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宋词选讲-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 
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 
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婺州永康(在令浙江省)人, 
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的思想、人品、性格都很相象,词风也十分 
近似。 
     这首《水调歌头》是陈亮为即将出使金国的章德茂写的。“大卿”是对 
他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 
称为“虏”。 
     这首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法,言辞慷慨,充满激情。词的上片紧扣“出 
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南 
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 
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谩说” 
就是休说。“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原 
意是说,伯乐善识马。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这里以 
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由于好久没 
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 
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从“当 
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当场”指章德茂出使, 
会见金国统治者的场合。“只手”,古代有“只手擎天”的话,指章德茂象 
只手擎天那样能够独立支撑危局。“毕竟还我万夫雄”是说经过较量,章德 
茂必能恢复我国使臣作为万夫之雄的形象。当时出使金国的人有的在敌人的 
威胁下屈服了,这里是赞美章德茂是能够恢复不屈服的英雄形象的。 
      “自笑堂堂汉使”以下三句,是说章德茂心中充满了做一个堂堂汉家使 
节的正气,有着威武不能屈的崇高节操,就象那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的黄河流 
水,是任何力量也屈服不了的。“自笑”,自己会意的一笑,是乐观主义的 
表现。“得似”,好象。“依旧”,依然、仍旧。“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 
逢”是说: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 
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穹'qióng'庐”,北方少数民族用 
毡搭成的圆形帐篷,这里喻指金人的宫殿。“藁'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外 
国使臣集中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出使匈奴,曾把不服管理的郅支单于杀了, 
回来要求把单于的头挂在藁街,作为对“犯汉”者的惩戒。 
     上面那些话是陈亮对友人的期望,也表现了一个爱国者藐视强敌的豪迈 
气概。正因为这样,当他注视现实时,朝廷的投降政策就更使他愤怒不已, 
于是他便在词的下片发了一通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议论。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我们的祖国大 
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都、壤、封就 
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痛心地问道:“于中应 
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 

… 页面 59…

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志士吧!紧接着“万 
里腥膻'shān'如许”以下三句说:可是为什么现在祖国的万里江山到处都被 
金人蹂躏,到处都是难闻的羊膻味?我们伟大祖先的英灵究竟在哪里?祖国 
的磅礴正气什么时候才能压倒敌人的邪气而贯通于天地之间?作者的这一连 
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 
折不扣的千古罪人。“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 
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胡运”,金国的气运。 
 “何须问”,即不必问的意思。“赫日”指中午光线耀眼的太阳。这两句是 
说:金朝的气运已经快完了,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因此不必多问,而宋朝却 
象太阳刚升到了中天,前景是很辉煌的。 
     从陈亮的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抗金派词的一个特色:充满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 
的浪漫主义的气息。 

                               六 州 歌 头 
                                题岳鄂王庙 
                                                                       刘过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 
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 
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 
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 
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兖佩冕圭百拜,九原下、荣感君恩。看 
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刘过 (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太和(今江 
西省泰和县)人。是辛弃疾的朋友。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名将,曾经在抗金的疆场上建立过赫赫功勋。他的生 
平经历已经在前面作过简介 (见岳飞《满江红》)。岳飞是被民族败类、卖 
国贼秦桧害死的,广大人民深深地怀念他。后来,在宋孝宗时,岳飞的冤案 
得到昭雪,恢复原官。宁宗时追封鄂王。鄂王庙即今西湖的岳庙。刘过这首 
词,就是对岳飞的赞颂和吊念之歌。 
     词的上片概述岳飞生平。“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以提问的方式开篇, 
意思是说:中兴时期的诸多将领中,谁是万人中的英雄呢?言下之意是说唯 
有岳飞才够得上南宋初年(所谓“中兴”时期)诸多大将中的英雄。“英”, 
即英雄。“身草莽”以下四句是说岳飞惨死于冤狱,葬身草莽之中,但忠愤 
之气长存,他的形象至今活在人民心中。“草莽”,指荒地里野草长得又密 
又深。“膺'yīng'”是胸膛,“气填膺”就是气愤满胸膛的意思。“尚如生”, 
是说还象活着似的。 
      “年少起河朔”至“良犬先烹”,列举岳飞平生主要事迹。岳飞出身贫 
寒,少年时练得一身好武艺,能拉开近三百斤的硬弓(即词中所说“弓两石, 
剑三尺”。古制,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剑三尺”,即三尺长的宝剑。)岳 
飞二十岁时,在河北(即“河朔”)从军,在艰苦的战斗中逐渐成长为杰出 

… 页面 60…

的将领。所以说“年少起河朔”。“定襄汉”指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打败金人 
和伪齐的联合进攻,收复襄阳、汉水流域一带,以后又曾长期驻防于鄂,使 
金人不敢窥伺。“开虢'guó'洛”是指绍兴十年岳飞布置手下诸将分头在陕西 
 (虢)、河南(洛)一带进兵,准备进击敌人。“洗洞庭”指岳飞在洞庭湖 
镇压杨么等农民起义的事。这件事是岳飞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刘过把它也列 
入岳飞的功业之中,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北望帝京”是说岳飞时刻不忘 
收复汴京(北宋首都)。可是由于奸臣破坏,岳飞的宏伟计划没有实现,自 
己倒先遭了灾。“狡兔”指金人及金人扶持的伪政权。“良犬”喻指岳飞。 
 “狡兔死,走狗烹。”这原是古人叹息最高统治者在打败敌人之后就杀害功 
臣,好比逮住了狡兔,猎犬就被烹杀。这里是说“狡兔依然在”,却发生“良 
犬先烹”的事,金兵没有赶走就杀岳飞,更令人痛恨南宋最高统治者误国的 
罪行。 
      “过旧时营垒”以下几句是说作者访问岳飞曾经驻扎过的地方,即“旧 
时营垒”,到处有怀念岳飞的人们,说起他的事迹,无不痛哭流涕。“荆鄂” 
指湖北武昌一带。“遗民”指存活下来的百姓。“故将军”指岳飞。“泪如 
倾”,形容眼泪流得非常多。 
     词的下片首先咏叹岳飞遭谗身死的冤狱。“说当年事,知恨苦”是说, 
说起当时的事,知道你有极深的恨。“苦”,这里是极的意思。“不奉诏” 
指岳飞不接受皇帝要他班师回朝的命令。“伪耶真”即究竟是真是假。所谓 
岳飞“不奉诏”,完全是秦桧强加给他的罪名。作者在这里虽然用“伪耶真” 
的问话,倾向性其实很明白。“臣有罪”四句,是承接上文秦桧的诬陷说: 
如果我真有罪,那末以皇上的圣明,可以审察,看到我的一片忠心。这里指 
出岳飞是无罪的,又认为宋高宗受蒙蔽,没有鉴察岳飞的忠诚。其实宋高宗 
要屈辱和议,所以要杀害力反和议的岳飞,并非受蒙蔽。“陛下”是臣子对 
皇帝的称呼。“圣”就是圣明,是臣子对皇帝习用的套语。“鉴临”就是审 
察。这四句表现了很强的悲愤情绪,并含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分茅土”是古时分封诸侯时的一种仪式,用茅草包上一点土给受封者, 
作为他分得土地的象征。“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是说自古以来 
没有给奸臣封侯拜爵的,他们不会有好下场。“入世夜,白日照,忽开明”, 
是说人世间的一切冤案总能得到昭雪,就象黑夜总会为白昼所代替一样。岳 
飞的遭遇也是如此,他虽然死得很惨,现在却被追封为鄂王,立了忠烈庙。 
 “衮服”以下三句,是说岳飞庙里的塑像,穿着衮服,戴着冠冕,佩着圭玉, 
在地下百拜,感谢君王替他昭雪的恩典。“衮'gǔn'服”,王侯穿的礼服。“冕 
'miǎn'”,帽子。“圭'guī'”,玉制的装饰品。“九原下”等于说“九泉之 
下”。“荣感”即感激。“君恩”指君主的恩典。 
     最后三句,作者把我国在清明节 (在农历三月)祭奠祖先的风俗同吊念 
岳飞的感情结合起来。词说:你看,年年三月,春光明媚,满地花香,人们 
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那就是在纪念岳飞的神灵呵。“卤'lǔ'簿”原指古代 
帝王或大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百姓为岳飞举行迎神的仪仗。这一迎神举 
动寄托着人民的哀思,也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这首词前面部分笼罩着悲愤压抑的情绪,最后几句却表现出明朗的色 
彩,给人以振奋和鼓舞。显然,刘过创作这首词不仅是为了纪念死去的英雄, 
而且是在表达抗敌御侮的决心和对腐朽的南宋政权的不满。 
                               贺  新  郎 

… 页面 61…

                             送陈子华赴真州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 
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 
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 
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 
目送,塞鸿去。 

     刘克庄 (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在今福建 
省)人。做官时敢于直言,不媚权贵,曾多次受到打击和迫害。他是南宋杰 
出的词人。他的词以抒发爱国思想为主旨,风格道劲豪放。 
      《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是刘克庄四十一岁时的作品。当时他的友 
人陈子华赴真州 (今江苏省仪征县)任职,那里地处长江北岸,已是抗金的 
国防前线,刘克庄写这首词给他送行,热切地期望陈子华此去能为收复失地 
做出贡献。 
     读了“北望神州路”的词句,便令人立刻联想起张元干《贺新郎》词的 
 “梦绕神州路”的名句。“北望”也好,“梦绕”也好,都是说明南宋爱国 
军民寝食不忘收复北方领土的心情,这也是作者为陈子华到真州任职感到兴 
奋的原因。“平章”是评论、裁断。“分付”指处理。“这场公事”指收复 
失土这件大事。词的开头三句,作者兴致勃勃地对即将离别的朋友说:你就 
要到北方前线去了,在那里将遇到很多军国大事,你将如何处置呢? 
     下面“记得太行山百万”五句,是作者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团结 
义军共同抗敌的看法。“太行山百万”指北方义军。当一一二七年汴京沦陷、 
北宋灭亡的时候,王室、官僚纷纷南逃,不愿当亡国奴的北方广大军民则大 
批进入太行山区,组织义军抗击金人。后来,抗金名将宗泽把他们收编过来, 
在对金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讲的就 
是这段史实。“宗爷”,这是当时人们对宗泽的尊称。“驾驭”即统率的意 
思。宗泽由于能够依靠民众,在对金作战中多次获胜。可是主和派统治的朝 
廷却非常害怕义军,处处防范他们、排斥他们。所谓“今把作握蛇骑虎”, 
正是指现在朝廷对义军的态度就象手里捏了一条蛇不敢放手,胯下骑着一匹 
虎左右为难,完全不信任他们。作者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对陈子华说:你这 
次到真州前线(“京东”指汴京以东、真州以北的广大地区),在那里坚持 
抗金的义军豪杰们肯定会高兴,并且愿意接受你的统率,这样你就可以从从 
容容地把山东、河北一带的失地收复了。“君”指陈子华。“京东豪杰”指 
义军首领。“想投戈下拜真吾父”,”投戈”就是丢下武器;“吾父”即我 
的父亲。这里是讲岳飞收编张用的故事。张用原是一支小队伍的首领,岳飞 
给他写了一封劝谕信,他为大义所感动,说、“真是父亲般的教诲啊”,于 
是就放下武器归顺了岳飞。刘克庄用这个典故表示殷切期望陈子华以宽广的 
胸怀对待义军,团结他们共同抗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在谈笑之中, 
收复齐、鲁(今山东、河北一带)的失地了。“谈笑间”这里表示很容易做 
到的意思。 
     词的下片通过对当年抗金将领的追念和对今日朝廷上空谈误国者的批 
判,表现了鲜明的爱憎和对友人的鼓励。 
      “两河萧瑟惟狐兔”以下三句是说河南、河北广大地区在金人的践踏下 

… 页面 62…

成了狐兔横行的荒原,人们盼望王师北伐,可是从宗泽、岳飞等人故去以后, 
又有谁曾经打到过那里?“两河”指河南、河北。“萧瑟”,萧条、荒凉之 
意。“祖生”指晋人祖逖,他在晋元帝时曾领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 
这里喻指宗泽、岳飞等抗金将领。“多少新亭挥泪客”用的也是晋代典故, 
是说逃到江南的晋宗室贵族每逢节日就在南京新亭聚会,他们一谈到国土的 
沦丧,就相对痛哭流涕,这里借指南宋士大夫对中原沦陷光会流泪叹息,可 
是有谁真正地梦见中原的一块土地?有谁在为恢复中原而操心呵!“算事业 
须由人做”,是说恢复大业需要有人承担,当然,这种人必须象陈子华这样 
踏实肯干才行。这句话既含有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表现了对朋友的期望和 
赞许。 
     最后“应笑书生心胆怯”几句,是作者写自己。刘克庄不能亲赴前线, 
心中很不平静,但在这里却偏说自己是由于胆怯,一听说上前线就象姑娘害 
怕出嫁似地躲在车子里哭,无所作为,只能目送着友人象大雁一样向北方边 
塞飞去。这显然是对自己不能实现报国志愿的自我解嘲,其实,作者是不甘 
心这样的。“书生”,作者自指。“闭置”,关在里边。“新妇”,新娘子。 
 “空目送”,徒然地用眼睛远送。 
     刘克庄的词在艺术表现上发展了辛弃疾词的散文化的特点。这首词更是 
通篇议论,语言不受拘束,因而使它的抨击时事的内容和激昂的感情,得到 
了充分的表现。 

                                  一剪梅 

                                                                     无名氏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 
经量。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 
胡不经量? 

     南宋末年 (理宗后期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