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爸爸妈妈合写的一本奇妙的书。在你问世前,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想像,也想像不出你的 模样。现在你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动一字。
我整天坐在摇篮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厌。你总是那样恬静,出奇地恬静,小脸蛋闪着洁 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妩媚的月牙,掠过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间中某处,目光执著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倾听什么,但永 远无法知道你听到了什么,真使我感到神秘。
看你这么可爱,我常常禁不住要抱起你来,和你说话。那时候,你会盯着我看,眼中闪现两 朵仿佛会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动似乎在应答。
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读你读得入迷。
: >
心甘情愿的辛苦
周国平
未曾生儿育女的人,不可能知道父母的爱心有多痴。
在怀你之前,我和妈妈一直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孩子。甚至你也是一次〃事故〃的产物。我 们觉得孩子好玩,但又怕带孩子辛苦。有了你,我们才发现,这种心甘情愿的辛苦是多么有 滋有味,爸爸从给你换尿布中品尝的乐趣不亚于写出一首好诗!
这样一个肉团团的小躯体,有着和自己相同的生命密码,它所勾起的如痴如醉的恋和牵肠挂 肚的爱,也许只能用生物本能来解释了。
哲学家会说,这种没来由的爱不过是大自然的狡计,它借此把乐于服役的父母们当成了人类 种族延续的工具。好吧,就算如此。我但有一问:当哲学家和诗人怀着另一种没来由的爱从 事精神的劳作时,他们岂非也不过是充当了人类文化延续的工具?
: >
你、我和世界
周国平
你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我独来独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堕落了,我就唾弃它。如今,为了你有一个干净的住所, 哪怕世界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甘愿坚守其中,承担起清扫它的苦役。
我旋生旋灭,看破红尘。我死后世界向何处去,与我何干?如今,你纵然也不能延续我死后 的生存,却是我留在世上的一线扯不断的牵挂。有一根纽带比我的生命更久长,维系着我和 我死后的世界,那就是我对你的祝福。
有了你,世界和我息息相关了。
: >
孩子带引父母
周国平
我记下我看到的一个场景
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
我立即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真相是
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带引,我们多半是不会去做的。我们久已生活 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哪里还有 工夫和兴致去玩,去做〃无用〃的事情呢?直到孩子生下来了,在孩子的带引下,我们才重 新回到那个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有用 〃的事情。
所以,的确是孩子带我们去玩,去逛公园,去跟踪草叶上的甲虫和泥地上的蚂蚁。孩子更新 了我们对世界的感觉。
: >
忘恩负义的父母
周国平
过去常听说,做父母的如何为子女受苦、奉献、牺牲,似乎恩重如山。自己做了父母 ,才知道这受苦同时就是享乐,这奉献同时就是收获,这牺牲同时就是满足。所以,如果要 说恩,那也是相互的。而且,愈有爱心的父母,愈会感到所得远远大于所予。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 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其实,任何做父母的,当他们陶醉于孩子的可爱时,都不会以恩主自居。一旦以恩主自居, 就必定是已经忘记了孩子曾经给予他们的巨大快乐,也就是说,忘恩负义了。人们总谴责忘 恩负义的子女,殊不知天下还有忘恩负义的父母呢。
: >
做父母才学会爱
周国平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直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 我们才真正学会了爱。
在做父母之前,我们不是首先做过情人吗?
不错,但我敢说,一切深笃的爱情必定包含着父爱和母爱的成分。一个男人深爱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深爱一个男人,潜在的父性和母性就会发挥作用,不由自主地要把情人当作孩子一 样疼爱和保护。
然而,情人之爱毕竟不是父爱和母爱。所以,一切情人又都太在乎被爱。
顺便说一点对弗洛伊德的异议。依我之见,所谓恋父和恋母情结,与其说是无意识固结于对 父母的爱恋,毋宁说是固结于被父母所爱。固结于被爱,爱就难免会有障碍了。
当我们做了父母,回首往事,我们便会觉得,以往爱情中最动人的东西仿佛是父爱和母爱的 一种预演。与正剧相比,预演未免相形见绌。不过,成熟的男女一定会让彼此都分享到这新 的收获。谁真正学会了爱,谁就不会只限于爱子女。
: >
报酬就在眼前
周国平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 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 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养儿育女也如此。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 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交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这种体验是不能 从任何别的地方获得,也不能用任何别的体验来代替的。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 大事业,在初当父母的日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生命 丰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 ?面对这样的奇迹,邓肯情不自禁地喊道:〃女人啊,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当律师、画家或 雕塑家呢?我的艺术、任何艺术又在哪里呢?〃如果野心使男人不肯这么想,那绝不是男人的 光荣。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报酬就在眼前。至于日后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顺, 实在无需考虑。那些〃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父母亵渎了神圣。
: >
付出与爱
周国平
许多哲人都探讨过一个极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父母爱儿女远胜于儿女爱父母?
亚里士多德把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关系譬作诗人与作品、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用后两种关系来 说明施惠者何以更爱受惠者的道理。他的这个说法稍加变动,就被蒙田援引为对上述现象的 解释了:父母更爱儿女,乃是因为给予者更爱接受者,世上最珍贵之物是我们为之付出最大 代价的东西。
阿奎那则解释说:父母是把儿女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却不可能把父母当作自身的 一部分。这个解释与蒙田的解释是一致的。正因为父母在儿女身上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生命, 才使儿女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付出比获得更能激发爱。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确实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 对象。〃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这样重要。〃
父母对儿女的爱的确很像诗人对作品的爱:他们如同创作一样在儿女身上倾注心血,结果儿 女如同作品一样体现了他们的存在价值。但是,让我们记住,这只是一个譬喻,儿女不完全 是我们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发表,也会获得独立于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 。昧于此,就会可悲地把对儿女的爱变成惹儿女讨厌的专制了。
: >
真假亲子之爱
周国平
我说亲子之爱是无私的,这个论点肯定会遭到强有力的反驳。
可不是吗,自古以来酝酿过多少阴谋,爆发了多少战争,其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血亲之子 争夺王位。
可不是吗,有了遗产继承人,多少人的敛财贪欲恶性膨胀,他们不但要此生此世不愁吃穿, 而且要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这么说,亲子之爱反倒是天下最自私的一种爱了。
但是,我断然否认那个揪着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儿子的耳朵,把他强按在国王宝座上的母 亲是爱她的儿子。我断然否认那个夺走女儿手中的破布娃娃,硬塞给她一枚金币的父亲是爱 他的女儿。不,他们爱的是王位和金币,是自己,而不是那幼小纯洁的生命。
如果王位的继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这位母亲却挡住前来拥戴小王子即位的官宦们说: 〃我的孩子玩得正高兴,别打扰他,随便让谁当国王好了!〃如果一笔大买卖机不可失,时 不再来,而这位父亲却对自己说:〃我必须帮我的女儿找到她心爱的破布娃娃,她正哭呢, 那笔买卖倒是可做可不做。〃那么,我这才承认我看到了一位真正懂得爱孩子的母亲或 父亲。人生寓言
: >
告别遗体的队伍
周国平
那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肃穆地向前移动着。我站在队伍里,胸前别着一朵 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着我的照片,别人和我一样,也都佩戴着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钟表奏着单调的哀乐。
这是永恒的仪式,我们排着队走向自己的遗体,同它作最后的告别。
我听见有人哭泣着祈祷:〃慢些,再慢些。〃
可等待的滋味是最难受,哪怕是等待死亡,连最怕死的人也失去耐心了。女人们开始结毛衣 ,拉家常。男人们互相递烟,吹牛,评论队伍里的漂亮女人。那个小伙子伸手触一下排在他 前面的姑娘的肩膀,姑娘回头露齿一笑。一位画家打开了画夹。一位音乐家架起了提琴。现 在这支队伍沉浸在一片生气勃勃的喧闹声里了。
可怜的人呵,你们在走向死亡!
我笑笑:我没有忘记。这又怎么样呢?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 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 >
哲学家和他的妻子
周国平
哲学家爱流浪,他的妻子爱定居。不过,她更爱丈夫,所以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 浪迹天涯。每到一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她就立刻精心布置,仿佛这是一个永久的家。
〃住这里是暂时的,凑合过吧!〃哲学家不以为然地说。
她朝丈夫笑笑,并不停下手中的活。不多会儿,哲学家已经舒坦地把身子埋进妻子刚安放停 当的沙发里,吸着烟,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了。
我忍不住打断哲学家的沉思,说道:〃尊敬的先生,别想了,凑合过吧,因为你在这世界上 的居住也是暂时的!〃
可是,哲学家的妻子此刻正幸福地望着丈夫,心里想:〃他多么伟大呵……〃
: >
幸福的西绪弗斯
周国平
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 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 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 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所以 ,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 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
〃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 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 >
诗人的花园
周国平
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他决定自杀。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 自己挖了一个坟。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 ,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 人。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
〃妈妈,这是什么呀?〃
妈妈回答:〃我不知道,你问这位叔叔吧。〃
小女孩的小手指着诗人从前挖的那个坟坑。诗人脸红了。他想了想,说:〃小姑娘,这是叔 叔特意为你挖的树坑,你喜欢什么,叔叔就种什么。〃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我知道诗人在说谎,不过,这一回,我原谅了他。
: >
抉择
周国平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 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 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 >
罪犯
周国平
一个老实汉子进城,正遇上警察抓小偷,被误抓了起来。审讯时,法官厉声喝道:〃你 犯了什么罪?从实招来!〃
汉子答:〃小的不曾犯罪。〃
法官冷笑道:〃你不曾犯罪,为何偏偏抓你,不抓别人?〃
汉子无言以对,于是被定罪,判了一年监禁。
刑满释放后,汉子回到村里,依然老实种地。但他从此遭到了众人的唾弃,连小偷见了也要 朝他的背影啐一口唾沫,骂道:〃呸,罪犯!〃
: >
生命的得失
周国平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 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 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 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
〃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 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 >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
周国平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
可是,有一天,一个流浪者对于自己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便来到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