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七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乐?诸比丘!此乃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缘,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乐。
  
  八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乐?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逮达住于初禅。由寻与伺之息灭,内部寂静……逮达住于第二禅。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诸圣之谈舍心者、有念者、乐住,逮达住于第三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乐。
  
  九
  
    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诸比丘!凡观察于欲解脱之心……嗔恚……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十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舍?诸比丘!此为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乃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食乐之舍。
  
  十一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舍?诸比丘!于此6有比丘,其前之乐之舍弃,由苦之舍弃、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舍。
  
  十二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十三~十五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与色相关连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与无色关连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解脱。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百八理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尸婆与百八
    比丘及宿智
    沙门婆罗门
    纯粹无食乐
    受相应'终'
  注1 有食乐(sa…amisa)无食乐(nramisa)之语既出于一四经四节。三节以下之喜是piti,乐是Sukha、舍是upekha'解脱是vimokkha。
    2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
    3 参照一九经一二、一三节。
    4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节。
    5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七节。
    6 参照一九经一五节。
  
  
第三 女人相应
  
  第一 中略品 第一
  
  '一' 第一 可意不可意
  
  ※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于男人为甚不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男子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为男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男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男子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男人甚可意。”
  
  '二' 第二 可意不可意
  
  ※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人,于女人为甚不可意。为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彼女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子,于女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彼女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可意。”
  
  '三' 第三 特殊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痛苦。于此,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何等为五耶?
  
  三
  
    诸比丘!女人年轻嫁于他家,离别亲族。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一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有经水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二特殊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五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怀胎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三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六
  
    复次,诸比丘!女人有分娩。诸比丘!此为女人第四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七
  
    复次,诸比丘!女人奉侍男子。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五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八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第四 三法
  
  ※ 二
  
    “诸比丘!具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是何等之三法耶?
  
  三
  
    于此有女人,早晨以充满悭贪之心住于家庭,日中以充满嫉妒之心住于家庭,日暮以充满染欲之心住于家庭。 
  
  四
  
    诸比丘!具此等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阿难律 一 黑分)
  
  
  ※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之清净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耶?”
  
  '五' 第一 有忿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忿、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六' 第二 有恨
  
  ※ 四
  
    “阿那律!见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恨、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七' 第三 有嫉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嫉、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八' 第四 有悭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悭、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九' 第五 犯行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犯行、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十' 第六 戒劣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戒劣、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十一' 第七 寡闻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寡闻、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二' 第八 懈怠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懈怠、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三' 第九 忘念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忘念、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四' 第十 五禁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夺生命、不与而取、于诸欲邪行、妄语、用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具此种五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阿那律 二 白分'
  
  ※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白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清净之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于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耶?”
  
  '一五' 第一 无忿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忿、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六' 第二 无恨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恨、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七' 第三 无嫉
  
  ※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嫉、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八' 第四 无悭
  
  
  ※ 五
  
    ……无悭、智者是。
  
  '一九' 第五 无犯行
  
  ※ 五
  
    ……无犯行、智者是。
  
  '二十' 第六 持戒
  
  ※ 五
  
    ……持戒者,智者是。
  
  '二一' 第七 多闻
  
  ※ 五
  
    ……多闻、智者是。
  
  '二二' 第八 精进
  
  ※ 五
  
    ……起精进,智者是。
  
  '二三' 第九 有念
  
  ※ 五
  
    ……念现在前,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四' 第十 五戒
  
  ※ 五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耶?离夺生命、离不与取、于诸欲离邪行、离妄语、离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之中略品'终'
    此摄颂曰:
    可意不可意
    特殊阿那律
    忿恨嫉及悭
    犯行与劣戒
    寡闻及懈怠
    忘失与五禁
    于黑分中说
    阿那律无忿
    无恨并无嫉
    无悭无犯行
    多闻持戒者
    精进念五戒
    于白分中说
  
  第三 第三品
  
  '二五' 第一 无所畏
  
  ※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无所畏而住于家。”
  
  '二六' 第二 抑制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抑夫而住于家。”
  
  '二七' 第三 克服
  
  ※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人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克服于夫而存也。”
  
  '二八' 第四 单一
  
  ※ 二
  
    “诸比丘!具一力之男子、克服女人而生存。如何为一力耶?主权之力是。
  
  
  三
  
    诸比丘!依主权之力所克服之女人,亦不护容色之力、亦不护财产之力、亦不护亲族之力、亦不护儿之力、亦不护戒德之力。”
  
  '二九' 第五 部分
  
  ※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不满。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又具财产之力,如是彼女即满其部分也。
  
  四
  
    诸比丘!具容色力与财产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故,如斯彼女则满其部分。
  
  五
  
    诸比丘!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六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有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七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0' 第六 放逐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1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 
  
  四
  
    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容色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
  
  五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一' 第七 因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女人以容色之力为因,或以财产之力为因,或以亲族之力为因,或以儿力为因,身坏命终后,不生于善趣、天界。
  
  四
  
    诸比丘!女人以戒德之力为因,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二' 第八 位处
  
  二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位处,乃不修善业之女人所难得者。何者为五耶?
  
  三
  
    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一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二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