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7世纪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雅典历史演变的一些真实情况。
雅典建国之初,还保存着不少氏族制度的残余,国家的主要官职都由氏
族贵族担任,他们是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国家机构有执政官、贵族会议和人
民大会。执政官初为一人,代替原来的首领“巴赛勒斯”,成为雅典政府的
首脑。这时,所谓传统的王权已不复存在。执政官不久增至3人:王者执政
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执政官。此时,王者执政官已退居二位,只主祭祀;
军事执政官行使原来巴赛勒斯的职权,成为统率全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名年
执政官是执政官之首,故又称首席执政官,他的名字即是其在任之年的年
号。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执政官增至9人,其中包括新设的6名司法执政
官。执政官初为终身职,约公元前752年,改为10年一任,到公元前683
年,设置9人执政官的时候,就变成一年一任了。
执政官均由公民会议从贵族中选出,卸任后进入贵族会议。其成员都是
终身任职。贵族会议又称阿雷乌泊果斯会议,因会场设在雅典卫城西北的以
希腊战神阿瑞斯命名的阿瑞斯山而得名。贵族会议权力很大,它有权推荐和
制裁执政官,有权制定和维护法律,审理案件;国家大事由它决定,行政事
务由它处理。贵族会议实际上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公民大会此时则没
有什么实权。国家政权主要由执政官和贵族会议把持。极少数富有的氏族贵
族成员,成了国家统治者,因此早期雅典实行的是贵族寡头政治。但是,这
些为数不多的掌权者,可以平起平坐地共商国事,共同管理国家,不存在个
人独裁与专制,所以,我们认为,早期雅典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
②基伦暴动与德拉古法典雅典国家形成之初,贵族大权独揽,他们凭借
手中的特权,强占雅典最肥沃的土地,用高利贷和重租剥削农民和手工业
… Page 19…
者,使其处境不断恶化。许多负债农民,因无力偿还,只得以份地作抵押。
据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记载,当时阿提卡到处都竖着田产出押的债碑。
失去土地的农民,租种贵族的土地,成为“六一汉”,即将收获的1/6留给
自己,其余的交给债主(一说1/6交债主,5/6留自己)。如果债务人无地
作抵押,或“六一汉”交不出地租,那么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便
沦为债务奴隶,有的甚至被卖到国外。氏族贵族的巧取豪夺,加深了平民与
贵族的矛盾,引起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不满与反抗。
平民反对贵族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雅典工商业起步
较晚,公元前7~前6世纪,随着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雅典兴起
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这些人大都是平民出身,他们经济上十分富有,但政
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受到贵族的排挤与歧视。他们反对贵放的专权统治,要
求通过改革,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掌握政权。留居雅典的外邦人,虽
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为取得与雅典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他们
也反对贵族的统治。失去土地的、沦为债奴的农民,处境困难的小手工业者,
外邦人,破产的或已染指工商业的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聚集在工商业奴
隶主阶层周围,向雅典氏族制度的残余,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平民反对贵族
的一系列改革和暴动,就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发生的。
公元前632年,发生了基伦暴动。基伦是一个贵族出身的青年人,曾在
奥林匹亚赛会上得过锦标,是麦加拉僭主特阿真尼的女婿,在雅典很有名
望。他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成为雅典的僭主。基伦利用
宙斯节日民众集会的机会,发动政变。参加这次行动的有基伦的亲信和麦加
拉的重装步兵,但没有雅典平民。由于得不到平民的支持,遭到惨败。基伦
自己逃跑,他的同党大多被杀害。基伦暴动虽有外力插足,但它反映了雅典
社会的动荡不安,自基伦之后,这种暴动时有发生。
基伦暴动,打击了氏族贵族的统治,为了维护渐趋消弱的贵族统治,公
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制定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法典以苛
虐和残酷著称,以致“德拉古法典”成为一切严酷立法的通称。在德拉古法
典中,懒惰、盗窃蔬菜与水果的罪犯,同渎神犯和杀人犯一样,也要处以死
刑。不过,法典也有进步意义的地方,如反对血族复仇制度,对预谋杀人、
过失杀人和自杀作了细致的区分;尤其是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制改为公民抽
签选举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贵族内部以及贵族与中等阶层的关
系,打破了氏族贵族独霸所有官职的局面,因而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统治。但
是法典是以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宗旨的,所以法律根本没有涉及破产农民
面临的土地和债务问题,这激起了雅典平民极大的不满,终于在德拉古立法
20多年后,发生了梭伦改革。
③梭伦改革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梭伦 (约公元前640~前560年)是
古代雅典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诗人和伟大的爱国者。他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
庭,年青时外出经商,到过希腊、小亚细亚和埃及等许多地方,游览各地的
… Page 20…
名胜古迹,考察当地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结交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和科学
家,这一切,使他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和“希腊七贤”的美名。经商和周游列
国,对梭伦一生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扬弃了贵族派的骄矜,支持工
商业主经商致富,以发展工商业立国的举措。同时对下层平民的疾苦也深表
同情。梭伦酷爱吟诗,他用诗抒发了“财货唯吾愿,宁轻不义财”的情怀,
谴责了贵族的贪婪和专横。这些诗篇,使他日后赢得了“雅典第一个侍人”
的桂冠。当时,雅典正与邻邦麦加拉争夺萨拉米岛,雅典几次派兵,都未攻
下。梭伦以诗号召人民“到萨拉米去,夺取那美丽的岛屿,洗雪我们的耻辱。”
他奉命率军出战,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一举夺回萨拉米岛。萨拉米战争的胜
利,使梭伦在雅典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平民心目中,他成了一位反对贵族、
同情人民的革新人物。
公元前7世纪末~前6世纪初,雅典的阶级关系已相当紧张,“多数人
被少数人所奴役,人民起来反抗贵族。党争十分激烈,各党长期保持着互相
对抗的阵势”。(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Ⅴ)梭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走上政治舞台的。在贵族看来,他终归是贵族出身,总不至于数典忘祖,过
份损害他们的利益;工商业奴隶主则认为,他也是经商致富,是自己人;广
大平民和穷人更是对他报有厚望。于是,各派都同意他为“仲裁者”。公元
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以立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从而
使他有权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
梭伦上任后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是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拔除
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债碑,将因债务抵押的土地,归还原主;恢复了债奴的
人身自由;因债务被卖到海外为奴,流落异邦的雅典人,由国家赎回;并永
远禁止把雅典公民变为奴隶。其次是禁止输出谷物,鼓励橄榄油的出口,这
不仅保证了雅典居民有足够的粮食,也使果园和园圃农业带有了商业性质。
后来又公布遗产自由,打破了氏族贵族土地世代相传的传统,使平民上层的
私有财产得以巩固。与之相应的,梭伦还公布了禁止奢侈法,限制了大办葬
礼和挥霍无度。同时,为了防止日后出现新的土地集中,梭伦还制定了“土
地最大限度法”,可惜关于这方面的材料我们知道的很少。以上可以看出,
梭伦改革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在立法上承认私有财产和容许土地的转让和分
割。
为了发展雅典的手工业,梭伦允许居住在雅典的外邦工匠获得雅典的公
民权,提倡每个雅典人学会一种手工业技术。为了发展工商业,他还改革币
制,用大多数城邦通行的优卑亚币制代替埃吉纳制,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
制度。
梭伦政治改革的核心,是以财产特权代替贵族的世袭特权,从而消弱了
氏族贵族的政治地位和作用。首先,他按财产的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
个等级,以等级确定权力和义务。公民财产主要依据其田产的年收入,工商
业者则按其货币收入折合成实物来计算。第一等级是每年收入达五百麦斗
… Page 21…
(一麦斗合52。3公升)者,称“五百斗级”;第二等级是每年收入达三百
斗者,称为“骑士级”,表示有力量自备马匹,充当骑士;第三等级是每年
收入达二百斗者,称为“双牛级”,即养得起两头牛;第四等级是年收入二
百斗以下者,称为“雇工级”。第一、二等级可以担任执政官等国家高级官
职,但要提供骑兵和负担“社会义务”;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提供重
装步兵;第四等级则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只能参加公民大会和充当陪审法庭
的陪审员,轻装步兵及后来的雅典海军主要由他们组成。其次是政治机构的
改革。梭伦恢复了公民大会,并赋予它更高的权力。公民大会有权选举执政
官等国家官员,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在贵族会议之外,又另设立了四百人
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第一、二、三等级公民皆可参加。
它有权力公民大会准备和提供议案,贯彻公民大会的决议,是公民大会的常
设机关。四百人会议把原来属于贵族会议的这些权力转移过来。此外,还设
立陪审法庭,所有雅典公民,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可以担任陪审员,参
与案件的审理工作。除凶杀和叛国案外,它可以审理所有的案件,打破了贵
族垄断法庭的局面。
在立法方面,梭伦取消了德拉古法典,只保留了有关杀人罪的规定,禁
止对他人包括奴隶在内的暴力伤害,使他们的人身安全相对有了保证;并在
财产、继承和犯罪的惩罚等方面,有所创新。梭伦立法以完善、简洁、富于
弹性著称。原有法律条文保存在雅典议事会堂,并在市场上立柱公布。对公
民的犯罪行为,无论富人或穷人,量刑定罪,均以法律为准绳,因而,在理
论上确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雅典进入了优鲁米亚,即法制统治
的时代。另外,梭伦立法是全体公民共同、直接参与的,公民大会成为立法、
司法和监督机关,因此,其立法不仅为雅典,也为希腊的城邦政制,开辟了
一条“主权在民”的新路。
恩格斯称“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梭伦改革,是一场“政治革命”(恩
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第110页)。“解负令”的实行,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使旧有氏族贵族的经济利益受到极大的打击,自由民的经济地位得到改善和
巩固,从而调整了自由民内部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扩大了雅典城邦政治的社
会基础,也为雅典由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按财产划分
等级,削弱了氏族贵族享有的种种特权,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有机会跻身于
国家领导层,富人的政治代替了贵族的政治。一般平民的政治地位也有所提
高。公民大会的恢复和权力的提高,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设立,不仅使
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平民可以享受原先为贵族所独占的政治权力,也为后来
雅典的民主政治铺平了道路,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即是梭伦创立的两个民主
机关。所以,梭伦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梭伦改革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由
于他的改革是以维护富人的政治、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所以,下层平民土地
… Page 22…
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氏族贵族残余并未肃清,他们还掌握着一定的特权,使
得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依然存在,他们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
④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梭伦改革,调解了各敌对阶级之间的激烈冲
突,发展了经济,但没有完全解决社会问题。下层平民因未能重分土地而颇
为不满,贵族因丧失太多而忿忿不平,中产阶级因不能充任执政官而怨气冲
天,只有工商业奴隶主拥护新法,并渴望得到更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民选调解官”的梭伦,不愿再卷入矛盾,“好像一群猎狗包围中的狼”。
他只要求雅典人立誓保持他的法律,便放弃了权力,离开雅典到国外旅游去
了。梭伦离开雅典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加激烈。当时雅典存在着三大党
派:由占据肥沃平原土地的贵族组成的平原派,主要由沿海港口的工商业奴
隶主组成的海岸派,由山区贫苦农民组成的山地派。三派为了各自的利益,
互不相让,矛盾之尖锐,竟使雅典有时数年内选不出执政官。这种混乱的局
面导致了雅典的僭主政治。庇西特拉图 (约公元前600~前527年)成了雅
典的第一位僭主。
庇西特拉图出身贵族,与梭伦是姨表兄弟,公元前565年左右,在雅典
与麦加拉争夺萨拉米岛的战争中(后来萨拉米又被麦加拉夺去),他战功卓
著,从此声誉鹊起,成为山地派的领袖。庇西特拉图富有政治野心,善弄权
术,他故意弄伤自己,然后佯称是敌党分子所为,于是,在山地派的支持下,
组建了自己的卫队,称棍棒队,并依靠这支武装力量,于公元前560年夺取
政权,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 (公元前560~前527年),但由于平原派和
海岸派的反对,他曾于公元前556年和前550年两次被赶出雅典。公元前540
年,在海外侨居近10年的庇西特拉图,凭籍着在色雷斯开发银矿的巨额财
富和外国雇佣军的支持,再次返回雅典,夺取了政权。此后,他的统治一直
延续到公元前527年他去世为止,先后执政共19年。
庇西特拉图执政期间,其政策的总倾向是在当时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激烈
斗争中,支持平民势力的发展,继续推行梭伦立法,“很少变更”。他没收
了被放逐和逃亡贵族的土地,将其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样,不
仅消弱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势力,也满足了其支持者山地派的利益。为了帮助
农民发展生产,改善政治地位,他还提倡种植橄榄和葡萄,向农民发放低利
息的国家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量的1/10或1/20;他设立乡村巡回法庭,
就地解决纷争,方便农民诉讼,使其有机会行使自己的司法权力。
庇西特拉图深知,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要赢得海岸派的支持,为此,
他极力发展工商业。在他统治期间,雅典的精美陶器行销地中海、黑海沿岸
的许多地方;为开拓海外市场,他大力发展造船业,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舰队,在赫勒斯滂海峡(即今达达尼尔海峡)东西两岸建立了殖民地,从而
控制了雅典通往黑海的商路;为利于商业发展,他恢复了国家铸造钱币的工
作,增加了铸币的供应量。他还大兴土木,修建神殿庙宇、水道和道路,这
对发展工商业和保持雅典的安定统一非常有利。
… Page 23…
庇西特拉图保留了梭伦创立的一切国家机构,他本人也严格依法办事,
当有人控告他犯了杀人罪时,他按时到法庭受审,自行辩护,后因控告人不
愿继续追诉,才算作罢。他对人民的态度比较温和,经常到乡间视察,倾听
农民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然而,在现行的国家机构之上,毕竟高踞着
一个以非法手段获得无限权力的僭主。他可以终身任职,其职位世袭;他是
国家的主宰,其意志不可违背;他可以操纵官吏的选举,将自己的心腹提拔
到国家机关。这些,是僭主政治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与梭伦民主政体相悖
的。
庇西特拉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