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六卷啼血的行吟--"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小说世界 作者:沈庆利-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执难Т笫仙嵯壬拇碜鳌堵嫱障樽印分械幕㈡ぁ;㈡の嗽谙樽用媲凹僮耙丫吃校纱嗾依匆恢徽硗返嬖诙亲忧啊2还㈡つ敲醋龅哪康牟还且樽佑胨汕祝缑既粗皇俏嘶竦靡恢中榛玫男睦砺愀校核丫薹娑宰约翰荒苌牟锌嵯质担敲刺兆碓诎兹彰伟愕幕孟胫校簿统闪嘶航馍罱孤堑摹熬袷だā薄?上У氖鞘缑疾痪弑嘎逞副氏碌陌那样的“潇洒”,仅仅把白日梦般的幻想当作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淑眉比阿Q更可悲的是她不能做到彻底的自欺欺人,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分不清理想与现实,或者说,她执着地要把渺茫的希望甚至是不可能的幻想转变为现实。那么在淑眉的身上呈现出心理异常的征兆,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在报纸上报导中央山脉降雪已达四尺以上的那个寒冷的日子,淑眉卧病不起。”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可能是心脏衰弱,另外又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发作。”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心因性疾病。这是长期忧虑和高度的精神压力所造成的结果。 
  淑眉为了达到生育小孩的目的,真可谓是不择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孕的希望落空以后,她又怀疑不能生育的责任不在自己,而在年龄比自己大很多且到处沾花惹草的丈夫身上。为了验证这个结果,她不惜触犯“乱伦”的道德禁忌,勾引了丈夫的外甥。但当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手段都用尽而仍然无济于事之后,她只能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了虚幻的宗教迷信上了。她一次次地到神庙里去求神拜佛,把从庙里带回的草根或香灰等“神物”用水煮了来喝等等荒唐的举动都先后发生过,然而奇迹仍然没有发生。后来她虽然感到了腹部的隆起,但是经医生检查,却被诊断为胃癌。淑眉在痛苦和绝望之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淑眉之所以近于迷狂般地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在于一种无所不在的恐惧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恐惧。作者把这篇小说命名为《前途手记》,显然也体现了这一层的良苦用心。淑眉的悲剧雄辩地说明:如果自身缺乏自强自立的谋生能力,而把人生的赌注全部押在某一个男人身上,那么其人生之“前途”,总是充满危险而不可靠的。但是,当社会无法为女性提供起码的生存机会的时候,当整个社会的文化与礼教逼迫着她们丧失了生存能力的时候,她们如果不依附于男性,通过婚姻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她们又怎能做到自强自立呢? 
  而严酷的社会现实也证实着淑眉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在不同时代与社会,始乱终弃似乎都成了男人们无法根除的顽疾。作为现实生活必然反映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少不了对此类主题的表现。仅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例,我们发现弃妇形象始终是历朝历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形象系列之一。不论是《诗经·卫风·氓》中那位愤怒地指责男人“士贰其行”的被丈夫抛弃的妻子,还是《三言二拍》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秦香莲》、《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篇章,表现的都是女性对男性始乱终弃的控诉与抗议。因为在一次次重复上演的此类悲剧中,受到伤害的永远是女性这一方。现代文坛上,表现男性对于女性“始乱终弃”的最著名的作品,当属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尽管鲁迅先生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赋予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以崭新的时代意义,并给予涓生更多的同情与理解。但作者特意安排的女性因男性的抛弃而决绝地走向死亡的惨烈悲剧,已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深切同情,以及作为男性作家的自我批判与反省精神。 
  吕赫若在小说《女人的命运》中,就讲述了一个典型的男性对女性“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女主人公双美十七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养活年老多病的母亲,双美被迫做了一名艺旦。但出入于灯红酒绿中的她却保持着“出污泥而不染”般的淳朴与善良,恪守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做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在内心深处却早已悄悄描绘出,早点找到合适的男人,成立家庭,供养母亲的情景。”所以,当风度翩翩的白瑞奇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立刻为之倾倒,并“全心全意付出超越职业意识的刻骨铭心的爱”。他们两人很快同居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白瑞奇却在结识了一个有钱的寡妇之后,残忍地抛弃了双美母女两人,把无尽的人生痛苦留给了她们。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篇小说都与鲁迅的《伤逝》不无可比之处。而它们所揭示的另一层悲剧意蕴还在于:男人总是把因自己无能而导致的的人生失败和不幸,有意无意地转嫁给比自己更为弱势的女人。 
  三、女性悲剧与女性人格之缺陷 
  通观吕赫若塑造的那些女性形象,她们大都有着内向隐忍的个性。在其沉默寡言、敏感胆怯的表面背后,是汹涌澎湃的心灵狂潮,是难以压抑的恐惧与焦虑,是熊熊燃烧的愤怒之火。当她们无法把自己的不平之气与满腔怒火喷射出来的时候,这些不平之气与愤怒之火最终吞噬了自己的心灵与肉体。吕赫若那敏锐、细致而冷峻的笔触,伸向了这些弱势者的内心深处,表达着她们的内心隐痛,表现着她们心灵的呼号,并向着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吕赫若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在替这些最边缘化的弱势者们发出愤怒呼号的同时,又深邃而冷静地写出了她们在数千年封建礼教压迫下所造成的文化心理人格的扭曲与变形,写出了数千年男尊女卑的文化氛围,在她们身心留下的沉重阴影。 
  还是让我们以具体的作品加以说明:《女人的命运》中的双美几乎把人生全部的意义都寄托到了白瑞奇这个并不值得爱的男人身上,即使他失去了工作,成为依靠双美供养的男人,双美也毫无怨言,她一再向恋人表白:“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哪里我都愿意去。”“如果是生病,我情愿代替你。”“分离的话,我会死的。”然而,双美这些铁骨铮铮般的誓言所显示的,却是对爱情一厢情愿的全身心投入。而这种近乎丧失理性的感情投入,又何尝不是对男性依附心理的一种表现呢?在女人的痴情与坚贞背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传统文化重负所造成的心理贫弱和自主意识的匮乏。双美本人对自己的这一性格弱点又何尝不有所认识,她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很多做法其实很愚蠢,因为她“不仅爱上那个没有钱的男人,为他生小孩,还供养他,为他嫉妒而哭泣。这种做法可说是为那个男人竖立起贞节坊。……从那时起,她发现自己虽然克服了所有的障碍,却依然被对男人的爱束缚住。她找到以男人为壁,在其下安居自己的心,也找到流在男人血液中的自己的心”。她甚至感叹自己是“古代的女人”。——双美虽然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却又陷进对白瑞奇的情感窠穴里不能自拔。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在双美那里表现得并不很明显,因为感情压制住了理性。 
  正因为双美对白瑞奇的感情有着不可遏止的盲目成分,她自己是全身心地对待终身相托的爱人,所以她也想当然地认定白瑞奇一定会全身心地爱她。而恰恰是这种想当然的“爱”,掩盖住了双美那一双理性的眼睛,使她无法客观冷静地认识白瑞奇的人格本质。那么,当白瑞奇一旦提出要和她分手,背叛了她的感情时,双美连起码的招架之力都没有也就不足为怪了。她作为纯洁无瑕的“洁白的羔羊”,立刻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成为白瑞奇“始乱终弃”的牺牲品。尤其可悲的是,双美把自己全部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都寄托在了白瑞奇的身上,“如果没有瑞奇的话,自己感受不到生存的意义”。那么,瑞奇对自己的背叛,也就彻底摧垮了双美整个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她所坚守的道德情操也瞬间解体了: 
   
  “我要当妓女了。”她叫了出来。虽然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走上这条路,但是,即使自己堕落,也都是白瑞奇的罪过。这么一想,越发产生勇气。她决定等丽鸰长大后,要宣传她就是白瑞奇的女儿,且让她当妓女。想着想着于是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天真而淳朴、恪守着坚贞传统的双美最终走向了堕落。我们发现双美这样“洁白的羔羊”般的女性,在爱情的挫折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而且她把自己的堕落作为向白瑞奇报复的残酷手段,她甚至还想到:等自己与瑞奇所生的女儿丽鸽长大以后,也要去当妓女,以此来报复背叛自己的瑞奇。但这恰恰显示出她把白瑞奇的爱情看得是多么重要。也许她今生今世永远走不出白瑞奇情感的阴影了,白瑞奇即使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也早已彻底占据了她心灵中的所有角落。双美显然缺乏足够的理性和强大的个性解放之思想资源,与男性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去创造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爱情。她对白瑞奇这类男性表现出来的自私、卑鄙与懦弱,是不可能做到起码的理性反思和居高临下的藐视的。对整个社会的黑暗本质,双美也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与理解,因此她依靠单纯和善良所构建起来的道德信念大厦,实际上是最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稍有异常变动,这个道德信念大厦就有可能被彻底摧毁。白瑞奇的背叛彻底摧垮了她的人生信念,也使她偏激地不再相信人间有任何真情存在。她甚至对自己天然的母爱情感也发生了怀疑。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双美也会由原来的纯朴善良、恪守传统道德的女性蜕变为随波逐流、自甘堕落、丧失了任何人生理想与目标的行尸走肉,甚至很可能成为无恶不作、出卖了自己又不惜出卖自己亲生女儿的“恶妇”。——在双美的身上,我们既看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身心伤害,又可以看到几千年传统封建文化所造成的女性性格之弱点和文化心理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还要令人可悲可叹。 
  女性在长期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教化”下所形成的过于软弱退让的性格,也是造成自身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吕赫若《合家平安》中的玉凤就是一个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女性形象。从传统的道德观点来看,这绝对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但恰恰是这一类女性纵容着丈夫的自私贪婪、沉醉于鸦片烟中不能自拔,而眼睁睁地看着全部家产被丈夫败坏得干干净净。她在孕产期间得知丈夫伙同一帮子远亲近邻、狐朋狗友们,整日在自家吸食鸦片后,竟然一点都不感到气愤,反而为自家能显示出“君临他人之上的富贵”而倍感荣耀;特别是看到丈夫不仅在自家受人尊敬、“对外同样也是鹤立鸡群、集众人之尊崇于一身”的情景,竟然更加钦佩丈夫,庆幸自己嫁给了这么一个“伟大”人物。“玉凤沉浸在颇自傲自己幸福的八字之满足感中,频频眯眼窥视丈夫细致雪白的侧脸。……她非常信任丈夫,遵照他的命令”。对丈夫崇拜得五体投地,完全不能平等地看待丈夫。但她完全顺从丈夫的背后,却在客观上为丈夫的堕落和整个家族的败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财子寿》中的玉梅这一人物,不论是从其性格还是自身的遭遇来说,都更像一个作为“牺牲”的“无辜的羔羊”。未出嫁以前,玉梅家曾是当地“相当有名望的富豪”,只不过因为两位兄长吸食鸦片而把家产败坏干净,导致了家庭的衰颓。而她本人原是一个体格健壮、性情温顺的女孩,被家庭败落所累才错过了婚期,只好嫁给“福寿堂”的主人周海文做继室。应该说即使如此,玉梅的人生境遇要比淑眉、翠竹和罔市们好得多。她毕竟从小被人唤作“小姐”,而不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也没有被迫去做歌女、舞女等等,靠出卖自己勉强生存,虽然家境的衰颓使她嫁给了已经有两个儿子、年龄比她大得多的周海文做了继室。在一般人心目中,她仍然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太太的生活。但是,家族的急剧衰颓使她过早地迷信于命运的力量,而长期受到的封建礼教的熏陶又把她“培育”成了胆小怕事、只会安分守己的“淑女”。这种过于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和委曲求全的性格,嫁到周家以后更是发展到极端。 
  小说尽管没有正面表现玉梅娘家的家庭状况,但从小说文本提供的信息来看,她们家与那种典型的中国旧式封建大家族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即使在其鼎盛时期,玉梅本人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生活,却不大可能见识过封建大家族里面的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的场面;后来玉梅家走向了衰落,玉梅与母亲等人整天用自己的双手以编大甲帽为生,那也只是整天关在家里做活,很少经历社会上的风风雨雨。旧式的传统教育几乎把妇女完全幽闭在家庭内部,而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这种幽闭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社会中等地位的妇女所发生的作用最大。小说描写道,虽然结婚的时日已经不短,但她在自己的丈夫面前,仍然怀着一种坚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玉梅终日不在丈夫的面前露脸,东忙忙西摸摸,好像很忙似地在家里乱跑”。她甚至不敢正面看一眼丈夫的脸,碰见丈夫也只是低头无语。因为在她心目中,“丈夫是个伟大的有钱人,总觉得自己有高攀的胆怯感”。——我们发现,尽管名义上她是周家的太太,但实际的地位却形同女婢。首先,她没有任何经济权,甚至连一些微不足道的零用钱,她都不敢去向丈夫索要。即使是怀孕以后,她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也不过是自己到田里找些药草来喝,而不敢向丈夫要一点钱买药治病。这种近乎自虐般的行为,连家里的仆人都看不下去;其次,虽然身为太太,但玉梅在整个家庭中却没有任何发言权,一切惟丈夫的命令是从。在丈夫的专横压制下,她自己的那一点点可怜的主张与个性也丧失殆尽。 
  但是,温顺内向的玉梅却有着丰富细腻而强烈的心理情感体验,它们不可能完全与传统礼教的规范、也就是玉梅本人在理智上所扮演的家庭角色完全一致,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玉梅剧烈尖锐的心理冲突,直至造成了她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失常。一方面,作为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和贵族小姐的身份,她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不公和所受到的所有屈辱,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刻骨铭心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小所受到的知书达礼、恪守妇德的文化熏陶,以及自己人生经历的相对单一等等,都使她几乎丧失了起码的抗争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得不到丈夫的起码关爱,在那个污七八糟的封建家庭中走向精神崩溃。而等待着她的,也必然是被丈夫抛弃的可怜命运。 
  尤其令人可悲的是,女性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正是男权专制统治造成了她们不幸的命运,男人的贪婪与喜新厌旧才是她们悲苦与不幸的根源,相反,却抽刀砍向比自己更卑弱的同类。而善于挑起女性之间的同类相残,正是男性专制统治者们惯用的伎俩。在妻妾们的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中,那个躲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的男性成了最大的渔翁得利者。《财子寿》中的另一个女性秋香,作为出身下层又稍有姿色的年轻女性,显然从小就懂得了什么叫不择手段和寡廉鲜耻。正是在男权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秋香早就被欺凌到了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一无所有的可悲境地,她只有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向男权社会抗争,也只有利用自己的身体得过且过。但秋香愤怒的以恶抗恶式的抗争,对于强大的男权统治者周海文来说,可谓毫发未损,却直接摧毁了她的同类、善良无辜的玉梅。因为在她面前,懦弱而善良、纯洁得像“白痴”一样的玉梅,简直就成了等待宰割的羔羊。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秋香的命运都是令人同情的。七年前她在“福寿堂”做下女时被主人周海文占有,被发觉怀孕后又被残忍地赶出家门,远嫁他乡。秋香在这期间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在这七年中又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不言而喻的。而秋香如果稍微有点理性,她就会清楚自己真正怨恨的应该是谁。正是主人周海文对她的始乱终弃,才导致了秋香一连串的厄运。七年后秋香又回到“福寿堂”来“复仇”,但她却把报复的利刃刺向了无辜而柔弱的、现在的“夫人”玉梅。——不过仔细分析起来,秋香的选择恰恰是她在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面前学会的生存之道与“斗争”策略。因为面对处于强势的周海文,秋香深知连他的一根汗毛也是动不了的。但是,从她再次踏进“福寿堂”的大门那一天起,凭着直觉她就断定了玉梅的软弱可欺,因此越发肆无忌惮。而且,她从周海文看她的眼神中,完全了解他对自己身体的欲望;更何况她早已学会了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