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サ溃嘈薨酥サ溃蚝鋈凰嫔疃癫簧品ㄒ患琶稹!
  
  '一五七' 第九 云(二)
  
  ※ 二
  
     “诸比丘!譬如生大云,遂即令大风隐没寂灭。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诸比丘!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正见修习。'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
  
  '一五八' 第十 船舶
  
  ※ 二
  
     “诸比丘!譬如海上之船舶,以藤缀栓缚,六月于水上漂流,冬则漂着陆地,缀缚,曝于风日,彼'缀缚'沾渍雨云,容易损耗腐败。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诸结容易损耗腐败。诸比丘!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诸结易于损耗腐败耶?
  
  三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易损耗腐败诸结。”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三、一五五(汉译南传大正藏第十四卷蕴相应一O一经二O节、二七七页)参照。
  
  '一五九' 第十一 客
  
  ※ 二
  
     “诸比丘!譬如有客舍,于此,有由东方来住,有由西方来住,有由北方来住,有由南方来住,有刹帝利来住,有婆罗门来住,有毗舍来住,有首陀来住。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证知应偏知之法,以证知而偏知,证知应断之法,以证知而断除。证知应现证之法,证知而现证。证知应修习之法,证知而修习。
  
  三
  
     诸比丘!以何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耶?应说五取蕴。以何为五耶?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诸比丘!此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
  
  四
  
     诸比丘!何为证知而应断之法耶?无明与有爱是。诸比丘!此为证知而应断之法。
  
  五
  
     诸比丘!以何为证知而应现证之法耶?明与解脱是。诸比丘!此为证知而应现证之法。
  
  六
  
     诸比丘!以何为证知而应修习之法耶?寂止与正观是。诸比丘!此为证知而应修习之法。
  
  七
  
     诸比丘!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1,多修八支圣道者,则证知应偏知之法,以证知而偏知法,'证知应断之法,证知而断。证知应现证之法,证知而现证。'证知修习之法,证知而修习耶?
  
  八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则证知应偏知之法,证知而偏知。证知应断之法,证知而断除。证知应现证之法,证知而现证。证知应修习之法,证知而修习。” 注1 “修习八支圣道。”ariyam atthsngikam maggam bhavento原本缺失。
  
  '一六0' 第十二 河
  
  ※ 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时有众人持锄与笼来,谓:“我等将令此恒河趣向于西,倾向于西,临入于西。”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彼众人得将恒河趣向于西,倾向于西,临入于西否?”
     “大德!不也。”
     “何以故耶?”
     “大德!恒河乃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将令此趣向于西,倾向于西,临入于西者,实为不易,彼众人徒蒙困苦损恼。”
  
  三
  
     “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王、王臣、友、朋、亲戚、亲族,伴财物而去,并言:“汝云何?以烦此袈裟衣耶?云何剃发携随、往来耶?何不还俗而受用财物,作福业。”诸比丘!彼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弃学以还俗无此理。何以故?诸比丘!其心若长夜趣向远离,倾向远离,临入远离,则无向下之理。诸比丘!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力所作亦应广说。
     第六力所作品(终)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四、一九一页(汉译南大藏经第十五卷六处应二O七经第十二节)参照。
  
     摄颂曰:
     力及种子龙
     树瓶以及芒
     虚空及二云
     船舶与客河
  
  第七 寻觅品
  
  一
  
     舍卫城因缘
  
  '一六一' 第一 寻觅
     
  (第一 证知)
  
  ※ 二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以何为三耶?欲寻,有寻,梵行寻是。诸比丘!此为三种寻觅。诸比丘!为证知此三寻觅,应修习八支圣道。何为八支圣道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此三寻觅,应修习八支圣道。
  
  四~五
  
     ……'调伏究尽'贪欲、'调伏究尽'嗔恚,'调伏究尽'愚痴以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此三寻觅,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六~七
  
     ……为究竟不死,趣向不死,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此三寻觅,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八~九
  
     ……为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以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此三寻觅,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第二 偏知)
  
  十~十七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以何为三?欲寻,有寻,梵行寻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寻觅。诸比丘!为偏知此三寻觅……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如证知亦应偏知广说。
  
  
     (第三 偏尽)
  
  十八~二五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以何为三耶?欲寻,有寻,梵行寻也。诸比丘!以此为三寻觅也。诸比丘!为偏尽此三寻觅……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如证知亦应偏尽广说之。
  
  (第四 断)
  
  二六~二三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以何为三耶?欲寻,有寻,梵行寻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寻觅也。诸比丘!为断此三寻觅……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如证知亦应偏知断。
  
  '一六二' 第二 次第(慢)(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次第(慢)。以何为三耶?谓:“我是胜”,“我是等”,“我是劣”是。诸比丘!此为三种之次第(慢)。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之次第(慢),应修习八支圣道。何为八支圣道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修习回向于舍正定。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之次第(慢),应修此八支圣道。”
  
  注1 原文vidha有次第、慢、种类等意,日译为“次第”,下言断此次第,意不甚明白,因有慢之意义,故次第之下加上(慢),编者注。
  
  '一六三' 第三 漏(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漏。以何为三耶?欲漏、有漏、无明漏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漏。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漏……乃至……应修习止八支圣道。
  
  '一六四' 第四 有(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有。以何为三耶?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有。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有……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六五' 第五 苦(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苦,以何为三耶?苦苦、行苦、坏苦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苦。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苦……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六六' 第六 碍(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碍。以何为三耶?贪碍、嗔碍、痴碍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碍。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碍……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六七' 第七 垢(一七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垢。以何为三耶?乃贪垢、嗔垢、痴垢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垢。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垢……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六八' 第八 摇(一~四)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摇。以何为三耶?乃贪摇、嗔摇、痴摇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摇也。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摇……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摇”注为“苦”。
  
  '一六九' 第九 受(一~四)
  
  一
  
     舍卫城……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受。以何为三耶?乃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受。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受……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诸比丘!”原本bhikkhave缺失。
  
  '一七0' 第十 渴爱(一~四)
  
  一
  
     舍卫城……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渴爱。以何为三耶?乃欲爱、有爱、非有爱是。诸比丘!以此为三种渴爱。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渴爱,应修习此八支圣道。何为八支圣道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渴爱,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   '一七0' 第十一 渴爱(一~四)
  
  ※ 四~三三
  
     诸比丘!有三种渴爱……乃至……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渴爱……为调伏究尽贪欲,调伏究尽嗔恚,调伏究尽愚痴以修习正定……乃至……究竟不死、趣向不死、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乃至……为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以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三种渴爱,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第七寻觅品(终)
     此品摄颂曰:
     寻觅次第漏
     有苦以及碍
     垢摇乃至受
     并与二渴爱
  
  
  第八 瀑流品
  
  一
  
     舍卫城因缘
  
  '一七一' 第一 瀑流
  
  ※ 二
  
     诸比丘!有四种瀑流。以何为四耶?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是。诸比丘!以此为四种瀑流。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四种瀑流……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三~三三
  
     应如寻觅之广说。
  
  '一七二' 第二 轭
  
  ※ 二~三三
  
     诸比丘!有四种轭。以何为四耶?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是。诸比丘!以此为四种轭。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四种轭…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七三' 第三 取
  
  ※ 二~三三
  
     诸比丘!有四种取。以何为四耶?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诸比丘!此为四种取。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四种取……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七四' 第四 系
  
  ※ 二~三三
  
     诸比丘!有四种系。以何为四耶?贪是身系,嗔是身系,戒禁取是身系,此实执是身系。诸比丘!此为四种身系。   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四种身系之……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此实执”,应读为idamsaccabhiniveso。
  
  '一七五' 第五 随眠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七种随眠。以何为七耶?欲贪随眠,嗔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是。诸比丘!以此为七种随眠。诸比丘!为证知……偏知1……偏尽……断此七种随眠……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偏知”,原本parinnaya脱落。
  
  '一七六' 六 妙欲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五种妙欲。以何为五耶?眼所识之色,可乐、可爱、可意、引欲、可染;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所触,可乐、可爱、可意、引欲、可染。诸比丘!此为五种妙欲。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妙欲……乃至……应修习八支圣道。
  
  '一七七' 第七 盖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五种盖,以何为五耶?欲贪盖、嗔恚盖、惛眠盖、掉悔盖、疑惑盖。诸比丘!以此为五种盖。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盖……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掉悔”原本addhacca是uddhacca之误。
  
  '一七八' 第八 蕴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五种取蕴。以何为五耶?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诸比丘!以此为五种取蕴。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取蕴……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七九' 第九 下分(结)
  
  ※ 二~三三
  
     诸比丘!有五种下分结。以何为五耶?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嗔恚是。诸比丘!以此为五种下分结他。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下分结……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一八0' 第十 上分(结)
  
  ※ 二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八支圣道。何为八支圣道耶?
  
  三~十七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迥向于舍以修习正定。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土分结,应修习此八支圣道。诸比丘!譬如恒河……乃至……
  
  十八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是。 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此八支圣道。何为八支圣道耶?
  
  十九~三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调伏究尽欲贪,调伏究尽嗔恚,调伏究尽愚痴……究竟不死、趣向不死、究尽不死……以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以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丘!为证知……偏知……偏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注1 “譬如”以下,参照之十九经以下。
     2 原本“偏智”p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