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别婆娑-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他在书中并没有叙述自己的事情。后来J兄指示他们,依照成规,一般出版社免不了会另加编纂,甚至增删修改出版品,因此他们必须自己出版这部书。我想这些人大概注定要结为「心灵家庭」的,目的是让他们练习宽恕对吧?白沙:你说的没错。《奇迹课程 》说:
  救恩中没有偶然的事。
  茱丽与罗伯把这部课程带入世界,功不可没。此外,J兄还在这小团体中指定肯尼斯负起教授《课程》的真谛之责,因他与海伦密切地琢磨了好钱年。直至今日,每当《奇迹课程》要译成其它语文时,肯尼斯负责确保译者真正懂得这将近一千三百页的书中每一句话。这并不表示,肯尼斯是《奇迹课程》的唯一教师,但在千年以后,他会被推崇为最伟大的老师之一。而你这鬼灵精,如果有心的话,这一生仍有机会向他学习的。葛瑞:我既然有你们了,还需要他吗?
  白沙:你确实有我们,但我们不会一直这样定期拜访你,我们还有其它地方要去,还有许多心灵等着我们去激荡一下。不论我们将来是否还会现身于此,你都该继续学习下去,我向你保证,我们会一直与你同在,J兄也是。葛瑞:等你们走以后,我再想一想该去跟谁学才好。对了,我一直都以为玛丽安(Marianne Williamson)是奇迹课程的首席教师呢?上个礼拜我还在CNN赖瑞金(Larry King)的节目中看到她,要不是先读过这些资料,还真会以为《奇迹课程 》是她写的呢!【译者注:玛丽安即是《发现真爱》之作者】白沙:我们的姊妹玛丽安只是教师之一,我称她为「神圣饶舌艺卫师」(holy rap artist)。她辩才无碍的天赋及个人气质,使她的名气压倒其它老师,也顺利地把《奇迹课程》带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至于教师本身的成长,就凭他们个人的选择跟造化了。葛瑞:你说,这部《课程》已经译成其它语文了?
  白沙:你可具备了双语能力?
  葛瑞:光是英文,已把我搞得手忙脚乱了。
  白沙:仅从翻译的角度来讲,J兄的这一《课程》传播得比基督教当年快多了。一百年以后,世上会有相当高比率的人接受《奇迹课程》确是出自J兄的「上主圣道」。但是,人们若不实际应用在生活中,又有何用?为此之故,我们要帮你了解《奇迹课程》究竟在讲什么,至少也要把你送上场去。这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简单,自从一九七五年《奇迹课程》问世以来,爆发了通灵的热潮,各式各样的通灵数据模仿这部课程的技巧与方法,那些通灵书籍的追随者讲的跟《奇迹课程》几乎一样。然而在内行人眼里,其它的教诲缺少了《课程》里头最关键的部分,而那些部分正是《奇迹课程》之所以成为《奇迹课程》的原因。你固然无需去批判其它教师,但并不是说,你就不该全心投入《奇迹课程》这部最地道的「一体性」讯息。
  不同意其它教师的观点,本身并无大碍,然而,有一点你务必当心──―《奇迹课程》里面许多关键性的要点,构成此书的原创性,也代表着人类灵性发展上革命性的跳跃( quantum leap)。可是,绝大部分的奇迹教师或学员在诠释过程中常会忽略这个特质。这情形跟两千年前J兄的教诲一样,世界仍想重施故会:仅撷取书中某些观点,掺杂着假相世界的概念,遮盖了圣灵的真实讯息,抹煞了实相的真面目。将来,我们绝不会因为你不喜欢某些观念就避而不谈。等你听完以后,你若还想抗拒或不愿接受,那是你的决定,至少不是由于我们未曾说过的绿故。
  葛瑞:你以前提到,那绝对的真理可以用「两个字」道尽,我大概可以由最近读到的猜出几分,但我还是需要你确认一下这两个字是什么?
  白莎:老弟,请少安勿躁,那得等到五次访谈以后,当我们论及「悟道」的真相之时。不过我知道有一天早上,J兄给了你一个惊喜。
  葛瑞:那可不是说着玩的!那经验真棒,我感到那真的是他。
  白莎:是的那确实是J兄的「声音」,既是代上主发言的天音,也是圣灵的声音。而你迟早会认出,那不过是真实的你的一个「象征」而已。说到究竟,圣灵在这部课程里不过是:
  祂是代上主发言的声音,因此具有某种形象。这种形象不是祂的实相,只有上主偕同基督,祂的真实之子,也是祂的一部分,方知那一实相。
  总之,那「声音」也只是圣灵的象征而已,它一直与你同在。你不难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推想出,圣灵没有男女阴阳之别,基督也是如此,J兄在书里不过利用《圣经》的象征词汇来修正基督教的观点而已。上主之子或基督自性,没有性别之分,是你的生命实相。你其实也不是一个人,你只是「觉得」自己是个人而已。你的训练课程应该从你此刻感觉得到的经验层面下手,然后带领你去超越眼前的经验世界之上。当《奇迹课程》提到你以及弟兄时,它讲的是象征集体意识的那个「浪子」,活得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的「片面存在」,你触目所及的一切,都只是它所象征的那个虚妄形象而已。阿顿:那「声音」可以用许多方式跟你沟通,但通常不采取那天早上你听到的方式。说真的,人们根本不需要像海伦那样听到那 r 声音」,大部分的人也永远不会有这类经验。海论在前几世里练就了一种特殊能力,而J兄则因势利导,在她同意下发挥妙用而已。大抵而言,他(你也可以称他为圣灵)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与人合作,他可以把自己的念头给你,作为一种沟通方式,那些念头好像自动在你心里浮现,大多时候,你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天赐的礼物;另一些时候,你感到它们好像来自「彼岸」,其实,并没有此岸或彼岸的分别。这个「声音」,也可以说是佛陀的声音,或是最后跟J兄一起成就的所有高灵上师之声。J兄与佛陀从来不会相互较劲、一比高下的,那全是宗教信徒搞出来的幻相,跟他们毫无干系。他们的声音也可以在你睡梦中与你沟通,而那些梦境并不比你白天投射出来的世界显得更真实。圣灵最喜欢帮助人的方法,就是在睡梦里与你沟通;有时,那「声音」也会透过某个深得你心的人,来让你听到。
  至于J兄那天早上给你的讯息,你事后了解得很正确,那讯息中最重要的字就是「毫无意义」,人们开始学习这一课程时,常误以为上天要他们牺牲或舍弃什么,<教师指南>说得很清楚:表面上好似失落了什么,但很少人一开始即能看清,那是因为自己认出那些失落之物毫无价值。
  针对这一点以及幻相世界的「无意义」,《奇迹课程》阐释得非常详尽。葛瑞,你知道,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只是往往找错了地方,总是从世界中寻找。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到空虚,却企图用物质世界的成就和人际关系来填补那个洞,但物质层面的东西,顾名思义,再好再迷人,也只是过渡性的。因此,你需要明白J兄在<正文>一开始给人的劝导:与上主分裂之感是唯一有待你修正的「欠缺」。
  这部《课程》中的J与基督教的J属于不同的版本,这两套思想体系是无法同时并存的。
  在基督教中,J兄的受苦形象使得「身体」的价值变得无比重要,寓意着他那具人身跟你的大不相同,因为只有他才是神的独生子。但《奇迹课程》的J兄却告诉你,正因为你跟他是一体不分的生命,所以你也同样是神的独生子或基督,跟他毫无二致,而且你也一样能有下面的经验:关于我的一切,没有一样你不能达到。我所有的一切,无非来自上主。此外,我一无所有,这是我们当前不同之处。
  葛瑞:如果这两套思想体系互不兼容,那么基督徒如何去练习这部课程呢?
  阿顿:非常容易,至少和其他人的练习一样容易,因为《奇迹课程》一向只在心灵层面下功夫,从不着眼于外在世界的层面。你可以上教堂,去寺庙,或是任何宗教礼拜的场所,把它们当成一种社交活动。有些大众性的宗教仪式已经成了小区活动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了,无可否认的,当前许多宗教机构对它们所在的小区确实发挥了正面的影响。但真正能够让你找到教恩的,是在你心里。放眼看去,这个世界没有一处或一物具有内在的神圣性,它们全是象征而已。因此,你很容易一边隶属某个宗教或社团,或去从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职责,一边仍能在心灵层面操练《奇迹课程》的思想体系。你也无须苦心孤诣去劝导别人接受这一课程,除非你内心指引你去与人分享,然而,关键在于,连这也非必要。无论如何,你的见证究竟要公开或隐秘,一切由你自行决定。重要的是,我再重复一遍,《奇迹课程》跟这个物质世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它只跟你如何看待世界的这个选择有关。葛瑞:你是说,天主教徒可以到「苦难圣母教堂」去望弥撒,心里却完全明白,J兄根本不要他们做任何牺牲或受任何苦?
  白沙:亲爱的,不只是天主教徒而已,每个宗教里都有快乐的信徒和受苦的孽子,不妨看一看某些印度瑜珈师为了表现他们对神的臣服所选择的苦行。在其他宗教里,即使是快乐的信徒,迟早也会遭到痛苦的打击,因为苦因早已深植在人类潜意识里的思想体系了。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如此坚持J兄是为他们的罪过受苦而死的;你还记得那位漂亮的南方浸信教会的女士吗?她曾告诉你,除非你蒙受耶稣宝血的洗涤,否则进不了天国的大门。葛瑞:记得。我当时还问她我该去哪里订购几两宝血。
  白沙:别忘了我们一直跟你说的,这个课程着重的是心理过程,非关形体或形式;你迟早会明白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属于心理过程,非关形体。一谈到天王教与浸信会,让我想起另一个有关「诠释」的问题,你可知基督教在当今有多少个派系?我是指对基督信仰的诠释都已能自成一家之言的大大小小宗派。葛瑞:我猜,有上百吧!
  白沙:两万个以上。
  葛瑞:天哪!
  阿顿:这并非他们的错!让我再问你,假如当今已有两万个教会组织,他们不但不懂J兄的道理(我敢说,他们真的不懂),而且还对J兄的教诲各持己见;在这同时,你也看到世界并没有因之而进化;那么,如果《奇迹课程》日后也衍生出两万种不同的诠释,你真的相信它对人性的进化会有任何帮助吗?葛瑞:你话里头已有答案,而非征求我的意见,对吧?难怪你一再强调,如果我真懂了J兄这部《课程》的讯息,那么,正确的诠释只有一种。我想,唯有极少数心胸宽大的人,才放得下自己的诠释,但我也明白,一旦能够放下自己的诠释,真正受益的是自己。阿顿:颇有见地!
  葛瑞:你在推崇「知见」?
  阿顿:别忘了,世间确实有「正知见」,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的。我们已经指出,你必须自愿放弃你对《奇迹课程》的诠释,才可能换得正确的观点;我们还要提醒一点,你的书若要引用《奇迹课程》的话语,就必须一一注明所有的章节出处。你对这些琐碎细节可能不太感兴趣,但相信我,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课程》的原貌,才不致扭曲文字而丧失了原意。两千年前的人没有能力保存真理的原貌,即使到了今天,想要不让J兄的讯息变质,仍是困难重重,但我们何妨放手一试?葛瑞:两千年前,人们开始把自己的观点添加在J兄的言论上,修改他的讯息来巩固自己的信念;没多久,人们便已分辨不出究竟哪些话出自他、哪些不是他说的了。
  阿顿:一点也没错,你真想旧事重演吗?
  葛瑞:不想。但如何防止《奇迹课程》重蹈基督教的覆辙,难不成要设立中央集权的教廷、制订一大套法律规章?
  阿顿:非也!真正的防范之道,全靠《课程》自身的特质。《奇迹课程》不是宗教,你早已看出了,只要它能不受扭曲,维持原状,尽量保存讯息的完整性,它的「自修性」特质会为自己走出一条路的,这才是长远之计。这部课程确实走在时代的先端,但话说回来,你该好好去做练习了。葛瑞:听说教会成立以后,只有神职人员才准接触《圣经》、阅读《圣经》,其他人只能恭听教会讲的那一套,这是真的吗?
  阿顿:真的.反正当时绝大多数的人根本是文盲。许多事情,你已视为理所当然,但别忘了,印刷术一直到一四五O年左右才问世。教会严密地控制信息,包括了所有经典,如果大众的知识全是听来的,怎能期待他们想出不同于教会权威的结论?直到十八世纪,才有足够的知识份子跟充分的书籍,将社会往前推进一步,如今人们总算能够普遍阅读,也愈来愈能独立思考了,信息的普及可谓空前。你也许会问,J兄为何拖了那么久才传出这个《课程》,原因是,直到如今才有足够的人可能读得懂它。葛瑞:嘿,我无意改变话题,只是不愿错失机会请教你,有关我看到光明的那几次经验。我假定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你好像对我的底细一清二楚,这种光明经验跟《奇迹课程》扯得上关系吗?阿顿:有的。是在一年前你就开始有了那些经验,它们跟你读了这部课程后内心所做的决定有关。我得再声明一下,很多人没有这类经验,但并无碍于《课程》对他们的实效性。你还没开始练习<学员练习手册>,如果你不介意,请念一下第十五课第三段,你会看到J兄也提过这类现象。你现在愿意念一下吗?葛瑞:好的。
  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你会经历许多「光明的插曲」。它们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些令人相当的意外。不要怕。它们只是显示你已经张开眼睛的记号。它们不会久留的,因为它们只是象征正见,与真知有关。阿顿:我们会谈到「真知」以及导向真知的正见两者的差别,你不必急。我们一路讲下去,还会谈到你那神秘经验的。我知道你心里还有其他的问题。
  葛瑞:只想确定一下我的看法是否正确。我很想问你们关于《奇迹课程》的事,还有它跟佛教和基督教的关系。传统佛教有个重要观点:人们受苦是因为他们怀着永远满足不了的无限欲望。佛教徒相信,克制欲望会带来幸福,生出慈悲;那也是一种解决「匮乏」的途径,不是吗?但你曾引用《奇迹课程》的话:「与上主分裂之感是唯一有待你修正的 『欠缺』。」你是否在说,佛法乃是修正思想,与圣灵的治愈仍然有别?而基督教的方法,比起佛教,似乎又隔了一层,只想修正有形的层面,而非心理层面?阿顿:你说得没错。是的,你若真的了解我们先前所说的,便会看出,佛教已经踏上正途了,它不像基督教那样仍然在回避心灵层面。无怪乎连当今的宗教,在他的书里也忍不住要贬抑佛教,对于佛教的企图超越世界,他深不以为然。根据他的观点,活在宇宙之间,人必须先有一番作为或表现,才可能找到真神。你看,如此一来,他岂不是本末倒置了?要知道,不管是论究有神或无神,佛教根本不谈神的事,而且每个时代、每个教派的经论大师,也都有他们不同的诠释。我们在第一次造访时,已经指出,仅凭自己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思想,是无法治愈潜意织里的问题的。日后,我们会跟你细说J兄的思想体系,只要你肯跟他或圣灵合作,必能培养出正知正见,那绝对有助于圣灵的治愈,并且引领你回归本来的真相。如此一谈,又引出了「奇迹」的一个有趣持性,「奇迹」在这部《课程》里,是指「知见的转变」,意思是说,转向圣灵的思考方式,并不只是调整自己的念头,改变生活形态或外在环境而已。它明确地告诉你,「奇迹」能加速你灵修道上的进步,远甚于其它的法门:若要控制时间,唯一操之在你的道具便走奇绩。
  以及:
  奇迹能取代千百年的学习过程。
  这绝非夸大其词,他只是根据心灵的法则及上主的法则来揭示真相,我们会在另一次造访中专门解释《奇迹课程》里的时间观念。
  你若希望节省时间,最好把这个课程视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不要视它为基督教的新版,它绝对不是;也别把它当成《旧约》与《新约》之外的「第三约」。它不折不扣地,就是一部「课程」:你也只有J兄,而别无宗教。他会告诉你许多跟《圣经》抵触的观点,因此无须浪费时间去帮它们拉关系。《圣经》一开始便说:「在起初,神刻造了天地。」然而,神并没有创造天地!你若真想了解J兄给你的讯息,就不能轻易妥协《奇迹课程》里的话:
  你所见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幻相而已。上主从未创造过它,因祂所造之物必然是永恒的,如同祂自身一样。然而,在你眼前的世界,没有一物能够恒久存在。
  葛瑞:那么能量呢?不是说能量不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