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世界现代前期三大宗教发展简史。这一时期,作为欧洲广 

为流行的基督教,从总体上看在西方的发展比较顺利,逐渐适应西方资本主 

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竞争、个人主义和宗教自由的形势,并随着殖民主义的 

武力扩张,使基督教传入了亚非拉广大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世 

界性宗教。而佛教则无论是南传佛教,还是北传佛教,都处于衰落和沉寂状 

态。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亚非一些主要国家里非常活跃,成为一支特殊的 

社会力量。在这些地区,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伊斯兰教组织纷纷 

建立,担当起了当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Page 3…

                                 一、概述 



     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 

这个时期,欧洲、北美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障碍。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残酷压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利用最新 

科学技术成就,大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俄国和日本在经历了衣奴制改革和 

 “明治维新”以后,也踏上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道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 

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贸易 

成倍增加,资本输出扩大,殖民侵略加强。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展开 

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一时期,作为欧洲广为流行的基督教,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自身发 

展的阶段,逐渐适应欧洲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竞争、个人主义和宗教 

自由的形势,并随着殖民主义的武力扩张,传入了亚非拉广大地区,成为名 

符其实的世界性宗教。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使南亚、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朝鲜等国沦 

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在统治奴役这些国家的同时,输入了带有 

明显殖民色彩的西方基督教文化,试图在精神上彻底征服那里的人民。这样, 

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佛教、伊斯兰教受到压抑和排 

斥,从而激起那里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在宗教旗帜下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此 

起彼伏。 

     从基督教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罗马教廷一方面因教皇国的丧失和教廷 

与意大利、德国以及法国激烈尖锐的政教冲突,经历了自近代以来最危机、 

最艰难的历史阶段。意大利统一后,教皇国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领土和臣民, 

使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降至自八世纪教皇国形成以来的最低点。而罗马教廷 

与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之间进行的“国际文化”斗争,又遇到这三国政府激 

烈的对抗,致使罗马天主教会在这三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应当说,这一 

时期出现的罗马教廷及其罗马天主教会的高级教士与德、意、法三国之间的 

紧张的政教冲突,是欧洲历史上的罗马教廷与世俗政府激烈斗争与不和的继 

续;同时也反映了罗马天主教会传统的社会政治观对正在形成中的西方民主 

制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罗马教廷又由于出现了象利奥十三世这样的教皇, 

在政教之争中采取灵活的外交立场和作法,并通过向天主教徒施加道德影 

响,通过复兴托马斯主义神学,遏制天主教的神学自由主义思潮,通过鼓励 

劳资合作,提倡所谓“公教民主”和公教行动等做法,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影 

响。罗马教廷对神学现代主义的压制和屡次颁布“禁书目录”的行动,再次 

显示出它在思想和态度上对于当代文化和民主与自由的不适与反动,结果最 

终造成了它落后于现代社会的状况。此外,由于移民运动,英国和美国的罗 

马天主教会在这一时期人数大量增加,并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土壤上确立了 

自己的地位。 

     这一时期,基督教新教在西方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顺利。德国的神学研 

究再次走在西方国家新教神学研究领域前沿,涌现出象利舍尔、哈那克和特 

劳赤那样著名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神学家。利舍尔学派注重从历史上的具体 

事实去认识上帝,认识耶稣,认识基督教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神 

学研究者受历史研究方法的影响,体现了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对于现代化和 

人类发展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精神。而以特劳赤为代表的宗教史学派把早期基 


… Page 4…

督教的历史置于古代东方宗教和民族发展的背景中进行研究的作法,则显示 

出欧洲学者对于东方宗教、比较宗教学和人类学的兴趣。同时德国的圣经研 

究方法和成果也传至英国和美国,对那里的圣经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 

科学的、历史的方法研究和评判圣经,一方面显示出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开 

放与求实的态度以及人类对于自我力量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它也动摇了圣经 

在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中间的权威地位,引起了信仰上的混乱现象和神学研究 

向多元方向发展的迹象,并由此激发了美国基要主义和基要派的产生。新教 

中出现的神学自由主义和基要主义,同罗马天主教会中的神学现代主义和对 

它的压制一样,都是基督教徒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对圣经的不同理 

解和认识的反映。这一时期,英国自由教会的人数和政治力量日益增加,为 

争取享有与国教会安立甘宗的平等权利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带 

来了英国教育的世俗化。然而到本世纪初自由教会却不如英国国教会那样关 

心社会问题和关心工人阶级的状况。美国教会的社会改良活动受英国教会的 

影响很大,英美两国的教会在这一时期为改善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和都市 

化环境中穷人的生活状况和境遇,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开展了各种 

形式的救济传教、社会服务和教育活动,对于稳定和巩固资本主义社会,弥 

补社会制度的不足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在世界其它地方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传教活动 

进一步扩展,并在那些地方建立了使基督教传播下去的基础。正是由于基督 

教在 19世纪的传播活动,基督教才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世界性的宗 

教。这些传教士在亚非拉的活动大都得益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武力保护,这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由于西方传教士对其他民族及其文化怀有歧视态 

度,所以不可能平等地对待本地教会的神职人员,更不可能让他们独立自主 

地发展本民族的基督教会。因此,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立在亚非拉的基督 

教会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西方基督教会的翻版。 

     与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相比,东正教则依然处于历史发展的低潮, 

虽然俄国的东正教会呈现出复兴的迹象。处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地区 

古老的东正教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由于罗马天主教会和新教各个教会在西 

亚的传教活动,信徒人数有所减少。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罗 

马尼亚的东正教会则在19世纪后期脱离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成为自治的东 

正教会。同期,俄国东正教会中修道院生活的复兴及其对普通信徒以及著述 

家和小说家的影响是俄国东正教会较为突出的特点。应当指出,无论是在什 

么地方,东正教会的礼仪对于东正教的延续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就佛教而言,世界进入近代以后,无论是北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都 

处于衰落、沉寂状态。但佛教对于这些国家的人民来说,毕竟是他们从祖辈 

以来的传统信仰,在它身上蕴含着民族世代相传的古朴的哲学思想、价值观 

念和相当数量的道德规范,它的一些礼仪和节日已融入人民日常生活和习俗 

之中。一些国家佛教界的有志之士曾为“复兴佛教”作出重大努力,一直有 

一大批宗教僧侣和知识分子致力于批判西方文化,宣扬传统宗教与文化,反 

抗外来的殖民宗教文化的侵略,抵御其挑战。19世纪末,佛教复兴运动在中 

国等国展开,佛教僧侣和学者刻经、印刷佛教典籍,创办佛教刊物,撰写有 

关佛教书籍,召开会议,成立佛教组织,致力兴教。北传大乘佛教是在困难 

中求得发展,不同的国家在复兴佛教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是以 

居士佛教复兴为主流,并进行了佛教革新运动;在亚洲国家中唯一摆脱了殖 


… Page 5…

民地危机的日本,佛教向世俗化方面发展;朝鲜佛教具有日本化的倾向。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南传上座部佛教由衰落开始复兴。20世纪初,民族 

主义在东方觉醒。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僧人倡导民族觉悟 

和人民团结,建立了佛教组织,积极地投入反对英、法等国殖民主义的政治 

斗争。这些国家信奉佛教的有志之士曾为“复兴佛教”作出重大努力,他们 

撰写书籍,召开会议,宣扬传统宗教与文化,反抗外来的殖民宗教文化的侵 

略,抵御其挑战,致力兴教。 

     在印度,一些佛教胜 (圣)地恢复旧观,一些重要的佛教遗址得到发掘 

和整理。印度本土学者积极研究印度古老传统的佛教文化,使在印度已消失 

达700多年之久的佛教又重新出现。在斯里兰卡,被称为佛教复兴之父的达 

磨波罗创立了“摩诃菩提会”,广泛与外界接触,致力于佛教复兴运动。在 

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等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一些佛教组织积 

极投入反侵略的政治斗争,佛教成为当地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一支重要力 

量。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东方文化的了解,相继出现了 

一些佛教组织和僧团,并出版了不少佛教方面的著作和刊物,向西方人介绍 

和宣传佛陀思想。 

     这一时期,作为一支特殊社会力量的伊斯兰教,在亚非一些主要国家里 

非常活跃。在那里,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纷纷建立起伊斯兰教组 

织,担当起当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重任。但这一时期,伊 

斯兰教组织领导的这种斗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领导人,他们是一批 

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伊斯兰教知识分子和上层僧侣。他们主要热衷于伊 

斯兰教的内部革新,致力于伊斯兰教现代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宣传,力图 

通过捍卫伊斯兰教的纯洁性来达到社会政治的革新。其中以埃及穆罕默德·阿 

布杜倡导的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思潮和赛义德·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的泛伊 

斯兰主义影响最大。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苏丹等国相继建立起不少伊斯兰 

教的组织,领导当地穆斯林群众开展社会革新运动。当然,也有一些国家的 

伊斯兰教组织或教派直接领导和参加了当地人民的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 

就是伊朗的巴布教派运动。这一时期,中国穆斯林受到世界伊斯兰现代主义 

影响,开始兴起新文化运动。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伊斯兰教刊物和群众性伊斯兰教团体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的民族 

压迫和宗教歧视,引起了云南和陕、甘、青、新等地的穆斯林群众的反清起 

义。其中以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最为著名。这些起义,虽然最终都失 

败了,但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Page 6…

                            二、罗马天主教 



                   1。罗马天主教的“国际文化斗争” 



     1869—1870年教皇庇护九世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制订 

了“教皇永无谬说”,即当教皇论及教义和道德问题时,教皇是无错谬的信 

条。1864年12月庇护九世在《邪说提要》中声称教会有权统治世俗政府, 

而且他还通过第一届梵蒂冈会议的谕令强调了这一立场和主张。于是,他的 

要求便与欧洲几个主要国家正在壮大的、绝对的世俗统治权发生了尖锐的冲 

突,并由此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会与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之间的所谓“国际文 

化斗争”(the Kulturkampf)。 



      (1)意大利与教廷的政教之争 

    ①意大利的统一与教皇国。早在意大利统一以前,历届教皇就都坚决反 

对意大利的统一,他们唯恐教皇国的自由受到一个强大邻国的限制。从1870 

年意大利统一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十年,意大利政府与罗马教廷之间矛盾 

的焦点集中在“教皇国”的问题上,即习惯上所说的“罗马问题”。 

     意大利统一后,政府即向欧洲主要国家表示,意大利将尊重教皇的独立 

地位,还曾经尝试和罗马教廷进行谈判,但遭到梵蒂冈的拒绝。教皇认为,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领土主权,而且罗马教廷的观点也得到了罗马天主教 

主要强国的支持。他们均拒绝把“既成事实”(fait acpli)作为谈判的 

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议会不得已于1871年单方面通过“保障法”。 

庇护九世立即对“保障法”进行谴责,同时作为一种抗议姿态,他自称“梵 

蒂冈的囚徒”把自己关闭起来。从此,他和他的后继者从“受迫害”的这一 

有利地位对“掠夺教会”的意大利政府不断进行抨击。 

     意大利议会通过的“保障法”主要是根据意大利君主立宪派领袖加富尔 

的思想制定的。他希望实现的是自由派天主教徒的“自由的国家里的自由教 

会”的理想。为补偿梵蒂冈的领土损失,“保障法”提出对梵蒂冈实行巨额 

经济补偿。但是这些补偿被梵蒂冈指责为“犹大的钱”而遭到拒绝。“保障 

法”规定,教皇可以永久地、不受伤害地免税使用梵蒂冈和其它一些房地产, 

在这些房地产内,教皇享有治外法权。“保障法”还规定,选举教皇的秘密 

会议将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当然,这些规定再次遭到教皇的断然拒绝,因 

为按照“保障法”,教皇只是有权使用有关财产而不是完全拥有这些财产。 

而且从法律上说,意大利政府可以单方面废除和改革上述立法规定。 

    ②反对意大利的“十字军”和教廷的“不参政”政策。由于罗马教廷强 

硬不妥协的态度和行动的影响,意大利反教权主义者的力量反而得到了加 

强。庇护九世便向外国的罗马天主教徒请求援助。于是奥地利、德国和法国 

的罗马天主教团体开始以好战的态度大谈对意大利进行“十字军征战”。在 

财政上,人们对教皇的同情也使“彼得的便士”骤增,教廷的收入很快超过 

了以往教皇国的税收进项。为鼓舞士气迎接征战,信徒们得到了“梵蒂冈囚 

徒”的“地牢之床”上的稻草和为新的“十字军”预备的红色法兰绒制服。 

教皇自梵蒂冈向意大利天主教徒发出禁令,不许信徒以投票或任职方式参与 

 “意大利王国”的政治生活,他希望通过这种“静坐示威”的方式强迫意大 

利政府接受他的条件。罗马教廷的这种“不参政”(non expedit)政策迫使 


… Page 7…

意大利天主教徒不得不在服从教权和爱国主义之间做出抉择,结果后者最终 

占了上风。庇护九世的后继者利奥十三世把这种“不参政”政策一直坚持到 

20世纪。 

     1876年意大利左派上台后立即参与了从政治上反对罗马公教主义的“文 

化斗争”。他们提出“滥用神职议案”,试图审判和处罚那些利用精神压力 

攻击政府的神职人员。1877年又通过高皮诺教育法令,加强了政府对教育的 

控制,结果带来了意大利教育的世俗化。在大学里,天主教的神学系被迫关 

闭,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变成了两个互不干涉的领域。 

    ③利奥十三世与意大利的对立。1878年2月20日新教皇利奥十三世上 

台。他在担任教皇的25年里,竭尽全力企图恢复教皇国,他曾向俾士麦、法 

兰西斯·约瑟夫,甚至法国的第三共和国寻求帮助一起反对意大利。利奥十 

三世曾60次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