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伟大统帅的传奇一生:拿破仑大传_2-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意已经达到了拿破仑不得不出面干涉的地步——他给她们下了最后通牒:她们要么接受约瑟芬作为皇后的事实,要么就和她们的丈夫一起被流放,从而失去她们的头衔和财富——这才使她们今天能够和子民们一道在这里参加拿破仑的加冕典礼。当元帅和帝国将军的长长队伍最后到达时,已经等待了近两个小时、现在成了人们瞩目中心的教皇登上了祭坛,开始了弥撒。隆重的仪式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皇帝和皇后走到祭坛前,跪在祭凳上,教皇过来为他们履行礼仪。教皇正准备将皇冠戴在拿破仑头上时,拿破仑却伸手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接着,他又拿起一顶小皇冠戴在了约瑟芬的头上,约瑟芬戴上皇冠后抬起头来,满眼含泪向拿破仑微笑。教皇将皇帝的戒指交给拿破仑戴上,拥抱了皇帝之后,转身面向群众高呼:“皇帝陛下万岁!皇后万岁!”接着,拿破仑宣誓即位:
  我发誓保卫共和国国土的完整;尊重并完善法律、信仰自由;尊重平等的权利、政治和民事的自由,以及国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除了法律规定的捐税之外,一切其他苛捐杂税都将减免……以维护法国人民的利益、快乐和光荣为治国之本。
  宣誓之后,传令官大声宣布法兰西皇帝拿破仑正式登基,万民高呼:“皇帝万岁!”沿塞纳河两岸直到巴士底狱,万炮齐鸣,加冕典礼在教皇的主持下顺利结束;拿破仑在梵蒂冈的认可下当上了皇帝,他为此感到十分满意。
  据警察当局统计,法国首都各界共计200多万人参加了加冕典礼。整个巴黎的大小教堂钟声齐鸣,接着,是焰火表演,狂欢持续了两周。全国从马赛到布伦成千上万门大炮每隔一个小时鸣放一次礼炮,直到午夜。
  12月3日清晨6点,在巴黎的部队全部集合在马耳斯广场上,等待拿破仑给他们分发鹰旗以取代共和国的旗帜。在雄伟壮丽的检阅台上,皇帝一身戎装,坐在宝座上。随着一声令下,各路纵队向宝座靠拢。拿破仑起立,下令分发鹰旗,并向众军团发表了如下演说:“士兵们,看看你们的旗帜吧!这些鹰旗永远是你们的集合地点。鹰旗永远在你们皇帝认为保卫他的宝座和他的子民所必需的地方,誓为保卫鹰旗而牺牲生命吧!誓为能够永远将鹰旗保持在胜利的道路上而鼓起勇气吧!”演说后,军中欢声雷动,士兵们举枪向新皇帝欢呼跳跃。接下来的10天,全法国沉浸在节日的狂欢气氛中。根据财务部长戈丹的估计,加冕典礼,包括国宴、请教皇、公众庆祝活动、服饰等,共计耗资800多万法郎。
  拿破仑认为花这笔钱是值得的,特别是天主教首领教皇的亲临,使自己的王权得到了国际承认、合法性和可尊重性。这使他进一步考虑到他以前可望不可即的新的家庭联盟——王室联盟和新的国际协议。为了确保加冕典礼的意义不被淡忘,拿破仑令其宫廷画师绘制了4幅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巨幅油画(后来只有两幅完成了,即《加冕典礼》和《分发鹰旗》)。
  最后,首都庆典的欢歌和礼炮的硝烟终于平静下来了。毕竟财政大臣戈丹、大臣康巴塞雷斯和外交大臣塔列朗晋见皇帝时都道出了新王朝已经面临的令人不安的严重迹象。皇帝拿破仑不得不再度风尘仆仆地回到海峡地带,亲自督察对英作战的备战情况。

//


第二十二章可耻的事情(1)



  拿破仑头脑里有着全盘的侵略计划,但显然是个在不断改变着的计划。他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定下了作为渡海作战的大本营。然后,在1803年4月到12月间,他选择了军港的位置。他的计划是逐渐成熟的,随着蓝图变成现实,大炮运到布伦港的炮台,他开始意识到: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护卫舰队是不能贸然渡海作战的。
  拿破仑极不情愿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可以派出舰队对苏格兰和爱尔兰进行攻击,以便将英国海军上将威廉·康沃利斯的舰队从布雷斯特和海峡引诱开来;但即使如此,他仍然面对着海军大臣基思驻守家门的肯特舰队。1803年到1804年间当拿破仑逐渐领会到这些问题时,康沃利斯在布雷斯特以外海域成功地拦截了整个法国大西洋舰队。有21艘战舰的布雷斯特舰队司令弗朗索瓦·特律古海军中将以及其继承人海军少将冈托姆似乎完全无法从布雷斯特港突围,只有少数人逃离。法国海军缺乏足够的战船和康沃利斯抗衡。虽然海军上将德克里斯在海军部积极设法,但他和拿破仑都陷入英国舰队的威胁之中。
  法国海军上将布律克斯尽管才刚刚40多岁,健康状况却开始恶化,并在1805年壮志未酬而逝。另一个有能力的海军将领拉图什·特雷维尔,土伦地中海舰队的司令,也于1804年舰队出海作战前生病去世。另一名重要的海军将领,海军中将特律古在布雷斯特掌管着法国最强大的舰队,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在1804年夏天被革职,原因是他力图劝阻拿破仑取消称帝的计划。这样一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法国就丧失了3个高级海军将领,而且都是无人可取代的。
  勇气远不及布律克斯的海军少将拉克罗斯在1805年3月接替布律克斯在布伦坐镇指挥。拿破仑最喜欢的水手、溜须拍马的冈托姆则在布雷斯特取代特律古,结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42岁的维尔纳夫被提升为中将,在土伦港接替指挥。这个维尔纳夫在阿布基尔湾的战役中曾经不开一炮就弃布吕埃斯中将而逃,后来被证明是个最无能、最无耻的指挥官。可以说他是法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耻辱。
  简单说来,从1803年到1805年,经过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的整整两年时间的备战,拿破仑对渡海对英作战“以雪6个世纪的耻辱”仍然丝毫没有成功的把握。没有任何高级海军将领或陆军军官支持他的计划。“如果你没有70%的成功把握,战役就不该打。”拿破仑多年后自己也承认道,但他又说,“然而,即使在显然没有取胜机会的情况下,也要敢于铤而走险,因为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是从来不可预测的。但是,一旦决定要打,就要打到底,不成功便成仁。”即使拿破仑成功地将一些部队在肯特和泰晤士湾登陆,但距离攻击伦敦还有相当的路程,一定会遭到英国人的顽强抵抗。拿破仑倾全国的财力和资源、掏空法国国库的对英作战计划备受挫折,他要成为征服者威廉二世的雄图大略势必难以得逞。
  拿破仑制定海军方略的方式让人不敢恭维。他的目的是要入侵英国。他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建造军港、海岸炮台、全新的舰队和远征军,但是,他在将领的选择和其他方面的所作所为,却常常和他的目的背道而驰。他制订的战略也被证明是有缺陷的。他的计划一变再变,总共变动了9次,可以说是达到了朝令夕改的程度,这使得军中最有才能的将领也感到莫衷一是。
  同时,英国政府早在1803年就对法国可能的入侵严加防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时拿破仑的新舰队还根本没有组建,海岸的基地也还没有着落。的确,尽管拿破仑发誓要建立强大的国家舰队,但直到次年,即1804年7月2日,他和海军上将德克里斯才向高级将领秘密宣布了他的第一套入侵计划。
  除了第一个计划之外,其后的计划都是要求法国具有庞大的海上力量能从欧洲驶往爱尔兰或加勒比海,将部队在法国殖民地登陆以便进攻附近由英国占领的岛屿并控制英国人的海上贸易通道。其目的是声东击西,将大部分的英国海军力量从法国海岸和英吉利海峡引开。但是,法国的主力舰队却被康沃利斯强大的舰队困在布雷斯特无法动弹,英国海军大臣基思也绝不会放弃英国水域,他们的首要目标仍然是保卫“家园”。海军上将德克里斯最大的疏忽就是没有把这一点向拿破仑解释清楚。加勒比海是英国进行白糖、香料、靛青商贸的黄金水道,英国商人和伦敦对于拿破仑进攻加勒比海极其关注。但他们仍将保卫英国海岸视为首要的目标。由小型英国舰队在安的列斯保护自己的远洋商船队。更加有利可图的黄金航道是从印度和远东经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到英吉利海峡,直抵泰晤士河。如果这条有着成千上万艘英国商船的航道遭到法国人的攻击,伦敦就会破产。经过反复分析,伦敦下达了海军战略,重点仍放在英吉利海峡的防御,强大的英国海军仍然留在海峡。拿破仑无法理解英国人的这类基本概念,他始终没有理解英国人,他也不打算理解。

//


第二十二章可耻的事情(2)



  拿破仑的第一个入侵英国的计划可能是最好的计划:计划由海军上将特拉维里率领由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从土伦出发前往大西洋,和西班牙的舰队会合,然后前往布伦集结。但是,由于1804年8月14日长期生病的拉图什上将去世,计划没有实施。拿破仑自我宽慰地表示:“任何重大事件中变更总是难免的。”
  从那以后,接下来的计划就越来越糟;也许是拿破仑忘记了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的定律,反而舍近求远,而且主观地考虑了过多的可能性。更糟的是,9月29日,他宣布第二个计划时,委派维尔纳夫接替拉图什的职位——这可以使任何最好的计划都最终成为泡影。
  10月12日,维尔纳夫按照拿破仑的命令,从土伦出发到加的斯收编西班牙军舰归他指挥;然后驶向南美和苏里南,登陆5;600人的部队,然后继续驶向马提尼克岛与从法国来的海军少将米塞司的小舰队会合。他沿途还要攻打一些英属岛屿并登陆一些部队。同时,从土伦将开出另外一支小型舰队向南直驶非洲海岸,摧毁英国在那里的贸易港口,最终目的是攻占南大西洋的一个名叫圣赫勒拿的热带小岛。
  “英国人将会发现自己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四处受敌,”拿破仑雄辩地论证道,“在他们全球商贸水道上的频频出击将使他们感到腹背受敌、难以招架。”通过加勒比和非洲的海上扫荡行动,他们“肯定会忘记这里的防御。这会很容易使他们惊慌……布伦的大军……便可长驱直入攻占肯特”。
  这毫无疑问是个大胆的计划,按照计划要在大西洋两岸登陆19万部队。这无疑会给那些地区的人民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拿破仑至此仍然对维尔纳夫的不可靠程度一无所知,而有才干的特律古却仍然待在布雷斯特原地不动,拿破仑盲目地对成功抱有乐观的希望。但预想不到的事又一次发生了:10月8日拿破仑接到报告说英国人截获了他的全套计划。于是,整个作战计划宣布作废。
  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1805年1月,维尔纳夫舰队仍然待在土伦港,踌躇不决。他对拿破仑的整个冒险计划表示反对,并直言不讳地告诉德克里斯他不想再在这种危险的指挥岗位上出头露面了。可是,由于1804年10月的时候西班牙的3艘商船有两艘被康沃利斯的英国舰队截获,其中一艘被击沉,西班牙已经于1804年12月12日向英国宣战。这两个月中,拿破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结果,1805年1月4日,塔列朗和西班牙驻巴黎特使唐费德里科·格拉维亚在巴黎签订了法国和西班牙防御协定。西班牙派密使到巴黎向法国承诺将“尽其所有热情”支持法国新盟友(西班牙人说到也做到了)。从此,西班牙舰队跟随法国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对英作战。
  维尔纳夫借口缺乏补给、缺乏人员和英国舰队的威逼等,继续采取拖延的办法违抗命令,拒不带领舰队出发执行拿破仑的计划。数周后,1月16日,拿破仑修改了整个作战计划:由米塞司的舰队驶往加勒比海(实际上他已经按照第一个计划到达那里了),维尔纳夫的土伦舰队则运送部队到马提尼克岛登陆进行增援,同时前去增援的还有布雷斯特和罗切伏特的舰队和来自西班牙埃尔费罗尔的舰队。他们的目的是对英国的殖民地进行“报复”,然后根据布伦的命令回到欧洲或是加纳里群岛。
  1月18日,维尔纳夫终于率领由10艘运输船和7艘三桅快帆船组成的舰队,运载着6;000多部队从土伦港出发了。可是,3天后,他的舰队就返回了土伦:他的舰队在海上遭到了风暴的袭击,由于害怕英国人的凶猛拦截,他觉得除了逃命回来之外,别无出路。“如果当时遇到纳尔逊的舰队,”他对德克里斯直言不讳道,“我们是绝对不可能逃脱的。”可是,当时海上并没有一艘英国军舰的影子。
  自维尔纳夫接替了拉图什的指挥权后,土伦港海军的士气就一落千丈。维尔纳夫给德克里斯的秘密报告的确道出了他的苦衷:“请您回忆一下,本人并没有主动请缨,要求掌管土伦海军的指挥权。”他这样开头道,他说这里海军的状况令人寒心:
  我愿意向您指出:一个人可以对今天的法国海军期待的所有一切就只有耻辱和混乱,任何人否认这一点,我认为就是胆大妄为、极端盲目、头脑极其简单……因此,我衷心希望皇帝陛下果断决定不要让这样的舰队再去冒如此的危险,否则,法国的国旗将要受到连累而蒙受耻辱。事实是:如果我们和我们的敌人势均力敌,我们是绝对不可能击败他们的。而且,在我看来,即使敌人的力量稍弱于我们,他们也能击败我们……我绝不愿意再在这类冒险的失败中成为全欧洲的笑柄……因此,如果皇帝陛下开恩解除卑职的指挥权,卑职将感激不尽。
  德克里斯将这份秘密报告扣下,没有呈交给杜伊勒里宫。倒霉的维尔纳夫继续待在舰队司令的岗位上,但是,德克里斯却无法向皇帝隐瞒维尔纳夫不战而逃的真相。拿破仑对他以前的副官,现在派到维尔纳夫旗舰上去了的劳里斯顿将军说:“我的确相信你的将领不知道如何指挥自己的部下,如果我们斤斤计较几艘船的得失,我们就根本不要出海了。”

//


第二十二章可耻的事情(3)



  这样,拿破仑又废止了1月16日的第四个计划,以3月2日的新计划取而代之:维尔纳夫虽然还是土伦舰队司令,但降级为副指挥官,他的老朋友冈托姆取代他成为司令指挥官。维尔纳夫率舰队前往马提尼克,而冈托姆率领较大的布雷斯特舰队前往埃尔费罗尔和那里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会合。最终目的仍然一样,然而6月10日到7月10日之间,冈托姆要回到布伦,拿破仑将亲自在那里等候。
  3月22日,正当维尔纳夫准备8天后扬帆出发,变化莫测的拿破仑又推翻了自己在20天前才制定的第五个计划:维尔纳夫将不前往马提尼克,而是直接驶向爱尔兰然后回到布伦,而由冈托姆前往马提尼克然后回来护送布伦的船队。但是,这个第六次修改计划在4月13日又进行了修改:拿破仑决定维尔纳夫不仅要前往马提尼克,而且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与米塞司和冈托姆的舰队会合后,由维尔纳夫担任总司令,进行全面的指挥。
  试想,在海军通讯完全靠快帆船的那个年代,如此朝令夕改会导致怎样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命令常常不能及时送到,即使是最好的海军将领也会感到对巴黎的命令莫衷一是。譬如米塞司就只收到了第三道命令,他3月28日正按照命令从马提尼克驶往法国的拉罗歇尔。两天后,拿破仑的第五道命令,即命令他留在马提尼克等待会合的命令,送到了马提尼克空无一人的海港。同一日,维尔纳夫出发前往西印度群岛。“我走了,亲爱的将军,”维尔纳夫在13日写道,“我的命运女神在朝我微笑,因为我十分需要离开。”
  这次轮到指挥较为重要的布雷斯特舰队的冈托姆给拿破仑带来麻烦了。理论上讲,按照拿破仑的这套计划,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海上会合并击溃英国的封锁后,可以形成一支具有极大威慑力的由50多艘运兵船和10多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回到海峡和英国的舰队决一雌雄。但是结果,尽管拿破仑从杜伊勒里宫屡次严令冈托姆从布雷斯特出发,但他均未能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几次出海均被英国舰队打了回来。由于风向、强风暴、部队开小差、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官、军舰需要维修以及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冈托姆自己说自己简直成了被英国人软禁在布雷斯特的囚犯。
  于是,恼怒的拿破仑几乎每周亲自写信给冈托姆,要求他详细报告问题的所在:“要对我讲老实话,你那里究竟有多少艘船可以准备出海……我究竟能够相信你有多少艘船?”惶恐的冈托姆答道:“我们的船的状况十分可悲,合格的人员数量简直让人感到可怕……如果我们不得不在坏天气航行,我们将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冈托姆抱怨他的人员“都缺乏意志、力量和成功的勇气”——这当然应该归罪于他们的领导,也就是他自己,因为他的职责就是保持自己部下的高昂士气和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