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克诚传-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付出一定伤亡后,害怕八路军有增援部队赶来,便抬起日军尸体,撤回永年县城。

  黄克诚趁机率部离开辛寨,一气奔走一百多里,然后渡过卫河,进入冀鲁豫支队活动地区,这才停下来休息。辛寨一仗,是二纵队从山区来到平原后的第一仗,虽然二纵队没有平原作战经验,险些吃了大亏,但是双方互有伤亡,打了个平手。最为关键的是,黄克诚从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来到冀鲁豫地区后,黄克诚与早在这一带活动的杨得志汇合,然后根据总部指示,组建了冀鲁豫军区军政委员会。

  黄克诚兼任了军区司令员和军政委员会书记,开始领导冀鲁豫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冀鲁豫边地区,位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东临南阳湖,西至平汉路,北起漳河,南达陇海路,共有二十余县。

  这里地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黄河自西南斜穿东北,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连接太行、鲁西、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交通中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八路军、国民党顽军、日军争夺的要地。

  二纵队来到这里以前,杨得志曾率三四四旅一部先行进入这一地区,组建了冀鲁豫支队,创建抗日根据地,取得了一定成绩。

  就在这时,国民党石友三部不断制造磨擦,积极反共,虽然连遭八路军打击,仍然集结主力于东明、荷泽一线,企图隔断八路军鲁西南与黄河以北根据地的联系。

  鉴于这种情况,黄克诚、杨得志经过商讨,决定以三个旅七个团的兵力讨伐石友三部,恢复鲁西南根据地。

  5 月15 日,二纵队各部队徒涉黄河,向石友三部发起全面进攻。

  仅用两天时间,歼灭顽军两千多人,俘五百多人,给予石友三部以沉重打击,基本上肃清了冀鲁豫边区国民党反共顽固势力。

  冀鲁豫边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南北纵横三百多里,东西一百六十多里,拥有八个抗日民主县政权和十个区政权的抗日根据地。  
 
第八章 保华中杀敌寇文武好身手 
 
 
 
   1940 年6 月初,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微风和煦,金黄色的麦浪翻滚。大地万物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

  黄克诚反剪双手,在屋里来回踱步,若有所思,无暇欣赏窗外的好景致。

  三四四旅整编为八路军二纵队,并跨越平汉路,进入冀鲁豫边区,是毛泽东与八路军总部战略部署的一部分。黄克诚心里十分清楚。

  早在3 月间,毛泽东并中央给八路军总部与彭德怀发来一个战略性的电报指示,认为目前斗争重心应移至淮河流域,因为蒋介石已经注意到该地区,派遣军队企图切断八路军与江南新四军的联系,如果我军将来出路实在中原,此时不争,将来更难了。所以,在电报中,毛泽东指示彭德怀,将三四四旅南调至陇海、淮海之间,协助彭雪枫部创立根据地,并策应新四军,将来再调一部深入苏北,使八路军新四军打成一片。

  于是,八路军第二纵队迅速组建起来。

  4 月17 日,中央向黄克诚电示: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共一万二千人,由太行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来到冀鲁豫约有半月,毛泽东、王稼祥代表中央向黄克诚电示:

  蒋介石亦有停止军事冲突与我谈判条件,欲把我八路军、新四军统统纳入黄河以北,划定黄河以北为我两军防区之企图。但第一,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第二,在可能全国性的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黄河以北不入中原,故华中是我最重要的生命线。第三,此次蒋令韩德勤、李品仙、李宗仁、卫立煌及所有鄂、豫、皖、苏各军向我新四军进攻,衅自彼开,故我仍应乘此机,派必要军力南下,黄(克诚)

  率三四四旅在现地休整,并与胡服、雪枫①取得电台联络后,应遵朱彭②令开入淮河北岸。胡服已先至该地等候。该旅到达后,即听胡意见布置兵力部署工作。彭吴③支队亦听胡服。(黄)克诚意见向苏北出动,从徐州附近逐步南进,先占盐城、宝应以北各县,三四四旅与彭吴支队南下,口号仍是救护新四军,配合友军抗日。。。惟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凡扬子江以北,淮南路以东,准河以北,开封以东,陇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统须在一年以内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责成三四四旅、彭吴支队、雪枫支队、罗戴④支队、陈毅之叶飞部,配合地方党委负其全责。凡军事行动统归二纵⑤及胡服同志指挥之。一切具体部署、政治口号、政权建设、发展计划及统一战线方针,统由胡服同志负责,会商(黄)克诚、雪枫考虑决定,报告朱彭及中央军委①看完毛泽东代表中央发来的电文,黄克诚对毛泽东英明的战略决策极为赞叹。中央能够见微知著,预见全国政局将发生大的逆转,并作出了① 胡服、雪枫,即刘少奇、彭雪枫。

  应变战略部署,果断提出“华中是我重要的生命线”,准备派遣八路军南下,充分显示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谋略。

  就在黄克诚率部现地休整,发展扩大冀鲁豫边区时,敌军出动五百多辆军运汽车,开始向冀鲁豫扫荡。

  黄克诚陷入沉思:第二纵队已经发展到了二万多人,力量明显壮大了。

  但是,在这一地区集中这么多部队,不利于今后发展;过去在山区打游击,现在眼前是一片大平原,这么多部队呆在这里,回旋余地也不大。。

  想到这里,他停住脚步:“快请杨司令员来!”他向警卫员命令道。

  “是!”一个警卫员应声跑出屋去。

  不一会,杨得志走进屋来。

  黄克诚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杨得志,并与他商议:“根据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精神,我们是否可以向中央和总部建议,将二纵队分成两摊子,我们各自带领一摊子,一部分坚持冀鲁豫斗争,另一部分越过陇海路,向华中发展。”杨得志深表同意,两人立即向中央和总部汇报。

  时隔数日,中央来电,命令黄克诚率三四四旅及新二旅南下,越过陇海路,向华中挺进。

  淮河北岸。新四军六支队司令部。

  彭雪枫司令员热情欢迎黄克诚率八路军二纵队的到来。

  按照总部命令,黄克诚与彭雪枫合兵一处,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担任司令员,黄克诚担任政委,并且准备在津浦路西,陇海路以南,展开对日军作战,贯彻中央“巩固豫皖根据地,扩大与整训部队”的中心意图。

  6 月29 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来电,指示黄克诚作好东进准备,留下一个旅给彭雪枫作基础,其余主力二十天后过津浦路东活动,不要一起合编。

  黄克诚有些为难了,因为这时他所率部队已经奉命合编,彭雪枫要他全部留下,并回电中原局,拟在日军向河南西南部进攻时,向豫西伏牛山发展。

  黄克诚比较倾向于彭雪枫的意见。但是,刘少奇连续三次来电要他即过路东。

  一方面受总部命令合编,一方面又有中原局要他即过路东,何去何从呢?

  黄克诚思忖再三,决定向毛泽东并中央发报请示,自己所率部队过陇海路以后,仍由总部指挥,还是由中原局指挥。

  毛泽东代表中央立即回电,由中原局指挥。

  黄克诚遂留下三四四旅两个团结彭雪枫作基础,自己亲率二纵队机关、教导营及新二旅,穿越津浦路,行程九天,于8 月初到达皖东北地区。

  接着,黄克诚赶往盱眙县莲塘中原局驻地,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会面。

  老朋友异地重逢,高兴之情自不必说。

  黄克诚记得,上次见面是在1935 年底。当时,他正挨批评,被指责为右倾,调往后方工作。就在去瓦窑堡的路上,两人意外相逢,他问刘少奇去哪里?刘少奇告诉他,中央决定派他去北方局,负责领导那里的工作。

  如今,少奇同志比以前显得瘦多了,显然是工作操劳之故。

  黄克诚与刘少奇在莲塘畅谈了三天,气氛亲密而融洽。

  刘少奇主要向他介绍了皖东北地区的情况。

  皖东北地区,已经有我党的好几支抗日力量了。有张爱萍在当地发动和领导的抗日武装,隶属彭雪枫部,队伍有近一千人;还有从苏鲁豫边区南下的主力彭明治率领的苏鲁豫支队;为开辟淮北根据地,山东八路军也派出了一支南进部队,由韦国清指挥;另外,江华从山东带了一些队伍也来到皖东北,准备总管一下这一地区的工作。

  刘少奇告诉黄克诚,他之所以连发电报让他来路东,就是为了要他来这里负责总的领导工作。皖东北抗日力量虽多,但缺乏统一领导,彼此谁也指挥不了谁。他认为黄克诚在军队里工作久一些,相互关系知道得多一些,负责统一领导皖东北的工作比较合适。

  他告诉黄克诚,早在6 月6 日,他曾致电中央:“我在皖东北之部队, 系统指挥不统一,内部外部情况均复杂,请中央及朱、彭令黄克诚同志速来苏皖地区统一指挥,任军区司令。如能多带兵力来为更好,否则不能完成任务。”

  刘少奇还将新四军的一些情况向黄克诚作了介绍:项英不积极执行中央指示,坚持留在皖南;陈毅坚决服从中央指示,但过江有些困难。后来,有个叫管文蔚的,在沿江一带有抗日武装,他积极配合陈毅,使得粟裕率领的一支部队胜利过江。刘少奇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黄克诚,最后总结说:“现在要赶快整编好队伍,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把南下主力转过去,支持北上的新四军,打击顽军,你的担子很重啊。”两人又进一步商讨了如何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的工作。最后商定,黄克诚立即赶往皖东北组建苏皖党政军委员会,由他担任书记,将所有在这一地区活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下辖三个支队。同时,成立苏皖区委和行署。

  接着,黄克诚率部来到皖东北,统一安排部署工作,开始了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地区的艰苦斗争。

  部队整编完毕,刘少奇给黄克诚发来电报:“四纵队政委仍由黄克诚兼任,如需变更,待中央有干部来时,再重新配备”。这样,黄克诚继续兼任四纵队政委,但是鞭长莫及,无法顾及四纵队的工作,只是挂了政治委员的名而已。

  8 月底,黄克诚命令第二支队一部留守皖东北,坚持斗争,其余各部相继挺进淮海、盐阜地区。

  淮海、盐阜地区地处苏北,陇海路以南、运河以东、大海以西的广大地区,皆属其范围。

  这里日军、国民党顽军控制各自地盘,情况较为复杂。

  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兢兢业业开展工作,随时准备支援北上新四军,打击顽军。

  金秋十月。

  黄克诚接到北上新四军领导人陈毅的急电,称国民党顽军韩德勤正向新四军进驻的黄桥地区猛力进攻,要黄克诚迅速抽调一部主力南下支援。

  军情紧急!黄克诚一面回电,一面亲自率领五个主力团的兵力即刻出发,连夜东进。

  部队过盐河,沿河而下,日夜兼程,径奔盐城地区、增援北上新四军。

  对于韩德勤这个人,黄克诚早有了解,此人在内战时期曾任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围剿”时,黄克诚率部将其打得落花流水,会同兄弟部队,全歼他的五十二师,韩德勤本人也被红军俘虏,后来此人化装成伙夫,混在被俘士兵中,才侥幸逃脱。如今听说,他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皖战区副总司令,拥兵苏北,不但不思抗日,反而积极反共,千方百计想要消灭新四军,人称“磨擦专家”。

  这个反共顽固派,手下败将,何足言勇!黄克诚想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

  中央10 月4 日发来的电示又在黄克诚耳边响起:“黄克诚部主力决心于本月4 日开始行动,南下阜宁,并拟继续向盐城推进,增援陈毅。大概韩(德勤)之主力与陈毅冲突后,八路军即渡过旧黄河,抵阜宁,望你们注意。如国民党责问,即以韩德勤屡次围攻新四军,不得不增援作答。韩德勤现又大举压迫陈毅。据陈毅称,战事不可避免,要求黄克诚增援。因此我们部署方针: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黄克诚对于中央电示反复思考:“有理、有利、有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中央电示的精神。

  部队如一支离弦之箭,在茫茫夜色中,直插盐城。

  盐城。

  一艘小汽艇从海安方向飞速驶来,停靠在串场河边。一行新四军走下小汽艇,往盐城县走去。

  盐城县城,黄克诚率干部战士迎接。

  远远望见这一行人马走来,黄克诚赶忙迎上前去。

  对面一行人里,为首的一位气宇轩昂,也急步走来。他看见黄克诚,几步上前,与黄克诚那双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

  “陈毅同志,别来无恙?”黄克诚紧握着对方的手,激动地高声问道。

  “八载未见,你也好吧?”对方也激动地问。

  原来,黄克诚率部行至途中,忽闻黄桥决战,陈毅指挥新四军将韩德勤打得一败涂地,取得黄桥大捷。黄克诚闻讯大喜,遂率部转进盐阜区。

  这时,新四军一部乘黄桥大捷之威,分兵北上,一直打到东台白驹,恰好与黄克诚部南下队伍会师于狮子口。新四军与八路军五纵队会师后,陈毅即从海安司令部出发,乘小汽艇赶往盐城,携带十万元法币,慰问南下八路军。黄克诚遂前往盐城县城,迎接陈毅一行。

  自1932 年一别,黄克诚与陈毅有整整八年未见了,黄克诚对陈毅十分想念,如今故人相见,高兴之情,难以言表。陈毅看到黄克诚等故旧,更是分外欣喜,当即感怀赋诗一首:

  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十年征战几人回,

  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

  红旗十月满天飞。

  老友相见,黄克诚与陈毅彻夜长谈,阔叙旧情。

  黄克诚严守八路军十分简朴的生活作风,没有设宴,甚至连小酒馆也没去,就同陈毅清水代酒,畅谈起来。

  “在你陈毅领导下作战,这比什么酒席都更醉人。”黄克诚笑着对陈毅说道。

  陈毅只顾同久别重逢的老战友、老部下谈这问那,谈笑风生,哪里顾得上什么设宴款待之类的俗套。他真诚地对黄克诚说:“你一路又打仗,又急行军,辛苦了,我带你们去海安散散心。”

  在盐城与陈毅相见后不久,黄克诚返回纵队司令部驻地阜宁,立即向刘少奇发报,请他率中原局移驻盐城。

  接着,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黄克诚率部在阜宁、淮安、盐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壮大自己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

  同时,针对这一地区土匪众多,封建会道门武装组织众多,广大农村多为国民党特务、反动地主武装把持等实际情况,黄克诚率部着手清剿土匪,消灭反动地主武装叛乱,反击国民党顽军的“磨擦”进攻,进而粉粹日军“扫荡”,巩固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

  11 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陈毅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先后进驻盐城。

  苏北地区,出现了抗日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1940 年11 月底。苏北曹甸。

  黄桥决战后,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不甘心失败,再次纠集余部两万余人退守曹甸地区,并依据坚固据点,继续制造“磨擦”,狂妄叫嚣要恢复黄桥决战前的状态。

  面对韩德勤的疯狂挑衅,中原局与华中总指挥部征得中央同意后,调集新四军一、二纵队,会同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发起曹甸战役,准备一举消灭韩德勤顽军。

  八路军五纵队司令部。

  曹甸前线不断传来激烈的枪声。

  黄克诚时刻关注着曹甸战役的进展情况,并在思考彻底击溃顽军的具体打法。

  说实在的,黄克诚是不同意攻打曹甸的。

  当中原局及华中指挥部提出攻打曹甸的意图时,黄克诚提出异议,认为暂时不宜攻打,并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从整个苏北斗争形势上看,我们刚刚来到淮海、盐阜地区,这一地区情况十分复杂,土匪众多,顽军残部、伪军、特务、反动地主武装等到处进行骚扰和暴乱,我们根据地内部很不稳定。所以,当务之急,应是剿灭匪顽,发动群众,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先把脚跟立稳,即固本为先,再相机解决韩德勤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