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美龄大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美龄大传  (何虎生、于泽俊) 
         
        一、淘气的小女孩 
        宋美龄出生时,宋耀如已离开卫理公会,成为上海滩上有钱有势的百万富翁、兴中会的执行秘书长。小美龄是个胖乎乎的可爱的孩子。冬天,母亲倪桂珍给她穿上厚厚的棉袄,使得本来就胖嘟嘟的美龄显得更圆了,活像一只满地滚动的大皮球。 

        宋美龄聪颖灵敏,淘气好玩。倪桂珍从多方面培养子女,不但让女儿们学习识字断文,而且希望她们精通针线活。为此,她请来一个知书达理的寡妇,教女儿们学刺绣。生性好动的美龄根本就坐不住,看着老师绣花的样子就格格直笑,在她的影响下,蔼龄、庆龄也憋不住笑。刺绣老师很生气,不满地说:“再笑,我不教了!” 

        三姐妹一听“不教了”,就像获得了特赦令一样,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宋家宅院后面有一个大菜园,围墙两边都栽着树,一边是风景树,一边是乡里人种的果树。正值桃树丰收,蜜桃满枝,三姐妹望着又大又鲜的蜜桃直流口水。小美龄人小胆大,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就往风景树上爬,借着风景树,她翻过围墙,又爬到墙外的桃树上,非常麻利地摘下蜜桃,扔到姐姐们的手里。蔼龄和庆龄接到桃子,坐在地上吃,小美龄顾不上下来,就在树上嚼开了。正当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时,远处传来一声吆喝,果农来了。又惊又吓,小美龄坐在树上,嘴里还含着半块桃子,吓得大哭起来,蔼龄和庆龄也不知所措,幸好宋耀如及时赶来,才解了围。 

        倪桂珍非常生气,训斥三个女儿不好好学女红,还出去惹事生非。宋耀如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仅花几美元就能买到最好的刺绣,那么,用这种精工细活去损害孩子们的眼睛完全没有必要,眼睛最好用于阅读。 

        三姐妹们解放了,她们走出家庭,跑遍了乡村,和周围许多小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 
        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小美龄却不太会玩,轮到她藏的时候,她往往不知道该往哪儿藏,很快就被人家找到了。当她去找别人时,却又不知道该去哪儿找,因而,她往往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小累赘,所以,孩子们都不太愿意跟她玩。 

        有一次,又玩捉迷藏,大家禁不住美龄的一再哀求只得带她玩。有一个小孩想出了一个主意甩掉美龄。她对美龄说:“你站在花园里,闭上眼睛数一百个数再找我们。” 

        小美龄用胖乎乎的小手捂住眼睛,耐着性子数了起来。为了早点数到一百,她经常从二十就跳到三十甚至四十,没多一会儿,她就数到了一百。当她高兴地睁开眼睛,正准备开始找时,发现花园四周一片沉寂,连个人影都没有。她找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找到。这时她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她们一定是跑到别处去玩了,也许还在那儿嘲笑自己呢。一种被抛弃被轻视被愚弄的委屈感顿时涌上心头,她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站在那里伤心地呜呜哭了起来。这时,大姐蔼龄跑了过来,替她擦干了眼泪和鼻涕。美龄抽噎地问:“姐姐,我能长大吗?”“能,你一定能长成一个大人!”大姐安慰道。 

        儿时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长时间宋美龄也无法摆脱这种挫折感。类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难与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处。在自卑中产生的尊严,使她容易激动,盛气凌人,令人觉得她高不可攀。她在过分激动的时候,往往突然出荨麻疹,浑身上下出现许多红色肿块或疹团,这种慢性皮肤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她。 

        因为大姐蔼龄自小就帮助她、保护她,从未使她失望过,所以美龄对大姐产生了英雄般的崇拜,以后逐渐转化为深厚的爱。她对大姐几乎是言听计从。当蔼龄在家里发号施令、处理家务的时候,美龄总是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仿佛在做蔼龄的艺徒,准备将来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龄满5岁时,坚持要求随姐姐们去学校读书。 
        美龄活泼调皮,胆大要强,从教室通往宿舍的楼梯间有一段漆黑的甬道,许多女孩子不敢走这段路,而美龄却几次从这里通过。老师鼓励其他胆小的孩子时总说:“你们为什么不像美龄一样从那里走呢?”受到老师的表扬,美龄自然十分得意,脸上笑意盈盈。其实,她心里比谁都害怕走那段路,只是硬撑着罢了,每次通过时都吓出一身冷汗,睡觉时总被噩梦困扰。 

        有一次,美龄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树影在窗子上晃来晃去,似鬼非鬼,吓得连连做噩梦,好容易从噩梦中挣脱出来,她睁大双眼再也不敢入睡,浑身一阵阵发颤。第二天,老师把这一情况通知给宋耀如。美龄被接回家去,由私塾先生教她,一直到几年后出国为止。 

        三姊妹中,父母最宠爱的就是宋美龄。也许她占了年龄最小的优势,也许她那楚楚动人、顽皮淘气的外貌更使人喜爱。就长相而言,美龄像二姐庆龄多一点,疏眉细眼,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翘着,薄薄的两片小嘴唇像金鱼似的,两个小酒窝儿妩媚多姿。但她不如庆龄长得那么耐看。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蔼龄,庆龄比较文静、温柔,美龄则像大姐蔼龄一样显得傲气逼人,孤芳自赏。 


         
        二、到美国去 
        1907年夏天,宋庆龄和宋美龄跟随二姨夫温秉忠,乘坐满洲里号客轮前往美国。温秉忠在清政府任职,奉命率领教育事务团访美,顺便一路照看宋氏姊妹。 
        经过半个多月的颠簸,满洲里号终于结束了横越太平洋的航行,抵达终点港旧金山。 
        大姐蔼龄已经焦急地站在码头上翘望了,三姊妹相见,情深意浓。 
        1909年,宋庆龄如愿以偿,考到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美龄因年龄尚小,不能进入大学学习,便留在德莫雷斯特,同小伙伴们一起进入皮德蒙特学校读书,宋庆龄和大姐宋蔼龄商量后,把她安排到宋蔼龄的一个同学的母亲莫斯夫人家里。宋美龄在皮德蒙特非常愉快地度过了9个月。老师教她从语法上分析句子,结果收到成效,使她能比较准确地用英语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她的哲学成绩也很好,平均分数为98分。但算术成绩则比较差,尤其对百分比的换算没有弄懂,据说仅能得“C等”,勉强及格。有一年圣诞节的前几天,宋美龄与另外3个同伴每人拿出25美分,总共凑成1美元,买了些土豆、牛奶、牛肉饼、苹果和橘子等,送给住在铁道边的某家穷人,并努力做到谦逊不骄,不把自己的高尚行为告诉任何人。总共9个月的学习和生活使宋美龄对这个南方小镇充满了感情,就连她的英语发音都带有浓郁的南方乡音。在美国的日子里,宋美龄也时常以南方人自居。有一次,历史老师让她叙述谢尔曼将军在南北战争中进攻南方的经历。宋美龄当时忧郁地答道:“原谅我,这个问题使我很难过,因为我也是个南方人。” 

        宋美龄因为年龄太小,不够上大学读书的条件,甚至连作为“特别生”进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也不行。在她12岁时,该学院老院长格里退休了,新任院长安斯沃夫主教改变了非本院学生不得住在学院宿舍里的规定,这样宋美龄可以到宋庆龄身边来了。 

        宋氏三姐妹每人都在佐治亚州呆过5年,但是美龄只有一年是正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念书的,其余4年都是由于打破或修改规定才收留她的。 
        1912年,宋美龄终于正式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1913年春季学期期末,宋庆龄返回中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只剩下宋美龄孑然一身。为了和她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哥哥宋子文离得近些,以便得到哥哥的帮助和照顾,宋美龄当年秋天便转学到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女子大学,成为该校一年级的学生。这时,宋子文正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据韦尔斯利女子大学档案记载,他是宋美龄的监护人。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一位音乐教师感觉到宋美龄对中国文化及其遗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这种感情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浓厚。当然,宋美龄对中国的封建礼教和旧传统是不满意的,并且怀有某种担心和恐惧。 

        宋美龄是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留学美国10年,成为美国化的中国人,这对她以后数十年间,成为美国与蒋介石政权之间的穿线人物,有着重大影响。 

        1909年到1917年,宋美龄在美国读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受到了全盘的西式教育,她自己也承认:“只有我的脸像个东方人。” 
        1917年,宋美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学业,7月,她操着一口纯熟的美国南部口音的英语回到了上海。此时,宋家住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上一栋新买的小楼里。 

        不久前,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事曾引起了轩然大波,令宋耀如夫妇十分难堪,并为此一度长吁短叹。由于同心爱的长子、幼女久别重逢,宋家才又恢复了往日欢乐和谐的气氛。在这个家庭大团圆中,最高兴的还要数母亲倪桂珍,她不顾自己身体欠佳,坚持要亲自上灶掌勺,中西餐兼有,做了满满一大桌子菜,以招待远归的子女。这是举家团聚的日子,全家人都陆续落座,惟有宋庆龄不在。宋美龄转向妈妈,问了一句:“二姐怎么没回来?”母亲的脸立刻阴了下来,“甭提她了,全当没有她。”很显然,倪桂珍的气还没全消。坐在宋美龄身边的大姐宋蔼龄见气氛不对,忙用手捅了捅美龄,小声对她说:“庆龄已和孙先生结婚,现在广州。”父亲宋耀如也连忙打圆场,端起酒杯说:“快端起酒,为美龄毕业平安归来干杯!”说完后,向宋美龄碰杯祝贺。在宋耀如的带动下,饭桌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一家人推杯换盏,其乐融融。饭后,宋耀如又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为女儿举行了一个接风舞会。宋家已经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宋美龄也深深地沉浸在家人团圆的幸福之中。 

         
        三、浪漫的美国之恋 
        宋耀如家族的儿女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宋耀如一般也不予干涉,但1915年二女儿宋庆龄和宋耀如的好朋友孙中山的婚事却在宋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宋耀如写信告诉宋美龄,说他很生气,也很伤心。 

        宋美龄是个聪明的姑娘,她知道,中国传统的礼教习俗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从父母干涉二姐的婚姻,她联想到了自己:父母将干涉她的婚姻,以免宋家再出个宋庆龄第二! 

        其实此时宋美龄在美国已经有了意中人,他就是宋子文的同班好友,名叫刘纪文。宋美龄和刘纪文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14年夏季的一个周日,哈佛大学图书馆门前。当时,宋美龄正坐在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等哥哥宋子文。突然,从图书馆里走出来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国留学生,此人长得一表人才,气质非同凡响,宋美龄的芳心一动。此时,青年见宋美龄体态丰满、妩媚动人,不禁也是眼前一亮,激动不已。“小姐,您是子文兄的小妹吧?”那青年定了定神,凑上前来主动打招呼。 

        “您认识我?”宋美龄羞怯地问,脸上带着笑意。“哦!我和子文兄是同班同学,他马上就出来了。”青年解释道。正当俩人不知所措时,宋子文走了出来,一见眼前的情景,便立即明白了,热情地说:“来,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友,同班同学刘纪文,经济系的高材生。这位是我的小妹美龄,在韦尔斯利女子大学主攻法语和音乐。小提琴和钢琴也是她的拿手好戏!”宋美龄象征性地伸出了手,刘纪文很有礼貌地握了一下宋美龄的手。宋美龄感觉像触电般,很快把手抽了出来,她的脸臊得通红,心也在怦怦地跳。宋子文连忙打圆场道:“纪文,音乐室不是有架好钢琴吗?走,让我小妹表演表演怎么样?”“刘先生喜欢听什么?”宋美龄定了定神,又恢复了常态,用迷人的眼睛望着刘纪文。“命运!啊,就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吧!”这下轮到刘纪文不自然了。“钢琴是不能弹出交响曲效果的,我给你弹一首肖邦的《梦乡的绿岛》吧!”宋美龄依旧满眼含笑。 

        伴着宋美龄悠扬的琴声,刘纪文完全陶醉于音乐和宋美龄的美貌之中。那天分别的时候,刘纪文恋恋不舍地问道:“什么时候还能听到美龄小姐的琴声呢?” 
        “随您的便吧,什么时候想听都可以。不过,我更喜爱摄影。对了,是摄影,而不是照相!”宋美龄特意强调了一下。“啊,太好了,我早就想搞一本摄影专集,专拍风景照片,每一张照片配一首莎士比亚或歌德的小诗,柳树下、小河边、海滩上,好不好?”宋子文在一边补充道:“刘先生是个摄影迷,上次《明星报》的封面摄影就是他的大作。”“那太妙了,”宋美龄欣喜地说,“刘先生就收下我这个小妹妹做徒弟吧。”说完,又冲刘纪文妩媚地笑了笑,便拉着哥哥走了。望着宋美龄的背影,刘纪文半天才回过神来。 

        1916年暑假,宋美龄决定以旅游的方式度过在美国的最后一个假期。暑假前的一天傍晚,她鼓足了勇气拨通了刘纪文的电话:“是刘纪文先生吗?我是美龄啊!明天就要放暑期了,我想利用这十几天的假期出去旅游。我们一起结伴而行,好不好呀?”电话那边,刘纪文早已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他二话没说,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宋美龄的邀请。旅游生活开始了。他们先去游览了旧金山的唐人街,看到飞檐斗拱的中国式建筑,似乎又回到了中国。接着,又参观了洛杉矶的电影城,游览了美国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庞大的黄石公园,观赏了北美奇景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大自然中,刘纪文穿一身灰色带白线条的运动衣,晒得黑黑的脸庞容光焕发,头发有点蓬乱,看起来越发充满活力。他不失时机地按动相机快门,把宋美龄摄入一幅幅如诗如画、如梦如雾、如仙如幻的美景中。回去后,又在一张张相片上配以一首首小诗,歌颂自己心中的女神。 

        爱情就这样来了,来得这样突然,又这样自然,这是宋美龄始料不及的。原本她心目中的爱情不应是这样的,在学习英国文学时,她最喜欢出现亚瑟王骑士传奇中的激烈战斗场面,当骑士捧着情人仇敌血淋淋的首级来求爱时,爱情就产生了。 

        而现在,一切如此迥异,这竟也是爱情?!她心中翻起巨浪狂澜,惶惑不安。十几天的暑期周游结束了,宋美龄与刘纪文的感情由此也越来越浓,日益深厚。 
        没多久,旅行中刘纪文给宋美龄拍的照片便在《明星报》上刊登了好几幅,一时间宋美龄的容貌倾国倾城了一番。宋美龄高兴,刘纪文也暗喜,然而,好景不长,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碎了这份甜蜜。事情是这样的,宋美龄的照片在《明星报》上刊登后,引来许多求爱者,光杂志社就为她转来了好多封求爱信。刘纪文这下可沉不住气了,找到宋美龄后,当即就向宋美龄提出订婚和提前结婚的请求。宋美龄见刘纪文那慌慌张张的样子,又喜又气。她安慰刘纪文说:“放心吧,谁也夺不走我。我不嫁人,谁都不嫁!”“那我呢?”刘纪文一听傻了眼。 


         
        四、寻找“铁腕”的丈夫 
        “在上帝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宋美龄看了刘纪文一眼,低下了头,沉吟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认真地说:“真的,我还小,才18岁。以后的路还很长,等一段时间再说吧。”“不,我要和你正式订婚!”宋美龄的脸“唰”地一下阴了下来。刘纪文看话不投机,便闷闷不乐地走了。 

        刘纪文走后,宋美龄若有所失地走进卧室,一个人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其实,她的心里也十分矛盾,她知道刘纪文爱她,她也爱刘纪文,但是她不甘心就这样订婚,她觉得两个人相爱,多磨上一段时间没有坏处,起码可以把双方的缺点尽可能地多磨掉一些。此时宋美龄的心就像大海里航行的船只,虽说已找到了方向,但是还未靠岸,还在水中徘徊。 

        正当宋美龄举棋不定之际,二姐宋庆龄的婚姻遭到全家反对的消息打破了她所有的顾虑。消息是从大姐宋蔼龄那儿传来的,大姐在信中说到了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的事,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