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吉思汗还有两个弟弟,哈萨尔与帖木格·斡赤斤。他们的家族也分得了领地。哈萨尔家族的领在额尔古纳河与海拉尔河之间,帖木格家族的领地则在蒙古的最东部,即昔日女真国的领土上(现在的日的吉林省境内)。
根据蒙古人的习惯,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被以“家灶看守人”的名义委任为监国,直到选出大汗后,他的监国使命才宣告结束。公元1227~1229年,拖雷以监国的名义获得了鄂尔多斯的领地,这是他父亲的流动驻地和朝廷所在地,他还得到了101000个兵士。当时蒙古军队共有129000人,其余的28000人是这样分配的,成吉思汗的另外几个儿子每人分得4000人,成吉思汗的小弟弟帖木格分到5000人,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弟弟合赤温的儿子们分到3000人,成吉思汗的三弟弟哈萨尔的儿子们分到1000人,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客的家族也分到3000人。
公元1229年春天,蒙古皇族在克鲁河岸召开了忽邻勒塔大会,这次大会按照成吉思汗的遗愿,选出了蒙古人新的大汗,即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 窝阔台的统治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虽然论才智、权势以及活动能力,他都无法与成吉思汗相比,但他却继承了父亲人性的善良和意志坚定的一面。窝阔台天性乐观,待人宽厚,老实木讷,但却喜欢酗酒。在成为最高统治者后,他更是利用这个身分经常沉溺于饮酒作乐。好在有扎撒黑这一严格的律法,蒙古帝国的政事才会按部就班地顺利向前推进。
窝阔台把自己经常居住的行营安扎在和林,这个地点的选择是有历史渊源的。从古代的匈奴到中世纪初期的东突厥,古代突厥-蒙古的大部分帝国都将他们的首都建在了鄂尔浑河上游。公元8世纪,就在这附近的哈剌巴尔合孙,回纥可汗们建立了斡儿朵八里,而“斡儿朵八里”(朝廷的城市)就是成吉思汗家族最初定都时的名称。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和林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首都。于是,窝阔台上台后将和林正式定为新蒙古帝国的首都,并于公元1235年为和林修筑了一道城墙。
对于契丹人耶律楚材,窝阔台更是完全信任,并委以重任。耶律楚材和回纥文士们一致认为要集合汉族、唐兀惕、回纥和波斯人的优势,组织起全新的蒙古官府,而他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将蒙古人的军事化同中国人的行政化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蒙古帝国。当初蒙古帝国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很早就改良了它的邮驿制度,耶律楚材以此为基础,在通行大道上设立了能提供粮食的正式驿站。耶律楚材还为蒙古帝国制定了一个固定的财政预算细则,规定每户汉人都要交纳现金、丝织品和谷类等赋税,蒙古人则交纳百分之十的马、牛和羊。为此,公元1230年,他把以前蒙古人认为可以随意抢劫的空地和被征服的部分中国土地,划分成十个部分,交给蒙古官员和汉族文士们去管理。耶律楚材还在北京和平阳开办了两所向蒙古青年领主传授知识的“孔子学说教育”学校。在行政治理方面,他吸收了很多汉族人的经验。他曾对窝阔台说,“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除了耶律楚材,窝阔台还对克烈部人、景教徒镇海相当器重。镇海当初也深得成吉思汗的赏识,卜兰伽宾称他是”朝廷会议秘书长”,也就是帝国的丞相。伯希和在文章中写道,“每一封治理令,如果没有镇海在上面写的回纥字,就不能够在华北颁布。”在窝阔台的统治下,蒙古人在军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相继完成了对华北、波斯和俄罗斯南部的征服。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最初三个继承人(2)
蒙古灭金
蒙古人再次出兵中国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木华黎死后,趁着成吉思汗向西方进攻的时候,金人收复了失地,他们不但在新首都河南开封站稳了脚跟,还将失去的陕西中部的渭水盆地几乎全部从蒙古人手中夺了回来,包括河南的门户——军事重镇潼关。金国最后一位皇帝宁甲速(即金哀宗,公元1224~1234年在位)又一次看到了希望,这一切证明金国这个古老的女真帝国并未衰败。
蒙古人再次向金国出兵。公元1231年,他们占领了渭水盆地的平凉、凤翔等城市。公元1232年的那次战斗中,蒙古人未能夺下潼关,于是他们开始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将潼关包围起来。公元1232年2月,窝阔台率领的军队占领河中后,横渡黄河,从北部侵入河南。与此同时,他的小弟弟拖雷则率骑兵30000人从西南方向绕道前进,经过汉水中部的盆地,于公元1232年1月31日再次渡过汉水,突然出现在河南南阳。蒙古两路大军在河南中部的钧州(现在的禹州)会师。
金人始终坚持到底,他们的将领宁愿牺牲也不愿意向蒙古人投降,但终归大势已去。蒙古人终于在公元1232年2月占领了潼关。窝阔台派出了手下最好的军师、征服了波斯与俄罗斯的速不台则去围攻金国首都开封府。尽管经过金人的长期抵抗,开封城最终在公元1233年5月被攻破。窝阔台听取了耶律楚材的意见,认为这个城市从此就是蒙古人的了,未对该城进行破坏。金国国王宁甲速为了寻求外援,逃离了开封。他先是逃到了归德(今商丘),后来又逃到小城蔡州(今汝南)。在蒙古军攻破蔡州的时候,宁甲速自杀了。宋朝人为了报复金人,也派出步兵去支持蒙古军队。蔡州的失陷使蒙古人完成了对金国的征服。由于灭金国时宋朝人出兵支持,作为答谢,窝阔台把河南东南部的几个县让给了宋国。但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意在夺取整个河南。他们不满足于蒙古人的这种小恩小惠,转而向蒙古人展开了进攻。最初,宋军未动用一兵一卒便收复了开封和洛阳(公元1234年7~8月)。当然,他们很快就被蒙古人驱逐出了河南。公元1235年,窝阔台在和林召开忽邻勒塔大会,正式决定出兵征服宋朝。
蒙古军兵分三路进攻。第一路军由窝阔台的儿子合丹率领,他们于公元1236年10月占领了成都;第二路军由忒木台将军和窝阔台的另一个儿子阔出率领,他们于公元1236年3月占领了湖北的襄阳(今襄樊市);第三路军则由君不花王子和察罕将军率领,他们东下至汉口,逆扬子江而上到达黄州高地,但未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公元1239年,襄阳重新回到宋朝统治者手中。恐怕连窝阔台都没有想到,他发起的这场蒙古人同宋朝人之间的战争,整整延续了45年(公元1234~1279年),窝阔台也只不才过刚刚看到了战争的开始。在蒙古人征服宋朝的同时,他们还派出了一路人马去征服高丽。公元1231年12月,蒙古人占领了高丽国都开城(在现在的汉城西北),并派出72个达鲁花赤去管辖这个地区。但第二年,这些蒙古官员就被高丽国王高宗全部杀害了,之后高丽国王逃到了汉城的江华岛。窝阔台向高丽派出了新的蒙古将帅,以巩固对该地的统治。高丽朝廷一直抗拒着蒙古人的侵入,直至公元1241年才开始向蒙古称臣纳贡。
蒙古征服西波斯
前面我们讲过,公元1221年10月,花剌子模帝国的继承人札阑丁在成吉思汗的逼迫下被迫逃亡印度。德里的苏丹、突厥人伊勒都惕米什不但收留了他,还将女儿嫁给了他,没成想札阑丁却阴谋叛乱,于公元1223年被驱逐出印度。成吉思汗和蒙古大军向突厥斯坦进军,侵略了波斯中部和西部,在那里停留了三年之久,然后便又依照游牧人的习惯进行了迁徙,从此便不再过问伊朗的事务。公元1224年,札阑丁趁着蒙古人不再过问伊朗事务的时机返回了波斯。在蒙古人征服这里之前,札阑丁本是名正言顺的政权继任者,此番回来,尽管基尔曼有本地忽都鲁汗王朝的创始人不剌里哈只卜的支持,法儿思有撒勒合儿王朝的撒的·伊本·赞吉撑腰,但基尔曼和法儿思的突厥族世袭总督们仍然一致拥举札阑丁为新的苏丹。札阑丁从设拉子出发,夺取了他的亲兄弟加秃丁建立的小王国境内的伊斯法罕和伊拉克-阿只迷,然后出兵征服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当时由阿答别月即别(公元1210~1223年在位)统治,这个家族自公元1136年就一直占领该地。当初在哲别和速不台入侵时,他曾经用大量的贡品求得了一时的安宁。但这一回面对札阑丁,他却不再那么幸运了。札阑丁从阿塞拜疆出发,进攻格鲁吉亚。格鲁吉来是个基督教王国,四年前曾受到哲别和速不台的侵略。当札阑丁入侵时,它正在阔儿吉三世的妹妹和继承人、著名的鲁速丹皇后(公元1223~1247年在位)的领导下进行着艰难的家园重建。公元1225年8月,札阑丁苏丹在哈儿尼打败了格鲁吉亚人。第二年,他再次进行侵略,不但抢掠了梯弗里斯城,而且毁坏了那里所有的基督教堂。公元1228年,札阑丁第三次入侵,在洛烈附近的明都儿战败了伊丹尼元帅带领的格鲁吉亚军。札阑丁通过对高加索地区这几次远征,完成了他在阿塞拜疆的政权建立与巩固。
札阑丁成为伊朗西部新国王,所管辖领地包括基尔曼、法儿思、伊拉克-阿只迷、阿塞拜疆和伊斯法,首都设在大不里士。札阑丁成为了伟大的骑士,他的勇敢使他成为穆斯林世界中最光荣的勇士之一,但作为花剌子模帝国的继承人和新的国王,他却严重地缺乏政治头脑,他的行为看上去仍像是一个游侠骑士。为防止蒙古人的再度入侵,他本应将精力放在如何巩固波斯王国上,但他却忙着和从前的联盟者、西亚的那些穆斯林王子们发生纠纷。公元1224年,他用侵略去威胁巴格达的哈里发,经过长期围攻之后,终于在公元1230年4月2日,从大马士革的艾育卜王朝苏丹阿失剌夫手中夺下了乞剌惕要塞。最后,阿失剌夫和突厥小亚细亚国(科尼亚苏丹国)的国王、塞尔柱王朝的苏丹阿老瓦丁凯忽拔一世等为了反对他而结成了联盟。公元1230年8月,札阑丁在额儿赞章附近被这两个苏丹击败。于是,蒙古人趁此良机再一次出现在札阑丁的面前。
窝阔台大汗要将花剌子模帝国复辟的梦想击碎,使其永远不可能实现。公元1230~1231年冬,他派绰儿马罕那颜率领三万人马出兵波斯。札阑丁大败之后,根本没有精力再次集中兵力,但此时蒙古人已经以最快的速度直奔札阑丁在阿塞拜疆的住所。得到这个消息后,札阑丁惊慌失措,只得放弃大不里士,向摩罕与阿阑平原逃去。到达阿腊克斯河与库拉河交汇处后,又从那里逃到了底牙儿别克儿境内,蒙古人一直在后面穷追不舍。不过札阑丁最后不是死在蒙古人手中,而是在公元1231年8月15日,被一个库尔德农民不明不白地暗杀了。
从公元1231年一直到公元1241年,绰儿马罕率领着他的蒙古军队驻扎在波斯西北部长达十年之久,并在阿腊克斯河与库拉河下游的摩罕和阿阑平原建立了他的驻地,因为这个水满草长的地带是最适合他的骑兵,这使得波斯的摩罕和阿阑成为后来的汗王们最愿意停留的地方之一。正是在阿塞拜疆东北的这个牧场上,蒙古人统治着古伊朗并保持着它的城市文明,长达一百多年。
札阑丁死了,蒙古人的敌人没有了,停留在这儿的绰儿马罕便放任他的手下士兵去到伊朗-美索不达米亚边区肆意抢掠。在亚美尼亚,蒙古人屠杀了比特利斯和阿儿只失的居民。在阿塞拜疆,他们占领了马腊格后,进行了同样的屠杀。大不里士的居民投降了,他们交出了手中的一切,还为窝阔台大汗织出了珍贵的布匹,以讨好绰儿马罕。南方的底牙儿别克儿和额儿比勒也未能幸免,遭受了同样的厄运。在伊本·额梯儿的记载中,有一些屠杀的详细例证,“有一个尼昔宾地区的居民亲自对我说,他躲藏在一间屋子中,透过窗户向外窥探时,看见蒙古人每杀一个人,嘴里都要喊‘安拉,伊拉赫’(讽刺穆斯林教的祈祷辞);屠杀之后,他们先是把值钱的东西抢掠一空,然后将女人带走。我看见他们把她扔在马背上,然后污辱戏弄她,嘴里仍然喊着‘安拉,伊拉赫’,又笑又唱。”“有人告诉我,当一个鞑靼骑兵进入村镇开始屠杀居民时,那么多人居然没有人敢反抗。那个鞑靼人手中并没有武器,当他要杀戮一个俘虏时,命令俘虏伏在地上,然后再去寻找一把剑,而那个可怜人居然就老老实实地趴在那里等死,根本不知道逃跑。”“有人告诉我,他和17个人在路上行走时,一个鞑靼人朝他们走来,他命令这18个人每人把自己的手缚在背后,他的同伴们居然都乖乖地服从了。他对他们说,那鞑靼人只是一个人,他们可以把他杀死后逃跑。他的同伴们则回答说,他们怕得厉害。于是他说,如果他们不杀他,他就会杀了他们。仍然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最后,还是他一刀子把那个人杀了,大家都得救了。”
蒙古人沿着高加索的方向,蹂躏了干札,之后侵入格鲁吉亚,迫使鲁速丹皇后从梯弗里斯逃到了库歹。于是梯弗里斯成了蒙古人的属地,格鲁吉亚的封建主被蒙古人充作了战争中的后勤人员。公元1239年,绰儿马罕在亚美尼亚占领和抢掠了属于格鲁吉亚伊凡尼元帅家族的城市阿尼和哈儿司。对于绰儿马罕来说,他在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侵略行为纯粹是战争的需要,没有任何宗教歧视的问题,因为他自己的亲属中就有景教信徒,所以他并不仇视基督教。在他率兵征服这里期间(公元1223~1241年),窝阔台大汗为了保护亚美尼亚派教会,还专门向阿塞拜疆派出了叙利亚的基督教徒西蒙(或称列边阿答)作为基督教事务总管。
拜住那颜是绰儿马罕的继承人,他从公元1242年到公元1256年间担任蒙古军驻波斯(摩罕与阿阑两个省区)的统帅。科尼亚的塞尔柱苏丹国属于小亚细亚的大突厥国,当时正处于凯豁思鲁二世(公元1237~1245年在位)统治的强盛时期。公元1242年,拜住占领并抢掠了额儿哲鲁木,之后在公元1243年6月26日,又在额儿赞章附近的柯查达克击溃了由苏丹亲自率领的塞尔柱军队,紧接着占领了及时投降的锡瓦斯城。企图抵抗的脱哈特和海沙利牙两个城市全部遭到破坏。凯豁思鲁二世只得要求讲和,窝阔台接受了他的请求,凯豁思鲁二世于是成为大汗的藩臣。拜住对科尼亚的塞尔柱苏丹国的进攻,将蒙古的征服计划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这次远征使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大到希腊帝国的边界。亚美尼亚的国王海屯一世(公元1226~1269年在位)非常有才干,看到当前这种情况,便非常明智地主动要求接受蒙古人的领导,后来他的继承者们也都沿袭了他的这一政策,结果使亚美尼亚人把亚洲的新主人当作是反对塞尔柱或玛麦鲁克的伊斯兰教的保护者。公元1245年,拜住占领了乞剌特和阿米德,并巩固了蒙古人在曲儿忒思丹的统治地位。不过,蒙古人又把乞剌特的管理权交回到他们的藩臣伊凡尼民族的格鲁吉亚人手中。毛夕里的阿答别别都鲁丁卢卢也像海屯那样,主动接受了蒙古人的领导。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最初三个继承人(3)
拔都与速不台在欧洲的远征
与此同时,窝阔台又派出了一支15万人的大军前去征服欧洲。这支军队名义上由远在咸海与乌拉尔草原的汗王拔都指挥,在他的周围汇聚了成吉思汗家族中各方面的代表,如拔都的兄弟斡儿答、别儿哥和昔班,窝阔台的儿子贵由与合丹,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拖雷的儿子蒙哥,察合台的儿子拜答儿和孙子不里。但真正的统帅却是征服了波斯、俄罗斯和中国的速不台,时年60岁。根据穆斯林史料的记载,这场战争从公元1236年秋季开始。速不台攻占喀马河地区的保加利亚突厥王国的首都,并将其肆意蹂躏和践踏,完全毁灭了这个国家。1237年初春,蒙古人向钦察人发动了进攻。钦察人也是突厥人的一支,他们以游牧民族的方式生活在俄罗斯草原上,是一个半开化的部族,穆斯林称他们为“钦察”,匈牙利人和拜占廷人称之为“库蛮”,而俄罗斯人称他们为“波洛伏齐”。在蒙古人的猛烈攻势下,一部分钦察人缴械投降了。钦察人的领袖八赤蛮,曾经率领余部在伏尔加河沿岸抵抗了一段时期,最后逃到了伏尔加河下游的一个小岛上,并在那里被俘,蒙哥将他腰斩。公元1238年,蒙古人同钦察人打了最后一仗,在这次战役中别儿哥大显神威,击得钦察人溃不成军。钦察酋长库丹带着他的人马逃到了匈牙利,并在那里皈依了基督教。那些投降的突厥人后来成为蒙古汗国的居民,他们曾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