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鲁门〃和打着八卦旗的〃李承晚〃;装作抱头鼠窜的样子在前面跑;扮成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孩子;端着步枪在后面追。〃杜鲁门〃和〃李承晚〃不时地被绊倒在地上;大呼救命;引得大家一阵阵哄笑。腰鼓队一面龙腾虎跃地击着腰鼓;一面用鼓棰指着他们;高声唱道:

    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败了美国兵呀;全世界人民开口笑;帝国主义害了怕呀!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

    ……

    这歌子人人会唱;人人爱唱。孩子们一唱;全场都跟着唱起来;并且击掌打着节拍。加上场上的〃杜鲁门〃和〃李承晚〃不时地现出丑态;更使人精神百倍;愈唱情绪愈高。小吉普车上的几个志愿军战士;满脸是笑;也不自禁地击掌应和着。整个的长辛店镇就像沸腾了一般。

    街中心有一个身躯高大的中年人;他穿着褪了色的灰布工人装;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跑前跑后地忙碌着。他是二七铁路工厂的工会主席;是今天活动的组织者。人们不断地招呼他:〃大老郝!他们占的时间太长了;还有我们哪!〃

    〃知道;知道。〃大老郝笑笑说;〃我掌握着哪!〃

    大老郝跑过去;向小学老师指指手表;咕哝了好一会儿;腰鼓队才停下来。可是小吉普还未开动;腰鼓队的少年们就拥到车前;争着跟志愿军代表握手。有的还爬到车上去。大老郝急得满头是汗;连劝说带扒拉;好容易把人支使开;一个年轻妇女举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挤到车边说:〃同志!同志!跟我们的孩子握握手吧!〃小孩子也举着两只小手往车上扑。为首的志愿军嘻嘻笑着;就把他接过来抱在怀里。〃志愿军叔叔!志愿军叔叔!〃小孩儿一边叫;一边用小手摸志愿军的脸;抠志愿军的奖章。志愿军代表亲了亲他;刚要送还给他的母亲;没想到孩子张开小嘴哇地一声哭了。一边哭一边还说:〃我要志愿军叔叔!我要志愿军叔叔!〃大老郝埋怨那个妇女说:〃唉;你怎么把他弄到车上去啦?今天的节目还多着哪!〃那个年轻妇女红着脸说:〃是他要去嘛!〃大老郝没法儿;满口袋乱摸;还问旁人:〃你们谁装的有糖?〃小孩把小嘴一噘说:〃我不吃糖!我要到朝鲜去!〃这时大老郝幸亏一低头;看见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哨子;就摘下来;嘟嘟一吹;对孩子说:〃你要这个不要?你拿着它;咱俩一块到朝鲜打鬼子去!〃小孩儿一接;大老郝乘势把他抱过来;交给他的母亲。小吉普车才缓缓地开动。口号声又震天动地地喊起来:

    〃坚决支援朝鲜人民!〃

    〃打倒美帝国主义!〃

    〃抗美援朝胜利万岁!〃

    小吉普车缓缓地开进了第二座彩门。其实也不过走了十多丈远;又被一个新的节目拦截住了。

    这个节目离大妈不算远;看得更清楚了。只见一阵锣鼓过后;从人丛里出来一只花丽的旱船。彩色的船篷下;坐着一个年轻姑娘;红色的船舷垂着绿绸。扶着船头的老艄公白发苍苍;垂着一尺多长的白胡子;穿着青衣;扎着黄色丝绦;就像旧戏《打渔杀家》中的肖恩一样。当他把船引进场内;喊了一声:〃开船哪!〃接着拉开架势;挥动木桨;那船就轻快地跑动起来。

    绿绸飘呀飘的;就像真的在水波上行驶似的。这场舞蹈没有对话;整场都是由轻快的管弦乐伴奏着。演唱的曲调是《妇女自由歌》。随着曲调的情感;船只时快时慢。最后叙述到解放一段时;船只就像要在平地飞翔起来。人群中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

    大老郝看看表;好几次向老艄公和年轻的姑娘使眼色;似他们仍然忘情地划着;愈划愈快。大老郝无奈;只得把小红旗一摆;他们才停下了。年轻的姑娘从船里钻出来;老艄公也把木桨一丢;摘下假发和白胡子。这时候;大家才看出;原来扮演者是两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们一面笑着;一面跑上去同车上的志愿军握手。人们欢声雷动;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大老郝也赶上去笑着介绍:〃这两位都是我们厂的家属。这位姑娘;不多不少;今年整整50;老艄公眼看快60了!〃

    三个志愿军异常感动;紧紧拉着老太太的手说:

    〃老大娘!刚才把你们累坏了吧?〃

    〃不累!不累!〃扮演年轻姑娘的老太太一面擦汗;一面笑着说。

    〃我给同志们实说吧;〃扮演老艄公的老太太说;〃一解放;我就像年轻了十多岁似的;听说同志们在前方打胜仗;我这心劲儿就跟二十几岁的姑娘们也差不多!〃

    人群里有一个年轻姑娘;又使眼色;又打手势;嘟哝着说:〃妈!你就别说了〃

    人们都哄笑起来。大妈也笑了。

    小吉普车又缓缓地行进;渐渐驶近了大妈身边。她睁大眼睛望着那几个代表:第一辆车上坐着的那位;约有20多岁;像个年轻干部;第二辆车上的那位则简直是一个孩子;脸上还长着嫩嫩的茸毛;第三个面孔黧黑;身体粗壮;看去有30来岁;他时时流露出一种羞怯的神情。这第三位正是郭祥连队的刘大顺;不过大妈不认识罢了。大妈望着他们;想着他们在朝鲜的艰苦斗争;不由一阵激动;眼睛立刻被泪水模糊住了。如果不是初次到大城市的那种拘谨;她真要冲上去拉住他们;抱住他们。等到她用袖子擦干泪水;想再仔细看看他们的时候;车子已经驶过去了。

    在第三座彩门前;车子停住。三位志愿军代表和陪同人员都下了车。刚走出几步;人丛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一伙年轻工人一拥而上;把三个代表都抬了起来。长辛店的妇女代表尖声喊着:〃不行;不行;还有我们哪!〃硬从工人手里夺走了一个抬着。这几个志愿军代表;大约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局促不安地喊着:〃不行!不行!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尤其第三个代表;脸色涨得像红布一般;连声哀求道:〃同志!同志!把我放下来吧!〃可是没有人听他们的;事实上沸腾的人潮和喧闹的锣鼓早已把他们的声音掩盖住了。在他们的脸上;已经分辨不出是滚动的汗珠还是大颗的热泪。为首的一个举着膀臂激动地高呼着:

    〃共产党万岁!〃

    〃祖国人民万岁!〃

    〃光荣归于伟大领袖毛主席!〃

    大老郝也领着工人们喊: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抗美援朝胜利万岁!〃

    这时;夹道欢迎的人群;文艺宣传队;已经汇成一股洪流;可街筒子地向前涌去。他们狂热地呼着口号;敲打着锣鼓;抬着志愿军代表前进。这座古老而光荣的市镇;这座在28年前工人阶级与敌人进行英勇搏战的市镇;确确实实是沸腾起来了。

    大妈和贺华也随着人群的激流;卷过长辛店车站;卷过当年血战的火神庙遗址;卷过铁道;到了二七厂附近的广场。

    大会开始了。工会主席大老郝致了欢迎词。抗美援朝分会的负责人也讲了话。接着就是几个志愿军代表做报告。他们英勇斗争的事迹;不断引起热烈的掌声和狂热的欢呼。尤其是那位活捉60多个美国鬼子的代表;讲到那些鬼子跪下缴枪的时候;人们的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之久。青年人兴奋地举着拳头高呼口号;老年人激动地流着热泪。百余年来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听到这些是何等地扬眉吐气呵!大会的最后一个项目;是给志愿军献礼和捐献飞机大炮的活动。大老郝刚一宣布;人们就纷纷涌上台去。有的手里拿着红绿纸包;有的手里拿着慰问袋;都要亲手递到志愿军代表的手里。附近村庄的农民;把一大筐一大筐的鸡蛋也抬上去了;弄得台子上放不下;大老郝他们只好又帮助抬下来;放在台子附近。农村妇女们也手里拿着她们自己做的鞋子;你推我拥地走上去。有一个青年妇女;还当场念了她绣在鞋上的四句诗:

    英勇志愿军;人人爱在心;穿上这双鞋;踩死美国兵念完以后;还要求一个志愿军当场穿上她的鞋子。为首的那个代表;不愿辜负她的热情;就立刻登在脚上。会场上登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过后;一个上了年纪的面孔黄瘦的女工走到台上。她手里小心翼翼地托着一个木盒;神色激动地对着麦克风说:

    〃同志们!我也是咱们长辛店的。我父亲就在二七那天;被反动派打死在大街上了。我男人后来也被国民党杀害了。全家就剩下我孤零零一个。我隐姓埋名;才到一个纱厂里上了工。那时候;我怕就怕死了没有棺材;落得个狼拉狗啃;就省吃省喝;攒下一点钱来。这不是;我攒了十几年;才攒下这30块白洋。现在多亏毛主席、共产党救了我;全国解放了;我的生活有保证了;再也不用担心死了没棺材了。志愿军在朝鲜一口炒面一口雪;跟敌人拼命;才保住了我们的好生活;我怎么能不感激他们呢!今天我要把这30块白洋全捐献出来;给志愿军买飞机大炮;狠狠打击美国强盗;保卫住朝鲜人民;保卫住我们的国家!〃说过;她双手托着木盒;颤巍巍地递给志愿军代表;说:〃同志们!你们就收下吧!〃

    几位志愿军代表的神色十分激动;迟疑着没有马上去接。为首的那个用手拦着说:

    〃老大娘!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你还是留下一些自己用吧!〃

    大老郝也在一旁说:〃嫂子!你再考虑考虑;别拿这么多啦!〃

    她涨红着脸说:

    〃我现在有吃有喝;你还叫我考虑什么?!〃

    说着;她把那个木盒子往志愿军手里塞;就走到台下去了。人群里响起一阵激动的掌声。

    接着上台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工人;留着整齐的白胡子;双目炯炯有神;带着几分倔劲。他抱着一个尺来长的粗大的竹筒;庄严地往桌上一竖;向台下望了一眼。

    大老郝笑着站起来;正要介绍他;他把手一摆:〃用不着介绍;长辛店的大人小孩都认得我。〃他捋了捋白胡子;庄严地说;〃刚才我那个侄女提到二七罢工;我跟他爹都是那时候闹开辟的。他爹死在长辛店大街上;我被那些王八蛋关在保定大狱里。他们把我们吊在大梁上;用烙铁烙我们;用皮靴抽我们;打得死去活来他说到这里;把怀一敞;露出一条一条紫色的斑痕;又提高声音说;〃同志们!为什么我们会吃这么大亏?为什么我们的人被杀的被杀;被抓的被抓?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枪吗!没有自己的军队吗!现在;咱们有了枪;有了自己的军队了;敌人在朝鲜一露头;就把它打了一个稀里哗啦;屁滚尿流!〃说到这儿;台下卷过一阵笑声。他回过头望了望志愿军代表;又接着说:〃可是我们的军队武器不好。我听说咱们的志愿军在朝鲜吃不上饭;钻防空洞;我这心就难过。我们工人阶级应当把他们装备起来!把我们的小老虎插上翅膀!毛主席号召我们增产节约;支援志愿军;我们要坚决响应!我们每个月;一定要多出几台'黑小子儿'(长辛店铁路工人对火车头的爱称);前方战士不怕流血;我们还怕流汗吗?为了捐献飞机大炮;我和我老伴、孩子开了个家庭会;决定每个月拿出工资的十分之一。这不是;我就找了这么个竹筒;钻了个小眼儿;每个月一发工资;就先把捐款装到竹筒里。谁也不能乱花!现在;我代表全家向大伙宣布:我们这个捐献;一直到抗美援朝胜利那一天为止!〃

    说过;他双手捧起竹筒;以半鞠躬姿势;献给志愿军代表。

    一位代表激动地举起竹筒高呼着:〃向工人阶级学习!〃

    〃工人阶级万岁!〃这口号立即激起下面狂热的雷鸣般的欢呼:

    〃志愿军英雄们万岁!!!〃

    〃毛主席万岁!!!〃

    〃坚决打倒美帝国主义!!!〃

    〃抗美援朝胜利万岁!!!〃

    在中午的阳光下;鲜艳夺目的红旗又高高地举了起来;口号声像大海的波浪直传到远处。从他们的声音中;可以感到一种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强大意志;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好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呐喊;要立刻把面前的敌人扑灭似的。这一切;都使大妈深深感到:中国人民确实是站起来了!站起来了!大妈和贺华回到工厂附近的家里;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直到夜深仍然不能入睡。    秋风拍打着纸窗。电焊的银光;照得窗纸一明一暗;就像打闪一般。工厂的喧嚣声;比白天还要激越。那机器隆隆的响声;沉重的汽锤声;像机关枪一样的哒哒的铆钉声;铁锤的敲击声;以及火车头粗憨的吼声和喷汽声;汇成一片。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场;不过在这儿作战的不是拿枪的兵士;而是穿着油腻工作服的挥汗如雨的人们。

    大妈躺在床上;在她眼前;仍然不断地闪动着鲜花;红旗;喧嚣的人流;挥动的膀臂;以及志愿军代表和男女工人激昂的面影。尤其是那个满头白发的老工人怀抱着竹筒的形象;那个又黄又瘦的女工托着木盒的形象;在面前不断出现。大妈还是第一次同城市的工人阶级接触;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给了她很深的印象。这一切都使她兴奋激动;更引起她深深的不安。她知道邓军夫妇要自己出来散散心;是一片好意;可是村子里的斗争是那么紧张;敌人的阴谋还没有查清;自己的心揪成了一个疙瘩;怎么能住下去呢?夜己经很深了。大妈听见邻家老是发出〃嚓—嚓—〃〃嚓—嚓—〃像是金属磨擦的声音;间或夹杂着笑语声;不知在干什么。搅得大妈更觉心烦。贺华睡了一觉醒来;听见大妈老是翻身;就说:

    〃大妈;你怎么还没睡着呀?〃

    〃你听听;〃大妈说;〃隔壁这一家里干啥哩呀;老没个完。〃

    贺华一听;笑了;说:

    〃他们是给志愿军炒炒面哩。一听前方干粮接济不上;咱们的周总理就马上发出号召:家家户户炒炒面。他老人家还亲自到处视察;把袖子一挽;抄起铲子就同大伙一块儿干起来了。你瞧瞧;把大伙的劲儿鼓得多足!〃

    〃咱们的总理;真是走遍天下也难找呵!〃大妈赞叹地说;〃管理咱们这么大个国家;一天得有多少事;又是国内;又是国外;又是打仗;又是建设;哪件事不从他心里过呀;真是把心都操碎了。〃

    〃可不是么;〃贺华说;〃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连战士们吃饭穿衣的事;都在他心上挂着哩。刚出国;他听说有的部队冬装来不及补充;就一天打两次电话催问:工厂做出来了没有;上了火车没有。为了搞好后勤工作;今年1月份;他还到了沈阳;听说战土们戴大盖帽不方便;他就叫改成解放帽;听说套头式的单衣负了伤不好脱;他就叫改成对襟的;朝鲜丛林多;行军作战棉衣容易挂破;他就嘱咐后勤部门把棉衣轧上绗线。……〃

    〃有这样的好领导;怎么会不打胜仗呢。〃大妈感慨地说;〃总理对前方的战士;真比亲娘结记得还周到哩!〃

    听了这一切;大妈的心情越发不能平静。她觉得从领导到群众都在拼命干;自己躲在这儿;倒成了个大闲人。这样对得起在前线上牺牲的孩子么?想到这里;她从枕头上欠起身说:

    〃闺女;我明天要走。〃

    〃不是还要到颐和园吗?〃

    〃不;我哪儿也不去了。〃

    〃大妈;再呆一天也不行吗?

    〃别说了;闺女;我已经定了。〃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火力猛烈〃倾情制作
更多精彩e书尽在霓裳小轩:emgog






 






 

  




 
第二十六章  聚歼
 
 
    谁也没想到;大妈这么快就回到凤凰堡来。

    来看望大妈的人很多;夜深时才纷纷散去。小契刚起身要走;大妈叫住他;说:

    〃你先别走。有点事情咱们还得商量商量。〃

    〃明天说吧。〃小契笑着说;〃你今天也够累了。〃

    〃坐了几十里马车;哪就累着我了?

    大妈说着;又瞪了大乱一眼:

    〃你在这儿干什么!去!到外面瞅着人去。上次要不是你;也不会出这么大事!〃

    〃犯了点儿小错误;没完没了!〃大乱嘟哝着;下了炕。

    〃披上件褂子!〃大妈在后面说。

    大乱相应不理;走出去了。

    这时屋子里只有大妈、大伯和小契三人。小炕桌上放着一个烟筐箩;一盏棉籽油灯。大妈盘着腿儿坐在炕上;拧了一锅烟;在灯上吸着;然后低声说:〃小契;你刚才不是说;镇反运动布置下来了么?〃

    〃布置下来了;可是村里纹丝不动。〃小契说;〃我问大能人这个工作怎么办;他说:'咱们村有什么可镇压的?地主、富农都挺老实。谢清斋出过点儿问题;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表现不错;恐怕要考虑给他摘帽子了。不能再搞唯成分论。翟水泡虽然当过汉奸;现在劳动很积极;将来选劳动模范恐怕是个对象。'我又去问老好。老好说:'唉;现在的运动怎么这么多呀?一个没完;又接上了一个。先看看别的村怎么做吧'这就是他们的那点儿积极性!〃

    〃积极?〃大妈从鼻子里冷笑了一声;〃革命革到他头上了;他还积极?你说李能有没有点儿恐慌?〃

    〃里紧外松。〃小契笑着说。

    大妈停了一下;又问:

    〃那偷谷子的事;有点儿头绪没有?〃

    〃有人说;那事发生头两天;翟水泡到李能家里喝了大半夜酒。〃小契说;〃最近翟水泡花钱很冲。三天两头到小铺里吃喝;一开口就是:来上半斤!……不过证据还没有抓着。〃

    大妈低着头沉思了一阵;又问:

    〃谢家那闺女怕快生产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