

    “我看你跑得很开心嘛,你喜欢跑步么?”

    “嗯,喜欢的。”我脱口而出。

    “那你愿不愿意参加学校的田径队呢?”

    “田径队?”我眼睛一亮,“好啊!”

    对小小的我来说,参加田径队,这是一件多么神气的事啊!过了一会儿,爸爸来了。我便拉着教练去找我爸爸。仲教练跟爸爸一说,他就同意了。

    仲锁贵:当时,我的确是一眼就看中了刘翔。在所有操场上叫着跑着、大汗淋漓的孩子中,他显得很特别。人比一般小朋友要稍微高一点,跑起来整个人很松,姿态很轻盈。那时我带的都是些四五年级的孩子,刘翔看上去最多也就两三年级的样子。但我对自己说,叫他过来问问,说不定这就是棵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后来他爸爸来了。刘翔的爸爸人不矮,这让我觉得他的小孩将来应该是长得高的,可以搞体育。他爸爸戴着副眼镜,人看上去很和善。我把大致情况对他说了一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他自己很喜欢体育。反正儿子在学校放学了以后也没什么事情,他下班又晚,当中这段时间空着也是浪费,与其让儿子自己胡乱顽皮,不如请老师带着刘翔锻炼锻炼身体。

    那时,我爸爸妈妈的想法,仅止于让我锻炼身体。在他们心目中,身体好最重要。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哪怕是练跨栏练到今天这个地步,一旦与健康发生冲突,也绝对放弃前者,以健康为重。 

 既然爸爸点头了,我就更无所顾忌了。每天放学,我急不可耐地把功课完成,班主任就会放我下楼去训练。跑啊,跳啊,我都喜欢,觉得很开心。那时候,人家小朋友走楼梯都是一格一格走,我可以一跨就是两三格;马路上铺的那种又宽又大的方砖头,我们以此为标尺立定跳远,其他小孩顶多只能跳三格多一点,我可以跳到接近四格,大概是2米20。心里头,有点小小的得意。

    仲锁贵:刘翔在我这里训练,前后大概三年时间,主要是跑、跳之类的综合素质训练。那时他读书也不错,训练态度很认真。叫他跑几圈,他不会偷懒。当时我们的操场边上一圈还是煤渣跑道,风一吹,跑起来就要吃灰,刘翔没娇骄二气,照练不误。小孩子人长得又漂亮,清清爽爽的,也懂礼貌。调皮是很调皮,但却不过分。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他。后来,区少体校和我们这里挂钩体教结合、“蹲点挖苗”的顾宝刚一来,我就向他推荐刘翔。

    认识顾教练,大概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顾指导圆鼓鼓的脸,大大的眼睛,说一口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中气很足、很豪放的样子。我们平时训练,他偶尔也会来看看。他和我们仲老师一起在旁边一站,看看这个,点点那个。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孩子被他点中,就进了区少体校。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像他们一样。

    顾宝刚:仲教练当时指给我看刘翔这孩子,我就觉得不错。他身体条件好:脚底足弓处弧度奇大,小腿处跟腱这一段很长。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孩子弹跳能力出众,适合练跳高、跳远。我想让他跟我到少体校练,练出来了,以后这孩子就是全国冠军,是又一个朱建华!当然,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了110米栏的奥运冠军,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不止一次,训练差不多结束了,顾指导踱着步子过来对我说,刘翔,想不想跟我去区少体校当运动员、拿全国冠军?

    “我可以变成全国冠军?”我看着顾教练,天真地笑。 

晚饭桌上,我爸爸也不止一次地问我,刘翔,如果让你去区少体校当运动员,一边读书一边练体育,你愿意吗?

    我回答:“顾教练说了,像我这种身体素质,将来拿个全国冠军没问题的。”

    爸爸定定地看着我。他心动了,但却不露声色:“翔翔,全国冠军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容易的,谁想拿就拿啊,要很能吃苦才行。”

    “我很能吃苦的,你看,学校里训练那么苦,我什么时候哭过!”

    我爸看着我,笑了,眼睛转而去看我妈。每当这个时候,我妈妈总是把脸一沉,丢下一句“哼,我们翔翔将来是要读书考大学的,谁去练体育”,就理也不理睬我爸,转过头来柔声细语地问我:“翔翔,要不要再添一点饭啊?”

    于是,声势浩大的劝说工作开始了。仲老师、顾教练,加上我爸爸,还有当时我们管弄小学的教导主任常老师(他偶尔也在我们家搓搓麻将。每次被我撞见,他都会把食指竖起来放到嘴唇上说,“嘘,刘翔乖,千万别告诉学校里的老师呀”)。他们一个个苦口婆心地轮番对我妈妈摆事实、讲道理,夸赞她的儿子是多么有天赋,多么喜欢运动。术业有专攻,如果不练体育,浪费了这份灵气就实在太可惜了。

    最终,到底是我爸爸的那份坚持,化解了我妈妈的强硬立场。就这样,在四年级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职业运动生涯,进入了普陀区少体校。这一待就是三年。 

第三章第2节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全面素质训练的基础上,教练建议我主项练跳高,辅项练100米短跑,甚至还练跳远。至于110米栏,那时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几乎不知道世界上有这项运动。

    刚进少体校那会儿,我属于年龄最小的一批,跑、跳的成绩虽与大同学有一定差距,但在同年龄的人中一直属于蛮出挑的。那时候毕竟人小,竞争和拔尖的意识很模糊,平时训练的时候跑步比人家快个零点几秒、跳高比人家高个5厘米左右,都很正常,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多少。可一旦比赛,我可以把差距拉得很大,把他们甩得更远。我是一到比赛就爆发。

    顾宝刚:让孩子之间互相比试是那时经常用的训练手段。记忆中,刘翔从小就不害怕跟任何人比,哪怕是与比他大一两岁的孩子比,越是比赛他越是兴奋。不像有的孩子,一到比赛当天,早饭都吃不下了,想呕吐;一站到起跑线上,双脚都害怕得发抖。刘翔很放得开,潜意识里充满表现欲,这点绝对是得自他母亲的遗传。你看他的妈妈,性格豪爽自信,从来不怯场、不紧张,人再多的场合,说起话来落落大方,滔滔不绝。刘翔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综合素质测评的时候,他得了19档,别人的评分都在10档之内。

    越是和别人比,我越是拼劲足,比赢了人家,觉得挺开心的。我那时属于跳高组,教练有时会从跳高组、跳远组抽人去和短跑组的人一起赛60米。我向来习惯狠拼,从不知道留余力,短跑组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跑得过我,不服气都不行。每次跑完,他们就喘着气牙咬得狠狠的———你跳高组的人都跑得比我们快,我们还练什么短跑,转行跳高算了!那时我可得意了。

    但狠拼的劲头让我吃了皮肉之苦,直到现在,我下巴上还留有疤痕。一次短跑组的人不服气,叫了一个年龄比我大的人来和我跑60米。那时离开跑道冲刺线不远处就是一堵砖墙,很粗糙的那种,砖角都是突出来的。那人确实速度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