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因素的时候,利益的冲突就要在国家之间产生摩擦。如果发生这一情况,那末太平洋时
代的思想无异于一枕黄粱。”'22' 

 池田大作认识到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信亚太时代必将到
来。他指出,“不只限于政治和经济的领域,从更广泛的文明史观来看,环太平洋地区的重
要性将与日俱增”'23', “当21世纪宣告黎明时,东亚不仅在经济层面,甚至深入至精神
领域,定会为世人瞩目,成为导引人类历史的动力,被寄予极大的期待。”'24'

三、池田大作亚太区域合作观的主要内容 

 池田大作区域合作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见解独特,富有前瞻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第一,以中国与日本的友好与合作推动亚太区域合作。池田大作阐明,“在督促官
方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我考虑的是整个亚洲的和平与稳定,考虑的是中国和日本在
人类所取得的成就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中国和日本
必须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此后两国必须在亚洲建立和平的事业中充当先锋,并期望每一个
亚洲国家都参与这一事业。”'25'为此,池田大作为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1968年9月8日,在当时日本佐藤荣作政府推行极端反华政策的形势下,池田大作
在给近两万的学生演讲中,强烈主张恢复日中邦交。他说,中国问题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关键。
从日本的处境来说,中国问题是绝对不能避开的,从地球民族主义、世界民族主义的理念来
看,中国问题是非触及不可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演讲中,池田大作提出,要改变国际社会对
中国的“不承认”或敌对状况,为此必须做到三点:其一,正式承认中国的存在,使中日邦
交正常化;其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其三,开展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这一
演讲在中日关系史上被称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或“池田倡言”。'26' 池田主张以中日


友好为基础,通过加强和发展中日合作来带动和促进亚太区域合作,否则,亚太区域合作将
受到影响。池田大作的观点印证了目前亚太特别是东亚合作的现状。 

 第二,建立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多层次合作体系。经济合作是亚太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
是促进亚太各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池田大作认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有赖于传统的融
合和现代化,传统应当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明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想使传统服务于实
现代化的目的,国际交流就极为重要。对此,池田大作指出,为了有效地促进经济合作,亚
太国家应该把经济合作与文化教育合作结合起来,构成多层次的合作体系,不能“仅限于经
济领域的合作和技术的交流及转让,相反,我们必须建立一种自由、公开、多层次的合作体
系,直把这一合作延伸到文化教育领域,并集中精力培养适用的人材。这将使经济合作更为
有效。”'27'在这里,池田大作提出,应建立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多层次的亚太区域合
作体系。 

第三,建立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保障亚太区域合作顺利进行。池田大作建议在亚太地
区建立有关国际合作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合作机制,以推动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为此,1986
年,池田大作提出建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以作为促进亚洲太平洋国家之间合作
的关键步骤,这种合作是根据平等互利原则的合作。”'28'池田大作指出,建立“亚洲太平洋
和平文化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国家之间在平等、长久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提供一个讲
坛,以使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能够讨论地区问题,维护和平,实现裁军和进一步发展他们
的经济。此外,池田大作提议,举行“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他认为举行亚洲太
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亚太国家的最高首脑举行会谈,总结经验,在这一基础上一个适合
于21世纪的亚太合作组织将最终建立。'29'同时,池田大作指出,发展亚太区域必须解决影
响合作的地区问题,从而为亚太区域合作奠定政治基础和安全环境。针对朝核问题及东北亚
地区安全问题,1994年1月,在第十九届国际创价学会纪念会上,池田大作就提议由朝鲜、
韩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六国召开“东北亚和平会议”。 '30' 

 亚太地区各国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各异,文化传统多样,区域合作困难大。为此,池
田大作提议设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就是从和平的互相依存观点,探索亚太合作的途
径和方式。就具体步骤而言,他认为,“在开始的时候,亚太地区各国,可以设立定期的会
议制度,商讨和平、裁军和文化等主要问题。如果环境许可及条件齐备,再把它转变为永久
的审议机构。……要发展这样的组织,最好采取弹性的做法,先从可以着手的地方开始,再
本着互相信赖的原则,逐渐建设起一个可供各国商讨问题的永久机构。”'31'而且,他认为,
“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将为各有关国家提供一个讨论共同安全保障问题的场所,以期
防止战争,让各国和平共存,同享繁荣,这个议论机构的有无,对实现亚洲和平的缓速有重
大的影响力。”'32'池田指出,上述构想是想让亚洲太平洋诸国围绕地区性问题——维护和平
与人权、谋求裁军和经济发展、推进文化学术交流—─创造出能以平等的立场相互协商的永
久性场所。为了亚洲太平洋诸国间的平等互惠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使之成为联合的支点,这是


非常必要的。在此之际,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可能之处着手,一步步地创建基于相互信赖的、
持久性的协商机构,以机动灵活的精神来推进之。最初它可以是宽松的“会议体”形式。'33'

第四,强调加强文化交流对推动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池田大作指出,“海
不是将人类及文明分开的‘割裂之渊’,相反,它是联结人类及文明的‘纽带’。……同样,
太平洋把南、北美洲大陆、大洋洲及亚洲的广大地区连接在一起,不断刺激着各种不同的文
明。”'34'池田大作分析,“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别是构成其流脉的风土人情、精神思考,具
有什么特征呢?当然这并不是一种可以笼统地一概而论的性格,但假如予以简单的描绘,那
么大概可以说这地区贯通着一种‘共生的ethos’(共生的道德气质)。在比较温和的气候、
风土里孕育出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取调和而舍对立、取结合而舍分裂、取‘大我’而舍‘小
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相互支撑,一道繁荣。而这种气质的重要源
头之一是儒教。”'35'他说,“在如此相互依存地前进着的世界中,只希望一国的繁荣,已是
不可能的。只有探求一条相互合作,共存共荣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不论是国与国之
间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讲,共同生活共同繁荣的‘共生’,是时代的关键
所在。现在需要的是全球性的‘有益于共生的总体革命’。为此,需要在人类的精神方面来
一个变革。我们所进行的‘人的革命运动’将成为其基础。”'36'这种共生精神是实现亚太区
域合作的重要基础。 

 

 四、尾论 

 

目前,亚太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合作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这种机制主要是亚太经合
组织、东亚峰会等。亚太经合组织不仅召开部长会议,而且从1993年开始每年举行领导人
会议,并以领导人会议作为该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东亚峰会虽然名义上是东亚合作最高领
导人会议,但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亚太地区各国
均可参加。为了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亚太地区和平,2003年,中、美、俄、日、朝、韩六
国开始举行六方会谈,建立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从这些亚太区域合机制来分析,我们
可以说,这些亚太区域合机制的组织形式、成立目的、主要职责和任务,都可以从池田大作
关于建立亚太区域合作机制的观点中一一找到相对应的思想基础和具体建议。1986年池田
大作提出的建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和举行“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的观
点和建议被现在的亚太经合组织及其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所印证,“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
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相比较,两者只是合作的侧重点不同;1994年池田大作提出的召开
“东北亚和平会议”的建议从现在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得到实现。这些说明,池田大作
关于亚太区域合作的观点与理论富有自身的见解,符合亚太地区的现实,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和前瞻性、 

对当前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池田大作给予高度评价。1993年11月,在西雅图亚太经


合组织会议期间,有关方提出并讨论构建亚太区域合作共同体设想,池田大作认为这是“本
世纪第一次亮出亚太为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旗帜。”'37' 2005年12月,在东盟的主导下,召
开第一次东亚峰会,并取得积极成果。对此,池田大作称“其最大成果,就是为创设‘东亚
共同本’而开创了首脑间对话的先河。”对东亚峰会所确立的合作原则与合作内容,池田大
作认为这有利于“促进各国间建立和平合作关系”,“有可能开拓今后东亚‘不战制度化’的
道路。”'38' 

 

 

注释: 

'1'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经济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46页 

'2'参见李植木丹 、高明振、唐希中:《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当代分册),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
366…372页。 

 '3'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4'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63页。 

 '5'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63页。 

'6'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40—141页。 

'7'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57页。 

'8'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61页。 

'9'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97页。 

'10'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60页。 

'11'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70页。 

'12'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54页。 

'13'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74页。 

'14'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09…210页。 

'15'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73页。 

'16'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0页。 

'17'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09页。 

'18'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63页。 

'19'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48页。 

'20'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50页。 

'21'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51页。 

'22'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50页。 

'23'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92页。 

'24'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314页。 

'25'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49页。 

'26'池田大作:《光荣归于战斗的学生部》,《圣教新闻》1968年9月9日,参见孔繁丰、纪亚光著《周
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友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91…92页。 


'27'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53页。 

'28'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65页。 

'29'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167—168页。 

'30'池田大作:《和平世纪的倡言》,创价学会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第205页。 

'31'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16页。 

'32'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17页。 

'33'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317页。 

'34'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263页。 

'35'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309页。 

'36'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第315页。 

'37'池田大作:《和平世纪的倡言》,第186…187页。 

'38'池田大作:《通向新民众时代的和平大道》,2006年国际创价学会日和平倡言,单行中文版,第27…28
页。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5级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
池田大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李振声) 


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之于日本经济体制决定性影响说质疑 

 

任文峰 

 

内容提要 国内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战后美国占领当局推行的经济民主化改革对于日
本现代经济体制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日本经济体制在改革后焕然一新,与之前的历史
彻底切断了联系,踏上了新的历程。本文通过回顾考察历史,参考国外著名学者的理论,分
析日本战后经济改革与日本现代经济体制的关系,认为当今的日本经济体制仍然是战时经济
体制的延续,战后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体制并未产生过“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 日本现代经济体制 战后经济改革 1940年体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是当今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在其《世界史。
现代编》(下卷)对于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改革1是这样评价的:“这项改革(指解散财阀等
经济改革)打破了财阀家族垄断的半封建经济格局,为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也为垄断资本主义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条件。”2“战后初期日本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是一
次从思想意识到政治、经济制度方面较为彻底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完成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任务,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铺平了道路。”3南开大学日本经济史专家杨栋梁
也认为“战后日本的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经济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4这应当说是学术界的传统观点,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然而,笔者在研习日本政治经济
体制的过程中,对上述观点产生了以下的疑问:尽管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要求下在政治和
经济方面都进行了美式的民主化的改革,那么为什么现代日本在政治方面是欧美式的民主政
体,而经济方面却是与欧美风格迥异的“日本式经营”经济体制呢?美国占领当局的经济民
主化改革对于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的影响,究竟是不是“决定性”的呢?本文通过考察日本
经济体制的几大基本特征,参考当代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论述,分析日本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
与日本经济体制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今日本经济体制其实仍是战时经济体制的延


续,因而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对于日本经济体制并没有产生过“决定性”影响。 

 

一、 历史考察: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的目标与结果 


 

众所周知,日本的战后改革完全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日本战败以后;美国占领当局
发布了两个文件,阐明了占领和改造日本的目标与政策。一个是美国政府于1945年9月22
日公布的《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方针》;另一个是1945年11月1日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
向盟军司令官发布的《投降后初期对盟国最高司令官占领及管理日本的基本指令》。前者所
表述的占领目标有两条:即“保证日本不再成为对美国或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和“最终
建立起一个尊重其他国家的权利,并支持反映在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原则之中的美国的目标
的和平的和负责任的政府”。后一个文件所规定的占领目标是“尽可能确保日本不再对世界
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而且要培养各种条件,使日本作为负责任的且是和平的一员参加国
际社会”。在经济方面,前者规定“日本军事力量现存的经济基础必须予以摧毁并且不允许
其重新复活”,“消除那些主要用来准备战争的指定的工业或生产部门”,“让渡”那些“不
是和平经济或为供应占领军所必须的产品的现有资本装备及设施”,作为对盟国的赔偿。同
时还要求日本“在着手重建物质生产的同时”,必须“彻底改革其经济活动及经济制度” 5。
后者对前者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确要求“拆除一切种类的武器、军需品及专门生产军用器
材的现存设施”、“破坏重新创造或者维持危及国际和平的军备的日本经济能力”、“实施
由适当的盟国当局所确定的某些赔偿及偿还计划”、“监督指导日本的经济组织的运营和操
作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