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上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却是以死亡或毁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对主人
公的怜悯体验之中,感受到他们爱情的价值,也体会自由平等的可贵;同时
也产生对瓦尔特的憎恨,这正是所谓道德上的胜利。然而最终正义以毁灭告
终,邪恶当然也被推上了断头台。经过痛苦体验的延长,虽然感情上肯定了
正义的价值,但是不管感情如何,道德的善与恶都抛入了毁灭之中。那么悲
剧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呢?是有价值的东西与无价值的东西一同毁灭吗?
果真如此,那么善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是其一。启蒙主义的平等自由思
想,在今天早已成为公认的善的常识,那么现在的人们从这里得到的只是已
经具备的常识而已?如果上述问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那么在道德的感情
上得到肯定的价值,又有什么样的根据呢?难道只是靠不住的感情肯定而已
吗?
其实《阴谋与爱情》作为悲剧,不仅是肯定启蒙主义世界观的价值,而
且通过善与恶的共同毁灭,提出了超越于启蒙主义价值观的形而上学问题:
人生存本身的善恶意义究竟在哪里。在启蒙主义的价值观与封建的思想意识
之间的冲突之中,在冲突发展的审美体验之中,最终还是会得到人生本身的
善的意义,就在于人作为善的意义存在过程本身。
(2)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年)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
洲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父亲是中产阶级,当过当地参议员,母
亲是市长的女儿。歌德曾观看法国随军剧团演出的莫里哀、高乃衣、拉辛等
作家的戏剧。年青时,他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同时他自己还学习了自然
科学和古希腊艺术。后来因病回家休养。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学习,
研究了斯宾诺莎的唯物论与泛神论思想。在这里歌德还认识了狂飚突进运动
的理论家赫尔德尔,他引导歌德阅读了莎士比亚、英国启蒙运动的作品。歌
德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成为狂飚突进的参加者。歌德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创
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很多戏剧、小说作品。1775年,他到瑞士旅游。回
到魏玛公国,当过枢密顾问、部长、宰相等。在从事政治的生涯中,歌德希
望通过他的社会改良实现理想,历经10年,最终以失败告终。1786年,他
改名换姓离开魏玛,到意大利遍访文化古城,研究了古代艺术遗迹,创作了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哀格蒙特》与《浮士德》。两年后,歌德从意
… Page 44…
大利回到魏玛,专心文学创作与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大革命暴发,歌德开始
歌颂这场革命,但随着革命深入,又恐惧革命的暴力。1794年,他与席勒结
下友谊,开始了“魏玛古典主义”繁荣时期。他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写
出了《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等作品。歌德的晚年创作生命仍然旺盛,
不仅写出《浮士德》第二部,而且还写出了《亲和力》等小说。这一时期发
生欧洲的工业革命,法国革命引起的全欧的革命,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浪漫主义等运动接连产生,歌德的思想更为积极。1832年3月22日,歌德
病逝。
歌德的文学创作遍及诗歌、小说、戏剧、理论著作,每一形式都取得瞩
目的成就。歌德的抒情诗是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开始,《五月歌》、《欢
迎和别离》等是千古传诵的名诗。这些诗歌是学习民歌的结晶,朴素、明快、
自然,表现了真实的感情。《西东合集》(1819年)是一部抒情诗集;歌德
曾研究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深受启发,创作了这部诗集。诗中多用东方
素材,表现了对时代、历史、生命的探索,也表现了作者对东方世界的向往。
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年)是以古希腊六步格诗体写的。写了饭
店主的儿子赫尔曼与在战乱中逃亡的窦绿苔相爱,表现了德国小市民对革命
的恐惧情绪,也表现了他们企盼安定的心理。歌德一生都在创作诗歌,诗歌
是他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小说方面,歌德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年)是引起强烈反应的作品。小说由维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的十几封信组
成,写了维特与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维特出身平民,是已经觉醒的知识青
年,有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往平民自由,肯定现实生活的享受,追求爱
情的幸福。他有才华,有理想,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之中无以施展。他的最大
烦恼是对绿蒂无望的爱情。绿蒂已经许给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阿伯尔,而
阿伯尔是一个庸俗的封建市侩,冷酷自私。这使维特陷入无以解脱的烦恼。
为了摆脱爱情的烦恼,他投入到实际工作。但人们只是给他以卑视的冷眼,
最终他自杀了。这是苦闷的必然结果,是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偏见、习俗
的控诉。这部小说是德国文学第一次走向世界的作品。小说给无数青年以深
广的影响,维特的言行举止为青年仿效,形成维特热。《维廉·麦斯特的学
习时代》(1796年)是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主人公维廉·麦斯特是受过良
好教育的青年市民,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而醉心于文学艺术,特别是戏
剧。后来他随一个剧团流浪,走遍全国。在经历种种生活遭遇之后,他成熟
起来。作者在小说中建立了克制自己,培养个性,形成完整的人去生活的人
生理想。《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年)是作为《学习时代》的续
篇来写的。小说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维廉外出漫游,认识了现实生活,也
有了改造生活的理想。小说涉及很多社会问题,主要探讨了如何把人民培养
成有益于社会的人。最后维廉选择了医生为职业,并拟定了建立自由平等的
劳动社会的计划。《诗与真》(1811—1833年)和《意大利游记》(1816
… Page 45…
—1817年)是歌德的自传性作品,在他自己生活经历的描述中,再现了社会
面貌,还探讨了文学艺术、美学、自然科学问题。
在戏剧方面,歌德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
年)是歌德早年狂飚突进时代创作的作品。葛兹是参加农民起义的骑士,在
他身上表现了资产阶级青年的奋斗精神。在结构与人物刻画上,借鉴了莎士
比亚戏剧的手法,运用了人民的语言。《普罗米修斯》是一部未完成的诗剧,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了青年歌德强烈反封建的精神。《哀格蒙特》(1788
年)是歌德在意大利时创作的悲剧。悲剧背景是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对西
班牙统治的解放战争。哀格蒙特是尼德兰人民起义的领袖,被西班牙俘获之
后处以死刑。歌德把哀格蒙特写成反抗暴君、争取自由的悲剧英雄形象。哀
格蒙特的恋人克蕾尔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在哀格蒙特被捕之后,呼吁
市民起义,但没有得到响应,于是在哀格蒙特被处死刑的前一天服毒自杀。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1787年)是取村于古希腊神话的故事。伊菲革涅
亚居身于异国,她以自己的博爱言行感化国王,改变了那里的野蛮习气,建
立了人道的原则。这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思想最完整的作品。《托夸多·塔
索》(1790年)是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诗人塔索作为主人公,写了他与宫
廷大臣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终以塔索自己的克制来消除,表现了理想得不
到实现的苦闷,也隐约地表现了歌德自己在魏玛时的愤懑心绪。
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巨著。歌德为创作这部悲剧,
用了长达近60年的时间。早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期间,歌德便创作《原
浮士德》。此后陆续创作这部悲剧,直到临死之前才完成第二部。
《浮士德》取村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浮士德原来实有其人,
约生活于1480—1540年之间,是文艺复兴时期探索知识的代表人物。在民
间传说中,他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还懂得炼金术、魔术。他死后,人们把人
和魔鬼订约的故事,都集中到他身上。后来很多作家都利用这个题材创作过
文学作品。德国曾经出版过民间故事集《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英国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娄曾创作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肯定知识是最伟大
的力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继承了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内容,但也更加
丰富了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全长12110行诗,分为两部:《悲剧第一部》和《悲剧第二
部》。“天上序幕”是全剧的总纲,写了上帝与魔鬼打赌,魔鬼认为浮士德
永远探求,决不满足,因此可以引他走上魔路。上帝则相信,人在努力追求
的时候难免遇到迷津,但终会找到光明,接着又引出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
浮士德的条件是只要说:“你真美呀,请你暂停!”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在
此之前,魔鬼将充当浮士德的仆人,满足浮士德的要求。魔鬼靡非斯陀与浮
士德来到地下酒店;随后浮士德又喝了返老还童药汁,恢复青春,与少女葛
丽卿相爱。葛丽卿过量使用安眠药,毒死了母亲;葛丽卿的哥哥又因阻止他
们相会,死在浮士德的剑下。葛丽卿则由于神经错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被
… Page 46…
关进死牢。浮士德救她出来,但她甘愿受死。这是第一部。第二部写浮士德
到一个封建国家,发行纸币,为朝廷解决财政困难。又因皇帝要求,召唤古
希腊美女海伦和巴黎斯;当他们相恋时,浮士德把魔术钥匙触到巴黎斯身
上,精灵爆炸而灭。浮士德回到他的书斋,帮助瓦格纳做人造人。人造人把
浮士德带到古希腊神话世界。后来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下欧福良。欧福良
追求无限高飞而陨逝。海伦随即也回到阴间。浮士德回到他曾效力过的那个
国家,突发填平海滩、开疆辟土的想法。当填海有了成效之后,浮士德想在
此建立乌托邦式的乐园,靡非斯陀以战争、贸易、海盗兼用的办法发财致富。
这时浮士德已经一百岁,忧愁使他双目失明。当他听到铁锹、铁铲的声音,
以为正在依他的计划施工。其实是靡非斯陀在为他挖墓。浮士德憧憬人民的
自由生活美景,不由叫到:“你真美呀,请你暂停!”便倒地而死。天使驱
走了魔鬼,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是一部极为独特的戏剧作品,是歌德创造的“史诗戏剧”,
他把“史诗”与“诗剧”结合起来。其中还包融了希腊式悲剧、中世纪神秘
剧、巴罗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现代活报剧
等等形式,运用了诗体、散文体。诗体又有双行押韵体、自由体、颂诗体、
合唱体、八行体、三行隔句押韵体、三音格诗体等。作品以各种形式表现了
极为广博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方面面的知
识,不仅展现了资产阶级三百年发展的精神史,而且还写了人类历史发展的
本质。浮士德的不断奋斗与破灭的生活经历,正是展示了生活世界的各种悲
剧。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浮士德经历的第一个悲剧是知识悲剧。浮士德是一位
学者;对他来说,生命意义就是发现创造有意义的知识,为此,他用全部生
命的精力去学习各种知识,希望能够找到有意义的知识,然而他根本没有找
到可以体现生命意义的知识,学到的完全是无用的东西。这就构成了知识悲
剧的冲突:有意义的知识寻求与现实知识的贫乏的对立。浮士德找不到解决
冲突的途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悲剧开始时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学究,
冲突在极度的焦虑体验中表现出来,悲剧第一部开始就写了浮士德的焦虑: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
可惜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
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
横冲直闯地团团转……”①冲突在浮士德“团团转”的焦虑体验里
显现出来,焦虑使他“心内如焚”,“通宵不寐”。他的焦虑并不是因为没
… Page 47…
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产生疑惑和犹豫。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原始有
为”。然而如何“有为”才算是具有生命意义呢?他在知识的世界里游历,
然而封建社会认为最有意义的四大学识哲、医、法、神,除了耗费人的生命
之外毫无意义。因此他转向被认为是邪说的魔术,希望在魔术里找到真正有
意义的知识。可是仍然不能摆脱焦虑的痛苦。于是他绝望,甚至想自杀来解
脱无法排遣的痛苦。这时他与魔鬼靡非斯陀订约,靡非斯陀将帮他达到他的
愿望。知识悲剧到此结束。
靡非斯陀是一个魔鬼,能够呼风唤雨,具有超越现实的强大力量。然而
他是恶的力量化身。他自我介绍说: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
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
就终归有毁;
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
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
简单说,这个 ‘恶’字
便是我的本质。”①靡非斯陀的否定力量代表原初的虚无,也是一
切事物之始。他以为黑暗才是万物之初,光明是从黑暗中升起,并与黑暗相
对抗。其实靡非斯陀与浮士德原本为一体,浮士德代表光明进步的力量,他
们二人相生相克,二律背反,因而他们之间构成了不可解决的冲突。这一冲
突的关系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死亡与毁灭中才能结束。然而冲突又是推进情节
与人物发展的动力和结果。
浮士德的第二个悲剧是爱情悲剧。浮士德喝了药水、返老还童之后,与
靡非斯特走进了爱情世界。浮士德与一个小市民的姑娘葛丽卿相爱。葛丽卿
是一个美丽温柔、纯洁无瑕的姑娘,心地善良,对宗教有着无比的虔诚。在
爱情的世界里,浮士德知识悲剧是近于衰竭的生命,焕发青春的活力。他在
这里找到了生命意义:“崇高的神灵,你给了我,/给了我所求的一切。/你
不枉在火焰中对我显示形迹,/把庄严的自然作我的王国,/并赋与我以感觉
和享受的能力。”①然而浮士德感受到的生命欢乐却是昙花一现,恍然如梦,
与后来迅即降临的灾难相比显得那么虚幻。葛丽卿被关进监狱,浮士德则因
命案逃之夭夭。爱情之火很快就被扑灭。浮士德与葛丽卿他们爱得真诚,爱
得自由。然而自由的爱遇到了现实的障碍,使爱情与生命跌入毁灭与死亡:
一、当时的社会不能容忍不同等级之间的婚姻,一个是贵族(浮士德作为年
青贵族出现),一个是平民,他们的爱情遭到葛丽卿哥哥的反对,结果葛丽
卿的哥哥与浮士德、靡非斯陀在拼杀中死去。二、自由的爱超越了社会道德
规范,葛丽卿的怀孕为社会鄙视。三、在没有爱的自由的世界里,他们为了
躲过葛丽卿母亲的眼睛,竟然误杀了母亲。他们的孩子也被溺死。四、浮士
德与葛丽卿之间也存在不可逾越的冲突。浮士德具有进步的启蒙主义思想,
他相信无神论,而葛丽卿是一个真诚的教徒。他们的不同使葛丽卿感到恐
… Page 48…
惧。葛丽卿与浮士德只能陷入令人战抖的恐惧、焦虑、毁灭、死亡的体验。
“如果有坟墓在外,
死亡在等待,那我就来!
从这儿走进长眠的棺材,
多一步我也不走开!……”②
爱的毁灭也摧毁了生命的意义。浮士德来救葛丽卿出狱,可是她一心只
求死。让死亡来解决不能解决的冲突。
政治悲剧是浮士德的第三个悲剧。在爱情世界里的追求破灭之后,浮士
德又进入了政治领域。浮士德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