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对外贸易停滞。这个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没有多少增长,出现了入 

  超现象。1924年,日本对外贸易的出口总值为19。2亿日元,1929年为21。5 



①  ' 日'弥津正志:《日本现代史》,第4 卷,第38 页。 


… Page 62…

  亿日元。这个时期,日本的贸易增长率也较欧美国家低。1922~1929年,日 

  本贸易额增长24%,美国增长39%,德国增长110%,英国增长7%。由于西方 

  国家争夺市场激烈,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抵制日货等原因,日本出口贸 

  易额下降,出现了贸易入超现象。1922~1929年,日本贸易入超达27亿日 

  元。日本被迫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外债9亿日元,利率为6。5厘,因此,日 

  本人称为“国耻公债”。 

       三是农业生产一蹶不振。自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来,日本的农业 

  生产,一直处于停滞和不景气状态。例如,稻米产量,除1927年稍高于1919 

  年的水平外,其它年度都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中。这是日本封建农业经济的必 

  然产物,也是日本殖民扩张政策的恶果。自1920年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在朝鲜和中国台湾发展大米和粮食生产。这个时期,日本通过武力和 

  不等价交换等方式,从朝鲜和台湾劫掠了成千万石的粮食。大量廉价粮食从 

  殖民地运入日本,冲击粮食市场,造成粮价暴跌,农民破产,并使日本农业 

  长期陷于慢性危机之中不能自拔。 

       第三个阶段(1927~1929年)。这是日本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期。 

  1927年3月15日,日本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从 

  此,日本经济进入了新的经济动荡和经济危机时期。所谓金融危机,又称“昭 

  和金融危机”,就是指由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所引起的金融市场动乱 

  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货币信用关系破坏,银根吃紧,股价暴跌、银行倒闭 

  等。同时,也导致了工厂企业生产停滞,破产倒闭。为了摆脱金融危机,日 

  本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如发行公债,由日本银行发放贷款3亿日元, 

  以便缓和危机。后来,日本政府新首相田中义一,为了解决金融危机,颁布 

   “紧急命令”,各银行业务停业三周,由日本银行拨款22亿日元救济三素、 

  三井等各大银行,并发行纸币进行调剂,这些措施促进了金融危机的平息。 

  从此,银行资本日益集中,银行存款增长。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它从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开 

  始,然后蔓延到欧洲和亚洲日本等国。1929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减少、价格暴跌。1929~1933年,日本外贸商品出口额减少了 

                                        ① 

  76。5%,商品进口额减少了71。7%。因商品出口额下降,导致了生产过剩, 

  价格暴跌。1929~1930年,生丝价平均每捆从1350日元下降到500日元。 

  生丝等商品价格暴跌,冲击了日本工业生产和商品及股票市场,并使占农户 

  40%的养蚕户受到致命打击。 

       二是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在危机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大 

  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闭。1929~1931年,工业总产值从74。2亿日元下降至 

  49。9亿日元,下降32。9%。其中煤、生铁、钢、铜、造船、棉织品等重要工 

  业部门的生产量下降情况比较严重。如钢产量下降47。2%,造船下降88。2%, 

                      ① 

  棉织品下降30。7%。而且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仅占50% 

  左右。同时,大量银行停业、破产、倒闭。1928年,日本全国有银行 1028 

  家,1931年仅有680家,其中有518家处于歇业状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金 

  融业务。 

       三是农业丰收、农民负债。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对长期处于停滞 



① 樊亢、宋则行等编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329 页。 

① 樊亢、宋则行等编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329 页。 


… Page 63…

  不前的农业给予沉重的打击。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负债累累。 

  在危机期间,茧价、粮价猛跌。1929~1930年,春茧价格每贯从7。57元下 

  跌至3。75元,茧价猛跌,给大量养蚕农户沉重的打击。虽然1930年稻米大 

  丰收,但在危机影响下,粮价暴落,每石米价从27元下降至18元,造成了 

  谷贱伤农,在农村出现了“丰收饥馑”的怪现象。农民十分贫困,被迫借债 

  维持生活。1929~1931年,日本全国农民负债从40亿日元扩大至60亿日元。 

       日本统治者为了将经济危机中的损失转嫁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先后颁 

  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 1929年12月2日颁布了《产业合理化纲要》,1931 

  年4月1日公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等。颁布政策法令的目的:一是推行 

  产业合理化运动,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对产业的控制,强行在50个主要产业部 

  门中建立卡特尔,兼并或淘汰中小企业,限制工业生产,实行价格统制;二 

  是加强劳动统制,大量裁减员工,降低工人工资。1931~1932年,日本失业 

  工人从41。3万人增长至48。9万人。此外,还有几百万半失业者。 

       日本解决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财政措施是恢复金本位制,宣布解除黄金 

  出口禁令。1930年1月11日,日本滨口内阁宣布恢复金本位,解除禁止黄 

  金出口禁令。但这个措施在活跃经济、抑制外贸衰落等方面的效果甚微,甚 

  至造成大量黄金外流,商品出口总值下降的现象。 

       大危机期间,日本政府广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倾销政策。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从而推动了日本经济军事化的发展, 

  促进了军需品通货膨胀。同时,日本犬养毅内阁的高桥是清藏相则推行倾销 

  政策。这就是在国内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保持垄断性的高价,对外则以低于 

  国外市场的廉价抛售商品。所以,日本的倾销政策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本国劳 

  动人民实行残酷剥削的方式参与贸易战,捞回减价损失的一种手段。日本商 

                                                 ① 

  品到处冲击,欧美各国惊呼“经济黄祸”。在推行倾销政策中,日本贸易额 

  倍增。1931~1934年,日本商品出口额由11。5亿日元提高至21。75亿日元。 

  ②日本通过倾销政策将国内经济危机及困难转嫁于国外,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抵 

  制,并采取了反倾销政策和高关税政策,限制日货进口。因此,从1935年起, 

  日本出口贸易额逐渐下降,出口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停滞现象。 

        (2)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为了摆脱危机,振兴经济, 

  除了发展经济军事化,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外,还采取措施发展垄断资本 

  主义。1931~1936年,日本垄断资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①利用政府控制国民经济。日本法西斯政权为了建立军国主义经济,使 

  国民经济为侵略战争服务,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控制与管理,1931~ 

  1936年,先后颁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米谷统制法》、《工业组合法》、 

   《银行法》、《汇兑管理法》、《通商维护法》等一系列法令,其最高目标 

  是将工农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等部门管理起来,使国民经济向战争经 

  济发展。同时,促使日本新、老财阀资本迅速向军事工业转化,1937年,日 

  本老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资本总额的14—26%,新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 

                            ① 

  资本总额的50—95%,新老财阀从军需工业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① 有泽广已:《昭和经济史》上,日本经济新闻社1980 年,第120 页。 

②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中译本,第37 页。 

① 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82 页。 


… Page 64…

     ②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建立与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是日本发展垄断 

资本主义的一项组织措施。卡特尔和托拉斯都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重要形 

式。1931~1935年,日本的卡特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在工业部门建立 

了35个各种形式的卡特尔组织。垄断资本家通过卡特尔组织统制大量的中小 

型企业,从事竞争、销售、价格和原料等垄断活动,生产军需物资。随着垄 

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个大公司的兼并活动也有很大的发展。1931~1935 

年,日本约有50多个属于新、老财阀的公司或企业先后进行合并,分别建立 

了纺织、钢铁、化学、汽车、食品、铁路等17个大型托拉斯,如1934年建 

立的日本制铁公司,就是一个大型的托拉斯,它是由八幡制铁所联合三井、 

三菱、安川等财阀所属的一些钢铁公司组成。这个托拉斯垄断了日本全国的 

生铁、钢锭、钢材生产分别为96%、53%和44%。 

     ③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军事订货。这个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 

重要标志是日本政府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大量的国家军事订货。1931~1936 

年,日本政府向私人资本企业发出了50多亿日元(占国家军费支出70亿日 

元的75%)的军事订货。被指定接受军事订货的私人企业110家,其中绝大 

部分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久原、大仓等拥有雄厚资本和实力的新老财 

阀企业。日本政府对接受军事订货的财阀企业给了巨额的补助金、补贴和优 

惠,从而使三井、三菱、住友等老财阀和日产、日窒、日曹等新财阀企业在 

军事订货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1932~1936年,三井的日本制钢所从军火订 

货中获利1000多万日元。1934年,日本陆海军省指定的89家私人企业公司 

在军事订货中获利润1亿日元以上。随着军事订货和军火工业利润的扩大, 

又促进了新老财阀资本迅速转向军需工业,并扩大军工投资。  1937年,老 

财阀的军工投资占资本总额的14~26%;而新财阀的军工投资占资本总额的 

50~95%。所有这些,都加强了新老财阀的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 

控制和垄断。1937年上半年,日本新老财阀拥有资本计41。7亿日元,占日 

本全部公司总资本的27。2%。新老财阀通过各地的卡特尔和托拉斯企业控制 

和垄断日本国民经济的工农业、商业、贸易、金融和银行等各个部门。 

     ④剥削与掠夺人民。日本的垄断资产阶级和统治者,不仅剥削和掠夺朝 

鲜,中国台湾、东北各省的人民,实行奴隶劳动制,疯狂地掠夺朝鲜、中国 

和其他殖民地的财富和资源;而且也加强对日本人民的奴役和剥削。所以, 

残酷地剥削人民是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增长、利润扩大的重要来源。 

 日本推行经济军事化,发展军事工业,从而扩大了劳动就业规模,1936年, 

企业工人人数多达260万余人,它较1929年的184万人增长了76万人,工 

人受到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日本政府支持新老财阀工厂企业推行所谓“产业 

合理化”措施,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从日9小时,增加至12 

—14小时),降低工人的工资和提高捐税等手段,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占有其剩余劳动和产品,从中牟取暴利。那里有压迫和剥削,那里就有反抗 

和斗争。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激发了日本人民的 

反法西斯斗争,罢工、抗租等工农运动,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垄断资本 

主义的统治。 

      (3)战时日本经济的兴衰 

     从1937~1945年,日本进入战时经济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经济的兴衰 

有下列特征。 

     ①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1937~1941年,是日本军事国家垄 


… Page 65…

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和发达时期。这个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发展军国垄断 

资本主义,推行战争经济,有目的地将国民经济转向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轨 

道。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1931年9月18日事变后,就开始实施积 

极征服中国和世界的狂妄计划。1936年8月8日,日本“五相会议”制定了 

 “国策基准”,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 

展,并于1937年7月7日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消 

极抗日,积极反共卖国的政策,使日本侵略者在约一年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 

的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 

决抗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灭亡中国的迷梦。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延长和扩大,造成了日本经济实力与战争需要很不 

适应。为了解决经济矛盾,日本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政策,将国民经济转向 

帝国主义战争经济轨道。为了实行战争经济,日本法西斯政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制定国家经济军事化计划。1937年5月,日本陆军省制定了发展战 

争经济的“五年计划”。同年,又改为“扩充生产力的四年计划”。它的目 

标包括:第一,建立“日满华经济联盟”,目的是使中国的沦陷区沦为日本 

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的附庸地。第二,发展日本国内经济,主要是全力发展 

动力、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目的是摆脱日本对欧美国家的经济依赖性。 

第三,扩大军费,为了实现经济军事化计划,要求在1937~1941年期间,国 

家投资500亿日元。其中军费约占国家总支出的70%左右。为了保证国家财 

政来源,一方面是提高捐税;另一方面发行公债。实质上是采取军需通货膨 

胀办法来剥削人民,实行经济军事化。 

     二是颁布战争经济管制法令。为了推行战争经济,1938年4月日本政府 

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它规定,由国家统一管制有关武器、弹药、飞机、 

通讯器材、船舶、工业设备、建筑材料、燃料、电力、食品、饲料、药品等 

军需品,同时,授权日本政府根据战争需要,征用物资,监督企业工厂投资 

方向,决定企业利润,发布有关雇工命令,规定工资及劳动条件,以及禁止 

罢工、解散工会等事务。它的目的旨在将日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全管制 

起来。 

     三是加强对中国占领区的掠夺。  1937~1940年,日本侵略者先后通过 

所谓“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建立满洲重工业公司、满铁分工、华北开发公 

司、华中振兴公司等名目和手段,劫掠中国人创办的工商企业、霸占沦焰区 

的交通、运输、车站、码头、电力、邮电、采矿、盐业、渔业等重要部门, 

从中牟取暴利。同时,在京沪等地建立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和中国储备银行, 

发行了巨额不兑现的银行券,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控制中国金融银行业。 

这个时期,日本的新老财阀企业也张牙舞爪向中国的被占领区进行侵略扩 

张,强占中国工商企业,实行倾销政策,推销过剩和劣质产品,劫掠中国的 

重要原料和农副产品。这些掠夺活动,也推动了日本经济军事化的发展。 

     四是劫掠日本人民和其它殖民地人民的财富。  1937~1941年,日本帝 

国主义为了推行战争经济,一方面加强对日本工人和农民剥削;另一方面加 

强对朝鲜、中国台湾和东南亚殖民地的掠夺,从中劫夺了大量金钱财富和原 

料,推动了日本军需品的生产。同时,推行强制征粮政策,掠夺了农民收获 

量的70%以上。 

     日本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掠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 


… Page 66…

了日本军工的发展,为日本生产了大量的载重汽车、飞机、军舰、坦克、装 

甲车等军需品,增强了日本军事力量,使日本成为仅次于英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