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当回答说:‘各位贤者!对于抟食,我不
      执着、不排斥、不依着、不染着、自在、离缚,心得解脱而住。同理,对于触食、
      思食、识食也是一样,我不执着、不排斥、不依着、不染着、自在、离缚,心得解
      脱而住。各位贤者!我就是如此知见此四种可以维持众生身心的滋养品,使心不执
      着,而从烦恼解脱。’诸比丘!这就是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
      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有的回答。
      ”
   6。 “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贤者!世尊说四说(1743)。云何为四?一曰见见说,二曰闻闻说,三曰识识说,四曰知
      知说。贤者!云何知、云何见此四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你们听了之后,不应欢喜,也不应诃责。你们不欢喜,也不诃责,但应问他:‘贤
      者!佛陀教说四说。是哪四说呢?一是于所见说所见,二是于所闻说所闻,三是于
      所觉说所觉,四是于所识说所识。贤者!你如何知见此四说,使心不执着,而从烦
      恼解脱?’”
   7。 “漏尽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诸贤!我于见见说,不高不下,不倚
      不缚,不染不着,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闻闻、识识、知知说,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着
      ,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
      如真。诸贤!我如是知、如是见此四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漏尽比丘得
      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

四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七六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诸比丘!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当回答说:‘各位贤者!对于所见,我不
      执着、不排斥、不依着、不染着、自在、离缚,心得解脱而住。同理,对于所闻、
      所觉、所识也是一样,我不执着、不排斥、不依着、不染着、自在、离缚,心得解
      脱而住。各位贤者!我就是如此知见此四说,使心不执着,而从烦恼解脱。’诸比
      丘!这就是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有的回答。”
   8。 “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贤者!世尊说内六处(184),眼处,耳、鼻、舌、身、意处。贤者!云何知、云何见此
      内六处,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你们听了之后,不应欢喜,也不应诃责。你们不欢喜,也不诃责,但应问他:‘贤
      者!佛陀教说六内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贤者!你如何知见
      此六内处,使心不执着,而从烦恼解脱?’”
   9。 “漏尽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诸贤!我于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俱知
      ,二往知已。诸贤!若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乐已尽,彼尽、无欲、灭、息、止,
      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1744)。如是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意识知法俱知,二法
      知已。诸贤!若意及意识,意识知法,乐已尽,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
      所受,漏尽心解脱。诸贤!我如是知、如是见此内六处,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
      。’漏尽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
      “诸比丘!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当回答说:‘各位贤者!因为断尽、远离
      、灭尽、舍离那些关于眼睛、眼识、由眼识所识知之法的欲望、贪染、欢喜、渴爱
      、执着、取着、心的偏见、执取、随眠,所以我知道我的心是解脱的。同理,耳朵
      、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因为断尽、远离、灭尽、舍离那些关于意念、意识
      、由意识所识知之法的欲望、贪染、欢喜、渴爱、执着、取着、心的偏见、执取、
      随眠,所以我知道我的心是解脱的。各位贤者!我就是如此知见此六内处,使心不
      执着,而从烦恼解脱。’诸比丘!这就是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
      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有的回答

四七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七八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
  10。 “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贤者!世尊说六界(185),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贤者!云何知、云
      何见此六界,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你们听了之后,不应欢喜,也不应诃责。你们不欢喜,也不诃责,但应问他:‘贤
      者!佛陀教说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贤者!你如何知见此
      六界,使心不执着,而从烦恼解脱?’”
  11。 “漏尽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诸贤!我不见地界是我所,我非地界
      所,地界非是神,然谓三受依地界住,识使所著,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
      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师。如是水、火、风、空、识界,非是我所,我非识界所,识界
      非是神,然谓三受依识界住,识使所著,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
      漏尽心解脱。诸贤!我如是知、如是见此六界,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漏尽
      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
      “诸比丘!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当回答说:‘各位贤者!我认为地界不是
      我,以无我依止于地界,因为断尽、远离、灭尽、舍离那些依止于地界的执着、取
      着、心的偏见、执取、随眠,所以我知道我的心是解脱的。同理,水界、火界、风
      界、空界也是一样,我认为识界不是我,以无我依止于识界,因为断尽、远离、灭
      尽、舍离那些依止于识界的执着、取着、心的偏见、执取、随眠,所以我知道我的
      心是解脱的。各位贤者!我就是如此知见此六界,使心不执着,而从烦恼解脱。’
      诸比丘!这就是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
      义已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有的回答。”
  12。 “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贤者!云何知、云何见,此内身共有识及外诸相,一切我、我作及慢使断知,拔
      绝根本,终不复生(1746)?’”
      “你们听了之后,不应欢喜,也不应诃责。你们不欢喜,也不诃责,但应问他:‘贤
      者!你如何知见于此有识之身及外在所有一切相的我作、我所作、慢随眠,都已经
      彻底根绝呢?’”

四七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八○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13。 “漏尽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者,应如是答:‘诸贤!我本未出家学道时,厌生老病
      死、啼泣困苦、愁戚忧悲,欲断此大苦阴。诸贤!我厌患已而作是观:在家至狭,
      尘劳之处;出家学道,发露旷大。我今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净修梵行,我
      宁可舍少财物及多财物,舍少亲族及多亲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
      家学道。诸贤!我于后时,舍少财物及多财物,舍少亲族及多亲族,剃除须发,着
      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诸贤!我出家学道,舍族相已,受比丘要,修习禁
      戒(85),守护从解脱(301) ,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介罪,常怀畏怖,受持学要。’”
      “诸比丘!烦恼已断尽、尽苦之道已成就、应做之事已完成、重担已放下、妙义已
      达成、有结已遍断、有正慧解脱的比丘,应当回答说:‘各位贤者!过去我尚未出家
      修行时,就厌嫌生、老、死、忧愁、悲泣、痛苦、懊恼、绝望,想要断除这些痛苦
      烦恼。各位贤者!因此,我心里想:在家的生活是狭隘的,是充满烦恼痛苦的生活
      ;出家修行的生活是宽阔的,是解脱烦恼痛苦的生活。我现在被家庭束缚,无法终
      身修习梵行。我何不舍弃一切财物,远离一切亲族,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
      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各位贤者!后来,我便舍弃一切
      财物,远离一切亲族,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
      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各位贤者!我舍弃种姓〔阶级〕,出家修行,学习比丘的生活
      ,遵守戒律,以戒条的规定守护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行为礼仪,
      即使是微小的过失,也会心生畏惧,不违反戒条的规定。’”
  14。 “‘诸贤!我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
      于杀生净除其心。我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欢喜
      无恪,不望其报,我于不与取净除其心。诸贤!我离非梵行,断非梵行,勤修梵行
      ,精勤妙行,清净无秽,离欲断淫,我于非梵行净除其心。’”
      “‘各位贤者!我远离杀生,断除杀生,舍弃刀杖,于一切众生,乃至昆虫,具足惭
      愧,有慈悲心,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杀生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偷盗,断除偷盗
      ,有所给与才取,欢喜给与而取,常行布施,慷慨而不吝啬,不求回报,心中彻底
      清净,毫无偷盗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不道德的生活,断除不道德的生活,勤修
      道德的生活,过着努力、清净而无污秽的生活,去除淫欲,心中彻底清净,毫无不
      道德之念。’”

四八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八二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15。 “‘诸贤!我离妄言,断于妄言,真谛言,乐真谛,住真谛,不移动,一切可信,不
      欺世间,我于妄言净除其心。诸贤!我离两舌,断于两舌,行不两舌,不破坏他。
      不此闻语彼,欲破坏此:不彼闻语此,欲破坏彼。离者欲合,合者欢喜,不作群党(209)
      ,不乐群党,不称群党,我于两舌净除其心。诸贤!我离粗言,断于粗言,若有所
      言,辞气粗犷,恶声逆耳,众所不喜,众所不爱,使他苦恼,令不得定,断如是言
      。若有所说,清和柔润,顺耳入心,可喜可爱,使他安乐,言声具了,不使人畏,
      令他得定,说如是言,我于粗言净除其心。诸贤!我离绮语,断绮语,时说、真说
      、法说、义说、止息说,乐止息诤事,顺时得宜,善教善呵(211),我于绮语净除其心。
      ’”
      “‘各位贤者!我远离妄语,断除妄语,所说真实,欢喜真实之语,于真实语坚固不
      移,所言一切可信,不欺瞒世间,心中彻底清净,毫无妄语之念。各位贤者!我远
      离两舌,断除两舌,不挑拨离闲,不破坏他人,不把在甲处所听之事告诉乙处的人
      ,来破坏甲处的人;不把在乙处所听之事告诉甲处的人,来破坏乙处的人。不合者
      使之和合,和合者使之欢喜,不使彼此不合,不欢喜不合,不赞叹不合,心中彻底
      清净,毫无两舌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粗言,断除粗言,开口说话不粗鲁刻薄,
      不恶声逆耳,不令大众不喜,不令大众不悦,不令人苦恼,不令人心不安定。若有
      言说,清净柔和,顺心悦耳,令人欢喜,令人安乐,言词声音,不令畏惧,令心安
      定,心中彻底清净,毫无粗言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无意义的言语,断除无意义
      的言语,该说时而说,所说真实,所说如法,所说有义利,所说如律,所说合时、
      值得重视、有道理、究竟之说、有益处,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想说无意义的言语之
      念。’”
  16。 “‘诸贤!我离治生(648),断于治生,弃舍称量及斗斛(649),亦不受货,不缚束人,不望折
      斗量,不以小利侵欺于人,我于治生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受寡妇、童女,断受寡
      妇、童女,我于受寡妇、童女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受奴婢,断受奴婢,我于受奴
      婢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受象、马、牛、羊,断受象、马、牛、羊,我于受象、马
      、牛、羊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受鸡、猪,断受鸡、猪,我于受鸡、猪净除其心。
      诸贤!我离受田业、店肆,断受田业、店肆,我于受田业、店肆净除其心。诸贤!
      我离受生稻、麦、豆,断受生稻、麦、豆,我于受生稻、麦、豆净除其心。’”

四八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八四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各位贤者!我远离谋求生计,断除谋求生计,舍弃斗、斛的称量,舍弃接受不当
      之物,不束缚他人,不指望得到折扣,即使连丝毫的利益也不会侵损他人,心中彻
      底清净,毫无谋求生计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受寡妇、童女,心中彻底清净,
      毫无接受寡妇、童女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受奴婢,断除接受奴婢,心中彻底
      清净,毫无接受奴婢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受象、马、牛、羊,断除接受象、
      马、牛、羊,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接受象、马、牛、羊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
      受鸡、绪,断除接受鸡、绪,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接受鸡、绪之念。各位贤者!我
      远离耕作田地、经营商店,断除耕作田地、经营商店,心中彻底清净,毫无耕作田
      地、经营商店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受生的稻、麦、豆,断除接受生的稻、麦
      、豆,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接受生的稻、麦、豆之念。’”
  17。 “‘诸贤!我离酒,断酒,我于饮酒净除其心。诸贤!我离高广大床,断高广大床,
      我于高广大床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断华鬘、璎珞、涂
      香、脂粉,我于华鬘、璎珞、涂香、脂粉净除其心。诸贤!我离歌舞倡伎及往观听
      ,断歌舞倡伎及往观听,我于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净除其心。诸贤!我离受生色像宝
      ,断受生色像宝,我于受生色像宝净除其心。诸贤!我离过中食,断过中食(650),一食
      ,不夜食,学时食,我于过中食净除其心。’”
      “‘各位贤者!我远离饮酒,断除饮酒,心中彻底清净,毫无饮酒之念。各位贤者!
      我远离使用高广的大床,断除使用高广的大床,心中彻底清净,毫无使用高广大床
      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使用华鬘、璎珞、香水、胭脂和粉,断除使用华鬘、璎珞
      、香水、胭脂和粉,心中彻底清净,毫无使用华鬘、璎珞、香水、胭脂和粉之念。
      各位贤者!我远离唱歌跳舞及前往观赏,断除唱歌跳舞及前往观赏,心中彻底清净
      ,毫无唱歌跳舞及前往观赏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接受金银宝物,断除接受金银
      宝物,心中彻底清净,毫无接受金银宝物之念。各位贤者!我远离过午而食,断除
      过午而食,学习日中一食,不夜间食,不非时食,心中彻底清净,毫无过午而食之
      念。’”
  18。 “‘诸贤!我已成就此圣戒身,复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我所往处,衣钵自
      随,无有顾恋,犹如雁鸟与两翅俱,飞翔空中,我亦如是。诸贤!我已成就此圣戒
      身及极知足,复守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若

四八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四八六 双品第十五(187)说智经第六

      眼见色,然不受相,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