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恋曲十年-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常理我必须到二楼找到看楼阿姨,然后向她申请找谁谁谁才行,可那天我实在到得太早,早上七点刚过一点,阿姨也大概还在睡觉呢,房门紧闭着。也不知道我那天哪里来的勇气(大概人在大脑思维混乱的情况下都会作出些出格的事吧),一看二楼没人,我实在是一秒钟也无法等待了,于是径直冲破封锁线,直奔三楼她的寝室,什么规章制度啊,什么学校的处罚啊,这个时候统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满脑子就是想要找到她,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咚咚咚,咚咚咚”,我不顾三七二十一地敲门。
“谁啊!”这是支书的声音。
“我!方向!××在吗?”,“啊!方向啊,你怎么上来了啊!”支书一听是我的声音,也一时慌了神,万万想不到我这个平时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怎么会作出这种擅闯女生寝室的事来。
“××呢,她在哪里?”我脸色铁青,那个时候看起来大概也和凶神恶煞差不多。
“方向,你先到下面等等好吗,我让××穿好衣服再来找你好不?”支书慌忙穿着完毕,来到门前向我解释,连她都不敢看我的眼神,大概那个时候我的眼神真的是可以杀人了。
“好吧!那我就下去等着,快点啊!”此时我的大脑已没有刚才的狂热,冷静下来就觉得这事实在是干得太过分了,万一楼下老太冲上来,我可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这事可严重啊,传到领导的耳朵里,至少也要弄个通报批评啊,还是趁现在楼下老太不知情,赶紧溜之乎也吧。
站在楼门口,夏日的阳光渐渐强烈起来,我觉得有点晕眩,肚子也饿了,正盘算着下一步见到她该怎么说呢,她下来了,一如往常,只是脸上好像略带些愧疚。
“你说吧,这信里到底写得是怎么回事?”我一上来就劈头盖脑地追问。
“哎呀,你误会了,我在信里有没有说那个女生是我咯,里面写的全都是这几天发生在支书身上的事啊”她边说边拿出了纸巾,关爱而有些心疼地擦去我额头的汗珠。
“支书的事?!你怎么不早说啊!靠!搞得我一夜没睡!”这个时候我仿佛是一个蒙受重大冤屈的囚犯终于找到事情的真相,可以彻底翻身一样。
“谁让你这段时间老是不关心我来着,所以我就和支书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来气气你,谁知道你这个木头还真的会上当。昨晚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解释一下的,可你老是不接我电话,我也没办法啊。刚才你冲上来把支书都吓死了,她还要我小心点,说你那架势,都可以把她吃了。”
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我真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事只是一个骗局,她还是我的;忧的是她怎么可以这样,我差点被她搞死,以后多来几次这种事,我肯定还没到毕业就身先死了。
“好了,好了,都怪我不好还不行嘛,别生气了!肚子饿不饿,我估计你早饭都没吃吧,我请你去吃早饭吧”说着她就来拉我的手,一起去校外的那家“飞龙小吃部”吃早饭。这家伙,真是拿她没有办法,原先的一肚子怨气,现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唉!谁让我见到她就没辙呢,什么叫一物降一物,我算是明白了了,我算是服了你了!

第五十五章
“墙内损失墙外补”,那天难得她对我这么好,一起去“飞龙小吃部”吃点心,那家小吃部类似于现在的“永和大王”,也是以中式快餐为主,当然小吃部嘛,主要还是各色海派特色的小吃,小笼包啊,生煎馒头啊,锅贴啊,还有各色面点,便宜又实惠,可谓价廉物美,这里也是当时学生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的好地方。可惜等我研究生毕业后,这家小吃部也随着周围火锅店、酒楼的开张渐渐生意不济,关门大吉了,唉!为什么给我留下回味的地方都没有了呢,心痛。。。
那天我在学校呆了一天,做她的贴身保镖,其实嘛,以我这么苗条的身材(这里也自嘲一下,近1米8的个儿,体重只有120斤,够苗条吧,其实也不是俺们不努力,可就是吃了不长肉啊,这个体重从高中一直维持到我工作,直至今日我仍然保持这个标准,以至于对于增肥我也丧失了信心,就老老实实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点肌肉算了。),在她身边一站,那象保镖啊,简直就一个领导身边的跟班嘛。呵呵!
晚上,我们依旧去了飞龙,不过那次可是个例外,我头一次在她面前要了一瓶啤酒,说到喝酒,我那个时候倒是非常注意,很少喝酒,平时几乎是滴酒不沾,即使是同学凑在一起的时候也顶多喝上一、两杯啤酒,那次要了一瓶,也属于例外了。
更为例外的是,那天她也主要要求给她一个杯子,让她也喝一口,呵呵,女孩子喝酒对于我还是第一回见到,谁让她见了那些啤酒白花花的泡沫好玩,想尝尝呢,我怎么能驳人家面子呢。
其实那天她也就喝了大约半杯啤酒,就不喝了,看着好玩吧,喝起来可苦,嘿嘿,谁让你自己想尝呢,剩下的酒就由我一个人干完了。人啊,说起来真是挺好玩,酒这玩意也确实是有意思,喝了它,有点晕晕乎乎的,胆子也就不知怎么地壮起来,结果是两个人勾肩搭背地,不像是恋人,倒像是一对朋友,边聊边回学校,好像还有些醉意,其实这倒不在酒本身,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大二的暑假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逝了,我被确定为新生的导生,提早到校迎接新生,所以在居委的实习也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在居委实习的最后几天,我还主动参加了给灾区捐款的活动,从街道给的补助里拿出了50元捐给了灾区,虽然居委的阿姨、阿叔以及主任都很舍不得,但是也没有办法。市里举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会我也没能参加上,不过奖状我还是收到了,是同校的一个一起参加实践的师姐转交给我的,这位师姐比我幸运,分在街道实习,人很好,对我也挺照顾的。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连人家姓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她学的是日语专业,在这里也祝她一路走好,一切顺利。
说实话,当导生这个活我还是非常愿意的,起码也是辅助班主任领导学生啊,可以号令30来号人呢,很有成就感哦,是不是有点“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味道啊。其实呢,人都是这样,作为一个老生,在新生面前介绍着介绍那,还可以管管这管管那,摆摆老资格,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吧,尤其想当导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哦,基本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且基本都是党员,这些嘛就更可以在那些新入学的毛头小子身上倚老卖老一番了。嘿嘿,不知道这种心理是不是普遍现象哦。
到了大三学业压力渐渐减少,让我们一时还无法完全从大二繁重的学业阴影中走出来,每周的课程数甚至比大一第一学期还要少,而体育课也没有了,早锻炼也取消了,于是我们不用很早起来去辛苦地跑步了,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上午第一、二节没课,我们就可以睡懒觉;下午没课我们就打球;晚上没事我们就出去操联机。总之一句话,时间一下子多出来很多。
对于我,每天晚上的自习还是少不了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和室友们一起玩的时间多了很多。打篮球自不必说,这里可以值得一说的是操联机。那个时候,电脑已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学校周围的联机房一下子涌出来很多,甚至为了抢夺有限的学生资源,开始互相竞相压价,当然占便宜的是我们这些穷学生。晚上10点以后到次日凌晨7点一个通宵的价格只有每人20元,甚至更低,所以每当休息日,考试结束的那几天人就特别多。
我们打得最多的还是红警、三角洲和帝国时代(那时候星际争霸还没出来)。红警基本上就是要么一开始快操,要么就是演变到后来的坦克大战,往往我们都是进行寝室挑战赛,以小黄他们寝室为一组,我们寝室的兄弟为一组互相对战。三角洲一出来就成为非常火爆的游戏,我们依然是进行寝室挑战赛,只记得当年彬喜欢拿一挺重机枪扫射,林则最爱一把狙击步枪,而我则偏爱M4,反正一般打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双方拿刀对捅而不用枪,基本上我用刀都是被人杀掉的,记忆里好像杀掉别人的次数几乎没有。真是汗!
一个通宵的游戏下来,基本上第二天早上第一、二节是废掉的,还记得有一次我觉得自己精力还不错就去上课,一开始还大脑清醒,上了半节课就眼皮直打架,然后一只手就开始在笔记本上画花了,打那以后,只要第二天上午第一、二节有课我都不去联机,哪怕有人请客。不过说实话,联机的时候我也真的不多,更不要说通宵了,屈指可数。
说到电脑游戏,沉迷其中还真害人,当时我班里的一个同学,一开始学习成绩还过得去,后来寝室里大家凑钱买了台486,他就玩三国上了瘾,一天从早上打到晚上熄灯,课也不上,作业更不要提了,家里本来就是农村的,不富裕,连续的考试不及格,班主任找来家长,苦口婆心,好说歹说都没用,结果是到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还见他在学校里上课,补那些没有拿到的学分,实在是可悲!

第五十六章
大三那年,学校的通信环境也大为改善,我和她所在校区的每个宿舍里都先后安上了电话,只要有一张201电话卡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宿舍里煲电话粥了,再也不用去门口打五分钟1元的投币电话;再也不用在门口受冷风吹;再也不用排队焦急地等待何时能轮到自己;再也不用受那想打电话的时候找不到硬币的痛苦了。
电话这玩意,快捷而方便,远远比写信来得直接和迅速,她想我了,可以马上挂个电话到我寝室;我想她了,也可以马上打个电话过去找她聊聊。夜深了,寝室熄灯了,也不影响两情一线牵,我们甚至常常抱着电话聊到寝室里其他人都进入了梦乡,响起了鼾声,无数次,我在应急灯昏暗的灯光下和她电话诉衷肠。
都说谈恋爱的人仿佛都有说不完的话,确实如此,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聊上5分钟,10分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一张30元的电话卡用不了一周就完了,直至今日,我和她拿出当年打光的201电话卡,足足有好几百面值,这还不包括我到学校的公用电话房和她打电话的开销,若加上这些,应该不下上千了。
虽然我们彼此不在一起,无法两厢厮守,无法享受其他大学情人那样的共同出入,一起消费,但我们最大的一笔之处就是通信费用,从大一到大三,随着通信方式的日益现代化,这笔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从以前一周几角的邮费到现在每周好几十的电话费,可以说没有象我们这样分隔两地的情人当年的鼎立支持就没有中国电信辉煌的今天。
于是从大三那年起,我们的书信渐渐奚落,虽然间或还会有几封信件,但频繁程度却大不如前了。书信渐渐稀少,我练笔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如果当初一直写信到现在,可能我会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也不一定哦,唉!可惜,新一代文豪提前陨落了呀,大家为他默哀三分钟吧。
大三的学业压力小了,我们相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还是保持着两周回家习惯,因为我不敢放松,也不敢懈怠,直研仍旧是我最大的目标。人这一生,最大的考验来自坚持不懈,我很有体会,虽然自己不是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种,但为了一个信念坚持四年大学艰苦的学习生活,确实非常难能可贵,这是我回首过去发出的感慨,一路走来,我真的觉得很累、很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大学之所以学得那么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一直到大三还没有悟透大学的学习之道。
那大学的学习之道到底在何处呢?大一、大二我的学习纯粹是沿袭高中的学习方法,而大学不同于高中,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老师的敦促,更没有老师的压力,一切基本上全要靠自己,而我上、下午头两节课基本都要打上半节课的瞌睡,这多半是早上起早去晨跑,而晚上又要熬夜写信、读书的结果,这些都是要我命的事,我必须到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书籍,靠晚自习自己去弄明白,四年下来,我在图书室借阅的书籍不下几百。我给自己的压力也很重,必须把所有主课书上的课后习题全部完成。因此,我几乎没有什么课余时间,学得很苦,很累,可以说我是凭着一口气,借着心里的信念挺过来的,更重要的还有她的鼓励和支持,三者缺失一点,我一天也熬不过来。
到了大三,我真是有种熬不下的感觉,这个时候,从她的身上,我开始渐渐领悟到大学学习之道了。我以前的那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对知识要求全面掌握的全面出击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纯粹的学知识绝对有效,但是在大学里学知识决不等于成绩就好,这也是我当时每年的学院排名都只能勉强进入前十,勉强拿到特等奖学金的原因,可以说,我的努力是起了绝大部分功劳的,但运气也确实帮了我不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曲线救国之道。让我明白了学知识和拿高分根本就是两码事,和老师处好关系,注重考前的答疑非常重要,为什么那些女生热衷于考前的答疑,可以去套老师的口风,得到考试的重点,做到事半功倍,无法怀疑,这点上,女生绝对有她们的优势,“异性相吸”吗,谁让学院里都是些男老师,对于这些女生的死磨硬泡谁挡得住?恐怕换了我也得甘拜下风。
所以,她教会了我考前去答疑,虽然这招对于我并不是非常灵验,但我总算还会活学活用,针对我们学院的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女生们答疑,我就跟在后面,伸长了耳朵听重点、划重点,公平竞争嘛,就许她们搞这歪门邪道,俺们也要沾沾光。
和老师处好关系,这点我倒是在教电子线路的傅老师身上应用得相当成功,她人不错,对我也出奇地好,让我甚至觉得自己都成了她半个儿子,甚至她还让我加入了当时国际上的IEE(注意,这里不是IEEE哦,懂点电子的都知道,那个可了不得,俺们无福消受),一家总部在英国,在世界上招收学生学员的电子协会。
当然,对于电子线路这门课,我也是泼了死命,三学期下来,平均成绩在90多分,可惜后来没多久她就退休了,至今联系方式也失落了,对于这样于我有恩的老师倒是应该时常去拜访一下的。说到傅老师,她的弟弟也在我当时的学院当老师,而且还是后来我当导生那个班级的班主任,你说有多巧!那位同学有傅老师的联系方式也请第一时间告诉我,我有空一定要去登门拜访,谢师恩!
除此之外,和学院那些党委的头头脑脑们搞好关系也非常重要,由于我是新生入学时的仅有的两名学生党员之一,成绩又出众,新生军训时的那番费了大力气,代表整个学院在全校区新生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讲也起到了个人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第一印象真的太重要了!深有感悟),所以不论是系党委书记还是学院党委书记对我关爱有加,评先进、选三好都会想到我为第一人选,可以说在当时的通信学院,提到我的大名,大概没有不知道的(我那些可爱的室友们给我在各个教室中留下的书桌文化大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不是什么正面作用,但不管怎样,名气还是出去了。)。
学习上,我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比我聪明,这个聪明是指与生俱来的天资,我一直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所以后天一直勤奋刻苦,但是无法否认,很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勤奋可以弥补一些,但是有些东西,如理解力、认知力却是永远无法完全弥补的。
一直在学业上自命不凡的我在她来的时候,还向她请教过数据结构中的汉纳塔的原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她也给了我很多教诲,主要是释疑解惑,这两门课我都取得了95分以上的高分,概率论更是达到了空前的99分,这在我整个大学生涯中都是空前绝后的。

第五十七章
写了这么多大学的事,有些我的博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我又是班长,又是当初仅有的两名学生党员之一,数次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加之还是宿舍楼的楼管会主任,社区学管会的一个部长,这么一个老师眼中好学生、红人,怎么没在学生会混上个一官半职呢?个中原因实在复杂,有时候我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好笑,自己竟然是这样一个畸形发展的人物。
其实,早在大一入学不久以后,学生会改选,学院的党委书记就找到了我,示意我参加学生会内部的招聘,其实就是上届的学生会成员当评委,这种招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学院的管党务的老师示意一下,这只是走走形式和流程的东西,傻子也认为我能进入学生会,可命运却偏偏给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我这个人啊,有时候就是个木头,愣头青,这点倒有点遗传我的父亲,父亲一生刚直不阿,不好烟酒,不会拍马奉承,在部队专业以后就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