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一样。 

     女子,梳高髻,受唐代发式影响而形成。 

     折扇。中国古代有团扇,日本使用蒲葵扇,后来发展为折扇。折扇既是 

一种器物,也可做为一种饰物。 

     宋代江少虞记述,熙宁 (1068—1077)末游相国寺,看见卖日本国扇, 

柄用漆漆得很细,用鸦青纸做成 (《皇朝类苑·风俗志》)。宋代郭若虚也 

见过这种日本扇,他在《图画见闻志》中记“折叠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 

国豪贵、杂以妇女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及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 

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 

     ②饮食习俗。食俗。日本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平原多分布在沿河沿海 

地区,适宜水稻生长,蔬菜四季长青。岛国四面环海,近海鱼类丰富。在自 

然条件影响下,日本的食品主食是饭食,副食品以海产品和蔬菜为主。菜蔬、 

鱼、肉、蛋禽。“烹制清淡”,不油腻,少有刺激性烈性佐料,以“辣、酸、 

甜、咸”互相调配而成。 

     弥生时代日本已种植水稻,吃米饭是日本人民几千年的传统。 

     日本人民吃面食深受中国影响。据《千里同风录》记载,1341年中国人 

林净因去日本传播了用麦粉作皮,用豆沙作馅的馒头的制作方法。中国的米 

粉糕是镰仓时期中国人陈宗敬传至日本,时称“外郎糕”。随禅宗传入日本 

的有挂面、荞面条等。 

     日本的许多蔬菜也是由中国传入。如奈良中期曾传入茄子。两国僧人的 

往来,日本遣唐使的多次来华,商贸的互通,将中国的绿豆、菜豆、豌豆、 

大豆、小豆、芥菜、莲、胡麻、牛蒡、慈菇、冬爪、南瓜、萝卜、芜菁、山 


… Page 112…

芋、韭菜、莴苣、黄瓜、胡萝卜、葱、青芋等逐渐传到日本,据《千里同风 

录》介绍日本《中国传来物语》均有记载。 

     1183年1月2日中臣佑重的日记中曾提到豆腐,说明12世纪豆腐已传 

入日本。 

     中世纪日本饮食丰富多彩,有许多蔬菜,有各种面食饭食。菜蔬味淡雅, 

与僧人饮食喜清淡有关。中世纪中日两国僧人往来频繁,许多食物,菜蔬由 

僧人始作,渐渐传至民间。 

     日本喜吃生鱼片。我国唐宋元间均有吃生鱼片的习俗,中世纪时即已传 

入日本,但我国到清代改变了这个习惯,日本一直保留到今天。 

     日本称烹调为“料理”,据《千里同风录》中《料理的流派与特点》记: 

中世纪光孝天皇(884—887在位)登基前,十分喜欢烹调,与他手下的四条 

中纳言、藤原政朝山荫有共同兴趣,创立了“四条流”料理流派。“四条流” 

是日本最古老的料理流派,以公卿料理和庶民料理为主。12世纪以后又有“四 

条园流”和“四条园部流”两派。室町时代以后又出现了“大草流”和“生 

间流”等派。 

     日本菜蔬特点与其历史的发展相关联。奈良时代,佛教传入日本,开始 

禁吃肉食,人们多吃海鲜奶制品;室町时代诞生了日本菜的主流怀石菜。所 

谓怀石料理,是由茶室发展而来;“僧人坐禅时,将烧温的石头揣入怀内”, 

叫做怀石,“怀石料理是按先后顺序端上并撤下一道菜”,可以显出主人的 

热情和菜肴的丰富。除怀石料理外,日本还有一汤一菜的本膳料理和会席料 

理。 

     酱汤。酱汤是日本历史悠久的民族饮食之一。日本701年《大宝律令》 

的官制中,宫内膳食部门,专有制酱部。说明8世纪日本制酱已很盛行。1249 

年日僧觉心到中国径山求法,学习了径山专制酱方法。回国后在和歌山县寺 

内制作成功,大享盛名。制酱汤是由寺庙、宫廷传至民间,室町时已广泛应 

用。 

     日本酱汤以酱为主,与蔬菜、豆腐、香菇海味等煮制而成。酱的原料主 

要是大豆,营养丰富,与海味蔬菜煮后味道鲜美。日本习惯以米饭与酱汤就 

着吃 (《世界风俗大观》)。 

    茶与茶道。茶道是日本的特殊的一种饮茶活动,它以沏茶、品茶为手段, 

联络感情,陶治性情。茶道在日本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茶道已经创始,茶 

道的精神已经确立。 

    茶传入日本大约在8世纪前,8世纪皇宫已盛行用茶,天皇经常赠茶犒 

劳僧人。如729年圣武天皇赠僧人茶,749年孝谦天皇赠僧人茶,犒劳他们 

念经之辛苦。815年嵯峨天皇下令种茶。但这个时代喝茶仅限于宫廷和上层, 

茶叶珍贵,饮茶风没有普及,日本还没有种茶技术。 

     12世纪荣西禅师两次来到宋朝,第一次回日本就把茶种种在肥前的背振 

山上。日本僧人已懂得茶有“遣困、消食、快心之功”(《千里同风录》引 

 《■尾明惠传记并遗训》)第二次荣西从宋归国,把茶种种在长崎县平户岛 

的“富春园”。荣西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书中写道:“茶也,养生之仙 

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千 

里风同录》,引自《茶道古典全集》第二卷)。 

     室町时代,茶树栽培普及起来,茶叶产量增加,饮茶已成为广大民众的 

习俗。 


… Page 113…

     荣西把茶传入日本,并传播了茶道的思想,指出茶生于寂静山谷,集天 

地之灵气,饮茶培养人的超尘脱俗的精神。这种教义到了室町时代的村田珠 

光加以发扬,战国时代千利休把茶道普及到民间,追求“和敬清寂”,使饮 

茶与禅宗教义相合,成为一种文化,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茶道是从僧人饮茶、种茶、研究茶、总结饮茶的精神而来的,首先在寺 

院中提倡,以后普及到民间。茶道的精神体现了日本民族重修养,爱清洁, 

喜清净的追求,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流传至今。 

     茶道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规定一套点茶、泡茶、献茶的程序;而且 

有茶具的选择、欣赏;茶室的装饰布置;茶庭的建筑等。体现了饮茶中的艺 

术追求。茶室的古色古香幽雅大方,饮茶的彬彬有礼,使参加者领略一种幽 

闲、平和的意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同时领略茗茶的色香味。 

     茶道在日本通过小型茶会形式进行。举行茶会的房间叫茶屋 (茶室), 

一般为9平方米的房间,布置非常雅致,有名人字画、文房四宝、插花装饰 

和茶具陈列。茶道仪式分三个步骤,即煮茶、冲茶、敬茶。煮茶前有研茶(把 

茶叶捣碎)、拭碗等程序。茶道动作要轻,冲茶只少半碗,主人双手献茶, 

客人接茶要细细品尝,然后进行交谈。最后客人向主人道谢,起立依次告别。 

茶道受中国影响很大,源于宋代抹茶法。镰仓时代传入日本,初为斗茶竞技。 

后总结为茶道。 

     ③居住习俗。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聪明的日 

本人在建筑自己的住宅时从实际出发。创造出他们特有的居室。日本居室的 

特点是防潮湿,防地震。 

     日本湿度大,如何使室内空气流通是他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据《世界风 

俗大观》介绍日本居室首先是建筑材料的选用,日本人的房屋多是木结构, 

所有门窗板壁都是原木,不涂油漆。这些原茬木在空气潮湿时可以吸收水汽, 

空气干燥时再释放出来,起到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其次居室房脊很高,窗 

子多,湿气可以随气流通过屋顶窗子排出室外。第三,拉窗的窗纸,墙壁的 

石灰泥墙,室内厚厚的蹋蹋咪都有很好的吸湿隔湿作用。 

     日本地震多,防震是日本房屋的第二个特点。他们用一根根木柱支撑起 

房屋,力量的支点放在柱脚石上。横梁之间用榫接的方法。横梁上挖孔,让 

柱子穿过横梁、孔挖得比较大,使柱子和横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即便有地 

震时,柱子横梁发生倾斜也不会倒下,震停可以恢复原状。 

     据《日本文化史》介绍,室町时代末期建筑方面出现了书院式住宅建筑 

特色,日本住宅中客厅的基本设施壁龛、搁架等书院式的特色在古代的镰仓 

时代住宅中都还没有。“它们构成了室町时代末期出现的书院式住宅建筑特 

色”。有了壁龛可以挂画轴,可以放插花,这种建筑方式推动插茶艺术的发 

展,插花做为一种技艺是在进入室町时代以后。 

     日本洗澡有古老的历史传统。 

     洗浴的风俗是由僧人扩展到民间的。僧人有浴佛节日,洗浴佛像,平时 

也把佛像洗干净。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拜佛前把自己身体洗干净,这就是 

斋戒沐浴。这种洗浴净身的习惯逐渐传到民间,兴起了洗澡,修澡堂的风俗。 

     最初的澡堂叫石室或石山窝。洗澡的地方是在室内就地挖一坑,放上油 

纸、注入水,将许多热石子放进水中,水热后洗浴。 

     日本的洗澡分为热水浴和冷水浴两种,一种“风吕”热水浴是中世纪后 

期丰臣秀吉时期命名的,一种冷水浴又叫行水。“风吕”热水浴实际是用一 


… Page 114…

个很大的铁锅洗热水澡。 

     公共浴室已有六百五十年的历史,日本叫做“钱汤”,男女同时在大型 

浴池里洗澡,泡澡。他们把男女混浴看成一种自然的事,并不觉得奇怪,但 

是有一条规矩,不得互相注视。 



     (3)人生仪礼 

     日本是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在那里,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要举 

行各种礼仪。 

     ①出生及命名 

     三朝之祝。出生三天“用艾丸如米大,于所生孩儿顶中灸三焦,以保一 

生无恙”。同时“备酒品款待义父及邻族亲识”(《日本考》)。此风俗与 

中国习俗“三朝与儿落脐灸囟”相似。三天以后表示进入婴儿期。中国出生 

三天有洗三之说,日本天皇子女也有三日进行洗浴的“浴汤之仪” (《千里 

同风录》)。 

     七日之说。出生七日命名。处理脐带。 

     满月。男孩、女孩满月后都要参拜神社祈祷平安成长。 

     百天。进行食初仪式,即第一次吃饭。 

     周岁。有抓周习惯。为了预测小孩命运,在孩子面前摆上各种东西,任 

凭孩子伸手去抓,根据抓到的东西预想孩子未来的工作。周岁还有试力饼的 

风俗,叫小孩背着饼,用以试力。也有谓背饼如被大人打落地上,孩子长大 

不离开家。 

     贺七、五、三。这个风俗起源于古代。男孩满三岁和五岁,女孩满五岁 

和七岁去神社参拜。古代男女三岁束发。男孩七岁穿裤,女孩七岁束腰带。 

     ②二十岁成人礼。日本天皇天武天皇十一年 (683年)仿唐制制定了结 

发加冠制度。冠礼又称元服。714年皇太子加元服。 

     将元服作为制度确定下来是在平安时代即清和天皇(858—876在位)时 

期。冠礼有几项内容:请贵人为束发, (改为成人发型),表示已经成年; 

由大宾给以加冠,一般是加一个乌帽,只有有天皇特许并可入殿的人才给加 

冠,到镰仓幕府时,全部加乌帽;穿成人装。 

     奈良及平安时代,上层社会人只有加冠后才能有做官的资格,当时元服、 

叙位,任官是必经之路。所以冠礼时间大为提前。天皇12—14岁;贵族12 

岁;武士13—15岁;百姓在15岁以后。 

     女子成人礼是结发和着裳,把下裙系在腰上。 

     ③婚姻礼俗。中世纪以前日本婚俗有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魏晋时代, 

中日已有交往,《魏志倭人传》记当时日本婚姻状况是一夫多妻制,“其俗 

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到唐代日本尚有招养婚。招男子入赘为 

婿。平安时代有了服役婚,男方要在女方劳动三年,才能娶走女方,这时妇 

女有一定的自由。“到了室町时代(1392—1467)日本的婚姻形式发展为嫁 

娶婚。”(《千里同风录》中《婚姻篇》)中世纪前日本婚姻风俗是从招养 

婿到嫁娶婚的发展历史,中世纪以前家族以女性为中心。 

     婚礼的内容包括: 

     结纳。相当于中国的纳采,下定礼。 

     皇室结婚由家臣当媒人,《日本书纪》“皇极三年(644年)正月条有 

 “纳苏我仓山回麻吕长女为妃”,“成婚姻之昵”“中臣镰子连,即自往媒”。 


… Page 115…

由家臣出面去与女方联系。 

     据《千里同风录》、《婚姻》篇记,日本真正有媒人是始于奈良和平安 

时代。日本昌泰年(898—901)间僧人昌住著有《新撰字镜》一本书,是字 

书,其中对媒字的解释“媒,妁也,仲立”,和铜三年(713年)日本《常 

陆风土记》记载一般平民百姓男女青年的婚姻情况,尚比较自由,祭神时, 

男女相互对歌,二人合意,就到辟静的地方,男子向女方赠送定情礼,即“聘 

财”。 

     结纳到16世纪才发展得象现代一样完备。 

     成亲。前期招养婿时代,以女方为主,仪式在女家举行。早上“男家派 

人给女家送上装有和歌的柳筥,女方同意,便回一封用和歌写的信,于是当 

晚新郎一行乘牛车来,当夜在女方家举行结婚仪式”。一般是“黄昏新郎上 

门”(《千里同风录·婚姻》)。 

     镰仓时代由招养婚转为嫁娶婚,“嫁取婚”明显“增多”,(《千里同 

风录·婚姻》)女子到男家成婚。女方嫁妆多以衣物家俱不用钱,女子到夫 

家有一定的仪式,“妇入夫家必先跨火”(《隋书·倭国传》),跨火之后 

才能与夫相配成婚。“新娘及门,喝婆家的水”再进屋也是日本习俗。婚礼 

酒宴之上,富贵之家要“用锡箔纸制出蓬莱山的造型做为装饰”。(《千里 

同风录》)室町时代这种装饰是用于新年的,后来用于婚礼,一金属盘中有 

松竹梅鹤龟等的造型。象征吉祥如意,长寿,百年合好等。 

     酒宴之上有媒唱。媒人唱喜歌名为《高砂曲》。这种仪礼源于中国,中 

国新娘迎入家中,由喜娘唱吉庆的歌。 

     饮酒,日本婚礼饮酒很有讲究。结婚有“三三九度杯”之说,根据中国 

阴阳学说,奇数是阳,偶数是阴,三表示天、地、人。三乘三最高数九是最 

可喜庆的意思。所以结婚典礼上要“用三只酒杯,每杯喝三次,一共喝九回”。 

这是男女交杯酒必须完成的数量。“三三九度杯最早见于伊势贞陆(1417— 

1473)写的《帘中日记》中娶亲之时一节”(《千里同风录·婚姻》)记述 

过娶亲时的这种情景。 

     日本婚俗受中国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尤其是中世纪,我国的历法传入 

日本,由历法产生的吉凶、忌讳也传入日本,日历上注有某日可否冠、婚、 

外出、动土等。这一陋习也影响到日本婚俗。结婚前先要合八字,男女双方 

要交换出生年、月、日、时和天干地支相配的八字,看二人命是否相配,成 

亲日子也要选定黄道吉日。 

     ④丧葬礼节。古代日本葬礼十分隆重。据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 

载,日本邪马台国女卑弥呼死时曾“大作冢百余步,殉葬奴婢百余人”。古 

代日本相信神鬼,相信死后人有灵魂,对死者进行厚葬,死时仪礼安排受中 

国影响,受佛教影响。 

     据《千里同风录·丧葬》记载,人死后要招魂,大呼其名叫做招魂。《日 

本书纪》中天武天皇14年(685年)11、24条有“为天皇招魂”事(《千里 

同风录·丧葬》)。 

     人死后要使其面向西方净土,采取头向北面朝西而卧。 

     头上蒙以三角形的布或纸,叫做天冠。 

     汤灌,洗身之意。源于我国佛葬的礼制,镰仓时代传入日本。洗身后穿 

衣,衣左。 

     哭丧。据《日本书纪》记载453年允恭天皇死,新罗供十八艘船,八十 


… Page 116…

名各类乐人。举家悲泣。 

     入殓时随葬衣物放入。入殓前死者口中放饭含,饭含为中国习俗,人死 

后把米填入死者口中并放一铜钱或玉石。 

     出殡时孝子捧灵牌,亲属缠白布。棺一上路,就要扫席铺,摔碎生前的 

饭碗,以防止死者再回来。 

     六、七世纪一种横穴式墓室普及日本,墓室用石砖建造,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