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超级间谍-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2月,赫尔加穿着时髦的服装,来到法兰克福国家旅馆的休息厅,等待她的是一
位40开外、气度不凡的绅士。这位绅士就是彼得投向赫尔加的猎物,他要赫尔加打
动这位绅士,因为从他的身上可以得到重要的军事情报。彼得希望赫尔加能发展新
的间谍人员,以到处插手,而这位绅士正好与军界要人来往密切,是一个理想的发
展人眩赫尔加走向绅士,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您看起来好象不是德国人,是
英国人,是吗?”绅士感到奇怪,答道:“我不象吗?其实,我的祖父里有英国人
的血统。”就这样,两个人热烈地攀谈起来,不久,他们便你来我往。赫尔加试图
用自己的魅力把他拉下水,一日,赫尔加走进高级美容店,经过仔细地化妆,穿着
一套艳丽呢绒上衣,来到了绅士的小别墅。她百般献媚,试图让绅士落入她的情网
,当她提出有关绅士好友的军事工作时,这位绅士突然感到惊讶,立即穿上衣服。
间谍习惯性的警惕告诉赫尔加,此人非一般绅士人物,她匆匆逃离,并再也没有出
现在绅士的面前。此后,赫尔加更加谨慎行事了。两年多以后,机会又一次降临,
这位年青的女谍这时已当上了西德驻巴黎大使的秘书。彼得认为时机已到,开始频
繁地约赫尔加去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会面,在拉布什里餐厅共进晚餐,在拉丁区的
旅馆过夜。
  机会的到来,给这位化名诺娃、擅长冒险的间谍带来了活力,她“又开始紧张
地活动起来”。她把所有她经手的电报的副本定期送给化名为克罗斯·韦勒的彼得
。几个月后,诺娃返回波恩,经过又一次“安全审查”后,她被提升为外交部主任
秘书。
  这样,诺娃大显身手,她提供的情报更为重要,连连受到上司的夸奖。诺娃不
仅更加卖力地工作,而且大展风情,从不放过每一个获取情报的机会,以致几乎所
有东柏林感兴趣的机密情报,她都握在手中。为了方便情报传递,她买了几个同样
式的手提包,对外似乎是为了方便,实质上是用这几个包源源不断地把窃取的情报
带出办公地点。在此后的4年里,她更加频繁地去彼得在多特蒙德的住地,把所有
得到的情报传往东方。彼得竭尽全力支持这位女间谍的工作,为她提供一切高级的
作案工具。诺娃逐渐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一直用那个传递情报的塑料提包每周把
涉及各个方面的大量秘密报告给他:法德定期磋商;德国与阿拉伯对话;欧洲政治
合作;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次会议;德外交会议纪录;首脑
秘密会谈备忘录;欧洲理事会会议等几乎外交部所有的情报。东柏林的有关人员又
一次欢呼雀跃。
  赫尔加的校友,后来的同事格达·奥斯丹丽德也充当了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
。在巴黎阿力昂斯法语学校期间,由于她苗条的身材和美丽的眼睛,引来了无数青
年人的痴迷,但他们从来没有如愿以偿。后来,格达热恋上一位在阿力昂斯法语学
校结识的德国同胞。事实上,这位自称是某汽车配件销售办事处总代表的男人也是
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名施勒特尔,专门引诱女秘书上钩。这位罗曼蒂克的女性
渴望爱情,在施勒特尔的进攻下,很快就范。不久,他们结了婚。从1965年到1973
年,格达先后担任西德驻华盛顿大使馆和波恩外交部的秘书。她盗窃了3500多份机
密文件,全部由她丈夫拍摄成微缩胶卷,并通过科陋—柏林特快列车上的信箱寄往
东柏林。这个女间谍因此获得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人阶级女英雄”金质勋章。
  但是,间谍夫妻并不比其他夫妇更经得起坎坷的磨难。施勒特尔夫妇的关系出
现了裂痕。格达心里开始猜疑起来,她再也不能忍受目前的生活。1973年的一天,
她动摇了。她前往警察局自首,供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然而,施勒特尔则及时地
逃之夭夭。
  由于赫尔加、格达等众多“女秘书”间谍的出色工作,西柏林的大量情报迅速
传向东德,甚至西德总统关于阿尔法新型喷气式飞机一事写给施密特总理的信;美
国卡特总统与施密特总理之间的关系报告;西德对非洲的政策等等。由于东德安全
委员会特工人员的出色工作,西德反间谍机构领导人在出了一系列“故障”和丑闻
之后,被革除了职务。上台的是里夏德·迈尔,外称“铁扫帚”。这位铁腕人物对
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清查,他开始推行他的一套新的侦察方法,从人员编制到使用手
段。为了提高反间谍的能力,里夏德·迈尔下令配置了一台“纳迪斯”巨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耗资巨大,但却大大提高了侦破人员的工作速度。他们依造这台计算
机,侦破了东德安插间谍的各种伎俩。为寻找所有埋藏在西德的间谍人员的线索,
里夏德·迈尔要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下令,让每一位居民都必须到当地户口管理局
注册登记。
  登记后的数据再输入“纳迪斯”计算机,计算机对所输入的数据精细的核查,
然后把所有值得怀疑的人员名单提供给侦探人员。
  反间谍人员靠来自计算机的名单顺藤摸瓜,首先对怀疑者进行监视,必要时再
审查清理。首当其冲的是罗热夫妇,在经过一个月的严密监视后,罗热夫妇感到情
况不妙,于是准备外逃,在他们准备乘飞机前往柏林时,警察拘禁了他们。侦察人
员在罗热夫妇的寓所里搜查到了总理府关于筹备召开下届世界最高级经济会议的秘
密报告副本,而这份材料只可能来自一位叫达格玛的女秘书的办公室。1977年5月4
日,警察逮捕了达格玛。这位美丽的女郎由于衷于爱情而堕落为间谍,初审被判处3
年徒刑,后又受到加刑,改判为4年零3个月。联邦德国国内警戒局依靠“纳迪斯”
计算机,成功地逮捕了达格玛、卢策夫妇等15名间谍。这台计算机被联邦德国国内
警戒局的工作人员骄做地称为“纳迪斯局长”。
   7.4 堕入深渊   “纳迪斯局长”的本领,使许多间谍走投无路。随着一对对间谍夫妇和间谍的
落网,西德反间谍机构开始全面反击。
  1976年3月6日,赫尔加和彼得在多特蒙德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
  这一天,彼得精神紧张,他怀疑赫尔加已被人盯上。他们来到多特蒙德,一起
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彼得一扫往日的疯狂,忧心忡忡,赫尔加从彼得神态中多少
感觉出了点什么,她一再追问,彼得总是以借口转移话题。3个多月以来,这位年
青妇女已被波恩反间谍机构监视,由于间谍的缕缕落网与变节,赫尔加也被告发,
并处在“纳迪斯”的监视之中。彼碍极力想摆脱这种烦恼,想让自己与赫尔加的这
一夜过得更好、更充实一些,但是,职业性的反应和心理的恐惧使他总难以入睡,
他辗转反侧,内心的矛盾与对赫尔加的爱相互交织,他既担心自己会很快落入法网
,又对自己长期利用赫尔加为东德国家安全部提供情报感到内心不安,因为至今赫
尔加还以为她在替英国人卖命。思考再三,这位间谍老手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
为上计。并施展间谍行业的惯术、丢卒保车,舍人为己。第二天,彼得乘火车逃往
东柏林。一抵达目的地,他就给赫尔加打电话,告诉她说:“我出了点事,请你不
要担忧。”赫尔加听到电话,神情立刻紧张起来,她明白,彼得的电话在告诉她,
她的上司已暴露,并且逃遁,留她只身一人。赫尔加也试图逃离西德,但是无法与
上司联系,要在一夜之间改变生活的环境和命运,她似乎还缺少勇气。以后的两个
多月,赫尔加一直夜不能寐,她担心有朝一日西德反间谍机构联邦刑事局的警察会
闯进她的寓所。她的脑海在翻腾着,回想着10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不仅充当间谍
,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而且游戏情海,渡过了自己最辉煌也最放荡的青春时代;
有过成功后的刺激与兴奋,也有过矛盾与纠葛;与彼得的相识、结婚,最后的告别
。……赫尔加内心越加空虚。5月5日的清晨,赫尔加刚刚吃过早点,便听到一阵阵
急促的叩门声,听着叩门声,她心跳加快,她希望是彼得,又害怕不是,在思路混
乱步履慌张中她打开了大门,迎面来的不是她渴望的彼得,而是衣冠楚楚的警察。
虽然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赫尔加还是有些茫然无措。走进警察局,赫尔加遵循从
前得到的指令,矢口否认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然而,面对自己叛变的种种证据,她
显得狼狈不堪、语无伦次,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叛国?直到最后一刻,诺娃
还以为她在替英国情报处效劳。她悲愤,为自己被捉弄感到耻辱,为彼得一直欺骗
自己的感情和人生羞愤不已。她不曾想到,10年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被别人牵
着鼻子走。叛国,英国间谍?东德间谍?赫尔加再也昂不起头来,她绝望了。
  1977年11月2日,迪塞尔多夫法庭给她叛处了5年徒刑。
  “纳迪斯”计算机强大的作用,一个个爆炸性的间谍案连续发生,连续几个月
,人们曾竭力予以掩盖。国防部长乔治·勒伯尔是一位年迈的兢兢业业的社会党人
,他很晚才获悉事实的真相。当丑闻被一家保守党的大报纸披露后,这位年迈的社
会党人不得不辞去职务。这些叛变案牵涉的范围之广、人员之多是令人惊骇的,它
动摇了整个西德的军事防务。有人说,事情发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得不修改
了它的整个防务部署。专家们分析,如果华沙条约组织决定进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国家,它可以依据所得到的情报,不费吹灰之力,倾刻间就迫使西德就范。
  大量女秘书沦为间谍、机要人员被收买,使波恩政府大为震惊。在这些事件发
生之后,波恩政府调换了许多人的职位,并在当局各部门的办公室里贴上了醒目的
布告:“警惕躲在暗中的唐璜,甜言蜜语能够撬开保险柜!”   
  十大超级间谍        
        第八章 改变战争进程的
                                     女人——辛西娅
  战争让女人走开。也许是这样,但辛西娅绝对例外。正是这位骄艳迷人、富有
勇气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施展手腕、大显身手,为盟军在北非
登陆建树了杰出的功勋。这位美丽动人的美国女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特长,具有一
种准确无误地知道如何利用一个男人的感情及触发其敏感区的才能,这使得辛西娅
在各种类型的间谍中显得特别光彩夺目。在女谍史上,辛西娅是无与伦比的、接近
完美无缺的间谍。
   8.1 外交官夫人   辛酉娅是美国女郎贝蒂·索普的化名。和名扬四海、富有传奇色彩的“辛西娅
”这个化名比起来,贝蒂·索普这个名字太普通、太无诗意了。不过,在她还没有
被称做辛西娅之前,我们还是叫她做贝蒂·索普。
  贝蒂·索普1910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的一个高级海军军官的
家庭。他父亲在海军陆战队服役。贝蒂先是被送到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一所女子学校
受教育。在欧洲周游一圈以后返回美国。接着在马萨诸塞州的达纳·霍尔学校学习

  与同龄人相比,贝蒂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显得特别成熟的姑娘。在贝蒂看来,美
国的男孩子们是不成熟的,孩子气十足,有些令人厌恶。正当她蓓蕾初绽、对男性
充满强烈渴望时,她遇到了英国大使馆的官员、商务处的二等秘书阿瑟·帕克。阿
瑟·帕克是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比贝蒂大20岁,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过伤
,健康状况一直欠佳。奇怪的是贝蒂还答应嫁给他,这真是一个令人迷惑的抉择。
  贝蒂那时还不到20岁,身材苗条、金发披肩,一双大眼睛象碧波荡漾的湖水般
妩媚动人、令人心醉。在她周围不乏各个国籍、各种职业和各种职位的帅小伙子,
年轻、英俊而潇洒,但她都没看上。帕克不仅健康状况不好,而且还自负、浮华、
反应迟钝、理解力差,一切都随从习俗,不说谈情说爱,就是与人交往也让人难以
忍受,而贝蒂选择的却是他。
  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她和帕克的结合给她打开了外交界的大门。1930年4
月,她和帕克正式举行了婚礼。从那时起,嗜好冒险和娱乐的贝蒂开始涉足搞秘密
活动的特工行列,她那好动、敏捷、生龙活虎的性格使她能在社交界大显身手。
  然而,帕克与贝蒂肯定是不相称的。婚后,两人不断发生激烈的冲突,贝蒂则
从一连串的情人中寻求慰籍。1931年,当帕克被调到智利的圣地亚哥当商务专虽时
,她同一个富有的智利大亨打得火热,而且还以她惯常的大胆和他一起玩马球,那
个时候妇女玩这玩艺还是很希奇的。尔后,当帕克调到西班牙任职时,她和西班牙
空军中的一位高级军官有了私情。时值西班牙内战爆发前夕,英国政府急需有关内
战各方的情报,贝蒂通过这位军官搞到了不少重要资料。但那时贝蒂仅是一个业余
间谍而已。
  1935年贝蒂成了一个天主教徒。从其行为作风上看,这实在令人诧异。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贝蒂开始积极协助英国秘密情报局的工作。她设法从监狱
中营救教诲她的天主教牧师,并告诉他如何逃出共和国的防线。她设法使被捕入狱
的一些飞行员获得释放,并帮了不少佛朗哥将军的支持者逃跑。
  贝蒂的亲佛郎哥行动惹了不少麻烦,英国大使馆不得不让帕克离开西班牙,调
到华沙去任职。但贝蒂却因此而在情报活动中崭露头角。这位多才多艺的业余间谍
从此登上了舞台。
   8.2 初涉谍海   1937年夏天,帕克夫妇抵达华沙。贝蒂当时27岁,仍就披着一头棕红色的头发
,一双碧绿的大眼睛越显得成熟而有风韵,身材依旧婀娜多姿。这时的贝蒂受到地
道的上层社会的教养,知识渊博,而且幽默、风趣,这一切使得她更加成熟和完美
。她所具有的双重品质——正视一切危险的惊人的勇气,以及她特有的别人无法仿
效的诱使男人的魅力,都充分地显示出来。她热衷于冒险,间谍这一行在她眼中被
视为一种高尚的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很快,贝蒂便热心地卷入波兰事务,正象她热心地卷入西班牙事务那样。她迅
即成为波兰外交部年轻男人们的宠儿。她曾经相当偶然而又巧妙地从一位波兰人那
里获得了一条情报,以致秘密情报局驻华沙的人员指示她:“这样的情报要尽力收
集,多多益善。”
  这个时期,华沙已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而英国在华沙的谍报工作特别薄弱。
因此,不论辛西娅能帮什么忙,都是受欢迎的。不过那时贝蒂已被告知,不论她做
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让她丈夫知道。帕克当时正患脑血栓在外地住院,这一规定她
很容易办到。贝蒂迅即兴致勃勃地投入这一新的冒险。
  贝蒂在华沙的最大成就,是在她坚决而果断地把一个波兰小伙子诱入圈套而获
得的。这个小伙子就是波兰外交部、欧洲最狡狯莫测的政治家约瑟夫·贝克上校的
机要副官。他之所以特别重要,不仅在于他深得外交部长的信任,而且还在于他经
常替外交部长去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执行秘密使命,得以接触各种各样的机密文件
,而且更重要的是贝蒂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德国伊尼格默密码机的详图。
  “我一听说他的职务,”贝蒂对她的传记作者说,“我就拼命地勾引他,那怕
他长得象魔鬼那么丑。但是我很高兴,情况并非如此。”
  贝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她生活中这一激动人心的新角色。她在这个阶段是幸运
的。这位机要副官是一位非常称心如意的郎君。她还发现,让他从外交部长的办公
室里拿出文件来给她,复制以后再送回去简直易如反掌。不久,她就把一张密码机
的关键样图送到英国秘密情报局的办公桌上。
  “起初我们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眼睛,”秘密情报局一位在研究并试图掌握这
种纳粹新型密码机的特工人员说,“这正是我们关于这种密码机情报整个链条中所
缺少的一环。”搞到伊尼格默密码机的秘密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谍报成就,有很多
人和很多部门都为获取这些秘密尽了力,美国和英国人为此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
合作。然而这里搞到一点,那里搞到一点,都不很完善,后来又出现了好几种伊尼
格默密码机的变种,又各有不同的型号,真叫谍报人员头疼。而在这当儿,贝蒂却
带来了最意想不到的成果。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又令人心花怒放。
  然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贝蒂的间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