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作者:闻卓屠骄阳-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乐而不为呢?“退一步海阔天空”永远是我们老年人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
  20.更爱人生的另一半(1)
  爱情是没有年轮的,八十岁的老人依旧可以从中找回豆蔻之年的感觉,金婚夫妻也可以从中重拾初恋的情愫。更爱人生的另一半,就留住了年轻,留住了浪漫,延长了幸福的时光。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老伴是许多老人私人生活中最密切、最重要的一部分。有调查表明,70岁以上的老人,有老伴的长寿人群比没有老伴的多。原因是老伴作为生活伴侣,除了可以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外,还可以舒解伴侣的精神压力。比如心里有些憋闷的事,因为有老伴陪着,就可以随时诉说不快,从而以更为轻松愉快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相濡以沫的几十年夫妻生活,从青丝到白发,还有什么是对方不了解的呢!一个人的郁闷,分给了最了解自己的人,自然会找到一个最佳的排解方式;一个人的快乐,分给了最理解自己的人,自然会升华为更多的快乐。生活中,拥有幸福晚年生活的老人,无一不有这样的一个共识:
  老伴是能和自己相守到老的人——父母陪伴不了我们一生,儿女长大了也自会离巢而去,只有与自己甘苦与共的老伴才是今生最重要的依靠和陪伴。
  老伴是自己的另一半翅膀——这翅膀不仅仅只有左膀右臂的功用,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它是一种思想上的理解和支持,它更是促使生活愈加幸福的加速器。
  老伴是今生最大的骄傲——世俗的功名与利禄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只有身边有一个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老伴,才是人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由上面的几方面,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共识:老伴,才是自己今生最重要的人。自然,最重要的人也最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动不动就和他(她)生闷气,无缘无故就不理他(她),总是习惯挑剔他(她),等等,这些都不应是我们对待老伴的方式。要知道,老夫老妻,朝朝暮暮,几十年缔结的感情,共同的生活、波折与命运,使双方都产生了深沉的依恋感。这,是任何一种情感也代替不了的一种深厚的爱。
  这爱更像是一颗种子,从孕育在土壤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生根发芽,就注定要开花结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蔚然成林。虽然,老年时代的爱不如年轻时候那样炽热、那样激情万丈,也不像中年人那么曲折迂回,但它却在时间的累积中蜕变为一种醉人的陈酿,令人欲罢不能。总的来说,老年人与自己的另一半之间一般会有这样三种爱在不断加浓加重——
  朋友之爱。
  你说的话,老伴最懂,你的心思,老伴最是明了。甚至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动作,哪怕只是不经意间的一个神情,他(她)也能立刻心领神会。这,没有经年累月的共同生活,没有志同道合的默契,又怎能达到如此境界。少了青年时期的风花雪月,老年生活需要的更多是互相的理解与支持、赞同与协助,这不是一种浓厚的朋友之爱,又是什么呢?
  亲人之爱。
  有人曾说,老年夫妻是剔除了生理屏障的兄妹、年龄相仿的父女(母子)。这话的确有着几分的道理。老年夫妻更像是同胞兄妹般地难舍难分;丈夫看着满脸皱纹、牙齿脱落的妻子宛如自己寸步难舍的母亲,妻子视老态龙钟、两眼昏花的丈夫犹若相依为命的父亲……性情之爱在时间的累积中渐渐蜕变为一种浓郁的亲情,无法割舍。
  恋人之爱。
  有爱情才有婚姻,有婚姻才有家庭,有家庭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拥有自己的一份幸福。爱情不是青年人的专利,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进入老年以后,度过银婚,走过金婚,爱情的激情确实少了,但却更真实了、更牢固了、更透明了。
  进入老年以后,通常情况下夫妻之间的生活会变得越发平淡、机械起来。许多没有心理准备、不善于调节生活的老年人会明显感到夫妻关系鼓噪、乏味,从而出现厌倦、烦恼之心,这在国外被称为“厌倦伴侣综合症”。但如若两个人之间,有着浓厚的上面我们所例举的这样三种情感,生活又怎会平淡,怎会无趣呢?
  自然,生命中的太多偶然性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双宿双飞并不能决定我们就一定会同来同去,老伴中的某一个人,也许总会先于另外一个先到达那生命的终点站。但,这是人类的宿命,任谁都无法避免。只要两人相守的日子是幸福的,是没有遗憾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是不必去过多考虑的。再说,不也有很多老人在晚年寻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了吗!
  总之,晚年生活的幸福美满,离不开与老伴的心意相通,离不开真心真意地互相关照。所以,作为一个和老伴相依相偎的人,就应当率先从自身做起,用心对待老伴,真心付出,用细心的照顾与关心点燃晚年的爱情、亲情之火。
  “更爱人生另一半”有窍门
  凡事双人行,多多开发二人世界。两个人朝夕相处,一个人的爱好很容易就发展为两人共同的爱好。爱好对弈,就不妨悉心指点老伴的棋艺;爱好跳舞,不妨就拉上老伴做最亲密的舞伴;爱好花鸟虫鱼,不妨就让老伴成为自己的铁杆同党……只要您用心、细心、耐心,夫妻之间的生活自然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细心切不可少,关心日常生活。老伴老伴,老来的伴,不仅需要互相慰藉,更需要互相关照。到了老伴吃药的时间提醒一下,老伴有个头疼脑热照顾一下,辛苦的时候搭把手,多多关心他(她)的饮食起居,等等,这都是一种老来夫妻的幸福。无论亲情还是爱情,都成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不断增添生活的浪漫情致。很多老人觉得夫妻共同生活几十年,没必要还像年轻人一样卿卿我我。殊不知,老年人的婚姻生活也要靠爱情滋润,靠浪漫营造。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都带给老伴一个小小的惊喜;在每一个美丽的黄昏,都和老伴一同感念那美好的时光;在每一个温暖的季节,和老伴一起报名参加老年人旅行团,共同漫步天涯海角……生活的快乐,蕴涵在每一个浪漫的细节里。
  人生体悟
  老话说得好,得到一个人,你也就属于一个人。当一个人变为两个人,两个人守护着一个共同的家,就必须各尽其责——关心对方、体贴对方、照顾对方、理解对方、满足对方。美满婚姻应该是两颗心的相守相依,两个人情感的互相给予,以及双方灵与肉的和谐统一。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21.正确看待儿女的孝与不孝(1)
  人人都会老去,人人都希望有个孝顺的子女。只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孝”的定义虽然未曾改变,但其内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只不过,将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始终是不太稳妥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美德,古训亦云:百善孝为先。老年人之间的家长里短,赞的是儿女的孝顺,怨的也是儿女的不孝。谁家的孩子对父母更加孝顺,这些老人不仅笑容常在,就连说话吐气也会硬气许多;谁家的儿女若对老人不敬,不仅老人自己心情抑郁,甚至连周围的邻居,也会对此议论纷纷。
  的确,“孝”字不但是人们年老之后的精神支柱,更是许多老年人相互炫耀的一种资本。有人说:“幸福老人的喜剧有一半是由儿女导演的,而不幸福老人的悲剧则有一半是由儿女酿成的。”这个说法很是贴切,因为生活中这两方面的事例都不少见。
  有两位老人,他们的屋子门对门。其中的一位整天乐呵呵的,没事就在小区里转悠,遇上谁家的孩子在玩耍,他说什么也要凑上前去瞧一瞧,人们都笑称他为老顽童。而另一位却与他的邻居大不相同,这位老人整天将自己关在家中,十天半月也不下一次楼。当老顽童好心拉他出去遛弯时,他却总是将脸一耷拉:“我这孤苦伶仃的,下楼摔着了谁照顾?”原来,老顽童的儿子每个月都会过来看他,并给他带来大包小包的零食以及老人喜爱的玩意。而另一位却恰恰相反,一年到头家里也没个“客人”前来,女儿偶尔来通电话也是吵着要钱。老人整天对着冷冰冰的屋子,心情又怎会舒坦呢。
  家有儿女孝,活到九十不显老。没错,儿女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女的孝顺是老人的美容膏。但是,天再冷,棉袄也不能全搭在身上;想变漂亮,美容膏也不能天天糊在脸上。过分看重儿女的孝顺,甚至规定儿女的言行给这种美德上纲上线,未免曲解了“孝”的本意。
  其实,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孝”的定义虽然未曾改变,但其内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古时候,子女不但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还必须结庐斋戒,这事若是放在今天,恐怕连仙去的老人也会不笑九泉。古人卖身葬父、剜肉救母的典孝事例,虽令人称赞,却实不可推行。试想,如果儿女为了父母情愿放弃事业、放弃生命,老人又岂会真的开心?
  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实在应做到“孝”亦不大喜,“不孝”亦不大悲。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了解吗?“孝”与“不孝”又岂能凭借简单的言行判断?如若您认为儿女不孝,就先要弄清楚这“不孝”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社会财富僧多粥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并不在少数,送礼的多少并不能成为判断孩子孝顺与否的标准。如若儿女在艰辛不已的生活中还能惦念父母,为父母着想,做老辈的更应当体谅他们、鼓励他们。
  两代人之间沟通不善。代沟代沟,隔代有沟。父母与子女之间若不能常常沟通,时日长久了,之间的鸿沟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互相无法理解。如若两辈人沟通顺畅了,相互理解了,孝顺与和睦也自然会回到家中。
  “孝顺”也怕攀比心理。有些老年人喜欢拿他人的家庭比对自己,有些老年人更是喜欢以别人的孝敬之行要求自己的儿女。可是,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硬给孩子的孝心套上框框,不仅让儿女为难,也给自己的心挂上了一把沉甸甸的大锁,这又何苦呢?
  事实上,许多老人心中认定的不孝行为,有时并非儿女真的存有不孝之心。在父母的心中,儿女若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探望,每日照顾,嘘寒问暖,那是再好不过了;而在年轻人看来,行孝不一定要放在嘴上,更不一定要日日有所表示。这种两辈人对于“孝”的不同理解,也就造成了双方之间认识上的差异、想法上的差异。
  儿女对父母尽孝,形式其实是多样的。尊敬和关爱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体贴和照顾是一种爱的表现,甚至就连儿女在外堂堂正正做人,不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吗?对此,为人父母者唯有用心体悟。
  其实,人人都会老去,人人都希望有个孝顺的子女。只不过,将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始终是不太稳妥的。谁该为老年人的快乐负责?说穿了,除了儿女尽孝心以外,我们老年人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快乐我做主!
  “正确看待孝道”有窍门
  换位思考。人皆为父母,也皆为儿女。当儿女的做法与老人想象中的情景不相符时,您不妨换位思考,想想自己的父母。在中国历史的千年长河中,儿女总是亏欠父母的,代代流传至今。而这却恰恰是一种哺育的美德,而并非晚年的缺憾。
  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俗话说:“牙齿也会磕嘴唇,左手也会碰右手。”父母与子女即便再如何亲密无间,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磕完碰完,父母却应及时和儿女进行沟通。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在愉快的沟通过程中,气出了,心情也舒坦了,烦恼自己也就排解了。
  多想儿女的好处。您与儿女发生矛盾了,若只是一味念叨他们的过错,认为他们不孝,这只会使得家庭气氛陷入僵局。如若在发生矛盾之后,多想儿女们的好处,不但可以缓和矛盾,亦可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儿女们也会念及父母的宽宏大量而更加亲近您。一举两得,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体悟
  有句话说得好:养老重在养心,敬老重在敬心。“孝顺”二字,用心才是最重要的。试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即使天天跑到家中看望,谁又能证明他窥觑的不是父母百年之后的财产呢?有心的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心中也牵系着父母;无心的人,即使与双亲近在咫尺,眼中也是视若无物的。
  22.身体健康也怕过分关注
  疾病很喜欢欺负人,你越怕它,它就越会找上来;若是你轻视它、藐视它,它反倒会逃得无影无踪。身体的病痛,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心理的恐慌,我们则要靠自己去战胜自己。
  逢年过节,生日家宴,您最爱听的祝酒词是什么?莫不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话。可不是,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即使有钱有闲,也是哪里都不能去的;即便膝下有孝顺的儿孙围绕,也无福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但凡事过犹不及,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对疾病非常敏感,出门担心风太大,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上楼梯又怕跌腰腿,定要人搀扶;或者一有个头疼脑热就拼命吃药,平时没事也喜欢买些保健品补补身子。这类老年人甚至连儿孙的请帖都不愿接,生怕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影响到自己的身体。
  其实,老人们关注自己的身体本也无可厚非,但这种敏感的情绪却大可不必,细菌虽然会侵蚀人的身体,人体没有细菌却也是无法维持健康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分注重身体健康,乃至杯弓蛇影,不仅不能起到防范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胡思乱想,造成精神压力过大,最后难免得不偿失。
  如此,为了确保老年人能有一个正确预防疾病的态度,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两个道理。
  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疾病的心理。当我们人为地制造了一些负面想法时,难免会情绪焦躁、心情压抑,而这又会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反倒真的容易引疾病上身了。
  害怕疾病的心理人人都会有,但单单害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面对疾病,我们还是应当放宽心胸,以愉悦、坦然的心情面对生活,做到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
  由此可见,生活就是要顺其自然,在疾病来临之前,担心害怕是没有用的,无谓的担心和忧虑反倒会使我们的精神更加疲惫、身体更加劳累,最后让疾病白白钻了空子。
  其实,现代医学发现,大部分长寿的老人都出于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们由于生活条件所限,无法刻意注重自己的健康,吃的食物并不特别讲究,医疗条件也很是简陋。但他们往往岁过九十却依然身轻体健,甚至比一些年轻人的身体都棒得多。
  那么,究竟这些长寿的老人们都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健康生活需随意。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的大敌并不是身体器官的逐渐衰老,而是自身过于担心被疾病侵入而造成的惶惶不可终日。佛说:“持平常心。”生活随意一些,平常一些,一日三餐吃得好睡得香,身子骨又岂能不硬朗。
  随时保持开朗的情绪。俗话说:“笑一笑,百病消。”老人如果整天愁眉不展心忧不已,难免影响身体各部位的器官运作,若能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疾病自然绕道而行。
  生病吃药可治病,没病吃药可致命。许多时候,老年人感觉上的不舒服,实在不是由于身体机能运作出错导致,而是魔由心生,心魔入侵所致。老人们在一起聊天说话,常常会互相交换自己的经验心得。因此,很多老年人在听闻了他人的症状情况后,便会急于和自己对号入座……这实在是给自己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健康的体魄更需要我们顺其自然地去生活、理智科学地去观察与分析。我们老年人一定要在内心坚定这样一个想法:吃自己的饭,走自己的路,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又何必在乎他人的一番危言呢。
  “正视健康”有窍门
  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只有科学才是战胜疾病的最好法宝,若我们能及早树立一个科学的健康观,就等于拥有了与疾病抗争的最好武器。有了充分的准备,又何愁战之不胜呢?
  对自己的身体做到心里有数。别人的病情始终存在于别人的身上,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大不相同的。人到老年,难免会有个腰酸腿疼,如若对自己的身体不加了解,便一味将他人的病情安在自己身上,有时难免会自己吓到自己。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凡人都会生病,大家吃同样的药,打同样的针,却未必能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