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妙好词(附续钞)-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列,为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为福州宁德主簿(清乾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为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复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著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著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为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编为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恨,孤梦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乌夜啼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乌夜啼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陆淞
  陆淞,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游长兄。以祖恩补通仕郎。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由江东安抚司准备差遣召校绍兴府所上陆宰家藏书(《嘉泰会稽志》卷一六《求遗书》)。二十二年,知天台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历工部郎中,知辰州。事见于北山《陆游年谱》引《山阴陆氏族谱》。
  ○瑞鹤仙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韩元吉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为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为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水龙吟〔书英华事〕
  雨余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后,知谁伴、风前醉?
  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洗。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怅飞凫路杳,行云梦远,有三峰翠。
  ○好事近〔汴京赐宴〕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花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姚宽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属浙江)人,舜明子。以父荫补官,初监进奏院六部门,官至权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召对时卒于殿廷,年五十八。有《西溪集》十卷,已佚,传世有《西溪丛话》二卷。《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传。
  姚宽诗,以《江湖后集》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菩萨蛮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
  无言空伫立,花落东风急。燕子引愁来,眉愁那得开。
  ○生查子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树。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吴琚
  吴琚,字居父,号云壑,世称吴七郡王(《书史会要》卷六),汴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吴后侄,益子。孝宗干道九年(一一七三),添差通判临安府。历尚书郎、部使者。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为淮东提举。九年,由两浙转运判官迁两浙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四)。十一年,为户部浙西江东淮东总领(同上书职官六一之二八)。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襄阳府。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江陵府,嘉泰二年(一二○二)判建康府。位至少师,卒谥献惠。有《云壑集》,已佚。《宋史》卷四六五、《宋元学案》卷五三有传。
  ○柳梢青〔元日立春〕
  彩仗鞭春,椒盘迎旦,斗柄回寅。拂面东风,虽然料峭,终是寒轻。
  带花折柳心情,怎捱得,元宵放灯。不是东园,有些残雪,先去踏青。
  ○浪淘沙
  云叶弄轻阴,屋角鸠鸣。青梅着子欲生仁。冷落江天寒食雨,花事关情。
  池馆昼盈盈,人耐寒轻,一川芳草只销凝。时有入帘新燕子,明日清明。
  ○浪淘沙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着有《稼轩词》,后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事迹见《宋史》卷四○一。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瑞鹤仙〔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祝英台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刘过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昆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昆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贺新郎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多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到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总是新愁。欲买桂花重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醉太平
  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谢懋
  ○蓦山溪
  厌厌睡起,无限春情绪。柳色借轻烟,尚瘦怯、东风倦舞。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帘半卷,日西沉,寂寞闲庭户。
  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题欲遍,琐窗纱,总是伤春句。
  ○风入松
  老年常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舞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
  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浪淘沙
  黄道雨初干,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倦客亦何堪。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霜天晓角〔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和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当时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章良能
  章良能(?~一二一四),字达之,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六)。宁宗庆元六年(一二○○)为枢密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元年(一二○一)除起居舍人(以上《南宋馆阁缤录》卷八、九)。开禧二年(一二○六)为宗正少卿(《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七)。嘉定元年(一二○八)直学士院兼侍讲(同上书崇儒七之二七)。官至参知政事。七年卒(同上书职官七八之六三)。着有《嘉林集》(《无兴诗存》二集卷七),已佚。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陈亮
  陈亮(1143~1194),宋哲学家、政论家、词人。初名汶能,学同甫(即同父)。世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康县)人。亮在哲学上创立与朱熹理学相抗衡的永康学派,当时影响极大。文学成就亦高,政论文大多主题鲜明,议论生动,体不诡异,辞不险怪,体现出“意与理胜”的特点。其词往往直抒胸臆。属苏、辛一派,引人注目。着有《龙川文集》三十卷、《龙川词》一卷。生平事迹见《宋史》卷四三六。
  ○水龙吟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真德秀
  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字景元,一字希元,号西山,浦城(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太学博士,累迁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以不附史弥远,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十五年,迁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理宗即位(一二二五),召为中书舍人,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仍以忤史弥远落职。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知泉州。六年,知福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年,拜参知政事,寻致仕,卒,年五十八,谥文忠。有《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事见《后村集》卷五。《真公行状》、《鹤山集》卷六九《真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真德秀诗,以《四部丛刊》影印《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山文集》(简称四库本),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蝶恋花〔红梅〕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刘光祖
  刘光祖(1142~1222),宋词人。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寓居德清(今属浙江)。其词今存十一首,内容多为伤春、离别、咏物、视寿等。其诗《宋诗纪事》卷五六仅存一首五律。有《鹤林词》一卷。生平事迹见《宋史》卷三九七。
  ○洞仙歌〔败荷〕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也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蔡楠
  ○鹧鸪天
  病酒厌厌与睡宜,珠帘罗幕卷银泥。风来绿树花含笑,恨入西楼月敛眉。
  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不知桥下无情水,流到天涯是几时。
  洪咨夔
  洪咨夔(一一七六~二一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历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为秘书邓,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速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